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再無科比,什麼才是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李羽毛兒 發佈 2020-01-29T00:43:38+00:00

之後,訓練營的老師專門對失敗的學員進行了一系列的行為研究,通過調研發現,很多學員並不是真的是因為懶惰而沒有在4點鐘起床,相反,很多人可能3點半就醒了,但躺在床上就是不想起來;還有的人定了5個鬧鐘,可是每個鬧鐘響起時,都想的是再睡5分鐘,結果最後一個鬧鐘想過了也沒有起床。

這個春節假期,對於科比的球迷來說,幾乎夢斷凌晨四點半。當地時間1月26日上午10點左右,科比與二女兒吉安娜在一起直升機墜毀事故中不幸遇難,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震慟美國,更讓全世界的科比球迷感到悲傷難過。年僅41歲的科比剛剛退役3年,原本應該享受幸福快樂的家庭生活,卻慘遭不幸,據悉,當天他正是搭乘私人直升飛機前往科比所創辦,也是吉安娜目前接受籃球訓練的曼巴學院。吉安娜被稱為最有希望繼承科比衣缽的天才籃球少女,也是美國一顆冉冉升起的女籃新星。

的確,正如網友所說,世事無常,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作為優秀的籃球明星,科比的一生成績斐然,他被譽為「NBA最好的得分手之一」,突破、投籃、罰球、三分球無一例外,全部擅長,而且他幾乎沒有進攻盲區,曾一個人獲得過單場比賽81分的最佳成績。科比球技出眾,但從來不是一枝獨秀,他有著非常出眾的組織能力,經常擔任球隊進攻的第一發起人。

科比之所以能夠獲得數以萬計的喜愛,還與他的個人魅力有關,他從少年時期就喜愛籃球這項運動,儘管天賦異稟但他並沒有過早展露頭角,多數的輝煌戰績都是在他進入湖人隊由菲爾·傑克遜執教時產生的。優秀的教練加上勤奮的訓練,讓科比成為了湖人隊最難掩光芒的球星。很多人可能都沒完整看過一場科比的比賽,但幾乎都聽過科比的那句:「你知道洛杉磯每天早上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有毅力並不能讓你像科比一樣早起

去年年初,我和朋友一起加入了凌晨4點早起訓練營,為了讓訓練營成員達成30天早起目標,訓練營採取了對賭的方式,即30天之內每天都能堅持4點早起的,到底30天即可領到1000元獎金,中間一旦間斷,就要交1000元作為懲罰。30天早起聽上去並不難吧,可是我們那期的學員里,竟然只有1/3達成了目標,其餘的人全部交了1000元,作為懶惰的代價。

之後,訓練營的老師專門對失敗的學員進行了一系列的行為研究,通過調研發現,很多學員並不是真的是因為懶惰而沒有在4點鐘起床,相反,很多人可能3點半就醒了,但躺在床上就是不想起來;還有的人定了5個鬧鐘,可是每個鬧鐘響起時,都想的是再睡5分鐘,結果最後一個鬧鐘想過了也沒有起床。甚至還有的學員,內心裡對這次對賭充滿了牴觸,越心疼這1000元錢,越是不想按照原計劃早起,似乎交了這1000元學費心理反而還有一種做壞事的短暫快感。

當我們回到理性狀態時,會覺得這些想法簡直太荒謬,畢竟對於多數人來說,交出1000元還是挺心疼的,可是在當時特定的情境下,這些心理活動既複雜又真實。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2/3的學員無法快速改變生活習慣,適應全新的作息時間呢?美國行為心理學作家簡·博克,萊諾拉·袁所著的《拖延心理學》一書,最核心的觀點就是,遲緩習性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也就是說,多數學員做不到科比那樣堅持每天在四點起床,根本原因是恐懼導致的拖延。

而像堅持不懈、毅力堅定這類品質,只能讓你產生刻板的行為方式,並不能戰勝你內心的恐懼,就好比一個被各種規章制度約束的職場人一樣,一旦硬性的條款無法繼續影響決策時,對於難度較大任務的恐懼,仍會讓你遲緩進入狀態,最終導致無限拖延,沒有效率。

逆向思考能力才是戰勝拖延的有力武器

蔡康永在主持綜藝節目《你說的都對》時,曾討論過「拖延」這個主題,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從「遠古基因」以及「強迫症」的角度給出了解釋:多數人都會拖延,只有那些不拖延的人才不正常。這個觀點看起來很治癒,可實際上,那些總是能夠在自己領域內做出成績,擁有卓越績效的人,多數都是執行力爆棚的不拖延者,換句話說,即使你能力很強,智商很高,但如果你的行動力太差,總是將任務拖到最後一刻才做,你會付出比同等優秀卻不拖延的人,更多的時間成本和壞心情作為代價。

對於從業多年的職場人來說,經驗和習慣是他們在完成工作任務時的法寶。特別是對於那些總是能夠在自我領域做出成績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按照他們既有的成功經驗,只要循序漸進便能獲得快速的成功,如果學著轉換思路另闢蹊徑,反而會增加難度。這種總是以「目前的某種狀態」為基準進行的思考通常被稱作「積累思考」,總是被用在處理某種程度上已經習慣的工作或日常生活。

但畢竟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一直因循守舊,當我們遇到新的項目和新的挑戰時,如果不轉換思維,往往會遇到難以解決的障礙,甚至有時還會遭遇非常嚴重的後果。被日本人稱作民族英雄的坂本龍馬生前喜歡新鮮事物,敢開風氣之先。他第一個提出"日本國"概念,第一個帶新娘蜜月旅行,第一個使用萬國公法與外國公司打官司並且勝訴。

坂本龍馬富有創造精神,卻對於未來缺少計劃,凡是奉行隨機應變的行為方式,這就導致有人提醒龍馬將有暗殺風險時,他仍舊沒有去避難,反而像往常一樣拋頭露面,結果,刺客堂而皇之敲門入室,直接結束了坂本龍馬的生命。坂本龍馬的死並非因為疏忽大意,而是他缺少推算思考,也就是逆向思考的能力,如果他能夠早些想到暗殺者可能採取的手段,他就不會被這樣輕易殺死,英年早逝。

「積累思考」之所以不如「逆向思考」容易激勵人的執行力,讓人快速進入到行動狀態,是因為積累思考只會以目前的某種狀態為基準,而且在現在的延長線上並沒有想要的結果,只有需要實現的任務,這就使得我們感受到心理壓力,而非行動的動力。而逆向思考能力則不然,它會讓你提前預測到正向做法與反響做法的不同結果,並且從未來的結果反過來看目前該完成的任務,這種反向思考能力會讓人更容易做好眼前的工作。

3種方法擁有逆向思考能力告別行動遲緩

目前,我們已經了解到,行動遲緩的拖延症並非真的源於懶惰、缺乏紀律甚至不思進取,而是由於心理因素和人生經驗交織而成的結果。所以,如果我們方法得力,解決拖延問題也可以簡便易行。

1、創新你的行動筆記

學習過時間管理的職場人,通常都會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分類記錄自己每日的日程,將工作任務分為緊急且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三大類,但其實,這種紀錄方式屬於理性記錄,當我們面對非理性的拖延情緒時,往往並不管用。因此,我們可以嘗試使用創新行動筆記,即通過感性情緒的牽引,將任務進行分類,將一天內讓你覺得高興地事情、想要感謝的事情、覺得特別好的事情記錄在筆記本上,並寫下為了實現目標,你需要完成那些具體的任務。

明確任務之後,便可以開始你的計劃,切記在這個過程中,至少將一個任務堅持4分鐘以上,之後,便不容易放棄了。而且,在你完成一個任務之後,還要用紅色的記號筆將其劃掉,這就意味著這件事情徹底從你的心裡去掉,騰出了更多的空間去容納其他的任務。

如果可以,你最好在一天結束之前,用拔紅薯的方式來回顧一天的日程,將那些完成得不錯幹得漂亮的事情,當做正面思考的案例,萬萬不可用負面的思想復盤,尋求自己做得不完美的地方,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和亮點,為了第二天優質完成任務做好心理準備。

2、制定ABC多重計劃以防萬一

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軍有一位名叫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他出身於西點軍校,站前善於充分準備,時任北方軍總司令的麥克萊倫先是以準備不充分為由拒絕進攻與總統鬧僵,後來又由於過分謹慎不願追擊多次喪失勝利機會。直到1862年的安提坦關鍵戰役中,他再度躊躇不決,最終在兩倍於敵軍的情況下錯失全殲南方軍隊的機遇。

他之所以一次又一次拖延進攻決策,並非是他骨子裡懦弱、膽怯,而是因為他的計劃清單里永遠只有一個選項,從來沒為複雜多變的戰場準備過Plan B。如果麥克萊倫能夠養成多準備幾套方案的習慣,那麼他「無法按照計劃執行」的情況就會得到緩解,他也不至於成為南方軍的笑柄,最終被革除軍職。

ABC計劃就是針對那些應對複雜狀況思維過於單一的人的法寶,這個多重計劃非常簡單,分為「理想計劃」—「萬一的話」—「萬一的萬一」三個步驟,而且每一項計劃都以自己為中心制定,要符合自己的行為習慣,不要過分勉強,這樣就能降低執行的難度,圓滿完成任務。

3、利用「純碎接觸效應」進行自我激勵

匹茲堡大學的理察·莫蘭德教授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人格心理學實驗,他將四個女生的照片展示在所有學生眼前,讓他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這四名女生從長相到穿衣打扮都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都是普通的學生裝扮,但唯一的區別是她們來課堂上課的次數,女生A一個學期從沒出現過,B出現5次,C出現10次,D出現15次。排除學生們天生的喜好,結果發現,出現次數最多的女生D,受歡迎程度最高。

這個實驗體現了「純碎接觸效應」,也就是說,在被人眼前出現的次數越頻繁,獲得對方好感的程度就越高。這種效應不僅體現在人際交往上,也體現在事物上,比如,我們每天上班路上經過的街道,看上去不僅更熟悉還會更順眼,哪怕這條街道並不比其他街道整潔,也會覺得它更特別。

所以,下次我們面對某項陌生的未知任務時,也不妨多多了解,進行細緻地拆分,當你對一項自己內心原本排斥和畏懼的事情漸漸變得熟悉時,你會發現,你內心的牴觸心理正在逐漸降低,你對於這件事會因為熟悉度的增加而更有「好感」,那麼,完成它當然指日可待。

拖延和等待,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壓垮一個人鬥志的東西。只有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科比教會我們的,不僅是堅持和勤奮,還有日清日畢的超強行動力,這才是最值得傳承的籃球精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