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常體溫在降低?37℃不再是標準?科學家:這是人類的進步

七月雪2020 發佈 2020-01-31T22:46:09+00:00

對於人來說,感冒生病這是常有的事情,最讓人難受的莫過於是發燒了,會感到渾身無力,手腳冰涼,感覺整個人都輕飄飄的。

對於人來說,感冒生病這是常有的事情,最讓人難受的莫過於是發燒了,會感到渾身無力,手腳冰涼,感覺整個人都輕飄飄的。而在醫學上判斷,我們發燒的標準就是超過了37攝氏度,這說明你在發低燒,如果出現發燒的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因為在長時間的高溫情況下,人體會出現休克等一些情況,如果發燒超過了39度到達40度,長時間處於這一狀態,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即使能治癒也可能會給自己的大腦留下後遺症。


在眾人的印象當中,如果超過了37攝氏度,就說明人類的體溫不在正常,而根據環球網1月16日的報導來看,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發現人類的體溫正在逐步的降低,在未來或許37攝氏度不再是評判人類體溫的標準。


首次提出將37攝氏度作為人類正常體溫的是一位德國的醫生,自從1871年起,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準,這位德國的醫生通過測量2.5萬人的腋窩溫度所得出的數值。為了能驗證這位德國醫生所得出數據的真實性,當時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一些醫生也進行了這樣的事實驗,並且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所以從1871年開始37攝氏度就被視為是人類的正常體溫,一直延續至今。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體溫開始不斷的下降。我們的正常體溫也不再是37攝氏度,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醫學上人類發燒的溫度數值可能會要被重新定義。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表示,在19世紀末,男性女性的體溫特徵與當代男性女性的體溫特徵相比,分別降低了0.59攝氏度和0.32攝氏度。


這期間他們一共收集了67.7萬餘份的體溫數據,進行了大數據分析之後所得出的結論。那麼為什麼會導致人類體溫的不斷降低呢?科學家表示,這和現在人類的生活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現在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人類也開始逐步的重視身體的營養,醫療設施和公共健康,環境的舒適讓人們不再需要擔心體溫平衡給身體帶來的影響。


其實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面,對於一些傳染性的疾病,我們都有了應對的方式,人類也不再需要通過調節體溫的方式來對抗疾病,只需要注射育苗就可以預防控制和治療。所以科學家認為人類體溫的降低其實是社會的一大進步,這也標誌著人類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不知道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