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測溫、研發疫苗,AI 也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武器」

infoq 發佈 2020-01-29T02:03:55+00:00

提前預警,第一條疫情警告由AI 發出Bluedot 是一家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 AI 初創公司,該公司致力於使用大數據分析來跟蹤和預測世界上最危險的傳染病的蔓延。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了全球的關注,無數醫務工作者沖向一線抗擊疫情,普通群眾也在儘自己所能提供幫助,在這場全員參與的疫情阻擊戰中,人工智慧可以起到什麼樣的幫助?

提前預警,第一條疫情警告由 AI 發出

Bluedot 是一家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 AI 初創公司,該公司致力於使用大數據分析來跟蹤和預測世界上最危險的傳染病的蔓延。

利用 AI 驅動的算法,該公司 AI 系統通過搜索外語新聞報導、動植物疾病報告和各類官方公告,於 2019 年 12 月 31 日向其客戶發出警告,避免在武漢等地區進行活動。這一警告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於 2020 年 1 月 6 日發布的消息還要早。

BlueDot 的創始人兼執行長 Kamran Khan 說:「我們知道,可能無法完全依賴政府及時提供信息,所以我們可以收集有關疫情可能爆發的新聞、傳言、論壇或博客等,以表明確實發生了一些不尋常的事件。」

據 Khan 介紹,該公司採用的算法不使用社交媒體發布內容,因為這些數據太亂了。他們的竅門是:訪問全球機票數據,可以幫助預測下一個受感染居民的去向和時間。它正確預測了新型冠狀病毒在首次出現後的幾天內將從武漢擴散到曼谷、漢城、台北和東京。

BlueDot 現在有 40 名員工,他們是設計疾病監測分析程序的醫生和程式設計師,該程序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來篩選 65 種語言的新聞報導,以及航空公司數據和動物疾病暴發的報導。一旦完成自動數據篩選,人工分析就將接手,流行病學家會從科學角度檢查結論是否合理,然後將報告發送給政府,企業和公共衛生組織等客戶。另外,Khan 表示:BlueDot 不會將其數據出售。

早發現早預防,AI 測溫儀投入使用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視頻國家工程實驗室(珠海)創新中心與新疆愛華盈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功研發的智慧體溫疫情監控測量系統,已在武漢市相關場所投入使用。據了解,該系統測量體溫精準度為 2 米 1 秒測體溫、誤差小於 0.5 度,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系統於一身,通過溫感攝像頭系統結合了人臉識別和熱成像體溫檢測功能採集相關信息,身份信息與體溫匹配形成數據報表,自動啟動預警機制並實時傳輸給疾控管理部門。

有人建議將此類設備放置在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等人口密集的場所,以便儘早發現疫情,但據業內人士稱:此類設備的核心仍然是紅外熱成像技術,而紅外技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比如車站場景下,人員相對密集,環境溫度接近甚至高於檢測目標的溫度,這個時候,紅外測溫就可能不會太准,以至於出現誤判的情況。

利用機器人治療肺炎患者

當地時間 1 月 22 日,英國《衛報》稱:美國華盛頓一家醫療機構,使用機器人對美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進行了治療。該機構傳染科負責人 George Diaz 表示:患者治療情況令人滿意,但他暫未透露患者還需多長時間才可以出院。

根據 Diaz 的介紹,患者居住的病房裡裝備有一個配備麥克風、攝像頭、聽診器的機器人,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觀察治療,是該機構減少病毒傳播風險的方式之一。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該機器人具體是如何運作,或者以何種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的。

另據介紹,該醫療機構建立於 2015 年,是為了抵禦伊波拉病毒而專門設立的,並且一直在為各種可能出現的疫情做準備。

AI 助力病毒疫苗的研發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仍然在緊張地研發中,全球各地的科技企業也投入到相關的工作中來。

1 月 26 日,百度宣布成立總規模 3 億元的疫情及公共衛生安全攻堅專項基金,用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等新疾病的治癒藥物篩選、研發等一系列抗擊疫情工作,以及更長期的社會公共衛生安全信息科普和傳播等。百度明確提出:將提供人工智慧技術支持,配套億級計算資源,助力疾控機構、科研院所等研究單位進行研發提速。同時,百度將提供時空大數據及分析技術,支持對疫情的及時發現、快速應對及科學管理。

AI 輔助疫苗的研發已有先例,2019 年 7 月,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就研製出一種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比普通疫苗更多的抗流感病毒抗體。團隊首席專家、弗林德斯大學醫學教授 Nikolai Petrovsky 稱,這是全球首個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研製的流感疫苗。

結 語

AI 經過了三年的短暫爆發,進入了一個以實用為核心的冷靜時期,此次疫情也引起了行業的思考,比如: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是否可以派上用場?智慧醫療在疫情面前可以起到怎樣的效果?面對人員流動巨大的春運時期,智慧城市在處理疫情蔓延的時候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這一系列問題或許正是解決 AI 落地的關鍵。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牽動著世界的心,除了上述案例外,還有許許多多科技公司也在紛紛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附錄是 InfoQ 及 AI 前線統計的近期為疫情提供幫助的企業,供讀者參考。

附 錄

1 月 23 日,快手科技向武漢市政府捐贈 1 億元。快手已經通過湖北省紅十字基金會,向武漢捐贈 5 萬個「N95」口罩,並開始聯合執行夥伴和公共部門發放給醫院、交通樞紐和居民社區。此外,1 月 25 日,快手紅包提現頁面上線捐贈功能,用戶可選擇不領取紅包,由快手捐贈給武漢,同時快手將給予 10% 配捐金額。

從 1 月 23 日接到通知到正式開通,三天內華為支撐湖北運營商建成開通武漢火神山醫院 5G 網絡。

1 月 24 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宣布捐贈 3 億元,設立第一期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基金。主要用於武漢等多地的疫區前線抗擊及防治工作,包括口罩、消毒液、護目鏡等物資的採購,以及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幫助與激勵。同時,騰訊公益平台還與湖北省紅十字基金會、重慶市慈善總會、壹基金等慈善組織協作,第一時間上線多個相關公益項目,目前已徵集到近 500 萬元善款。

1 月 24 日晚間,成長於武漢的直播平台鬥魚通過官微宣布,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 1000 萬元,將專門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治。

1 月 24 日,小米啟動緊急援助武漢行動,首批捐贈價值超過 30 萬元的醫療防護物資啟運,並繼續調撥物資。1 月 25 日,小米旗下生態鏈企業紫米、智米、九安醫療都投入大批物資和資金。首批價值超過百萬元的醫療物資陸續運往武漢。此外,小米集團還會捐贈超千萬元資金,金山軟體也追加 100 萬元的資金捐贈。

1 月 24 日,京東宣布向武漢市分批捐贈 100 萬隻醫用口罩及 6 萬件醫療物資,以緩解當地醫療物資短缺的局面。

1 月 25 日晚間,蘋果公司 CEO 庫克發布微博表示:Apple 將向相關組織捐款,以幫助受冠狀病毒影響的人群。

1 月 25 日晚,嗶哩嗶哩宣布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 1000 萬元,並啟動緊急援助武漢行動。此外,向武漢多家醫院捐贈首批超過 30 萬元的醫療防護物資。

1 月 25 日,抖音和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宣布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 2 億元,設立抗擊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醫務人員人道救助專項基金。該專項基金主要用於保障工作在抗擊新型肺炎一線的醫務人員。如果醫務人員在一線不幸感染,將獲得 10 萬元救助;如果有其他巨大貢獻或付出,將獲得最高 100 萬元的救助。

1 月 25 日晚間,阿里巴巴宣布設立 10 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從海內外直接採購醫療物資,定點送往武漢及湖北的醫院。

1 月 25 日,聯想宣布向武漢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捐贈建設蔡甸應急防控醫院所需的所有 IT 設備。1 月 26 日下午,首批捐贈 IT 設備已到達「武漢小湯山」火神山醫院籌建指揮部現場並開始調試。

1 月 26 日,華為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 3000 萬,用於疫情防控。

1 月 26 日,百度宣布成立總規模 3 億元的疫情及公共衛生安全攻堅專項基金,用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等新疾病的治癒藥物篩選、研發等一系列抗擊疫情工作,以及更長期的社會公共衛生安全信息科普和傳播等。

1 月 26 日,美團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 2 億元人民幣,設立全國醫護人員支持關懷專項基金。基金當前主要針對武漢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醫護人員、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基金將和相關專業機構合作展開定向支持幫扶,包括醫療物資採購以及對一線醫護人員的人道救助、生活服務保障、關懷激勵等。

1 月 26 日,360 公益基金會宣布向湖北省捐贈價值 1500 萬元醫用物資,還將提供 24 小時網絡應急安全服務,用於保障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安全,支持疫情救助。

1 月 26 日晚,微軟中國宣布向湖北省紅十字基金會捐贈 100 萬元人民幣,專項用以支援防控疫情和治療疾病。

另根據最新消息,1 月 26 日,火神山醫院信息籌備組向全國 IT 企業公開招募院內 IT 運維志願者,工作內容包括院內(含污染區)終端維護,包括電腦、印表機、終端網絡等桌面運維工作,東華軟體的子公司東華醫為被確定為該醫院信息系統承建主體。

東華軟體成立了項目總指揮部,下設現場指揮中心和遠程支援中心。僅遠程支援中心就包括交付指揮部、軟體指揮部、後勤保障部等。交付指揮部包括系統保障部、數據準備部、需求分析部、測試部、培訓部等;軟體指揮部包括集成平台、系統部、醫生站、護理、藥房藥庫、檢驗、PACS、心電、臨床、電子病歷、物質管理、醫務管理、醫院協同、綜合查詢、網際網路移動醫生、遠程醫療等。公司還組建了 26 個微信團隊群,通過會議、領任務、團隊會議、團隊復盤等方式細化工作。

據了解,此前東華醫為負責北京小湯山醫院的信息系統更新,積累了相關經驗。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0/jan/22/coronavirus-doctors-use-robot-to-treat-first-known-us-patient

https://www.wired.com/story/ai-epidemiologist-wuhan-public-health-warnings/

https://mp.weixin.qq.com/s/VNIHDUBy0J2nWM6VbRkJEA

https://mp.weixin.qq.com/s/jSZMe4byEOVHq5vZOZQx2g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