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並巴蜀兩地為何採取不同的治理政策?秦惠王:分治是最好的選擇

飛魚說史 發佈 2020-01-30T17:13:05+00:00

在地域上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交通極其不便,李白曾發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在文化上又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是華夏文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

序言:

巴蜀,似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地域上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交通極其不便,李白曾發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在文化上又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是華夏文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

在先秦時期巴蜀二字就已經成為了地區名和地方政權名,關於這兩地的政權具體起源何時,已經沒有了確切的答案,傳說中巴人的祖先是後照,而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

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內,巴蜀之地對於中原來說都是獨立的,畢竟交通受阻,和外界的交流也有困難。

不過根據考古發現,殷商至西周時期,蜀人與黃河流域的民族已經有了文化交流,或許從此時起,巴蜀文化已經積極向中原文化靠攏了,但它卻沒有被完全同化,而擁有了自己的「特色」。

巴蜀文化和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而獲得新的發展時期是在秦之後,也正是因為秦國吞併了巴蜀,正式把其納入了華夏的文明圈,導致了巴蜀地區也成為了一處古代封建王朝的必爭之地。

但在秦並巴蜀之前,巴和蜀是各自獨立的,那麼秦並巴蜀兩地之後為何卻在地域相近同一塊地方採取不同的治理政策?

當我們帶著這個疑問,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向秦惠王時,他似乎再說:分治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本篇筆者就和您聊聊,秦並巴蜀為何會選擇分而治之,不過我們還得從一場辯論賽說起。

司馬錯和張儀的辯論。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戰國策·秦策》

司馬錯是戰國時期總會被忽視的秦國名將,他的一生很低調,不過卻為秦國立有大功,不僅滅了蜀國,而且之後又平定了此地的叛亂,此外還與白起一起奪取了魏國61座城池,《資治通鑑·周紀》記載: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而就伐蜀的問題上,司馬錯那是相當有戰略眼光,至少要比張儀看得遠,因為他的目標並不是巴蜀兩地,而是它們背後的楚國,即「得蜀即得楚」,《史記·秦本紀》記載: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由此可見,後來秦國對楚國的蠶食和打擊,也正是從巴蜀之地向外擴展的。

那麼既然巴蜀之地如此重要,司馬錯為何還會與張儀為秦國下一步的作戰目標而在秦惠王面前進行辯論呢,難道張儀和秦惠王都看不出此地是戰略要地嗎?

其實,還真沒有看出,因為當時的巴蜀之地很偏僻,張儀認為出兵攻打巴蜀,那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即「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意思是說出兵進攻蜀國,不僅會讓軍隊疲憊和百姓勞累,更不會成就什麼威名,當然也談不上能得到什麼利益,所以張儀建議攻打韓國。

張儀的作為縱橫家,那嘴皮是一流的能說,被他忽悠過的君主,那是可以串成一串,但是在戰略上明顯和司馬錯差了一大截,當司馬錯聽到了張儀的論斷,當即進行了反駁。

司馬錯認為: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意思是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這會招致天下諸侯唾棄,當然也未必能得到好處,而且還背負了不義的名聲,而攻打天下諸侯都不希望被攻打的地方,這是極其危險的。

司馬錯的這種論斷對嗎,當然對,因為秦惠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雖然強大了一些,但還不具備橫掃天下諸侯的實力,而且周天子雖然已經勢微,但依然還是諸侯名義上的共主,如果這樣做,那秦國會立即成為山東所有諸侯的共同大敵,如果諸侯合而攻秦,那麼秦國將危如累卵。

秦惠王是個明君,他聽了張儀和司馬錯的言論,自然知曉究竟誰的主意更好,所以他聽從了司馬錯的建議,趁著「巴、蜀相攻擊」的有利機會,起兵伐蜀,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秦國並了巴蜀兩地,而後秦國更強,正如《戰國策·秦策》記載: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這裡需要格外指出的是,關於張儀和司馬錯的辯論,出現於《戰國策》,後來也被司馬遷寫進了《史記·張儀列傳》,所以《史記》中也有關於這段辯論的記載,上文引用筆者暫以《戰國策》為主,不論。

秦國對巴蜀兩地的分而治之。

以秦攻之(指代巴蜀,筆者按),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
——《戰國策·秦策》

戰國中期強大起來的秦國,對巴蜀兩地加兵,那是一點懸念都沒有,根本也沒有任何阻力,正如上述司馬錯的所說,秦攻巴蜀如豺狼逐群羊,這只是軍事上的容易,但想要完全平定一個地方上的政權,僅僅憑藉武力是不夠的,因為巴蜀兩地的舊貴族對於秦國的「占領」是不服的。

不過,秦惠王並不慌,因為他有具體治理的對策,其一,又在當地逐步推廣郡縣制,實施直接控制,,其二,是分封當地的舊貴族,藉助巴蜀舊貴族的影響力實行間接控制,而這兩種對策,在巴地和蜀地具體實施時也有不同。

那麼在巴蜀兩地秦國的分治具體是什麼樣的呢,下面筆者來進行具體分析。

  • 先說巴地。

及秦惠王並巴中,以巴氏以蠻夷君長,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長歲出賦二千一十六錢,三歲一出義賦千八百錢。——《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意思是秦惠王吞併了巴中之地後,以巴氏作為蠻夷的首領,並且讓這些首領世代娶秦國的女子為妻,並且賞賜了當地百姓了爵位,爵位為不更,如果民眾犯了罪可以用爵位來抵銷罪責,巴地的首領還需要向秦國繳納賦稅,每年兩千零一十六錢,三年再出一次義務稅,稅錢為一千八百錢。

此外,秦國在收復了巴地之後就設置郡縣,根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赧王元年,置巴郡,治江州。

  • 再說蜀地。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史記·張儀列傳》

這是說,秦惠文王出兵伐蜀,打下了蜀地之後,就把當地的蜀王降為侯,並且為蜀侯安排了一個丞相陳莊,負責監視蜀王的一舉一動,在這之後,蜀地又爆發了幾次叛亂,不過都被秦國平定了,之後才在蜀地設置郡縣。

此外,《華陽國志·蜀志》又記載:(蜀地)戎伯尚強,乃移秦民萬家實之,也就是秦國為了控制蜀地,還往蜀地遷進了秦人,以此來削減蜀地反秦的情緒。

由上述秦惠王在巴蜀兩地的治理情況,我們可以得知,秦對巴地的治理那是要比蜀地寬鬆靈活,如果要用「大棒蘿蔔」來做個比方的話,那就是給巴人的是蘿蔔,而給蜀人的則是大棒,那秦國為何要對巴蜀兩地進行分治呢,這就要說說秦國的戰略目標了。

秦國進行巴蜀分治的戰略目標。

蜀有桀、紂之亂,其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給軍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以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華陽國志·蜀志》

從上述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秦國取巴蜀兩地的動機,不單單是因為巴蜀兩地為世仇,可以從中獲利,也看重了這兩地的富饒和便捷的水路交通,更是為了滅楚兼并天下。

但是秦國看重的巴地和蜀地的具體優勢卻不同,說白了秦國看重的是蜀地的富饒與巴地的勁卒和地理位置,分而治之,就是為了發揮這兩地各自的優勢,從而把巴蜀兩地建成穩固的戰略要地,最終實現滅楚和天下大一統的目標,而後來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這點,下面筆者進行具體分析。

  • 巴蜀兩地的敵對關係。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了,秦國可以輕而易舉的收服巴蜀兩地,那並不是秦國強攻的結果,而是巴蜀兩地相攻,都請求秦國來幫助自己,正如《史記·張儀列傳》記載:苴(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所以秦國打著解決爭端的幌子,對巴蜀兩地來了個一鍋端。

縱觀先秦時期巴蜀兩地的歷史,那是絕對是仇人般的存在,兩地是水火不容的,所以秦國同時滅了巴蜀兩地,又為了不使巴蜀兩地聯合反叛,所以秦國採取了拉攏相對較弱的巴人來壓制較強的蜀人的策略。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使得巴蜀兩地的矛盾更為激烈,而且用巴人消耗蜀人,不僅削弱了巴地的勁卒,而且有效地打擊了蜀地的叛亂,不得不說,這是一步絕佳的好棋。

  • 蜀地的富饒。

四川盆地是全國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稱,紫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我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可以說是良田千里、物產豐富,所以這地的富饒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想要真正把蜀地納為己有,並不是通過一次戰爭就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在該地推行循序漸進的政治制度,從而讓蜀地從根本上融入秦國,這就決定了秦國在蜀地先實施分封制再向郡縣制過渡的必然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秦國推行的並不順利,蜀人又進行了多次的反抗,這進一步催發了秦國對於該地的統治政策是相當嚴厲的,只要蜀人不聽話,那麼伴隨而來的就是大棒政策,而在鎮壓蜀地的叛亂時,巴地的勁卒也貢獻出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 巴地的勁卒和地理位置。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秦國看重的是巴地的勁卒,無論是利用巴人平蜀還是後來的利用巴人征楚,勇猛的巴人,是秦國積極拉攏的對象,但是讓巴人心甘情願為秦國賣命談何容易,所以秦國在該地採用的政策是攻心為主。

無論是讓巴人的頭領迎娶秦女,還是對巴人賞賜以「不更」的爵位,亦或是對於巴地徵收低廉的賦稅,還是在巴地推行更為先進的郡縣制,都是秦國對巴人進行攻心戰的手段。

那麼巴地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優勢呢?如果拿出一張古地圖,我們就能發現巴地緊鎖長江的咽喉,如果走水路順江而下,那麼就可以直搗楚國的腹心之地,此地對於進攻楚國,那是絕對的捷徑,後來秦國數次進攻楚國,巴地的地理優勢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

所以,秦國對於巴地的治理,從一開始就打好了算盤,這就導致了對於巴地的治理政策始終都是以「溫和」為主基調,畢竟讓巴人徹底融入秦國,才不會有後顧之憂,也正是因為此,相比較蜀地的數次叛亂,巴地卻鮮有這類事件的發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秦並巴蜀兩地之後為何採取不同的治理政策,在秦惠王時期,這種分治也是最好的選擇,不僅收復了巴地勁卒為秦所用,而且擁有了蜀地的富饒,更占據了將來滅亡楚國完成大一統的戰略要地,可以說,這種巴蜀分治實現了一石三鳥的目的。

當然,秦惠王採取的這種治理政策,並不完全是從戰略目的上考慮的,巴蜀兩地當時不同的社會發展狀況,也是導致秦國對兩地分而治之的重要原因。

秦滅巴蜀兩地時,蜀地的農業經濟相對發達,正如徐仲舒在《論巴蜀文化》中指出:(蜀地)已經跨越了部落組織形態而進入國家形式了,而巴地依然處於原始部落聯盟的高級階段,這也就是說,蜀人要比巴人難以征服,所以秦國在巴蜀兩地的分治政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也正是因為秦國在巴蜀兩地的分治取得了重大成效,這導致了秦國的綜合國力呈現出了一個跳躍式的增長,所以也可以說,秦滅六國的過程中,並巴蜀之地,是極其重要的。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後漢書》、《華陽國志》、《後漢書》、《論巴蜀文化》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