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徐福韓終東渡啟航港及父系Y染色體之謎

基因看歷史 發佈 2020-01-30T20:46:08+00:00

徐福並不是第一個泛海東渡尋仙藥的人,在此之前,齊宣王和燕昭王時,就有不少燕齊方士入海尋三神山,尋找仙藥。

徐福並不是第一個泛海東渡尋仙藥的人,在此之前,齊宣王和燕昭王時,就有不少燕齊方士入海尋三神山,尋找仙藥。更有名氣的還有韓終。韓終東渡比徐福最後一次東渡要早四年。徐福只是個幸運兒罷了。你要知道在先秦古代,從山東半島直接揚帆橫渡到日韓,受洋流影響是很可能過不去的。沿海路走北線經遼寧沿朝鮮南下可以到日韓,但是以當時秦人對世界的認知程度他們捨近求遠從北線南下跑那麼遠的日本去有點不太現實。


徐福,字君房,古徐國偃王29世孫。成年後,行醫傳道,隨其父徐猛宦遊齊國(故《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為「齊人」)史載徐福(徐巿)是齊人。到底是齊人還是齊地人就不清楚了。

有傳說他祖上是吳王的御醫,或者越王的釀酒師。吳國滅後隨吳王室後人逃亡到番邑(江西鄱陽縣一帶)一帶定居,他們家與吳芮家是世交。(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後人,是漢高祖劉邦封的八個異姓王中唯一活下來的 。)其弟吳莚後隨徐福東渡未歸。也就是說徐福也很有可能祖上江浙贛人士。

關於徐福東渡的啟航港,傳說有好幾處,比如琅琊台,連雲港,燕齊交界古黃河入海口的黃驊港,浙江達蓬山。這些其實可以從典籍史料中搜尋到答案。

徐福第一次東渡時間是公元前219年,這正是秦始皇第二次東巡到了琅琊台期間,徐福等人上書,海中有三神山,仙藥什麼的。於是秦始皇就急匆匆讓他去出海了。史載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登泰山封禪以後,沿渤海到了黃腄、之罘、成山,在山東半島轉了一圈,「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 。秦始皇在那裡三多月並不是專等徐福回來。而是重新整治這曾經的越國首都琅琊台(青島市黃島區)。當年越國北上建都霸占了二百多年,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公元前474年,越王由會稽(紹興)遷都琅邪(今山東諸城東南),隨行者有「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這浩浩蕩蕩遷都行動,使用的龐大船隊是走海路的,而且比兩百年之後的徐福東渡規模還要大。越國滅後移民又從海路回遷越地。】【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的11年間,先後5次出巡,3次到琅琊。其中,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個月,遷徙3萬戶居民到琅琊台下,並免除徭役12年,修繕琅琊台。後來天災人禍經濟衰退,琅琊台首府先遷東武(諸城一帶)再遷臨沂,這也是後人把臨沂稱為琅琊的原因。】

徐福這第一次東渡看來應該是在琅琊台,而且走的很匆忙。人數規模都比較小。只記載「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尋仙人。」這個「千」字很可能有誇大的成分。為了表示對神靈的尊敬他們有的方士會帶上童男童女,也有種說法是關鍵時候可以扔海里一個祭祀海神的!第一次東渡很倉促,有傳說是秦始皇也沒法一下子湊齊童男童女,這個時候,秦軍剛巧征服了西南夷,於是秦始皇就下令把這些人的孩子抓了湊數。至於這些孩子最後到了哪裡,徐福第一次東渡去了哪裡好像都不知道。不過韓國《三韓金石錄》載:「徐巿(福)題名石哀王壬午濟州」。哀王箕准即位時間是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195年。壬午年是公元前219年,即徐福第一次東渡的年份。這應是韓國明確記載徐福到達濟州較早的史籍。不過這記載也有後來學者杜撰之嫌。

主要是韓國西南濟州島上西歸浦的傳說,傳說徐福他們到了濟州島北部的朝天浦登陸,在海邊的岩石上刻下「朝天」兩字,表示自己對天子的赤誠心志。到南邊見到了正房瀑布,被它的壯觀給驚服了。

傳聞徐福在島上盛情難卻,迎娶了當地土著的女兒,並把她轉為正房,這就是正房瀑布的由來。並且在瀑布崖石上留有「徐福過之」篆文。由於年久風化在近代脫落。最後徐福一行人在西歸浦上船,向西回家而去,這就是西歸浦的由來。徐福應該在這住了好長時間,他回來時在哪登陸的就不清楚了,估計也是最後回到了琅琊台。回來後為什麼不進京匯報尋仙藥的事就不知道了。不去匯報難道他不怕掉腦袋嗎?


徐福的第二次東渡那就有故事了,是公元前210年,時隔八九年了。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對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的回歸線路只有個粗略的線條。「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十一月,行至雲夢,……還過吳,從江乘渡。並海上,北至琅琊。……自琅琊北至榮成山,弗見。至芝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並海西……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行,遂從井陘抵九原。……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九月,葬始皇驪山。

意思就是他這次東巡又安排徐福東渡後死在了路上。


秦始皇這次從咸陽出發到浙江會稽一路北上到連雲港,從此處入海上直奔琅琊台,在這裡又見到了徐福,問他九年時間過去了,仙藥尋到了嗎?徐福叫苦連天,說海上有怪獸啊,過不去啊,得多派點人啊,多點物資準備。於是秦始皇又被他忽悠了,讓徐福上船,親自安排弓弩手幫他射殺海里的怪獸,到了芝罘那地方終於發現一條射殺了。記載徐福恐譴,乃詐稱:「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秦始皇因為「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占夢的博士又說了對徐福有利的話,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謊言。

在黃驊港無棣溝一帶把徐福扔下後,徐福就在此地拿著聖旨徵召船隻,招募童男童女,開始大張旗鼓的幹起來。這第二次的啟航港到底是哪裡呢?很可能是原齊國舊地饒安(今鹽山縣舊縣鎮),經千童鎮附近的無棣溝入海,然後到柳縣古黃河入海口(今黃驊港)啟程。

不要以為這裡港口不行,這地方也是當時北方海港城市又是黃河古道, 唐有詩為證。唐朝著名詩人劉長卿(公元703—780年),晚泊無棣溝云:

「無棣何年邑,長城作楚關,河通星宿海,雲近馬谷山,僧寺白雲外,人家綠渚間,晚來潮正滿,處處落帆還。」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無棣河潮滿船歸的繁忙的水運場景。秦唐兩朝雖然時隔千年,但黃河古道的繁忙景象依舊。

秦時黃河下游饒安鹽山縣臨河近海,豐饒便利,而又有著厚重歷史積澱的齊之古邑,作為徐福受命招募童男童女和能工巧匠的徵召集散之地,在當時條件下是非常合適的。

但是有人會問現在無棣溝鹽山縣千童鎮什麼的距離海邊挺遠啊,看了這圖就知道了紅色區域內以前是海,二十米深左右的渤海灣經不住黃河泥沙的淤積。墾利縣那是後來才有的,萊州灣當時和渤海灣還連成一片。


徐福所招募的童男童女就在這鹽山縣千童鎮附近。這個村名並不是現代人取的名字,而是在秦朝滅亡後的第八年,可信度是相當高的。千童鎮的信子節(尋子節)風俗,信子節每逢甲子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徐福攜眾人出海日舉行,其他年份的農曆三月二十八隻是一般祭奠。表示對年幼兒女的懷念。

這次東渡規模空前,史載;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至於樓船多少條就不清楚了。

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是在始皇三十七年的十月癸亥開始,而在七月丙寅就去世。秦歷是十月歲首,始皇三十七年應該是夏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九月,也就是公元前210年的11月、12月和公元前209年的1月至10月。始皇死於三十七年七月,也就是公元前209年的8月。徐福在琅琊拜見秦始皇當在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以後,而到了千童城到了十二月以後。徐福船隊出發應該是始皇三十七年三、四月,即公元前209年春。千童鎮當地源於徐福千童東渡的千童信子節,時間就是農曆的三月二十八日,每遇甲子年舉行一次。也可以作為佐證說明這個問題。

這些船隊出發後可能順著冬季沿岸流南下飄到了浙江象山達蓬山一帶。因為徐福知道這次可能也是有去無成啊,在象山一帶尋找仙藥隱跡了兩年留下了許多的生活遺蹟和民間傳說,此地有大量的民間故事和詩文。這些傳說自唐朝就有。像元廷佑《 四明志 》明嘉靖《寧波府志》和《象山縣誌》均有記載。

在這隱跡了兩年後緊接著天下大亂,狼煙四起又要改朝換代了。僅僅十幾年短命的秦朝已經滅亡。他們這些為前朝暴君尋仙藥的「逆賊」怎麼還敢在這裡堂而皇之的混日子,於是發舟而去了。

但是《象山縣誌》記載徐福發舟而去是由於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時南巡到了浙江一帶,怕被秦始皇發現於是起航去了日韓,這就與秦始皇幾個月後在琅琊台見到了徐福並為他射殺一魚相矛盾了。 難道徐福提前急匆匆跑回琅琊台等著秦始皇過來審問他?

象山隱居也有可能是第一次東渡期間九年內的大本營。徐福船隊順洋流漂至此,在此地築爐煉丹尋仙藥掌握了許多關於東渡洋流季風的有利信息。 並且嘗試著到達了濟州島一帶。所以他再次面對秦始皇的詢問時能自信滿滿的誇下海口。但缺乏史料記載,怎麼說都是猜測啊,只能證明徐福可能曾經在這生活過。

假設徐福就在這東渡的,順洋流直接漂到韓國慶尚南道的南海島、巨濟島。這奔向日韓的黑水潮洋流最快三四天就能到了。並且在這些地方留下了南海島錦山石刻等遺蹟。


截止目前,中日韓境內共發現9處徐福石刻遺存,其中,中國發現1處,日本5處,韓國3處。韓國南海郡錦山上的石刻因蝌蚪籀文字體詭異,無人能辨識。據史料記載,李氏朝鮮官吏吳慶錫曾將這處石刻拓片送到北京,請清朝專家審讀。吳慶錫之子吳世昌撰寫的《奏徐福題名石刻》記載了請清專家審讀的過程及結論。文曰:「在南海郡錦山,自海登山可三里之摩崖石刻也。字體奇詭,莫能辨識。但稱徐巿題名矣。我先府君嘗攜拓本於燕京,遍征於博古之士。有何願船秋濤邃於金石之學,考釋'徐巿起禮日出』六字,恰符方士行法,定位秦時石刻。是在李斯小篆之先,乃籀文字也。洵為我邦金石之冠耳。」

徐福也為徐市,1520年李陌著的《太白逸史》中所說:「南海縣郎河裡(今慶尚南道南海郡尚州里)有神巿石刻。」算是韓國有關徐福題石最早的記載;金錫翼《破聞錄》載:「在西歸浦海邊的絕壁上,有秦國方士徐福刻下的刻字的痕跡。牧使白樂淵巡行此地,聽到此言,便命令人在絕壁上吊上繩索,拓下刻字帶了回去。」正房瀑布旁的「徐巿過之」的摩崖石刻,則是朝鮮著名學者秋史.金正喜被流放到濟州島時發現的。日本學者淺見倫太郎的 《濟州島徐福石壁文字》中稱,他曾於1906、1909年兩次在漢城舊書鋪里見過金正喜「徐福過之」的拓本。另外還有一處南海島錦山石刻,其拓片曾送至北京,請清朝專家審讀,清象形文學家何秋壽認為是「徐巿起禮日出」。但它不是秦人的小篆,也不是徐福老家齊國的文字。當然,這些都是無法深究,也不必深究。另外刻石文字的解釋還有「徐福起拜日出」、「徐福起拜」、「徐福過此」、「徐福過之」,

也有說是「祭日斯本晨」。此遺蹟也可能是在此之前的燕齊方士尋仙藥至此留下的也說不定啊。

日韓其他遺蹟傳說更多,都像些無法證實的道聽途說。但是日本古代分為兩個明顯的繩紋式文化,發展水平很低,一是外來的彌生式文化,發展水平較高,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聯繫和過渡期。其銅鐵器及越式青銅劍的發現。與秦漢時期相同的河北一帶翁棺葬習俗的發掘,日本繩紋晚期的稻米與中國沿海江南地區相同的粳稻遺物等, 可以肯定,中國移民帶來了先進的工具和稻作技巧,帶來了日本社會發展狀況的飛躍。

另外秦漢時期諸侯各國共祭的社稷五行七神,日本有六個,齊國特別祭祀的八神主,日本有七個,琅琊地區所祭的四時之神,日本全部都有,而徐福正是齊國琅琊人。

"神武之父名-彥波瀲武"在日語中,彥是酋長,彥波瀲是海上君主,武才是他的本名,徐福父名徐猛,武和猛在日語訓讀發音完全一致。神武開國的檀原附近有琵琶湖,遠淡海兩大澤,周圍有九處平原,可以稱得上是平原光澤。年代符合,據《神武本紀》神武即為當於公元前203年,徐福最後一次出海是公元前210年,七年之後建國,正在其時。當然這三條有點扯了。徐福的傳說和故事在日本各地乃至韓國沿海流傳確實很廣。

至於傳說中的徐福老家江蘇贛榆徐福村也是立祠樹碑傳世後人。



說到這裡我們就想起韓終了,他很可能是在楚地通過長江順流而下渡海到達韓國東南。他的名氣比起徐福那可是差遠了。他比徐福最後一次東渡早了四年。韓終也是齊國人,但是一直在楚國的長沙附近山上修行。史籍記載秦朝時好些方士像侯生、盧生等最後都趁著尋仙藥機會逃亡了。韓終也不例外,他也是東渡了,史載去而不報,人間蒸發了。他很可能是去了韓國。


韓國南部的三韓,馬韓,辰韓、弁韓。馬韓又名慕韓,辰韓曰秦韓,弁韓曰辰。大國萬餘家,小國數千家。馬韓為原住民,辰韓、弁韓來自中國,弁韓臣屬辰韓。 這個東南沿海的辰韓更像是個外來戶,馬韓當初割了塊地給他們住在這的,國王要由馬韓國的人來當。

《三國志·東夷傳·韓傳》說,

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者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但是據《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一》記載:"始祖三十八年(公元前20年),春二月……前此,中國之人,苦秦亂,東來者眾。

多處馬韓東,與辰韓雜居,至是寢盛,故馬韓忌之,有責焉。"從記載可知,秦人是在馬韓之東,與辰韓雜居,而非辰韓的一部分。始有6個部落,而逐漸發展成12個部落,人口比原來翻了一番。

韓國開國神話里的天神桓雄,原形可能是方士韓終。在秦滅楚後,韓終帶著羅氏、盧氏等楚國亡民逃離了秦國,渡海到了朝鮮半島,在那裡重建家園。羅國和盧國的部分遺民一起從楚地沿長江順流而下東渡到了韓國。(盧國和羅國距離非常近,猶如唇齒相依。歷史上羅盧聯軍曾打敗過楚國軍隊的侵犯。公元前690年,盧國和羅國同時被楚所滅,之後,一起被遷到枝江,然後又遷到長沙。到長沙後,盧戎的一部分往西到了的辰州。)最初崇拜虎的盧國勢力強大,所以國名就根據楚地辰州的盧姓氏族命名為辰韓。後來,尊奉熊圖騰的羅氏部族擴張壯大,於是國名更改成了新羅國,這也吻合了檀君神話中熊和虎的關係。源於檀君神話的韓國古代哲學資料《天符經》,蘊含了中國道學「丹道功」的生命科學思想,這和韓終通曉方術,專事煉丹採藥有著密切聯繫。 陳壽在《三國志·魏書》里詳細地記錄了辰韓大大小小的部落國家,有許多是以盧為國名,如莫盧國、駟盧國、萬盧國、捷盧國等,甚至有的直接以楚為國名,如楚山塗卑離國、楚離國等。

中國漢江發源於陝西秦嶺太白山下,韓國漢江的源頭也在同樣名為「太白山」的山脈下。楚國的丹陽位於漢江上游,漢陽則是漢江下游終點的著名古城。在韓國,屬於忠清北道的丹陽竟然也在漢江上游,漢陽(今漢城)也位於漢江下游。楚國的江陵、襄陽、洞庭湖處在漢江中游,這和今天韓國的江陵、襄陽、洞庭湖相對漢江的地理位置很接近。同名的城市,極其近似的地理分布暗示著什麼?

每年端午,中國人吃粽子、賽龍舟、祭奠屈原,韓國江陵也舉行盛大的農耕祭祀活動——端午祭;江陵、襄陽、漢陽、漢江、洞庭湖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地名,出現在韓國地圖上;楚人早期的熊圖騰崇拜,同樣為韓國先民所尊奉;《楚辭》中的千古絕唱,也反映在韓國最古老的詩歌里……

韓國古辰韓居民是楚國的羅氏、盧氏後裔,他們在秦朝楚國滅亡時期通過長江順流而下渡海到達韓國。新羅是在辰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羅文化是韓國主流文化,韓國主流文化和中國楚文化密切相關。

總之,這日韓兩國在古籍記載中與我國南方的吳越楚好像總是有些扯扯連連的關係。還有人甚至說,日本就是古吳越國在海外的復生,韓國就是古楚國在海外的再造。 「吳人入海」及「徐人入海」的典故也並非空穴來風。傳到日本的文化不僅是中原文化,更是包含著以吳、越、楚為中心的江南文化的廣泛大陸文化。這是從兩地出土物品及風俗傳說中能夠推論的。

比如浙江舟山(附近有新羅礁)與日韓交往從未間斷,通航密切,貿易繁榮。 南朝范曄也記述: 「會稽海外……有夷洲及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至此洲。世世相承,有數萬家,人民時至會稽市。會稽、東冶縣人,有入海行,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不可往來。」所謂的「至會稽貨布」和「至會稽市」表述了兩層意思:一是日本列島上的生意人很自然地來舟山等越地做買賣。二是舟山等地漁船或沿海商船因風浪或順洋流漂到日本列島,存在著民間貿易活動的可能。吳織、吳布在三國時期是東亞聞名的。舟山人等漂洋過海,將大量的絲織品遠銷日本。日本人從會稽等地帶回精美的絲織品,在日本經裁縫製成衣裳,於是日本就出現了吳服。現在在日本,有些服裝店的店名就叫做「吳服店」。

關於韓國南部的濟州島古名瀛洲、東瀛洲,1274年耽羅部落被元朝海軍所滅,置立濟州,為元朝直轄地。島上風俗似古吳人,口音似古吳語。


說到這有人會感興趣了,古代到現代幾千年過去了,風俗和遺蹟不會變,但是人種是不是早就換了一撥又一撥?我們可以從男性的父系Y染色體上尋找答案。它僅在男性之間遺傳,遵循父傳子的規律。

許多沒接觸過分子人類學的人不了解這些型號是什麼意思。這正是講解和科普令人頭疼的主要困難點!不了解這些根本就無法搞明白我說了些什麼!可以用最通俗的話講,人類的男性Y染色體分成許多型號,大體上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分布的趨勢。

咱們可以看一個型號叫O1a-M119,是小小的O-M175里眾多子分支中的一支。主要人口分布在中國南方,台灣土著頻率比較高,連印尼南島都多的去,很個性,幾乎不是北方的菜,北方的古骨DNA就從沒測出過,所以有專家給戴上了百越、侗台的帽子!聽說浙江的良渚遺址測出過還在博物館門口掛個牌。

CTS52這一大支讓人感覺有種古老悲壯的死士之風。披荊斬浪一詞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他不像他的宗親F492那樣安逸富足,而更像是一部悲壯慷慨的闖蕩史。相士之烈烈,海外之有載。東南的海洋族群揚帆破浪遠涉重洋彼岸而無懼。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西南的荊楚部族披荊斬棘狠斗豺豹岩巒而無畏。

CTS701下分支主要是西南的K644羅氏簇,但是這支羅目前沒有給予家族簇,好像是因為這些羅互相共祖時間有點久,已經超出了這姓氏的起源時間。原因可能是有支共同生活在一起很久的族群大家一起姓了羅。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你和你五服內所有族人一起商議好了都姓羅。這時候有些和你們祖祖輩輩生活在一地,但超出五服,在十幾二十服的遠族人也姓了羅。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FGC66104下分支主要是有支FGC66056的浙贛徐氏簇,共祖2000多年,此支徐氏人數和規模不如羅簇。在上游FGC66104*上也發現幾個徐氏,但是與浙贛徐可能共祖四千多年已經明顯超過了徐姓起源時間,估計和羅簇的情況一樣古代住在一起的遠房族人隨著姓了。但是巧合都姓了徐的可能性更大,因為104*其它姓氏更多。此支浙贛徐一開始被懷疑與徐福或者東渡有關,史上就有徐人東渡之說,但是僅在日本發現一例非徐簇的FGC66104*,孤例難證,目前看與徐氏簇無關。此支徐氏有人懷疑是蘇北徐偃王亡國後南下的後裔。目前看也是證據不足疑點重重,因為浙贛那個徐偃王墓目前並不能確定是徐偃王的。而且徐姓現在蘇北魯南非常之多。尤其魯南郯城縣,有「郯城縣,徐一半」之說。所以即使蘇北魯南這些徐姓Y染色體很亂,也不能說人家北方的全都是假徐而只有浙贛徐是真徐,況且蘇北魯南也沒見有個浙贛徐祖上兄弟支存留下來,再者北方就少有O1a!

BY47757(MF14481)這支才是本文的重點。是O1a中的最北支系之一,共祖三千年。但是這一支我覺得包含的範圍有點大了,用排除法只要是測出不是前兩支的都歸到這一支應該是不準確的。祖上山東至浙江沿海岸線一帶測出的可能是,內陸雖然少但也有幾個,通過匹配的點位來看存在疑點。因為和沿海支同時間同批次測出來的匹配的點位卻不一樣。目前只希望他們有個人能高通下再說。CTS52應該不止這麼三大支。

BY47757支看上去像極了海賊王,像個迎風劈浪的海船武士,目前發現的個個都是沿海分布。其中做過Y染色體全序高通量檢測的有四人;山東臨沂董(高祖父養子,BY47757高通量檢測第一人),吉林長春李(祖籍煙臺登州),浙江溫州朱(祖籍舟山),吉林延邊尹(祖籍韓國)。

國內其他未高通的,只在山東膠萊沿海目前發現比較高頻,浙江舟山或者溫州附近可能也不少。其次蘇北魯南連雲港沿海附近,總之大陸比較稀少,最高頻處在日韓。韓國東南沿海的慶尚南道分布最為高頻(韓國南海島郡徐福石刻及辰韓),占了韓國O1a的55%,將近七八十個韓國人中就有一位,北韓的及部分吉林朝鮮族已證實大多是祖上由韓國北上。日本的數據雖然不好收集,但也很輕鬆的發現了好幾例str數據,


日韓是屬於大陸支的子型號又叫L594。(所謂的子型號其實就類似於人口興旺,更替繁衍代數快,顯得輩分小了,而大陸的由於戰亂等其他原因幾經單傳絕支,更替繁衍代數慢顯得輩分大了。大體可以這麼理解。)其中浙江舟山朱顯示與日韓L594共祖時間最近兩千多年。按目前出現的機率及韓國南部史上與日本交流的頻繁程度來看估計韓國南岸的日本九州一帶絕對也不少。


圖中二江浙一帶測試者中可能存在有匹配的假關係。畢竟他們沒有高通過。看到這裡有心的人發現了問題,高頻處在韓國慶尚道,這裡不正是有徐福石刻遺蹟和傳說的地方?而且還是辰韓及後來新羅的地盤?慶尚道的慶州又叫徐羅伐或斯盧,怎麼和徐福與韓終東渡這麼完美的吻合?其它型號的Y染色體目前沒有見過這麼吻合的。這些L594到底是韓終或者徐福的後裔還是隨從者的後人?

有人可能會推斷這支可能與韓終東渡無關,因為韓終可能從楚國內陸沿長江順流而下出海,而且此支在內陸出現的幾率幾乎為零。與徐福東渡的可能性更大;

首先,徐福本人有可能是此支,因為他祖上有來自江浙贛一帶的傳說,也有徐偃王后裔的講故,而與此支兄弟支系的浙贛徐氏簇也自稱徐偃王之後,不能排除和西南羅氏簇類似的情況;祖上都是鄉里鄉親沾親帶故的同一族群,於是一起隨大流姓了同一姓氏。並且共祖時間均超過了姓氏起源時間。

其次,秦之前的越國曾經北上琅琊台建都二百年,可能在山東沿海一帶扔下過一些後人,而且此支其實在河北沿海古黃河入海口一帶也有一些分布,可能混入了當年的童男童女中。

再次,Yfull估齡顯示浙江舟山朱與日韓的共祖時間是最近的。這就更好解釋了,徐福在浙江象山和舟山一帶隱跡兩年嗎!因為這支在浙江也有許多。可能帶去了幾個也說不定啊。

最後讓你難以解釋的是,目前發現的日韓支幾例樣本共祖時間都不超過1500年。這其實也是可以解釋的!其他支系都沒了,只剩下這支共祖千多年的!可以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明白了;你家族有五百年歷史,衍生了很多支系。發展到最後有的支系只生閨女,或者死於戰亂饑荒,到最後就剩下了你爺爺下邊這一支還堅挺的活在人間!共祖八十年!不行嗎?

另外,還有件事也可能不好解釋了。


三次中韓竹筏跨海漂流。

90年代末至2003年的中日韓三次竹筏跨海漂流,整個過程就是模仿遠古先民利用竹筏這一航海器具,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南沙海面起航,憑季風和海流的作用,從中國長江以南的海岸漂越東海和黃海,到達韓國西海岸,實現與遠古的一次歷史性對話。

第一次,經過十多天的海上漂流,在到達韓國西南黑山島附近海面時,受颱風影響,原定航向東北,在狂風巨浪中不由自主地折向西北,最終在山東省最東端威海的石島靠岸登陸。


第二次,跨海漂流探險征程。途中又遭遇颱風侵襲,經過改良的竹筏抗風浪性明顯增強,中韓兩國五名隊員齊心協力操控竹筏,終於登上韓國仁川港,用時20天左右。

第三次當時還處北風季節,竹筏無法逆風而上。探險隊遂請朱家尖月岙村漁船航拖30多個小時,在距舟山400多海里的山東石島附近海域放漂,「張寶皋」號竹筏帶著五名中韓兩國探險隊員開始自主漂流,開啟中韓第三次竹筏跨海漂流探險。

通過第一次的漂流可以看出,如果沒有遇到颱風,竹筏完全可以十幾天時間就漂到韓國西南登陸。如果乘坐的是大帆船風力更大,史籍記載的四五天時間去日韓不是謠言。

但是從中發現了一個新的疑問,那就是山東煙臺一帶比較高頻的此支會不會是歷史時期漂過來的漁民?他們逐漸滲透到山東內陸和河北古黃河口沿海,與越國北上琅琊台擴張可能沒有關係。但是連雲港附近一片又解釋不通了。

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攻越,殺死越王無疆,「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韓國南部上林里的越國青銅劍乃越國工匠用當地材料製造,製作時間可能為戰國中後期早於秦朝。由此可以猜測越王突然戰死後沒有留下繼承人,子孫及族人各自為王,但更多者選擇出海四散逃亡。有的順洋流漂到日韓,有的漂到山東。漂到日韓的可能是越王族乘坐的諸多大樓船,人多勢眾導致今天他們的後裔在海外高頻分布。而且韓國南部出土的青銅劍可以證明,因為青銅劍製造工藝複雜也有代表權利的象徵,普通士兵佩戴青銅劍是沒有實戰性的,遠不如用個長矛戟,把長竹竿削尖了當武器可能都比青銅劍實用。漂到山東煙臺的可能是些條件達不到跨海能力的普通船隻,或者遭遇海上風暴漂去的一支族群。

總之都是猜測吧,本人也只是業餘研究發表一下自己見解而已,草草亂寫一氣,不喜勿噴。能對看到此文的人有所啟發和收穫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山東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