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養雞戶:飼料最多撐到正月十五,雞再賣不出去資金鍊就斷了

雞病專業網 發佈 2020-01-31T16:41:45+00:00

賣一波成雞——進一批飼料和小雞——還貸款,這是養殖戶的商業模式,但易忠華擔心,雞再賣不出去,資金鍊可能就斷了。

賣一波成雞——進一批飼料和小雞——還貸款,這是養殖戶的商業模式,但易忠華擔心,雞再賣不出去,資金鍊可能就斷了。此外,他更擔心銷售模式變了,如果後期大家都著急賣雞,屠宰場統一收購、壓價,不知道要虧多少。

2020年1月5日破殼的小雞,羽毛還沒有長好,住在溫室。(易忠華供圖/圖)

元旦期間剛破殼的小雞,羽毛還沒長好,蜷縮在溫室里。易忠華卻擔心它們一天天在長大,甚至動了活埋這些小生靈的心思。

易忠華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的養殖戶,飼養了六千隻小雞。在這些小雞孵出之前,400公里外的省會武漢暴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至2020年1月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超過了2003年SARS確診的病例數目。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是否起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還需更多研究,但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的檢測結果表明,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其中93.9%陽性標本分布在市場的西區,這裡曾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

正是在此背景下,全國叫停野生動物交易,多地也開始嚴禁銷售活禽。交易暫停,活禽賣不出去;封了路,飼料進不來,養殖戶憂心忡忡。

按照原計劃,易忠華的這些小雞將在破殼後四個半月後出欄。但現在它們就是一個個小吞金獸,張嘴就要吃飼料。易忠華不知疫情何時能穩定,他擔心自己的養殖場撐不到小雞出欄,最多撐到正月十五。

2020年1月30日,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和公安部發布了緊急通知,要求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

即便飼料運得進來,活雞還是不能售賣。一線養殖戶們也許並未注意到一年前的另一條政策。2018年4月,農業農村部公告稱,鼓勵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企業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以加強畜禽移動監管和防疫。

目前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畜禽集中屠宰模式轉型,消費者今後恐難在菜市場挑選活禽,現宰現殺。

只是,一線養殖戶們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對於集中收購的價格,心裡也還沒底。

飼料最多撐到正月十五

按照此前湖北省政府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的工作部署,1月22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的措施中就包括活禽禁售,發到養殖戶手上的告知書照片也在宜昌的養殖微信群里散開來。

據記者搜索,不只是湖北,禁止活禽交易的還有江蘇、重慶、河南、寧夏等多地。

暫停活禽交易之外,養殖戶迫在眉睫的困難是飼料緊缺。除了這六千隻小雞,易忠華家裡五千隻散養的土雞也已經長大,這一萬多張口,每天要吃掉約兩千塊錢。

家裡五千隻散養的土雞已經長大了,亟待出欄。(易忠華供圖/圖)

禽類的飼料包括玉米和加工飼料等,由於占地多,保質期短,一般,養殖場只備半個月的飼料,就有飼料廠的業務員送貨上門。考慮到春節期間飼料廠放假,養殖戶會多攢一些,但最多也就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二,宜昌市夷陵區思雲歸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陳衛東就意識到行情不對頭。他坐車出去轉了一圈,發現到處封路,30公里堵了七八次。有的路口砌了土,有的堆了塊大石頭,有的乾脆停了輛破車。

疫情發生之後,除了市區「封」交通,農村也紛紛封路,「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等橫幅滿天。這些措施有效阻斷了人員流動,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飼料運輸。

1月29日下午,記者給宜昌一家飼料廠業務員打了電話,業務員說現在還沒上班,不過庫存是夠的,可以撐個把月。對於交通問題,他說可能需要開具綠色通行證。

怎麼辦證?記者以養殖戶身份諮詢了宜昌市交通局,交通局建議諮詢宜昌衛健委,衛健委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運貨的話,交警應該可以放行。交通局繼而回復,可以打110詢問交警是否放行。

陳衛東擔心的倒不是綠色通行證,他擔心飼料廠原材料來自全國各地,有的甚至可能要從東北拉玉米,飼料廠的庫存用完之後,再加工生產新飼料,恐無原材料。陳衛東趕緊去農貿市場找了賣玉米的店家,「玉米一定給我留住」。

飼料運輸難題不止宜昌一地。微信公眾號「智慧養雞」貼了一份落款2020年1月26日,敲著紅章的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農業農村局的文件《關於屠宰場、養殖場飼料運輸和產品外出的請示》,文件向縣防控工作指揮部建議,實行綠色通道,保障存欄動物的正常生產,維護社會穩定。

1月29日下午,黃梅縣農業農村局回復記者,他們的請示打上去之後,指揮部很快就批准了。局長李亞軍介紹,現在每天可以辦理幾十個,大部分是運飼料和蛋類,村民按照這樣的流程就可以很快地獲得綠色通道:村裡開證明是本地養殖場需要飼料,再到鄉鎮、農業農村局、應急指揮部逐級批准。「我們辦公室有人在就可以辦。」李亞軍說。

雞再賣不出去,資金鍊就斷了

得知飼料的燃眉之急可以解決後,易忠華還是沒有高興起來,「飼料靠錢總是可以解決,但雞怕是賣不出去」。

2017年起,易忠華同時養起了豬和雞,2019年非洲豬瘟肆虐,他完全改成了養雞,「非洲豬瘟影響的那口氣兒還沒有喘過來」。

平日裡,易忠華的雞銷售給飯店或是菜市場的老闆。今年春節,他手上的這一批雞本來已經賣得晚了。

不同品種的雞出欄時間不同,價格不同,比如白羽雞隻需42天,易忠華的雞要4個半月。綜合下來,一隻雞的成本價在4.5元/斤左右。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養雞戶數量飆升,2019年6月,孵化場小雞的價格翻了倍,國慶節期間,易忠華的雞賣到了13元一斤。

但到了春節前夕,這一批成雞又供大於求,滯銷了,「我的雞隻能每斤賣九塊,白羽雞可能賣一塊六吧。」易忠華回憶,「但是有價無市,根本賣不動。」

賣一波成雞——進一批飼料和小雞——還貸款,這是養殖戶的商業模式。按照2020年的情況,陳衛東估計,大部分養殖戶是臘月二十五備飼料,初三開始賣雞,初八飼料廠上班,再買新飼料。「一萬隻雞,幾百一千的賣,半個月可以賣完。」但初五這日,他在菜市場轉,發現幾乎沒有什麼買菜的人。

易忠華擔心,雞再賣不出去,資金鍊可能就斷了。此外,他更擔心銷售模式變了,如果後期大家都著急賣雞,屠宰場統一收購、壓價,不知道要虧多少。

1月29日,記者聯繫了宜昌一家屠宰公司,該人士稱還沒上班,要等政府統一通知,匆匆掛了電話。

消費者圖雞肉新鮮,樂於挑選活雞,現宰現殺。但活禽的長距離運輸和存儲容易帶來疫病風險,落實農業農村部的部署,各地都在推動集中屠宰工作。

易忠華所在的枝江市政府網站就曾發布一條新聞:2019年7月,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經信局、城管局等部門聯合,強力推進了城區禁止活禽交易屠宰專項整治行動,枝江市活禽集中屠宰檢疫、冷鏈配送、白條上市的禽類肉產品供應模式全面成型。行動目的正是「強化畜禽屠宰行業監管力度,降低疫病傳播流行風險」。

李亞軍介紹,黃岡市黃梅縣要辦集中的屠宰場,建設計劃原來就有,現在正在推進,比起私自屠宰,環保、衛生條件都會更好。對於屠宰場是否會壓價的問題,他說,「要看市場規律、群眾需求、槓桿條件,總有操作的辦法,政府會保障群眾利益。」

除了擔心屠宰場壓價,易忠華另一個擔心是,暫停活禽交易給消費者帶來強烈的信號,「再不敢買雞肉了,尤其周邊的省份不敢買我們湖北省疫區的雞。雞鴨鵝到底會不會傳染、攜帶這個(新型冠狀)病毒?」 易忠華希望有專家明確指出來,「不能含糊其辭」。

養殖戶們都預測,最近已經沒養殖戶願意再孵小雞了,2-3個月後市場如果沒什麼活雞,雞肉價格會上漲,但眼下難題是,他們能不能堅持到那一天。易忠華則有點心灰意冷,不再想搞養殖,想出去打工。可是44歲的他要去哪裡打工呢?

(於茗騫亦有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