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紛爭,以南陽為孔道」,春秋戰國時期,南陽為何如此重要?

江南淺夏 發佈 2020-01-31T02:10:40+00:00

一,南陽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1,南陽自然地理優勢南陽地處秦嶺西側、桐柏山、大洪山等高大山脈連接圍成的包圍圈盆地之中,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極其安全,並且此地由唐河、白河、淅川,等河流沖積而成,土壤肥沃、地基寬廣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在古代來說農業發達必然商業發達,因此此地非常富饒,民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爭霸大業爭取早日入主中原,一些重要的關隘和城鎮就會成為各諸侯國勢在必得的目標。提到南陽,在不少人的印象之中只有《陋室銘》的那句「南陽諸葛廬」,就只知道南陽是諸葛亮隱居和三顧茅廬之地,但是為什麼不深層去想諸葛亮為何在這個地方隱居?

就因為南陽在古代是南北紛爭的過渡段,也是由秦入楚的重要孔道,是入主中原的唯一通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就是各諸侯國進入中原統一天下的必爭之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富饒的經濟優勢讓無數諸侯國魂牽夢繞。從楚國獲取南陽後從一個邊陲野蠻的異族小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失去南陽後就在短短的數年間滅亡到秦國占據南陽後對南陽建設的重視中就能看出南陽的重要性。

一,南陽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

1,南陽自然地理優勢

南陽地處秦嶺西側、桐柏山、大洪山等高大山脈連接圍成的包圍圈盆地之中,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極其安全,並且此地由唐河、白河、淅川,等河流沖積而成,土壤肥沃、地基寬廣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在古代來說農業發達必然商業發達,因此此地非常富饒,民眾也極多。

最關鍵是南陽此地是一個盆地,這特殊的構造就使得關漢、中原和湖北成拱衛之勢從這四地就可以非常輕鬆地進入南陽盆地,同樣的只要占據了南陽之地就可以從四面出擊以一地而制四地,從南陽向西沿著漢水而上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進入漢中;通過西北的關隘就可以劍指關中;最重要的還是它的東面山地有很多罅漏的地方,只要輕鬆經營就可以直接進入中原腹地。

南陽重要的地理形式就造就了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歷史地位。正如南宋李綱所言:「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證明了南陽是重要的交通關卡,特別是在交通通達度極差的古代來說,擁有一個天壑之地就是立足於不敗之地,關鍵是南陽還擁有直逼中原的小道,這就無疑讓南陽的身價提升數個檔次。

2,春秋時期南北、東西交替對峙的中心地區

在春秋戰國複雜的諸國林立南北對峙、東西對峙的局面下南陽亦是重中之重。南北對峙時,南方對抗北方所採用的軍事防禦一般從南部的長江入海口一直向西到甘肅的東部,而襄陽正好是這軍事防禦地帶的樞紐的地位,襄陽則是位於南陽的南部。因此襄陽和南陽這兩座軍事重鎮就成了南北雙方在這片四通八達的地域內對峙和膠著因此才有南北紛爭,以南陽為孔道之說。

東西對峙方面,南陽盆地明顯是關中與東部地區之間的爭鋒之地,關中的主要門戶潼關,地勢險要,兵家稱其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但是武關則平平無奇不具有重要優勢,卻是進入關中的側面門戶,因此通過南陽進出關中是重要的捷徑,而且南陽作為盆地擁有大而廣的自然優勢,這就加深了南陽的魅力。

了解了南陽的自然地理優勢位置之後,我們再舉楚國和秦國的例子來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什麼如此鍾愛這片土地的原因就更加容易理解,因為這片土地可以幫助他們問鼎中原。

二,從秦楚的例子中就能看出問鼎中原必須先取南陽

在東周統治者的眼中楚地的人民 「楚本蠻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蠻荊,因此對於出人多帶有異樣的眼神和看待異族的偏見,因此,在封邦建國之時並沒有給予太多的優厚,楚國初創實力羸弱不堪,甚至一度接近覆滅,為了給自己爭一口氣,楚國的國君們開始了圖強,但是直到獲得了南陽之後,楚國才算是達到了鼎盛。

1,楚國得南陽而定五霸之基業

楚國被周王室分封建國之初,一邊努力應付周王室日常提出來的朝貢、支援等諸侯王義務之事,另一方面則不滿足現狀「篳路藍縷」,鼓勵生育從事農業,因此楚國已經有了欣欣向榮的蓬勃姿態。到了周昭王時期,江漢平原南部開始不安分起來,楚國毗鄰鄂國和曾國東部的產銅區,因此能夠輕鬆獲得豐富的礦產資源。

但是很可惜,周王室也是很重視這些礦產資源,畢竟是製造鐵器的原料所以分封漢陽眾多同姓諸侯國對這些礦產之地進行嚴格的保護使銅料不斷地運到王室的手工業基地。楚國面對這些大量的礦產資源說不動心是不可能的,這些資源若是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夠壯大軍隊和發展農耕。周滅亡後,這些優勢盡歸楚,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其實擁有了非常多的銅鐵資源。

接下來就是南陽地區對於楚國稱霸的直接作用。公元前六百八八十年,楚文王一舉消滅了周王分封的南申國,占據了通往中原的門戶南陽,自此南陽開始歸屬楚國。上文說到,楚國靠近礦產的原產地,在周王朝衰微以後楚國憑藉著地理位置優越大力發展精耕細種的農業,再加上南陽地區是三條河流的堆積處,土壤肥沃而且廣大,再加上楚國歷代的勵精圖治,使得楚國迅速得到發展。發展之後的楚國便想要謀求霸主的地位,因此在經營了南陽盆地之後首先找了魏國的麻煩。

戰國初期,楚國認為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覺得能和魏國爭奪土地,於是從南陽盆地出兵伐魏,但是,此時的魏國正好經過了改革,軍事實力強大,楚國的貿然出兵毫無懸念吃了敗仗,而獲勝的魏國確實直接躋身霸主地位,雖然楚國在這場戰鬥中輸了,但是南陽盆地的軍事價值也在這張戰鬥中嶄露頭角,楚軍進攻時的雷霆之勢和兵敗後的全身而退,都依靠著南陽盆地以至於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到了楚莊王時代,這次做足了充分準備於是從南陽出兵河洛,然後在極短時間內就陳兵於周王朝都城南側洛水,像閃電戰一樣的出兵震驚了其餘的諸侯國此戰之後楚國問鼎中原。

按照劇情的正常發展,就是楚國最後就能滅亡其於諸侯國統一華夏,那歷史也將改寫,可惜的是楚莊王之後昏君頻出。

2,楚國失去南陽之後不久而亡

戰國後期,楚國的再次鼎盛引起了中原幾家的不安,於是在公園前三百零一年齊國、韓國、魏國三家聯合對楚國發難,這就是著名的垂沙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匡章通過偷襲的方式大敗楚國,之後聯軍乘勝攻占垂丘、宛、葉以北的大量土地。楚國宛、葉以北的土地為韓、魏兩國奪取。

唐眛死後,部將莊蹻直接帶兵叛變並引發人民起事,造反的隊伍攻下了楚國都城郢,將楚國分割成幾塊,屋漏偏逢連夜雨,秦國乘虛而入並且擊敗韓國,占領了「宛」邑也就是南陽縣,在南陽盆地上與出國對峙,此時出國宛如喪家之犬只能防守,而秦國占據了南陽可以從南陽、上庸、巴蜀三地出擊,沿著丹江、漢江、長江順流而下,直接給楚國的核心區域江漢平原致命一擊。但是秦國沒有,因為楚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失去南陽的楚國基本已經宣告滅亡。

3,秦國取南陽,滅楚而制霸天下

秦國要不是趁楚國被圍攻之時耍小動作占據了南陽,中原霸主的地位也還沒那麼快輪到他,秦國打敗韓國接收了南陽之後曾三次向南陽和江漢地區遷徙居民,秦昭襄王「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等赦罪人遷之」。

秦奪得南陽之後與楚國大戰一觸即發,因此南陽被秦國指定成為橋頭堡壘,雖然南陽是距離江漢平原比較遠的移民遷入地,但是此地繁榮富裕,是楚國糧賦的主要來源,秦國將其作為奪取江漢的大本營,因此移民南陽不但能充實後備力量還能輔助爭霸。

在鄧移民就是斷絕了楚國和江漢平原的聯通地,從南陽到鄢、鄧秦國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讓楚國徹底失去南陽盆地的控制權,控制了重要的鄢、鄧之後秦軍直接南下直驅楚國都城郢城,楚國宣告滅亡,秦國代替了楚國的位置,而富饒的南陽也在秦國的建設下成為秦國稱霸的物質基礎。

三,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很重要

綜上所述,楚國從周王朝的手裡好不容易得到了南陽盆地之後在短短的三四代人手中就將它建設成為了經濟、軍事中心,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為楚軍的進和退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屏障,因此楚國也在南陽的回饋下成長為了春秋五霸之一。但是,因為後面幾代人的不努力,楚國喪失了對南陽的掌控權,南陽輾轉到了秦國手中。

可能這就是天意,誰能掌管南陽誰就能完成稱霸的任務。秦國得到南陽後穩紮穩打利用南陽的優勢慢慢的侵蝕楚國的領土,最終兵臨都城完成滅楚大業。通過對戰國末期最強的兩個國家在擁有南陽和失去南陽之後的研究,發現南陽確實擁有著地理上的絕對優勢,可以讓占據它的國家在短時間內強大數倍,因此以小見大,南陽在春秋戰國時期必然是各諸侯國爭奪的首要之地,你說它重要不重要?

總結:

南陽的重要性我們已經有目共睹,眼看楚國起高樓宴賓客,又看他樓塌了,成也南陽敗也南陽,只是經過兩個國家的簡單例子就已經看出了南陽的絕對性作用,更不用說在春秋戰國時期那些成為人精的諸侯國君。

因為南陽擁有無可替代的地理優勢能為南北孔道和入主中原之必經之路,再加上他土地肥沃,特別適合作為爭霸的根據地,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南陽真的很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