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農業產業各具特色 脫貧攻堅「各顯神通」

廣西農業 發佈 2020-01-04T11:31:11+00:00

記者近日調研了解到,廣西河池市注重扶貧產業遴選、新型經營主體和示範基地建設,引領帶動扶貧產業發展,為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探索新路。特別是,宜州區、天峨縣和鳳山縣根據各自的產業特點,轉型、擴面、提質、增效,力保貧困群眾有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來源,示範帶動作用顯現。

記者近日調研了解到,廣西河池市注重扶貧產業遴選、新型經營主體和示範基地建設,引領帶動扶貧產業發展,為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探索新路。特別是,宜州區、天峨縣和鳳山縣根據各自的產業特點,轉型、擴面、提質、增效,力保貧困群眾有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來源,示範帶動作用顯現。

宜州:「家有三畝桑,生活奔小康!」

宜州區德勝鎮上坪村村民蘭輝鋒每天5點左右就起床採桑餵蠶,在桑園時間超過12個小時,最多時需採桑1500多斤,有時僱人才能完成這項工作。蘭輝鋒養蠶近20年,近幾年投資9萬元在村口建設500平方米的蠶房,擴大了養殖面積,去年收入10多萬元。

「家有三畝桑,生活奔小康!」宜州區委書記翟紅玲介紹說,我們將桑蠶產業確定為繼蔗糖業之後又一重要的經濟支柱性產業。只有產業才是脫貧攻堅的支撐,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得益於國家實施的「東桑西移」戰略,宜州區桑蠶產量連續14年蟬聯全國縣域第一。截至目前,宜州區桑園總面積達37.2萬畝,宜州創建了以新型合作社為主的蠶桑基地,以及養蠶能手為帶頭人的工廠化養蠶扶貧車間示範點,輻射帶動貧困戶4萬人。

天峨:「各顯神通」找項目、促增收

家裡3個孩子都在上學的彭柳雲去年脫貧了,這得益於天峨縣六排鎮令當村紅頰竹鼠養殖基地。彭柳雲的工作是侍候100對能繁竹鼠,除每月1200元的工資外,去年還獲得分紅1692元。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和金誠雙豐公司的支持下,令當村引進了優質紅頰竹鼠養殖項目,基地聘請專人養殖,並成立了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在項目發展過程中,金誠雙豐公司負責竹鼠養殖技術培訓並保價回收,合作社負責運營管理,帶動村民穩定增收。

令當村黨支部書記彭鳴景說,2016年成立的竹鼠繁殖專業合作社,2017年開始吸收貧困戶入股,對口幫扶聯繫的自治區科技廳替每個貧困戶入股2800元,收益歸貧困戶所有,去年分紅846元,收益超過30%。

天峨縣採取「村集體經濟+農戶」模式,精選見效快的百香果品種,建設了多個百香果產業示範基地,一年一種一增收。預計今年令當村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平均每戶增收8000元以上。

鳳山:念好「山字經」,做大「林文章」

去年脫貧的韋丹艷是鳳山縣長洲鎮那老村的村民,家裡有30畝油茶林地。目前她每年的油茶籽能賣2萬元左右,還能自留100斤茶油。韋丹艷家中林地一部分納入了百樂坳油茶低產林改造示範基地。雖然改造才剛開始,但已能看到增產的希望。

「鳳山把念好『山字經』、做大『林文章』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大力發展林業扶貧特色產業。」鳳山縣委書記廖錦成表示,油茶是鳳山縣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種植面積34萬畝,通過「新種+低產改造」兩輪驅動,讓油茶產業增點擴面和提質升級。

鳳山縣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務工)」的油茶低產林改造模式,由政府招標企業組建造林專業合作社,優先聘用貧困勞動力務工,在保證改造工作進度和質量的同時,貧困群眾在增加勞務收入的同時,還能學會改造技術。截至目前,油茶產業覆蓋農戶2.6萬戶11.3萬人,其中貧困戶0.52萬戶2.3萬人,貧困戶覆蓋率46.6%。

新華社(記者趙傳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