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綠半個世紀的雙胞胎兄弟:疫情來了不串門,但林子還得護

光明網 發佈 2020-01-31T04:28:36+00:00

許志強是甘肅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張川村村民,他回憶說,50年前,這裡是地地道道的干山苦嶺,房前屋後到處都是黃土裸露的深溝和水土流失形成的大窟圈,一下大雨,土崖就會被雨水沖刷至塌陷,窟圈越沖越大,山水卷著泥湯漫進院子,生怕房屋被山水沖走。

作者:張婧

正月初五,中午2點左右,72歲許志強肩扛鋤頭返回家中。進門前,他撣去身上灰塵,鞋底幾塊泥巴也被他磕在門外,坐在院中燒上一壺罐罐茶,同返鄉過年的孫子孫女圍坐歇息。

「今年受疫情影響,村裡返鄉的年輕人都戴著口罩,他們還囑咐我要做好防護。」許志強說,「不能串門拜年,那我們就關起門來自家過嘛,但這林子,必須護。」

甘肅定西市通渭縣雙胞胎兄弟許志剛(左)和許志強(右)堅持義務植樹50年。(資料圖)

許志強是甘肅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張川村村民,他回憶說,50年前,這裡是地地道道的干山苦嶺,房前屋後到處都是黃土裸露的深溝和水土流失形成的大窟圈,一下大雨,土崖就會被雨水沖刷至塌陷,窟圈越沖越大,山水卷著泥湯漫進院子,生怕房屋被山水沖走。

定西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當地水土流失嚴重,民間流傳一句話,「栽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還要難。」

雙胞胎兄弟從栽下第一棵樹開始,至今已有50年,因此獲得「旱塬愚公」的稱號。(資料圖)

「不栽樹,不保持水土,這家就完了。」有如此擔心的,除了許志強,還有他的孿生哥哥許志剛。這對雙胞胎兄弟為改變生存環境,便開始築土填壑,義務植樹,從栽下第一棵樹至今,已有半世紀之久。因此,他們在當地也有了「旱塬愚公」的稱號。

許志強年輕時思考,「不栽樹,家就沒了。」(資料圖)

年年如此,日日如是。「往年正月里,即便家裡來親戚拜年,我們都得去林子轉一轉,鏟一鏟雜草,修剪一下枝葉,心裡就踏實多了。」兄弟倆說,今年也不例外,莊稼人這個時候正農閒,早上起床喝點茶,吃些饃饃,不約而同背起鐵鍬,做好防護的二人,分別從各自家中出發。

直至今日,許志強仍舊擔水上山,「趁著身子還硬朗,要加油干。」許寶玲攝

一片林子,哥哥許志剛住在北邊,弟弟許志強則在南邊,兩個方位,相向而行。「有時候,走著走著就遇見了。」兄弟倆支著手頭上的工具聊上幾句,說完家長里短,還不忘交流護林經驗。緊接著,他們又在各自管護範圍內鬆土、澆水。

許志強說:「自己和哥哥50年來的心血沒白費,如今的家園,四季常青。」(資料圖)

「這可是大半輩子的心血啊。」弟弟許志強說。

當年的他們還是壯小伙,如今都是兒孫滿堂的「蹣跚」爺爺;

當年背水上山親手栽植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需要環抱的大樹;

當年溝壑縱橫、荒煙蔓草的村莊,如今也成為青山環繞,擁有百畝林地的綠色家園……

50年來,變了許多,唯獨沒變的,就是彼此身旁的那個人,一直在。

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五,許志強和往年一樣,在山林堅守崗位過春節。許寶玲 攝

「栽樹苦得很,也很複雜。」兄弟倆總結了一肚子植樹經:「要整地、挖坑、栽樹、澆水、鬆土、除草、防治病蟲害……每天的時間擠得滿滿當當。」

以前,許志強家前後到處是窟圈、大溝和土崖,要栽樹就要整地。夏天,他早上4點多起床,喝口罐罐茶,就去林子裡幹活,太陽最曬的時候也不歇息;冬天,早上5點多摸黑下地,寒風吹得手上滿是血口子……

50年前,他們還是壯小伙,如今,兄弟倆頭髮白了,背也駝了,但手上的工具和保護家園的心愿,一直都在。許寶玲 攝

數十年如一日,無論寒暑,他都風雨無阻,終於填平所有窟圈,栽下的松柏也鬱鬱蔥蔥。甚至在崖邊,他還腰繫繩子將自己吊下去,哥哥在上面死死拽住繩子另一頭,弟弟在半崖開始栽樹。

許志強說:「只有在崖上栽下樹,樹根把泥土攥住,家才不會被山水沖走。」

「疫情當前,不串門可以,但是,林子必須護。」許寶玲 攝

如今,地平了,樹綠了,兄弟倆的頭髮卻白了,也更閒不住了。鋤草、鬆土、防霜凍、防病蟲害、防牲口踩踏、防火,只有天天和樹在一起,他們才感覺更踏實。而只要進入林子,他們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每一株樹的來歷。

「那時候,溫飽都成問題,種樹不光不被待見,還被人們認為是霸占田地的行為。」

黃土塬條件惡劣,兄弟倆克服艱難險阻,迎難而上。許寶玲 攝

要栽樹,但沒有樹苗,兄弟倆就挑著擔子步行到百餘公里之外的地方去買。買苗木,湊錢又成問題,兄弟倆一切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家裡養的馬生下小馬駒,他倆就背著家人賣成錢;雞下蛋了,雞蛋換成錢;院子裡果樹結果能賣錢,他們就盯著「搖錢樹」。

後來,兄弟倆各自成家,為瞞住自己老婆,他們還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哥買了樹苗,放在弟家;弟買了樹苗,放在哥家。

今年春節期間,許志強護林有了孫子孫女的陪伴。圖為孫子許寶童(右一)幫爺爺捆綁樹枝。許寶玲 攝

就這樣,兄弟倆硬是讓昔日300多畝的荒坡披上了綠裝。當日,徐志強出發時,身邊還多了孫子許寶童和孫女許寶玲的陪伴。

許寶玲說,「從小看著爺爺早出晚歸,為了家鄉生態環境改善奉獻出自己大半輩子,我深知這片綠海的來之不易。今年疫情當前,爺爺堅持守護山林,作為晚輩的我們,更應該守護好爺爺。」

編輯:姜雨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