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徐崢和袁泉夫妻關係中鍥而不捨的改造,源於原生家庭

初心微視界 發佈 2020-01-30T02:28:22+00:00

疫情當道,徐崢本來春節提檔的電影《囧媽》臨時撤檔,最後以線上的形式給廣大網友免費開映,這也是影視界裡開了一條先河。

疫情當道,徐崢本來春節提檔的電影《囧媽》臨時撤檔,最後以線上的形式給廣大網友免費開映,這也是影視界裡開了一條先河。

《囧媽》講述:小老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和妻子瀕臨離婚危機關頭,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故事就以兩條矛盾的平行線展開。

在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並面對家庭生活中一直所逃避的問題。

另一個場景,他因為不想給妻子離婚,故意從中作梗,把妻子到手的商業談判攪黃了,最後通過和媽媽的爭鬥到妥協再到理解,意識到自己在夫妻關係相處中存在的問題。

這部電影有一段台詞,話從兩個不同的身份口裡說出,內容卻驚人的一致,反應到現實生活中,不得不引人沉思。

伊萬,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部都設定好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不明白,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劇情一開始,當徐崢和袁泉扮演的夫妻已經瀕臨離婚,兩個見面時,袁泉扮演的張璐對徐崢扮演的伊萬說。

「媽,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應該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不明白,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而徐崢因為護照放在媽媽包里意外和媽媽坐在開往莫斯科的火車上,母子兩個爭吵時,徐崢對媽媽這麼說。

如出一轍、驚人相似。出現這樣驚人一致的畫風,我們不得不應該低下頭來思考一下,發生在這對母子之間、這對夫妻之間,他們的問題到底在哪?

原生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一開始就假設了一種生存模式,家長就會過度地強化這種生存模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把這種生存模式移到了自己的身上,繼而傳承下去

問題就出在了徐崢所在的原生家庭中。當徐崢把一盒紅燒肉快吃完了,只剩下一塊的時候,媽媽想起來他和孕婦一樣大的肚子來了,才叫停了繼續吃下去。徐崢據理力爭,沒用,媽媽說了,「所以我現在要控制你」。

其實,何止是「現在要控制你」?,這麼多年來,在徐崢的心裡,媽媽無不在時刻控制著他。而更為可悲的是,徐崢把這種控制欲原封不動地用在妻子身上時,他根本不自知。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原罪所在。

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

所以,一開始,徐崢的媽媽就錯誤地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里的全部。當有一次年幼的徐伊萬對媽媽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來保護你」之後,盧小花決定這一輩子就是為兒子而活。

因為這句話媽媽斬斷了和爸爸離婚的念頭。一旦對婚姻充滿了失望的念頭轉嫁在親子關係上時,媽媽的控制慾望甚至遠超過她自己的想像。

她會把她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兒子身上,把她的思想也強加在孩子身上,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

龍應台的《目送》明明白白地把親子關係界定在一個「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以,家長本不是孩子的依附,孩子也不是家長的希望延續。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認為,母親哺育嬰兒會形成一種「母子共生」關係,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脫離母親的哺育,共生關係會自動消亡。

但是徐崢的母親卻過度沉迷這種共生關係,長大的子女在母親的幻想里還是嗷嗷待哺的小嬰兒,硬是把孩子給餵養成了一個媽寶男。

在火車上對徐崢的吃、喝、拉、撒,甚至生孩子,給徐崢的妻子打電話,繼續對他的生活進行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照顧,甚至橫加干涉。

問題是,在媽媽的全程飼餵過程中,徐崢並沒有拒絕,餵多少,吃多少,說是逆來順受,倒還不如說是泰然受之。因為平時生活中他已經習慣了被餵養,被全方位照顧,雖然表面上說「不想被媽媽改造」,可是媽媽對他的影響已經潛移默化刻在他的心上,刻在他接受的行動上。

原生家庭的代際傳承問題映射到夫妻關係中時,發酵、膨脹、爆發,最後走向無可挽回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在《熱鍋上的家庭》一書中提到:「大多數人都是抱著美妙的婚姻夢想而結的婚,以為婚姻能使我們得到呵護、照顧、關愛和理解,甚至得到一些在原生家庭里都沒有獲得的甜蜜和希望。

然而隨著關係最初的熱烈被錯綜複雜的因素冷卻,婚姻就開始變成陷阱——一個原生家庭的複製品。」因為原生家庭教給我們的親密關係相處之道,是我們最熟悉也最擅長的。

很多時候,自己討厭別人做的的事情其實就是討厭另一個自己正在重複著的錯誤。而原生家庭帶給徐崢的後遺症,反映在他的夫妻婚姻關係中時,他對妻子的要求已經全部按照媽媽對他的設想,設想好了。

就像袁泉說的「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部都設定好了」,當妻子不是按照他設想的那個模子呈現在他面前時,他也會學著媽媽那樣,想方設法來控制她,改造她。

鍥而不捨來改造她,最後雕刻成了他媽媽想要的樣子。正好這些也都不是他需要別出心裁來改造,他的原生家庭早就給他做好了套子,他慣用他熟悉的、擅長的那一套,刻畫一個自己想像中的妻子的模樣就好。殊不知改造來改造去,最後把妻子改造成了媽媽的樣子。

徐崢在埋怨母親對父親、對自己都控制得過多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婚姻中對妻子也是採取同樣的方式。他抱怨盧小花每次都發60s語音方陣,卻沒意識到自己在工作關係中也是以同樣的方式,而這個問題卻要通過媽媽來發現並指出。

我們總是無法認同父母的某些行為,心底甚至暗暗發誓一定不要像他們那樣,到頭來卻發現那些我們所討厭的,也深深地印刻在了我們的基因里,無法解套,牢牢繼承。這就是原生家庭的悲哀。

徐崢處處要逃離母親的控制,在逼仄的火車包廂與母親單獨相處的幾天幾夜,他到處找人換包廂補差價,想法設法逃離。最後徐崢發出這樣的感慨:「這趟俄羅斯之行,是我從讀大學離開家,二十多年以來與媽媽相處最久的一次」。

但他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想法設法用自己的手法控制自己妻子的思想。即使自己面臨著岌岌可危的婚姻生活,卻從來沒有低頭設法和妻子去和解,卻以更粗暴的方式,讓鍋貼去阻止妻子的商務談判,處處作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孩子不是緩解夫妻關係的良藥,親情關係的和解才會為夫妻關係解套

事實上徐崢和袁泉的婚姻模式,何不又在徐崢的「淫威」下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區別在於,媽媽通過把注意力轉嫁在孩子身上,放棄了自己婚姻生活。

而袁泉卻清醒地認識到兩個人的婚姻問題無法通過生孩子來解決,不想被徐崢的原生家庭的枷鎖所套牢。所以,她遲遲不肯要孩子。

她和媽媽蘆小花在對待婚姻問題上發生的思想的碰撞,其實正是徐崢和媽媽之間固有的親情矛盾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現實生活中,當夫妻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很多人選擇的方式都是與孩子有關。夫妻婚姻生活遭遇了七年之癢時,他們會自然而然認為,如果生一個孩子,可能會改善夫妻的關係,穩固夫妻的感情。

結果呢?的確,生了孩子以後,夫妻的關係在短時間裡得到的緩解,因為夫妻二人的注意力已經從婚姻的危機中轉移到孩子身上,甚至有時候,孩子帶給他們一種假象,那就是他們的婚姻還有救。

他們卻輸於整理自己的感情問題,一旦生了孩子的新鮮感一過,甚至,又因為孩子的養育問題、教育問題又滋生出新的夫妻問題時,他們會盲目地認為,要一個二胎吧,用要一個二胎來彌補夫妻關係的缺憾。

殊不知,孩子從來都不是夫妻關係瓦解的根本原因,更不是用來解決夫妻關係良藥。他們的根源在原生家庭帶來的執念。這種執念一日不破解,夫妻關係永無寧日。

好在徐崢和媽媽在運往莫斯科的路中,遇到了熊出沒後,母子雙方才意識到,他們爭來爭去的那種粗暴的方式原來都是愛。

媽媽意識到她管的太多,試圖把兒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徐崢也意識到,在他不斷地想掙脫的牢籠里鎖得不過是媽媽滿腔的母愛。

更重要的是,徐崢最後也意識到,自己強加給袁泉的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思想,並不是袁泉想要的思想時,他才知道,他們婚姻的失敗他在裡面注入了多少錯誤。

我是初心微視界,用小小的視界,看大大的世界,和你一起讀讀書,品品書,看看世間平常事,聽聽來自天籟的聲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