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問題的本質其實是經濟學問題

半佛仙人本仙人 發佈 2020-01-04T10:57:34+00:00

這是半佛仙人的第167篇原創1最近我吃飯的時候喜歡刷刷奇葩說,主要是為了看看最新的辯題。在我看來,奇葩說這個節目,真正有趣的並不是辯手,而是辯題。一個好的問題的價值遠大於一個好的答案。而且觀察大家對於辯題的思考,這件事情本身也非常有趣。



這是半佛仙人的第167篇原創


1


最近我吃飯的時候喜歡刷刷奇葩說,主要是為了看看最新的辯題。


在我看來,奇葩說這個節目,真正有趣的並不是辯手,而是辯題。


一個好的問題的價值遠大於一個好的答案。


而且觀察大家對於辯題的思考,這件事情本身也非常有趣。


1月2號這期奇葩說,主題是二胎,「生二胎該不該經過老大同意」,我很喜歡這個辯題,因為足夠有矛盾性和複雜性。


生不生二胎,乃至二胎與老大的關係,這些都是當下的很多人正在面對的、迫在眉睫的問題。


辯題很好,但二胎這種話題的討論也容易流於經驗主義。


什麼叫經驗主義式的辯論呢?


就是自身感受非常多,情感表達很到位,但是邏輯推理比較少,也很難做到深度論述,去挖掘問題的本質。


有些選手們從家庭里的權利義務、兄弟姐妹之愛這些角度講,固然也很好,但沒什麼意義,因為這種討論其實是不具備普適性的,不同家庭對於同一個問題一定是有不同的答案,講了和沒講一樣,最後就是花式討票。


作為一個對年輕人影響比較大的節目,在二胎這種介乎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話題上,奇葩說上的一些觀點確實是有可能影響到很多人一生的命運的。


在二胎這個問題上,很多人其實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倉促下了決定,但是其實並沒有相應的決心。


人在迷茫的時候,就容易訴諸權威,把生命的重要決定交給綜藝節目上的,幾分鐘裡想出來蹭票的道理,這其實很愚蠢。


綜藝只是綜藝,很多話他們自己說出來也未必信的。


我以前也玩辯論,辯論其實是技術活,高級別的辯手會在論述中大量使用偷換概念以及極端化的個例,更高級的辯手,你真的以為他是這麼想的。


實際上,都是劇本。


他們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不知道你的家境學歷,你在哪個城市生活,這些只有你自己知道。


所以生不生二胎,也只有你自己能決定,其他任何人的意見都缺乏參考性。


在這件事情上,任何精妙的勸導都屬於誤導。


誰承擔後果,誰說了算。


2


這個辯題一開始其實就錯了,或者是不完善。


因為拋開年齡談論一胎的決定權,就是耍流氓。


一胎自己都沒搞清楚這個世界,就4歲5歲,寄託於他們做決定,他們能做什麼決定?那不還是由著本能來嗎?人的本能就是自私。


區別只在於有的人承認,有的人不承認,有的人編理由而已。


眼巴巴等著小朋友給自己做決定,這父母得是多大的巨嬰?


如果孩子還小,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討論,生不生,父母決定就可以,過度的平權是一種愚蠢。


如果一胎已經成年,或者已經起碼懂事兒了,知道家裡多一個成員的真正含義,那麼原則上必須是參考下一胎意見的。


因為這對大家都好,不然多個孩子搞的家庭分裂鬧彆扭,最終達不到闔家歡樂的目的。


所以本質上二胎這個事情應該是越早打算越好,不要給很小的小孩子決策權,真給了決策權,大多數小孩可能都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呢。


這個辯題本身其實就到這裡就結束了,所有選手的發揮其實都是自己預設了一個自己是大孩子的立場在討論,這直接就是偏頗的。


二胎問題,我們都知道,真正的痛點並不是一胎同不同意這種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父母的意願和成本。


生不生二胎,其實是一個社會學問題。


分為微觀和宏觀。


微觀是指父母意願,宏觀是指養育成本。


先說父母意願,很遺憾的是即將面臨二胎選擇的這一代人,生活並沒有在他們的生育觀里塑造出「二胎」這個區域。


所以我們根本沒法討論微觀意願。


很多人既不是想生二胎,也不是不想生二胎,他們是根本就不知道如果生二胎意味著什麼,而不生二胎,他們又會錯過什麼。


二胎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沒有選擇的餘地,而在於可以選擇了,卻發現你的選擇缺乏參考系。


這就回到了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東西。


說白了就是主觀,愛生不生,誰也挨不著誰,誰也別道德綁架。


真正能被討論的,其實是宏觀成本。


這才是客觀的東西。


3


會去研究二胎問題的人不止是備孕夫妻,還有一種人,叫「人口學家」。


在奇葩說上談了二胎問題的梁建章,就是一個人口學家,他思考二胎問題的方式,有點意思。


二胎問題其實是一個有多重屬性的問題,它同時具有屬於個人的一面,和屬於社會的另一面。


人口學家,就是從歷史、經濟、文化、乃至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生育觀的那些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育觀,一個社會也有它主流的生育觀。


甚至在時間的長河裡,這種觀念也是隨著時間的演進而不斷變化的。


用人口學家的思維方式去考慮要不要生二胎,很學術,很硬核,但也很有用。


人沒有活在真空中,也就不會獨立於社會之外。個人的境況總是千變萬化的,但歷史規律和社會規律有一些價值。


後世加諸於生育這件事情上的各種思想和觀念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在原始社會裡,生育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利弊問題。


在原始社會,婚姻制度一開始是群婚制,具體內容我就不說了,男女關係比較複雜,大家可以自己搜索。


在群婚制下,生育是一件完全不需要考慮的事情,因為根本搞不清楚小孩的父親是誰,所以生出的小孩是交給整個部族共同撫養的。


部族需要為所有新生兒提供照顧,生育成本其實是被所有人均攤了的。但是在某種意義上,對個人而言生小孩沒有了任何的後顧之憂,生命繁衍後代的本能頓時開始肆無忌憚。


而對整個部族來說,這種生命本能的肆無忌憚是不可或缺的,二胎不是生不生的問題,是如果只生一胎部族馬上就會滅亡的問題。


因為當時生產力和衛生條件極度落後,所以新生兒的成活率極低,只有靠走量式的生育,才能保證部族有足夠的新血補充。


而原始社會的歷史繼續往前演進,人類在食物鏈的頂端站穩了腳跟,創建了文明,零零散散的族群也變成了國家。


和社會制度一起發生改變的,還有婚姻制度和生育觀念——群婚制變成了對偶婚制,社會化撫養也變成了家庭撫養。


時至今日,這些生育觀當然早已被淘汰了一萬年,但是人口學家們從原始社會的生育體系變遷里,找到了這樣一個規律:


個人的生育成本,和社會對撫養責任的讓渡是呈反比的。


這個規律反過來同樣成立。


只要社會願意接過更多的責任,個人的生育成本就會降低,而生育意願也會相應提高。


簡單的說,就是只要社會為撫養二胎出錢出力,其實很多人是會變得願意生二胎的。


梁建章在奇葩說上講自己對二胎問題的看法,就提到社會上的人口學家們一直在呼籲出台更多的政策,來幫助那些有意願生二胎的家庭降低生育成本,讓他們撫養得起二胎。


所以是否生二胎不應該武斷,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等到生育成本下降以後再做考慮,到時候很多現在對二胎問題猶豫不決的人,或許就能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了。


當然,這是社會層面的改變趨勢,對個人來說只能作為參考。


4


對整個社會來說,人口問題非常重要。


一個王朝的興衰,乃至科技的薄發、文明的興亡,都和人口問題有關。


為什麼封建王朝的壽命總是被維繫在一個有限的尺度之內,其實這個問題,本質上也是一個人口問題。


在當時人口直接等於財富,平民需要後代來創造財富,貴族需要後代來繼承和分配財富,所以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全都是能生就生。


古代發生過那麼多天災人禍,有過那麼多次十室九空的慘烈戰爭,但是只要休養生息幾十年,社會總人口馬上就會滿血復活,強烈的生育意願,讓當時的古代中國有了強大的抗打擊能力。


另一方面,在科技長期停滯,生產力發展緩慢的情況下,社會的人口承載力其實是很缺乏彈性也很有限的。


一旦一個封建王朝和平的時間比較長,沒有辦法消耗掉過多的新增人口,就很容易超過限度,產生饑荒,直到下一場大規模饑荒或戰爭把多餘的人口負擔解決掉。


這種變化造成了王朝崩潰,而這,就是封建王朝的周期律。


但是自從人類社會來到工業化時代以後,隨著基礎科學和生產力的爆炸式進步,社會的人口承載力實際上是在不斷增長的。


尤其是以雜交水稻為首的各種生物學科技在農業領域的陸續出現和獲得實用,直接解決了十三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為未來留下了足夠生更多二胎乃至多胎的餘量。


另一方面,從恩格爾係數來看,食物占據個人消費總額的比重也是在減少的。這就側面說明了同樣的條件下,養活一個人的成本正在越來越低,而這個社會完全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


對封建社會而言,高速增長的人口會拖垮一個王朝,但是對現代社會而言,我們需要考慮的則是人口的另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社會的人口持續低速增長,甚至是逆速增長,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從社會的層面考慮,隨著年齡的更迭交替,如果不開放生育,一個國家的生育率就會不斷降低。


如果生育率越來越低,年輕人的疊代跟不上,就會導致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同時越來越失去創新能力。


這些影響在短時間內來看,可能都是對社會的宏觀影響,但是長遠來看,宏觀影響必然會細分為微觀,扎紮實實地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宏觀和微觀是對立統一的。


5


從全人類的角度來看,生育觀念還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


封建時期為什麼瘋狂生小孩,就是因為在小農經濟中,小孩在八九歲甚至更小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轉化為勞動力,多生小孩是當時的普通人增長家庭財富的重要手段。


工業時代,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提高,人口轉化為財富的成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教育成本,直接抑制了生育的動力和意願,直到現代社會,大部分國家都普及了基礎教育,人類的生育意願才在整體上完成了一個回升。


從這裡面還可以看出來一個細節,決定生育觀念的核心,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生育成本。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現在的很多人對生育成本的理解其實是有問題的,至少是不確切的。


在現代社會,我們為生小孩預設了很多門檻,創設了各種難題,卻忽視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一個溫情融洽的家庭,是來自父母的愛。


而這並不需要太高的社會地位或者經濟條件。


生育,本來就是生命的根本需求之一,這是一個生物學問題。


我們是被進化賦予這個需求的,在撫養小孩的過程中,我們的生命的一部分也得到繼承和延續,這是無法用其他方式取代的。


而二胎,就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讓這種延續變得更為豐富的最直接方式。


6


現代社會的人口問題,肯定沒有原始社會動不動就亡族滅種那麼驚險,但是人口增速放緩仍然不是什麼好事。


如果大量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那麼他們抵禦風險的能力是很弱的,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出現失獨家庭,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失獨家庭會成為越來越大的社會問題。


當然,社會問題不應該成為綁架個人自由的幫手。


所以人口學家們的呼籲,一般來說並不是建立在如何讓那些不想生的人變得想生二胎上的,而是要讓那些本來就希望生二胎的人,可以儘量降低生育成本。


梁建章在接受財新網的採訪時,曾經表達過自己的一個觀點:


這個社會原本就應該為普通人提供更多在生育方面的政策便利和基礎設施,讓他們在有這個生育意願和生育能力的時候,儘量不因為現實的困境而放棄。


這些理論的確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的,但是當政策普惠到每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人口學的理論忽然又表現出了學術溫情的一面。


二胎問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無論如何,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在做出決定之前多去了解二胎的真實情況,以及生育觀念的歷史變遷,這些都應該是必不可少的前置信息。


最後,這個生活化的話題還是應該回歸生活——無論是經濟學還是社會學,離生活都終究太遠了一些。


二胎對經濟的影響,我們可以並不在意;


二胎對社會的那些好處,我們也可以不去考慮,千年以後人類是否存在都是個問題。


但是生不生二胎,受影響最直接的其實並不是社會,而是生了二胎的那一個個家庭。


此時的決定,將改變的是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


二胎家庭真正的利好,在於可以來交叉輪流來陪伴老人。


除此以外,如遇到什麼問題,比如家裡老人生病了,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其實會非常被動,萬一有什麼人照顧的境地。而如果有兩個孩子,那麼兩個人可以交叉地輪流安排,這也是老一輩人兄弟姐妹眾多的一個優勢所在。


總之,二胎的確需要成本,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二胎都是一個有利有弊的事情,看清楚利弊,承擔後果就可以。



什麼都要的後果,往往是什麼都沒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