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來是善的呀?還是惡的呀?

正信說佛法 發佈 2020-01-30T00:07:08+00:00

在中國有三派,孔子、孟子這一派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是善的。如果拿佛來講啊,認為,討論人類的人性是善是惡,是空話,那是空話,叫做戲論,佛學叫戲論。


人生來的這個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惡?這是幾千年的中國外國哲學都在討論的,我們人性本來善還是本來是惡的?

在中國有三派,孔子、孟子這一派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是善的。跟孟子同時的荀子也是儒家,他說人性是惡的,善是偽裝的,後天的教育硬把它變過來。所以主張要教育,人不教育人性天生是惡的,天生沒有善。一個嬰兒生下來,譬如一對雙胞胎,兩個肚子餓了,都吃奶奶,兩個就會搶。自己肚子餓了我重要,那個我是天生帶來的,惡業,人性本來是惡的,這是荀子這一派。那麼告子這一派認為人性不善不惡,這是中國的文化,那時佛還沒有來。

那麼我們看看世界上宗教家,基督教的教義講人性天生是善的,壞就壞在亞當和夏娃亂吃蘋果吃壞了,所以蘋果不可以亂吃啊。我經常說笑話,說西方文化兩個半蘋果,一個是亞當夏娃吃了伊甸園裡的一個蘋果,一個是牛頓看到蘋果掉在地下,發明了地心吸力,還有一部小說里的《木馬屠城記》里的半個蘋果,西方文化兩個半蘋果。那麼可見人性本善了,就是蘋果吃壞了,但是追起來為什麼他要吃蘋果?貪吃,可見人性還是惡的呀。對呀,貪慾為本,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很難講啊。

那麼佛法認為清凈圓融、周遍法界,人性本善,惡是後天附上去的,那麼這個惡是什麼來源呢?他說惡從善來的,很嚴重嘍,這就很嚴重了,翻過面來就變成這樣了,那就很妙了。

那就是我們凈土宗有位蓮池大師的悟道的詩,所以他一生提倡凈土,念佛。「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蓮池大師悟道的,凈土宗這位祖師。他當然修行很辛苦了,有一天坐到入定,他看到啊所有的佛、菩薩都來了,每一個佛、菩薩手裡頭都燒的香,拿一枝香點燃。等一下這個境界變了,看到很多的魔鬼來,很多惡魔殺人的、吃人的站在他前面,他佛來也沒有動心,魔來也沒有動心。忽然境界變了,那些魔啊變成都是佛了,那些點一枝香的佛菩薩們,阿彌陀佛天天拜拜的變成都是魔了。啊,他恍然大悟,魔佛都在一念之間,所以焚香擲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魔佛空爭是與非。魔與佛、善與惡一念之間,一體的兩面,有陰就有陽,我們先把這些零碎的故事了解了,再來了解佛所說的。

人性究竟是善的惡的?所以這個裡頭討論就很多了,東西方的文化、宗教、哲學,尤其政治哲學所領導、所爭的都在這個地方立足的,基礎都在這裡,那麼我們學佛,爭的、所求的也是這個呀。普通一般研究佛學,起碼有一個前提,總認為人性是善的,人性究竟是善的是惡的?這個形上、形下這個層序要分清楚。

如果拿佛來講啊,認為,討論人類的人性是善是惡,是空話,那是空話,叫做戲論,佛學叫戲論。戲論就是兩個小孩子在那裡吵架無聊,因為什麼呢?這個本體上面不但無惡也無善,自性本空,清凈本然,不但無惡也無善哪,有一個善就有惡相對立。所以佛法講人性非善非惡,即空即有,非有非空。善惡是後天對立的行為,有陽就有陰,有陰就有陽,有了一個善念,相對就有惡念,那是第二義非第一義。

所以第一義啊,佛學是非是非,非善惡,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動念有「是」就有「非」,有非也就有是,有善就有惡,那是第二義,這個道理就在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