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人沒有真正的善惡,只有立場的不同

電影陀螺儀 發佈 2020-01-30T02:12:13+00:00

2016年一部韓國喪屍片火遍全球,直到今天,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還是維持在8.3分,這個分數對於喪屍題材這種小眾電影來說實屬罕見,今天,小旋風就為大家深度探討一下這部電影—《釜山行》。

2016年一部韓國喪屍片火遍全球,直到今天,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還是維持在8.3分,這個分數對於喪屍題材這種小眾電影來說實屬罕見,今天,小旋風就為大家深度探討一下這部電影—《釜山行》。

影片開頭,防疫工人和養殖工作人員的對話似乎揭露了喪屍病毒的來源,接著馬路中央那頭被撞死的鹿死而復生,那翻白的眼睛為後面的災難埋下伏筆。

主人公石宇是個生活中近乎無情的人,為了送女兒去找媽媽,他乘上了這趟列車,開車前,一名遭受病毒感染的少女趁乘務員不注意跑進了車廂內,列車正常行駛的路上,已經變成喪屍的少女開始襲擊乘客,被攻擊的乘客也遭受感染變成喪屍,至此,一場有關人性的考驗也就此展開。

相信大家對這部影片非常熟悉,影片處處展現著導演的價值觀,在導演的指導下,每個人的歸宿都有著合理的解釋角度,比如最壞的常務,他害死了很多人但是初衷也不過是想回家看媽媽;比如主人公石宇他生活中自私但是最後為了女兒的安全選擇了自行了斷,在導演的眼裡,影片中的每個人都不是壞人,而是被世俗所拖累的俗人。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電影里經典的幾個場景,深度探討一下吧。

一、第15節車廂的倖存者拒絕為存活下來的男主們開門

相信大家對這個片段記憶深刻,不少人為常務當時的強硬語氣所謾罵,但是大家深思一下,厭惡15節車廂人們是因為我們站在了男主的角度去看待這個開門的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站在第15節車廂的倖存者角度去看,藍色乘務員和常務當時的反應,實際上是理性的抉擇,在面對門外未知的倖存者安全情況下,保護好當前安全的15節車廂的全部人,不開門是更穩妥的選擇。因為大家可以看到,被咬的人們所變異的時間是有所區別的,他們並不確定,門外的男主一行人是否沒被感染。他們表面是冷血,實際上是理智。

二、倖存者妹妹打開門導致全15節車廂倖存者感染

很多人不理解妹妹的做法,雖然之前車廂人們很讓人氣憤,但是開門導致15節車廂全部人員喪命,不由得讓人膽寒,但是仔細電影,我們就會發現在男主一行人闖進15節車廂時,給15節車廂外姐姐的鏡頭—她望著男主搖了搖頭,最後看了一眼自己已經安全的妹妹,被喪屍包圍。

她為什麼不進來?姐姐實際上從堵門的時候就已經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最後姐姐朝男主搖頭實際上就是告訴他「你不要救我了,到了這個時候,你不要救了。」而除了這個意思外,實際上搖頭還有一層深意,對這個世界的無奈。而這層深意,妹妹全部都懂了。



在面對喪屍災難的面前,喪屍不讓活,沒什麼,但現在面臨的是連同樣是倖存者的人都不讓你活,那實際上活下去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姐姐就是那個放棄活下去的人。

而妹妹,血脈讓她擁有對姐姐的同理心,讓她對姐姐的憐憫化作一種對於15節車廂倖存者的恨意,大家可以看到,妹妹開門的時候臉上沒有一絲害怕,這個時候妹妹已經不怕死了,她開門的「復仇」行為,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姐姐,更是為了對抗她所認為的惡,即開始乘客們的不開門行為,她希望這些她眼裡的「惡人」可以惡有惡報。妹妹打開門的一瞬間,實際上也實現了自我的救贖。這個結局大概就是我們眼中所謂的因果報應。

三、士兵對是否射殺女孩和孕婦而猶豫

按照常理,軍人應該無條件服從命令,但是那射殺命令下來之後,士兵的猶豫實際上就是人性的體現,因為無法確定隧道里的到底是倖存者還是喪屍,所以他偏向感性這一邊選擇等確定再進行射殺。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實際上還是體現了導演的價值觀,善惡的較量只在人的一瞬間,孕婦所懷的孩子和女孩實際上是電影世界裡所謂的希望,只要她們活著,就代表善良永遠不會消失

人性從來不是好或者壞,不能很輕易的講人的善惡,人性是複雜的,因為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對事件本身的理解也會不同,因此站在自己所在的立場上來做出相應的反應是人性所不能迴避的一面,這是導演通過電影告訴的我們的有關人性的思考。

看完這部電影,不知道你有沒有被其中有關人性的情節感動和震撼,不可否認的是這部災難片在世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在19年的10月,釜山行第二部也順利殺青,預計第二部《釜山行:半島》將於2020年在韓國上映,大家一起期待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