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不夠,情商來湊。這是一波什麼樣的操作?

砂礫與貝殼 發佈 2020-01-29T03:23:48+00:00

我相信,智商不夠情商來湊,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但是它只告訴了我們方向,卻沒有告訴我們方法。那麼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操作手法呢? 你會不會把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一個總是幫助他人、有很多朋友的人,判定為情商高?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我相信,智商不夠情商來湊,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但是它只告訴了我們方向,卻沒有告訴我們方法。那麼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操作手法呢? 你會不會把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一個總是幫助他人、有很多朋友的人,判定為情商高?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也可以有很多朋友,因為他會通過不停的討好和忍讓來獲取友情。另外不可否認的是,情商高的人能感受和顧及他人的情緒。可這些是高情商的全部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情商到底是什麼?我總結了一下,情商包括一下四個維度。

1. 認識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

2. 感受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情緒;

3. 使用自己對情緒的掌控能力與他人交往;

4. 管理自己的情緒。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情商,我的認知充其量就只有以上的四個維度里的第三點。仿佛身邊的朋友對情商的看法也比較偏向於認為,情商與我們跟他人互動有關係,不知道原來情商的培養是從自我情緒的認知開始的。我也是後來看了一些教育啟蒙的書才真正的了解到,畢竟我也是個當媽的人了,要為自己生的人負責嘛!在這裡我拋磚引玉一下,跟一些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關於認知自己的情緒,很多人都有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我們身邊總會出現整天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的人,有可能我們自己就是這樣,如果你問他:「你怎麼了?」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不知道,就是鬱悶,煩,提不起精神。」這類人從小缺少情商的培養,跟我們從小不被正確的引導有關。小的時候,我們聽了很多:要笑,不能哭;再哭,再哭,再哭就不要你了;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媽媽不是跟你說了,等媽媽下班了之後就來幼兒園接你嗎?等等。我們的「好情緒」總是會被看到,而我們的「壞情緒」總是被忽略,甚至是被剝奪。所以,我們能比較自然地說出:我今天很開心、快樂、幸福。卻很難表達出:我今天有些失落、不安、煩躁、害怕、恐懼……



其實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對情緒的認知越徹底越能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自己。如果我們跟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看到我們自己的需要,並與自己和解,這樣我們才能好好地跟他人相處。我們越是向內了解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覺察到外在的別人的情緒。因為一個人內心有什麼,他才能看到什麼。這不僅適用於我們自己,也能幫助我們看見他人的需要。這樣才能讓我們水到渠成的從四個維度提高我們的情商。育人先育己,父母們首先學會自我情緒管理,是養成高情商孩子的前提。

那麼我們該怎樣來了解自己的情緒呢?我想是那一份覺察,因為很有可能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如果我們都能帶著這份覺察去生活,我想慢慢的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可以從寫心情日記開始,用日記幫助我們復盤,記錄清楚三個方面的內容

1. 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2. 當時我的心理變化是怎麼樣的?

3. 我最終爆發時發生了什麼?



舉個例子,我這個新手媽媽在哄孩子睡覺這方面比較容易急躁。這個時候我不只是寫:「今天寶寶不好好睡覺,所以我吼她了。」而是寫:「這兩天孩子的睡眠沒有規律,睡著了一會就醒了,然後又要花很長時間哄她睡,哄了很久還沒有睡著的時候,我的耐心就被消耗光了,我就吼她了。」一開始這麼寫是比較困難,但一定要堅持,因為如果你覺得很難,那恰恰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察覺能力很弱。最後帶著覺醒去想,如何做可以避免情緒崩潰。這樣的刻意練習之後,你就可以預見到那些讓你情緒的崩潰的天敵,到時候你就可以拿出你修得的「仙劍」,御風而行。我想,媽媽們熟悉了這些「仙術」之後,就不用調用使我們元氣大傷的「仙氣」了吧~

接下來我們聊一下,怎麼跟孩子一起開始這一場特別的旅行?

首先我們要帶著孩子一起,了解各種各樣的情緒,看看他們都長什麼模樣——學會給情緒命名。如果你覺得比較難,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看關於情緒的繪本,比如《我的感覺系列》。書中對各種情緒的描述都很到位,家長們可以跟孩子們一起學習一下。當我們認可了所有情緒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客觀的帶著孩子認識情緒。因為學會命名情緒,是我們了解自我情緒的第一步。



當孩子的情緒真的來臨的時候,家長們要正確的共情,不能為了共情而共情。就好比有些媽媽說:「你好生氣,因為你吃不到碗裡的麵條。」這句話進行了情緒命名(生氣),也說了原因,但缺少了真正共情的情緒。試一下:「你好生氣,因為你吃不到碗裡的麵條,需要的話媽媽可以抱抱你,你可以哭,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試一試。」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之後, 要帶著孩子復盤剛剛的經歷,引導孩子如果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可以怎麼應對。好好共情是為了讓孩子下一次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知道怎麼做。所以,好的共情就是要真正接納孩子的情緒,平撫他的情緒。在帶著孩子一起回顧總結,如果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怎麼做。長此以往可以幫助孩子內化這些父母教他們的方法,當父母沒有在他們身邊的時候也有能力處理眼前的問題。

最後,我想說,高情商不僅可以用來湊智商,而且可以提高我們的情緒自由度,讓我們在生活中體驗更多美好。



寫在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幸擁有一個可以看到你情緒背後的需要的人。如果你在育兒的過程中累了,大膽地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吧,找一個能支持你的隊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