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挖通了防治食管癌的「紅旗渠」

新華社客戶端 發佈 2020-01-04T08:14:25+00:00

陸士新(右二)在林縣工作時的照片。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屈婷)1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是他,挖通了防治食管癌的「紅旗渠」——追憶為河南林縣揪出食管癌元兇的腫瘤病理學家陸士新》的報導。前不久,《新華每日電訊》回顧了2019年逝世的30多位院士。

陸士新(右二)在林縣工作時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屈婷)1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是他,挖通了防治食管癌的「紅旗渠」——追憶為河南林縣揪出食管癌元兇的腫瘤病理學家陸士新》的報導。

前不久,《新華每日電訊》回顧了2019年逝世的30多位院士。去年12月6日離世的腫瘤病理學家陸士新名列其中。不過,相較於「兩彈一星」元勛于敏、「布衣院士」盧永根、「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總設計師孟執中等人,陸士新的名字並非家喻戶曉。

但陸士新的研究成果,作為健康防病知識已深入人心——亞硝胺是中國食管癌主要的化學病因,富含亞硝胺的醃製、過夜霉變食物應少吃或不吃。

這位低調的科學家奉行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他那些開創性的發現,都來自他對癌症高發地區多年的現場調查。最終,這些論文寫進了促進人民健康的史冊——由於陸士新的發現,我國在食管癌防治方面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

(小標題)艱難成才:我是「工人的孩子」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日前舉辦的追思會上,陸士新的學生余茜穎說道,老師在90高齡仍堅持每日到實驗室工作、查閱文獻,周末亦然,從未有一日倦怠。

刻苦、勤勉,正是陸士新終生為人、為學的底色。從家境貧寒的懵懂少年到名滿天下的大科學家,他的成長經歷堪稱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祖籍江蘇鹽城的陸士新,1929年冬天生於上海。對於陸家來說,新生兒到來的喜悅還沒有散盡,打擊不期而至:陸士新僅10個月大的時候,做工人的父親因病去世了。

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平民百姓命如浮萍。由於經濟拮据,陸士新直到9歲才上學。依靠兩位姐姐做工節省的錢,他才斷斷續續完成了初中到高中的學業。

新中國的成立,讓陸士新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折。聰穎又刻苦的他在1950年底考入大連醫學院,195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派到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醫學院深造,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留學生。

在羅馬尼亞,陸士新師從著名的內分泌學家、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聖·米爾庫,研究激素與腫瘤的關係。強烈的報國熱情驅使著他克服語言障礙,熬過清貧和寂寞,圓滿完成了學業。1961年3月,32歲的陸士新回國,被分配到中國醫科院實驗醫學所,很快展露頭角。

二十載的求學之艱,錘鍊了陸士新的心志,也讓他始終心懷對家人、祖國的深深感恩。在留學期間,年輕的他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把省下的外匯一部分寄給家人,一部分用來買實驗器材。內斂的他多年後在一次採訪中真情流露:「我是個工人的孩子,如果沒有新中國,我不可能成為科研工作者。」

在親友同事的記憶中,陸士新的身上自然流露著一種老派、矜貴的「好意」:他會在百忙的差旅中給每一個人認真挑選禮物、會因為腿腳不便而側身請年輕人先走、會裝作不經意間關心學生的終身大事……

「對前輩尊敬有加,對同輩尊重有加,對晚輩關愛有加,這正是以陸老為代表的老一輩醫學家風貌的寫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說,人們之所以如此感念一批老院士的遠去,正是因為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風骨,一種高貴精神的存照。

(小標題)與食管癌「交手」:「從林縣來,到林縣去」

新中國之初,各地疫病橫行,人民缺醫少藥。對於腫瘤這個「難題」,防治工作更是一片空白。1971年,下放農村的陸士新接到任務,來到地處太行山區的河南林縣,要與當地一種高發的頑疾「交手」。

這個頑疾,當地人形象地稱為「噎食症」,其實就是食管癌。在這個當年因紅旗渠聞名全國的地方,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遠超平均值,幾乎村村都有患癌者,家家都有癌病史。為何這裡的人會「食管不通」,是一個謎。

初來乍到的陸士新,喝了整整一大碗的水,才咽下了一小塊小米糠和玉米面做的窩頭。農民艱苦的生活刺痛了他的醫者心,也讓他對飲食習慣與食管癌高發的關係上了心。

但解謎不能靠猜測,找到病因需要縝密的實驗。作為醫療隊副隊長的陸士新,帶領隊員在近乎原始的條件下起步了:他們把縣醫院的客房大院改造成了實驗室;自己打井,製備蒸餾水;去屠宰場殺牛提取血清;在溫箱點燃蠟燭,做成二氧化碳培養箱……

為了排查人體內、外環境中是否存在有致癌因素,陸士新將村村戶戶共494個井逐一編號,提取水樣,還收集了幾百人的唾液、胃液、尿液以及各種糧食、酸菜等樣品進行檢測。終於,一種能特異引起人和動物食管癌的亞硝胺——甲基苄基亞硝胺在酸菜和人的胃液中找到了!

為進一步探究這種強致癌物質的來源,陸士新索性把「實驗室」挪到了又髒又臭的屠宰場。他把分別注射了亞硝酸鹽與甲基苄胺的窩頭餵給做實驗的豬,兩個小時後殺豬,再取出豬胃,化驗萃取。

分析證明,當地人愛吃的酸菜中富含的亞硝酸鹽,在豬體內同樣形成了致癌的亞硝胺!這些開創性的研究首次在國際上證明了亞硝胺是食管癌主要的化學病因,也揭示林縣人患癌與飲食習慣的密切相關性。

謎題解開了,陸士新與食管癌的「交手」才剛剛開始。他總結出防霉、去胺、治增生、施鉬肥和改善不良生活習慣等五項防癌措施,指導林縣給百姓做防治、搞宣教,一做就是30多年。

2007年,已改名為林州市的林縣經檢測,環境中的黴菌和亞硝胺含量大幅下降,食管癌發病率下降了50%。五項防癌措施還推廣到其他食管癌高發地區,幫助中國取得世界矚目的防治成就。

面對鏡頭,陸士新一直少談自己和自己的成績。他說,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的科學研究不過是「從林縣來,到林縣去」。

(小標題)「實實在在」治學:搞科研就要深入現場

1975年,陸士新離開林縣,回到北京。但他的研究始終沒有離開癌症高發地區的「現場」。整整15年,他只要一有空,就背起行囊,帶著糠窩窩,風餐露宿地去做患癌人群調查。他走遍了林縣869個自然村,掌握了大量翔實的資料。

「沒有去過現場的人,根本不會知道當日那份艱辛。」林州市食管癌醫院副院長焦廣根記得,多少年過去了,這位操著南方口音的科學家只要一「回鄉」,就瞬間化身當地農民,熟稔穿行在村巷間,去尋找他的科學「問題」。

正是在林縣人的食管癌標本中,陸士新再次有了新的大發現。他系統地揭示了癌基因、抑癌基因與食管癌發生機制的關係,並首次克隆出4個食管癌相關新基因。他的工作引領了世界食管癌分子病因學的研究,至今仍是研究的前沿領域。

陸士新如此概括他的治學之路:科學要與實踐相結合。他說:「搞科研就要深入現場,從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找出研究發現的著眼點。」

他終身踐行這一點,也用這種「實實在在」的精神深深影響著他身邊的人。

學生秦燕是腫瘤內科醫生,博士畢業時,不知道繼續從事臨床還是做研究。陸士新勉勵她好好在臨床上積累經驗,等找到值得鑽研的問題時,再回到實驗室不遲。

陸士新最愛跟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怕慢,就怕站。」上世紀80年代末,他敏銳地關注到國際上關於腫瘤幹細胞的研究,在古稀之年仍馬上開展相關研究,並大力推動其在國內的發展。

在「一窮二白」中,陸士新再次拿出當年林縣科研的執著勁兒,買設備,做實驗。有一次,他去美國出差,一下飛機就去了學生薑偉在海外留學的實驗室,興致勃勃地要「打地鋪」去看實驗,還自掏腰包買了不少設備回國。

如今,已是國家癌症中心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的姜偉,正帶領課題組從事腫瘤病因學研究。他說:」老師對科學的純粹和認真,令我終身受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陸士新引領下,我國腫瘤病因學研究和靶向治療走出了新路。1997年,68歲的陸士新當選中科院院士。隨後,他宣布退出一切評獎活動,轉而支持年輕人做科研和創新。

他離不開的,唯有科學研究的「現場」。在河南許昌菸草種植基地,菸農們驚訝地得知,那個手把手教他們施肥的老漢,居然是一位80歲的老院士。原來,他想實驗通過施肥與轉基因的方法,降低菸草中的致癌物——亞硝胺。

對此,宋樹立感慨地說,再簡陋的實驗室也能誕生出偉大的發現。陸老一生躬身苦幹,執著於解決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重大問題,為事功勳卓著,為人卻低調平和。這與當下一些人片面追求論文數量的浮躁之風形成鮮明對照。

過去的醫學界,是沒有「現場」這一概念的,陸士新改變了這一點。回憶這位與自己相識30多年的前輩,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感慨地說,他是一位真正「把論文寫在人民健康事業中」的科學家。(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