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是怎麼說的?

環球時報新媒體 發佈 2020-01-31T12:48:31+00:00

不過,從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和社交帳號上發布的內容來看,總幹事譚德賽在宣布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同時,還在反覆強調一件事,即世界衛生組織做出這一決定,絕不是對中國沒有信心,而且恰恰相反,譚德賽認為中國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中國的防控措施是前所未有的。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

昨天晚上,世界衛生組織就是否要宣布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一事,再次召開了緊急會議。

最終,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這一疫情已經構成了「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不過,從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和社交帳號上發布的內容來看,總幹事譚德賽在宣布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同時,還在反覆強調一件事,即世界衛生組織做出這一決定,絕不是對中國沒有信心,而且恰恰相反,譚德賽認為中國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中國的防控措施是前所未有的。

他甚至表示,中國為其他國家的防控設置了一個「新的標準」。

可既然譚德賽給予中國的評價如此之高,為何仍然要宣布新冠狀病毒的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呢?

譚德賽的說法是,如果這種傳染病傳播到其他國家,尤其是公共衛生系統更弱的國家,其破壞是不可預測的。

「我們必須行動起來,幫助其他國家應對這種可能性」,他說。

因此,譚德賽表示,出於這一原因,他決定宣布新冠狀病毒的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在此強調這絕不是因為中國發生的一切,而是因為其他國家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有信心中國能控制疫情,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應被看成是對中國、中國人民和中國的行動的支持與感謝」,譚德賽說,「中國一直處在疫情的前線,很透明,希望中國成功,我們與那些被疫情影響了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民同在」。

至於宣布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會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譚德賽表示目前沒必要採取會對國際旅行和貿易進行干擾的措施,所有決策都應該基於證據並有持續性。而且鑒於中國的疫情防控很出色,世界衛生組織更不會懲罰中國,也不會建議並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旅行、貿易等限制措施。

他還特彆強調,如果有的國家對中國採取了超過限度的措施,世界衛生組織是可以對這種國家問責的,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各國的決定都是基於證據、平衡地做出的,既不過緊也不過松。

另外,譚德賽還呼籲各國共享信息與合作,加速對於疫苗、療法和診斷辦法的研發,對抗謠言和虛假信息,並呼籲各國調動資源去發現、隔離和治療,以及阻止疫情的傳播。

此前,在世界衛生組織從做出這一決定前,中國內外的網民其實是擔心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因為他們害怕這會令中國的貿易和經濟發展被「卡住脖子」,並擔心會被一些國家刻意針對。但外國網民,包括不少醫學專家則認為,從疫情在其他國家發展的情況來看,世界衛生組織到了該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了。

不知從譚德賽如今的表態來看,雙方各自的擔憂,是否都能得到一定的緩解呢?

最後,耿直哥再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一機制的背景信息。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導顯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一機制的誕生,源於2002年-2003年在中國爆發的SARS非典疫情,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有這麼一個機制去應對疫情在全球的擴散。

而自該機制自誕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曾在應對5個國際疫情時宣布過「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包括2009年的H1N1病毒(豬流感)疫情,2014年的伊波拉疫情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疫情,2016年的扎卡病毒疫情,以及去年再次出現的伊波拉疫情。

不過,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的創造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個機制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一個疫情不在全球散播,但從一些西方媒體的報導來看,這個機制的效果是有一定爭議的。

比如根據加拿大CTV新聞網的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傳染病學專家Neil Rau就認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對防止疫情在國際上的傳播沒太大用處,因為當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時,疫情其實早就已經擴散開來了,反倒是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會給處在疫情中的個人和當地經濟造成不便,甚至會令陷入疫情的地區和國家遭到偏見。

(截圖來自加拿大CTV新聞網的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的一篇來自美國喬治敦大學一位醫學法律專家的評論文章則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在決定採用這一機制時,往往不僅要考慮科學因素,還要考慮政治因素,因為宣布一個地方的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確實會給這個地方和相應的國家在出行和貿易,以及經濟和人權等方面帶來影響,甚至其他一些國家還會因此對陷入疫情的國家實施「恐慌性」的出行和貿易等禁令。

所以,這篇文章稱,世界衛生組織在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前,不得不反覆考量相關的政治和經濟後果。

(截圖來自《華盛頓郵報》的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