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到腸癌到底有多遠?

螢火蟲不會發光 發佈 2020-01-30T13:46:53+00:00

1,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通俗的將,腸息肉是長在腸管內的一個肉疙瘩,實質上腸息肉是腸粘膜表面隆起性的病變!息肉高發部位:大腸是息肉的高發部位!息肉惡變為腸癌的時間:95%的大腸癌是一步步從大腸息肉轉變過來的。這個過程可能需5~10年,但個體差異不同!

1,什麼是腸息肉?

腸息肉:通俗的將,腸息肉是長在腸管內的一個肉疙瘩,實質上腸息肉是腸粘膜表面隆起性的病變!

息肉高發部位:大腸是息肉的高發部位!

息肉惡變為腸癌的時間:95%的大腸癌是一步步從大腸息肉轉變過來的。這個過程可能需5~10年,但個體差異不同!由於腸息肉很少引起不適症狀,因此往往不易被發現,大多數需要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

2,腸息肉症狀及確診?

大部分腸息肉: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少部分腸息肉:便血、粘液便、腹痛等!

PS:因這些症狀缺乏特異性,因此並不能作為腸息肉的特有症狀診斷,而診斷腸息肉需要依賴專業的肛腸科器械檢查!

腸息肉檢查方法:結腸鏡!

一、高清晰度:一切病變組織在高解析度的鏡頭下無所遁形;

二、安全度高:由於鏡身柔軟,不會對腸道造成損傷;

三、檢查範圍:可檢查自乙狀結腸、降結腸至升結腸一百多厘米的腸道,全面、徹底;

四、視野開闊:小則細察毛細血管之微,大則環視整個腸管概況,伸縮自如;

3,鏡下取息肉!

通過腸鏡檢查時發現息肉後不再需要手術,直接通過腸鏡即可切除腸部息肉!治療不會出現疼痛!治療過程更短,治療效果更好!

4,息肉會復發,要定期複查!

息肉切除之後,還有復發的可能,因此需要定期複查!有結腸息肉病史的病人,都應該複查!

單發息肉切除,病理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不復發的,證明息肉復發的機率小,之後可延長複查時間;

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容易復發和癌變:為保險起見,有條件者根據個體情況更加密切的複查。

5,切除腸息肉可阻斷大腸癌的發生

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藥物也難以將其消除,如果不及時處理,可慢慢長大,發生癌變的幾率較高。

炎性息肉:相對安全些,有時很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發展可能。

大腸包括結腸與直腸,全長1.2~2米,形態像個大?,依次分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其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第五位,僅次於胃癌、食道癌、肝癌、肺癌,大中城市尤為明顯。

4,大腸癌分為結腸癌及直腸癌兩類。結腸癌患者多為中年以上,平均年齡為45歲,約有5%患者的年齡在30歲以下。結腸癌患者在早期可毫無症狀,但隨著病程的發展,便會出現一系列癌症的表現。

臨床以橫結腸中段為界,將結腸分為左半結腸及右半結腸,由於癌腫的部位不同表現各異。

5,腸癌的症狀:腸息肉一般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有通過腸鏡能檢查出來。一旦出現症狀,往往都已經是晚期了。

右半結腸癌:因腸腔粗大,腸內糞便為液狀,這段腸管的癌腫多為潰瘍型或菜花狀,很少出現環狀狹窄,故不常發生梗阻。但是這些癌腫常潰破出血,繼發感染,伴有毒素吸收。

臨床主要表現:

1、腹痛不適或腹痛,常位於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闌尾炎發作。如腫瘤位於肝曲處而糞便又較乾結時,也可出現絞痛,應注意與慢性膽囊炎相鑑別。約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飽脹噯氣、噁心嘔吐等現象。

2、大便改變,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與癌腫潰瘍形成有關,出血量小,肉眼不易看出,但隱血試驗常為陽性。待腫瘤體積增大,影響糞便通過可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

3、腹部包塊,這種腫塊可能就是癌腫本身,也可能是腸外浸潤和粘連所形成的團塊。

4、貧血、消瘦或惡液質。

左半結腸癌:多數為浸潤型,常引起環狀狹窄,故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慢性腸梗阻。

臨床表現:

1、腹部絞痛是癌腫伴急性腸梗阻的主要表現,同時還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慢性梗阻時則表現為腹脹不適、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秘、糞便帶血和粘液,部分性腸梗阻有時持續數月才轉變成完全性腸梗阻。

2、排便困難,半數病人有此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便秘情況愈見嚴重。如癌腫位置較低,還可有排便不暢和里急後重的感覺。

3、糞便帶血和粘液。由於左半結腸中的糞便漸趨成形,血液和粘液不與糞便相混,約25%患者的糞便中肉眼觀察可見鮮血和粘液。

結腸癌早期症狀多較輕或不明顯,常被患者忽視,故易漏診。

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現時應提高警惕,考慮有無結腸癌的可能:

①近期內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或排便不暢)、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

②糞便變稀,或帶有血液和粘液;

③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④原因不明的貧血、乏力或體重減輕等;⑤腹部捫及腫塊。

腸息肉如果好好及時的治療一般不會病變,即使康復之後也要長期保持自己有好的免疫力,這樣才能降低復發的機率,好的免疫可以說是腸息肉的剋星,今幸人參作為免疫調節因子,已經通過實驗室證明通過促進白蛋白、γ球蛋白的合成,提高T細胞和巨噬細胞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