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助劉邦建立大漢,功成後為何選擇歸隱?本能地效忠自己祖國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2-01T12:18:03+00:00

劉邦欲殺死樊噲,蕭何用貪污來保全自己除去韓信之外,蕭何在那種情況之下只能用貪污來保全自己,因為劉邦堅信一個人若有所圖,那麼必定是好拿捏的,而這個人貪的是錢財,並不是什麼危及到權力的東西,這樣自己手上就有了他的把柄,拿捏起來也就十分的方便,蕭何因此才保全了自己,但生活起來也是戰戰兢

導語:張良幫助劉邦建立大漢,功成後為何選擇歸隱?從張良是韓國貴族,效忠自己的祖國是他的本能的角度分析

張良被譽為是秦朝末年以及楚漢爭霸時期的第一位謀臣,在我國歷史上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據說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當中,有六成的計策都是張良奉上的,而劉邦之所以最終能夠安定天下與張良這個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比如說在鴻門宴當中,張良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因為他與項伯的交情,如果不是因為他對於實際的洞察以及他給劉邦的出謀劃策,想必楚漢爭霸也就不會上演了。

事實上,張良在謀臣這一方面還是非常的出色的,他是一個十分具有才華的人,並且為人也十分的恭敬謙和,在得到了楚南公給予他的兵書之後,更上一層樓,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謀臣,在那樣天下大亂的時代里,有很多能夠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極少有人知道它最終的結局是什麼?按理來說,這樣幫助君主安定天下的功臣都會名留青史,並且在朝廷當中官居要職,就像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蒙恬、蒙毅等人一樣,像輔佐周武王姬發進行武王伐紂的姜子牙那樣,會成為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

可是張良卻不一樣,他在劉邦安定天下之後選擇了歸隱,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它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張良的輔佐是劉邦最終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按理來說,他應該享受朝廷的俸祿,也享受大漢王朝給予他的榮耀,可他為什麼在那樣的時代里選擇了歸隱呢?我們今天就來重點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下張良選擇歸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張良助劉邦建立大漢後,為何選擇歸隱?

很多人說,張良之所以選擇歸隱是因為他厭倦了爾虞我詐的生活,同時他又是一個經歷了無數紛爭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講,他希望餘生能夠平淡地在安穩中度過,並且張良曾經是韓國的貴族,享受過無數的榮華富貴,對於他來講,一些官職或者是金錢的誘惑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最終張良摒棄了這些世俗當中的因素,選擇了歸隱山林,退出了這個已經滿目瘡痍的天下,但是事實的情況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

如果張良真的是只想過平淡的生活,那麼他實際上不需要在韓國滅亡之後,又選擇輔佐劉邦;秦朝安定天下,他一樣可以過平淡的生活,甚至他完全可以遠走他鄉,哪怕是楚漢爭霸恐怕也威脅不了他的地位,所以張良的歸隱實際上是另有原因的,而歸根結底,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對這個事件進行一下分析。

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讓張良警覺

第一個原因則就是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問題,古代的功臣良將們,都盛傳著一句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國家定,功臣亡」。根據已有的歷史情況來看,在大漢王朝開國時期,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無一例外都是這樣的結局,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韓信了。據說韓信在劉邦打天下時候就暴露出了他的野心,用他的軍事才能以及他的將軍地位威脅劉邦,讓他做一個齊王,在安定天下之後,他又是手握重兵,同時在打天下的過程當中,他還功高震主。

韓信被呂雉殺死,為劉邦除去心患

這樣的一個人,哪怕他後來沒有造反的可能,卻具有造反的能力,畢竟淮陰侯韓信被譽為一代兵仙,在領兵打仗這一方面沒有人能夠比得過他,劉邦原本就是一個市井的小混混,那個時候天下也是剛安定,如果韓信真的想要謀反,那麼最終的結果對於劉邦來說很有可能不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所以,韓信就成為了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恰好那個時候呂雉需要另闢蹊徑去加重他在劉邦心中的地位,以為自己謀取出路,所以韓信的人頭就成為了呂雉的跳板。據說韓信曾經與劉邦約定,如果他以後真的要死,那麼也要「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兵器」,所以最終呂雉在殺韓信的時候是先用棉布將其包裹住,然後用削尖的竹竿​刺死的,方式可謂是極其的殘忍,韓信最終的結局也異常的悲涼。

劉邦欲殺死樊噲,蕭何用貪污來保全自己

除去韓信之外,蕭何在那種情況之下只能用貪污來保全自己,因為劉邦堅信一個人若有所圖,那麼必定是好拿捏的,而這個人貪的是錢財,並不是什麼危及到權力的東西,這樣自己手上就有了他的把柄,拿捏起來也就十分的方便,蕭何因此才保全了自己,但生活起來也是戰戰兢兢的。

而那個在鴻門宴上不顧自己安危去營救劉邦的樊噲,同樣沒有落得一個好的下場,在劉邦與呂雉的較量當中,樊噲成為了被牽連的人,劉邦命陳平和周勃去收繳樊噲的兵權並秘密的誅殺於他,好在陳平和周勃已經投靠了呂雉的陣營,這才保全了樊噲一命,即使如此,比起韓信,他的結局也是好很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的結局也是非常慘烈的,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當中並作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彭越被剁成了肉醬,英布、京布等人都不得不通過謀反來保全自身,最終被劉邦鎮壓戰死沙場或者​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枉死。

張良識破劉邦偽裝的面目

這些人雖然曾經在跟隨劉邦的時候被他器重,但最終要麼是無法生存下去,要麼也只能膽戰心驚的苟活。而劉邦這個人雖然是十分善於偽裝的,可是一個人的秉性無論再怎麼偽裝和隱藏都是能夠從細節方面流露出來的,張良是一個十分善於察言觀色的,同時作為那個時候的謀臣之首,他有豈能看不出劉邦的性格和心思,所以為了避免自己最終也得到這樣的結局,歸隱倒是一個十分好的出路。

而其中的一個細節也證明了我們這種猜測,那就是張良並不是在劉邦安定天下之後就立馬選擇歸隱的,我們在大漢王朝成立之後的很多事件里都能夠看到他的影子,最出名的莫過於商山四皓事件。當時呂雉正在經歷廢立太子的風波,就在劉邦下達詔書書的那一刻,卻發現自己的兒子請來了自己派人請了無數次都沒能請出山的商山四皓,而商山四皓之所以能夠出山,就是因為張良給劉盈出的計策。

所以在時間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張良並沒有歸隱,而是見證了大漢王朝初期朝堂之上的血雨腥風,在此之後便沒有了他的身影,因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良是在見證了朝廷之上的波詭雲譎之後選擇歸隱的,所以那些功臣們最終悲慘的結局以及劉邦冷漠寡情的性格,是他選擇離開朝堂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良是韓國貴族,真正效忠的是自己的祖國

出身貴族的張良對於韓國的執念,我們都知道張良實際上是戰國時代的韓國人,他作為一個貴族,作為一個文臣名士,對於自己原本的國家是擁有著一種執念的,這種執念讓他固執地去效忠於最初的國家,而無法在心底里真心實意的去承認大漢王朝的絕對性統治地位。

當然有人會說,在戰國時代的很多謀臣武將當中,他們效忠的國家並不是他們原來的祖國,比如說商鞅,張儀,蘇秦等人;確實是這樣,但是張良與這些人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上面提到的商鞅,張儀等人,他們自幼接受的並不是貴族的教育,同時經歷的也不是身居高位的生活,可是張良不同,他是韓國真正的貴族,從張良的父親上數五代都是韓國的相國,如果那個時候韓國沒有滅亡的話,那麼張良將是韓國下一任的相國。

張良自幼受韓國貴族教育,本能地效忠韓國

對於這樣一個人,他自幼接受的便是貴族的教育,對於土生土長的韓國有著一種本能的執念,也有著一種本能的效忠,這其實是那個時候大多數貴族子弟,或者說文臣名士的一個共同特點,事實上,在古代的一些文臣名士當中,都有著一種念舊和懷舊的現象。

比如說發生在晉文公重耳身上的一則故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那個時候晉文公重耳剛剛回到經國登上王位,便把自己在逃難時所穿的舊衣服打包扔掉了,可是這個時候她滿朝的文武大臣去萌生了一種危機感,認為君主是一個不懷舊不念舊的人,他可以扔掉他的舊衣服,那麼總有一天他也可以扔掉臣民,所以被逼無奈地重耳只能把那些舊衣服又撿了回來並且好好的珍藏,這下那些朝廷的大臣們才算是安心了,這其實就很好的表明當時名士對於舊事物的一種懷念以及守護意識。

對於張良來講,韓國是他的國,更是他的家,如果他對於韓國沒有執念的話,那麼就不會在韓國滅亡之後策劃韓亂事件,企圖迎回韓王安重新建立韓國,再次進行抗秦活動。也不會在韓亂失敗之後又策劃刺殺秦始皇的事件了,這一切其實都表明張良對秦國是有著一種本能的痛恨的,而這種憤恨正是來源於韓國的滅亡。

張良心中的祖國是韓國,輔佐劉邦也是為韓國復仇

所以在張良的心裡,他唯一承認的祖國只有韓國,而之所以輔佐劉邦去消滅秦國,一部分原因可能真的是為天下的黎民百姓著想,希望他們擺脫水深火熱的生活,但更多的實際上是想要為自己原本的祖國韓國復仇。

事實上,如果有可能,張良是希望韓國能夠重新登上歷史的舞台,重新掌握權力,重新在中原地區占據著一席之地的。可是作為一個能夠很好的把握天下局勢的謀臣,他內心也十分清楚,韓國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更何況大漢王朝也已經建立,自己曾經的祖國只不過是一個過去罷了,人們只能夠通過史書當中隻言片語​的記載去了解,想要它再次的重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在為韓國復仇之後,在秦朝滅亡之後,在大漢王朝獲得了整個天下之後,張良選擇了歸隱,一方面是出於對政治朝堂的波詭雲譎的不屑,一方面也是用這樣的行為去祭奠曾經的祖國。

綜述

筆者認為,張良之所以最終選擇了用歸隱的方式來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並不是因為真正的嚮往田園的生活;事實上,我們縱觀整個古代歷史的發展,沒有哪個人是真的嚮往田園生活的,所有的人都明白,無論做一個文臣也好,還是做一個隱士也好,都不如做官來的實在。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就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主流,儒家學說所推崇的是積極入仕,那個時候的名人異士自然受這樣的影響比較深,而即受此影響,就必定不會真心的嚮往田園的生活,當然像是梅妻鶴子那樣的人確實存在,但是畢竟是少數。

如同陶淵明那種,雖然他說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雖然他說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他依舊是要需要通過做官來解決自身生存的困境的,很多人都崇拜於他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卻忽略了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前提是他要有能夠獲得五斗米的資格,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陶淵明實際上是在官場當中掙扎的。

我們縱觀陶淵明的一生,也可以簡單粗暴的來講,他就是有錢有生活費了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沒錢沒生活費了那麼就去做官,等到賺足了生活費就選擇了「不為五斗而折腰」。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許多的隱士或者說嚮往田園生活的人都是這樣的一個心態,他們並不是真心的就想去過田園的生活,去過清淡的生活,而是因為世俗所迫不得已才走了那樣的一條路。

筆者認為,張良也是如此,不然在大漢王朝成立的時候,他就選擇了一塵不染的離開,而不會在呂雉和劉邦的鬥爭當中還能看到他的影子,所以說張良是真的嚮往平淡安穩的生活而去隱居的是站不住腳的一種推斷。

不過歷史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對於一件歷史事件有著不同的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還需要正確的去看待人在歷史當中的選擇,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


參考文獻:《過秦論》、《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