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從渭水之恥到平滅東突厥之戰,奠定大唐融合中原草原的雄心

減水書生 發佈 2020-01-31T22:14:57+00:00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而平滅東突厥,是一個正反饋的促進,它放大了大唐的雄心壯志。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

東突厥,第八次入侵大唐。二十萬突厥騎兵,跨過長城、殺入關中。

大唐猛將尉遲敬德率部疾進,主動發起涇陽之戰,殲敵一千餘人。但是,涇陽惡戰並沒能阻擋突厥人的進攻步伐。

八月底,突厥大軍抵達渭水河畔,距長安四十里,縱馬可到。

兵臨城下,頡利可汗派心腹大將執失思力出使長安。但此次出使,是為了刺探虛實,只是大屠殺的前奏。因為突厥人根本不想要什麼城下之盟。長安屠戮之後,突厥就要效仿拓跋鮮卑、入主中原。

史載: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這就是隋末以後的東突厥,頡利可汗有效仿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實力。


而大唐呢?大唐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自618年建國以來,大唐一直在推進統一戰爭,至623年才剛剛平息戰火。公元626年7月,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成為大唐皇帝,但立即遭遇太子和齊王餘黨的反撲。最要命的是:此時突厥來犯,長安城中只有數萬軍隊,關中以東和南方的軍隊,根本無法及時回援長安。

突厥使者執失思力,昂首挺胸直入殿堂,恫嚇這個剛剛崛起的新帝國:

頡利、突利二可汗將兵百萬,今至矣。

這個危急時刻,考驗大唐的智慧,更考驗大唐的血氣。

01.渭水之恥

突厥人設計好了一切:他們是最強的草原武裝,大唐是崛起的百廢待興,關中攻略掌握了戰爭主動。

但是,突厥人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李世民這個大唐皇帝。這是一個了解草原的帝國領袖。

李世民在突厥使者面前毫不示弱,先是當堂痛斥突厥人背信棄義,而後直接將使者執失思力扣押在門下省。

突厥出使刺探長安虛實,大唐卻讓突厥使者有來無回。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中原的邏輯。草原的邏輯,從來都是要麼殺、要麼扣。李世民玩得就是草原邏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罵完突厥使者還不過癮,李世民直接帶著高士廉、房玄齡等大臣總共六騎,北出玄武門,直抵渭水河畔,當著突厥大軍的面,隔著渭水痛斥頡利可汗。


草原崇尚武力、崇拜英雄。大唐皇帝李世民只率六騎,親赴百萬軍前、痛斥突厥可汗。這一舉動,不僅吸粉無數,而且膽寒突厥。史載:

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

與此同時,長安城中的數萬大軍,傾巢而出、旌旗遍野。處處主動的頡利可汗,卻突然被動起來,直接面對了三層窘境:

第一層,出使的執失思力沒回來,不知長安虛實;第二層,大唐皇帝只率六騎直抵軍前,這是什麼膽量;第三層,李世民之後旌旗招展,唐軍早有準備。

占據絕對優勢、占據絕對主動的頡利可汗,反倒心虛了。

渭水北岸是突厥的二十萬大軍,渭水南岸是大唐的數萬精兵,兩相對峙、劍拔弩張,要麼兵戎相見、要麼就得有一方先退下來。李世民膽大包天、頡利可汗心虛不已,於是反倒是突厥給了大唐台階,頡利可汗再派使者求和。

這就有了渭水之盟。

八月三十日,大唐與東突厥在渭水河畔斬白馬結盟。但是,大唐跟突厥簽訂的,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大唐「傾府庫賂以求和」、東突厥「盡擄男女財寶而退」。

所以,李世民不承認這是什麼渭水之盟,而認為這是大唐的渭水之恥。他訓諭宿衛將士要勤習騎射,自己不要亭台樓榭只要能雪渭水之恥。

02.大唐不修長城

公元626年8月,大唐與東突厥渭水結盟。盟書筆墨未乾,大唐的國家機器便運作起來。

長安宿衛、地方府兵,立即加緊訓練,幾年之間悉成勁旅。

使臣出擊、分化瓦解,離間突厥諸部,奚部、霫部、契丹紛紛歸唐。

同時,朝臣建議實施築城徙邊之策。秦始皇北卻匈奴之後,修長城;漢武帝漠南之戰後,城朔方。甚至,北魏這個入主中原的草原政權,也要修長城。所以,大唐也應該依託長城舊址、再修長城,同時遷徙中原百姓、充實邊塞。但是,李世民卻力排眾議:

朕方為公掃清沙漠,安用勞民遠修障塞乎。


自秦漢以後的中央帝國,只有三個朝代沒有修長城,一個是大元、一個是大清,再一個就是大唐。但是,大元和大清都是根自草原的帝國。

首先是大元,它把中原的財富生產、草原的軍事力量和穆斯林的商業能力統統整合起來,成就了一個俯瞰歐亞大陸的超級帝國。

其次是大清,大清也想過修長城,但是有大遼和大元的參照,大清把中原的財富、草原的武裝以及雪域高原的信仰整合起來,成就了一個橫跨草原和中原的二元帝國。

唯獨只有大唐,雖然淵源可以追溯到草原的北魏,但它卻以中原帝國的統治邏輯征服了草原和西域。大元和大清,是一種草原秩序的輸入,融合中原文明以鞏固帝國。而大唐,則是一種中原秩序的輸出,以中原文明來擴張帝國。所以,大唐是一個始終開放和無限延展的世界性帝國,大唐才有了無與倫比的胸襟。


大唐不修長城,因為李世民要用中原文明徵服草原文明,而手段則是用草原的邏輯對付草原的突厥。草原的邏輯是尚武,大唐的手段就是以武止戰,用中原的財富支撐大唐的武力,目標不是防禦而是掃清沙漠。

這是大唐,大唐這個中原文明,要用草原的邏輯征服草原的突厥。而突厥呢?頡利可汗這個草原雄主不簡單,他也要實現草原的進化,手段就是用中原的邏輯整合草原的力量。

史載,頡利可汗做了三件不得草原人心的事:

一個是連年征戰。到渭水之盟,東突厥已經八次入侵大唐。征戰入侵的直接目的是掠奪財富,而掠奪財富的最顯著效果就是加強可汗的統治。可汗手中有錢,才能統御草原諸部。

另一個是重用諸部而疏遠宗室。中原是父死子繼而草原是兄終弟及,還有就是胡虜無百年之運,其根源就是草原可汗的地位不穩固。頡利可汗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一種扭轉,防止宗室內鬥爭位。


第三個是重用漢人趙德言。頡利可汗「才其人,委信之,稍專國」。農民起義總是中原帝國的專利,因為朝廷橫徵暴斂所以官逼民反。但是,在頡利可汗治下,草原也出現了橫徵暴斂的問題。原因就是趙德言試圖變法草原,在草原建立起中原政權。

德言專其威福,多變更舊俗,政令煩苛,國人始不悅。

但是,草原畢竟是草原,它的財富生產能力支撐不起一個昂貴的中原政權。原因就是就草原的生活方式導致收稅的成本太高。於是,東突厥的內政就出現了問題。

而屋漏總逢連陰雨,這個時候的草原又趕上了天災。「歲大飢,裒斂苛重,諸部愈貳」。在這種情況下,整合的草原就開始走向分裂。而這正是虎視眈眈的大唐,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03.反擊東突厥

會大雪,深數尺,雜畜多死,連年饑饉,民皆凍餒。頡利用度不給,重斂諸部,由是內外離怨,諸部多叛,兵浸弱。

於是,公元629年8月,代州都督張公瑾上書李世民,認為反擊東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公元629年11月,唐帝國當即做出了反擊東突厥的軍事部署:

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中路出馬邑,尉遲敬德和蘇定方為副將。

并州都督李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東路出雲中,張公瑾和高甑生為副將。

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西路沿黃河,胡國公秦叔寶為副將。

禮部尚書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由靈州向西北挺進。

幽州都督衛孝節,為恆安道行軍總管,進駐燕雲地區,截斷突厥東逃之路。

營州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自營州迂迴突厥後方,防範突利可汗。

總共十餘萬大軍,五路出擊突厥,由兵部尚書李靖統一節制。也有說是六路出擊的,主要是因為幽州都督衛孝節一路,這一路的作用是駐防幽州和斷阻後路,可算一路也可不算一路。



而真正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李靖、李勣和柴紹這三路主力。他們是直接攻擊頡利可汗的東突厥主力。而暢武道薛萬徹一路,主要是監視突利可汗;恆安道衛孝節一路,主要是防止突厥東逃;金河道李道宗一路,主要是防止突厥西逃。

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的關係,否則這個問題就一直存疑著讓人頭疼。

突厥有好多可汗,真正的老大應該稱為大可汗。所以,頡利可汗應稱為頡利大可汗,這是真正的突厥大哥;而突利可汗可以稱為突利小可汗,算是二把手。

這種局面的根源,就是草原的繼承邏輯。兄終弟及,輪到了頡利可汗,他是始畢可汗和處羅可汗的弟弟。但是,這個時候始畢可汗的兒子已經長大,所以就也給封了可汗的尊號,就是突利可汗。他在東突厥的東部地區,負責統治契丹、靺鞨等部。


所以,頡利大可汗是突利可汗的叔叔,是真正的突厥老大。突利可汗是侄子,但地位顯貴,是突厥第九代君主始畢大可汗的兒子。

唐朝的分化瓦解工作真得很優秀,早就爭取到了突利可汗。所以,頡利大可汗想進攻大唐,突利可汗從來都不給力。

公元630年正月,中路唐軍率先挑起戰事。兵部尚書李靖率三千精騎從馬邑出發,夜襲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頡利可汗猝不及防,以為遭遇到了大唐的傾國來攻。於是,立即拔帳北逃。

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

頡利可汗的最大缺點,就是太謹慎。否則,他也不會在渭水河畔被李世民唬住。所以,李靖三千騎兵只是偷襲定襄,就被他當成了唐軍傾國出動。可汗王庭北逃,其直接的結果就是大唐一開戰就掌握了戰爭主動,而突厥只能被動支吾。

你跑我就追,抓到戰場主動的李靖,絕不輕易放手,帶著三千前鋒騎兵就追著突厥可汗揍。


李靖夜襲定襄的同時,東路的李勣所部已經出了雲中,而且越位定襄,在白道出擊突厥大軍,也是一通暴揍。

同時,李靖一邊追擊作戰、一邊分化離間,「靖復遣諜離其心腹」。可汗遁逃、唐軍招降,頡利可汗的親信俗康蘇密當即向李靖的唐軍投降。

定襄被夜襲戰、白道遭遇戰,再加上康蘇密投降,於是頡利可汗徹底嚇破了膽,直接率數萬部眾向西邊的鐵山(今陰山北)逃竄。

逃到陰山後,頡利可汗立即施展打得過就搶劫、打不過就稱臣的一貫伎倆,派出使者執失思力出使長安,向李世民謝罪,「請舉國內附,身自入朝」。

僅是兩場戰鬥,突厥就要舉國內附、可汗就要親赴長安。這突厥也是太不禁揍了。原因就是突厥真得有難處。

「會大雪,深數尺,雜畜多死,連年饑饉,民皆凍餒」,就是這種天氣,突厥人不用打就已經扛不住了。再加上「諸部多叛」,可汗挨揍,其他諸部不僅不援助,而且在唐軍到來之前就已經開始造反了。只能說大唐的這個反擊時間,非常要命。

04.平滅東突厥

李世民,一封詔書下給了陰山的頡利可汗,同意投降;一封詔書下給了兵部尚書李靖,組織迎降。

但是,李靖和李勣在白道會師後,根本就沒理會李世民的詔書。這兩個人就不相信突厥人能投降,因為打仗還沒打出血來,突厥還沒被打疼。

於是,估算宣詔使唐儉到了頡利牙帳後,李靖親率一萬精騎、備足二十天糧食,長途奔襲陰山,再次偷襲頡利可汗。

同時,李勣繼續越位出擊、北至磧口(今呼和浩特以北大漠邊緣),準備截擊突厥退路。

宣詔使唐儉剛在陰山可汗牙帳宣讀完詔書,李靖的一萬精騎就趕到了。副將蘇定方率二百輕騎「乘霧而行」,大霧剛散,二百唐軍就露出了獠牙,直接突襲狂揍。宣詔使唐儉趁亂逃到李靖軍中。李靖則立即發動總攻,斬首萬餘、俘眾十餘萬,繳獲牲畜幾十萬頭。


這一仗,是真正把頡利可汗打疼了。因為幾十萬的牲畜是最要命的,這既是突厥人的軍糧,也是他們的財富和城池。

定襄偷襲和白道遭遇,突厥被動,但還是一種假被動。這種被動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遭逢天災和諸部反叛。但是,陰山偷襲戰,突厥則是在戰場上徹底輸掉主動、陷入被動。

於是,頡利可汗只能帶著殘部向漠北逃竄,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國方向。但是,李勣的唐軍主力早就封死了磧口。

頡利至,不得度。

於是,追隨頡利可汗的大小酋長立即向李勣的大軍投降,唐軍再次俘虜五萬餘人。


往北跑不行,那就往西跑。於是,頡利可汗再率殘部向靈州(今寧夏腹地)方向轉移,試圖與靈州附近的小可汗蘇尼失匯合。頡利可汗之所以不往東與突利小可汗匯合,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東路唐軍李勣部太彪悍,從來都是截後路的,所以他往東跑不了;另一個就是與突利小可汗矛盾已經激化,導致突利在大戰之前就投降了唐朝。所以,他只能往西逃。因此,唐朝的幽州一路和營州一路,基本上就沒怎麼打仗。

然而,唐軍在靈州方向也早有部署。禮部尚書李道宗由靈州向北挺進,迎頭就撞上了小可汗蘇尼失和頡利可汗。唐軍攔住去路,逼著蘇尼失小可汗交出頡利可汗。

至此,大唐平滅東突厥之戰,在俘虜頡利可汗後,畫上了句號。東突厥各部,紛紛歸附大唐。

05.大唐向草原輸出秩序

傳統的中原王朝,是無法對草原輸出秩序的。不是中原王朝的實力不支持,而是中原王朝想像力和理解力不支持。

真正能把這件事做好的,還是這三個不修長城的帝國,大唐、大元和大清。

大元就不用說了,因為他本身就來自草原,中原只是其統治秩序的擴張和延展。所以,在草原,大元皇帝稱大汗;在中原,大元皇帝稱皇帝。清朝應該是做得最好、玩得最複雜的。對中原和東北,大清皇帝稱皇帝;對蒙古和草原,大清皇帝稱大汗;對雪域高原,大清皇帝則稱文殊菩薩轉世。

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名號和稱謂。

名號和稱謂,不僅有著強烈的政治象徵意義,而且是在構建一個合法性的故事。而故事才是輸出秩序的基礎,戰爭只能輸出暴力。


在中原,造反稱王,就沒人會跟你死磕。比如隋末亂世的杜伏威,雖然割據一方但一直稱王,誰強大就跟誰混,跟王世充被封楚王、跟大唐被封吳王。但是,一旦稱了皇帝,就不一樣了。因為皇帝的政治象徵意義是要做中原帝國的老大。所以,李淵、王世充和竇建德,必須得決出個勝負來。

同時,名號和稱謂,還是一個故事。草原不理解什麼是皇帝,但可以理解什麼是單于、什麼是可汗。而能把中原帝國的統治秩序輸出到草原的,只有大唐。因為李世民真正懂得草原邏輯。

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

所以,李世民自稱天可汗,其象徵意義就是草原最大的主,也表明其要在草原講草原的故事。於是,大唐是一個把統治秩序從中原輸入到草原和西域的開放性帝國。這個邏輯起點是李世民定下來的。


因此,大唐平滅東突厥之戰,才能說是平滅。秦皇漢武對草原只有暴力輸出,所以只能說是征伐。

大唐帝國的對外戰爭,是歷代中原帝國中最頻繁的一個。

打匈奴,漢武帝終其一生,甚至一直打到了東漢,已經足夠長了。而大唐呢?大唐光與吐蕃作戰就幹了兩百年。其中一個原因是草原已經完成了自組織,草原已經長大、長強;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大唐的邏輯起點,要做天可汗,就必須把整個草原打服。

而這一切都發軔於渭水之恥。

正是從這一事件開始,大唐和李世民才把目光從中原真正轉向了草原。而平滅東突厥,是一個正反饋的促進,它放大了大唐的雄心壯志。大唐帝國的強盛源自於李世民,更源自於一種知恥而後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