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那是最好的時光,也是最壞的時光

小微影評 發佈 2020-01-04T13:03:35+00:00

【小微影評第2期】今年3月,于謙主演的《老師好》上映。宣傳海報上印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致我們最好的時光。貫穿電影最煽情的「金句」也是: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而是遇見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那真是「我們」最好的時光嗎?從電影劇情的角度上來說,確實是的。


小微影評第2期

今年3月,于謙主演的《老師好》上映。

宣傳海報上印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致我們最好的時光

貫穿電影最煽情的「金句」也是: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而是遇見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那真是「我們」最好的時光嗎?從電影劇情的角度上來說,確實是的。人是擅長淡化痛苦的動物,這齣於一種保護自我的本能。因此,多年之後,想起往事,會模糊掉高考體質下帶來的疼痛回憶,將記憶的重點放在那段回憶讓「我們」締結了深厚的友誼,甚至美化那一段記憶,酸澀到令人不堪的回憶都幻化成對青春年華的追憶。

剝離掉美化的部分,我並不覺得那是「我們」最好的時光,相反,我覺得那是最壞的時光

高考:改變命運的「鑰匙」

在網上查了一下2019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數據,顯示是1031萬。比 2018年高考人數增加了56萬人。說明什麼問題呢 ?高考的人數逐年在增加,換句話說,高考依然是大多數學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1952年,高考制度正式創立,期間經過了多次改革,某個特殊時期,高考制度被中斷了。到了1977年,又恢復了考試。30多年的時間裡 ,高考制度經歷不斷改革,至今依然存在,而沒有被取消 ,可見其存在的必要性。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

高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 存在著種種弊端。多年來,批判應試教育的影視劇層出不窮,最經典的莫過於《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自由作家》等等,電影最後的落腳點最後都指向了一個最基本的理念:教育的核心不是應試,也不是教人學乖,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其成就自己。

影視劇收效甚微,但或多或少都引起了人們對應試教育(高考)的反思,並對不斷改善教育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反,于謙飾演的苗老師不是對高考這一體質的反抗者,而是高考體質的守護者和「急先鋒」。

中國有句古話:山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中國成千上萬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共識:只有參加高考,才是改變孩子命運的最佳途徑。作為底層民眾來說,想要改變自己的階層和地位,更是如此。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參加高考,才能獲得高文憑和學歷,才會有體面的工作,在未來的社會群體生活里獲得生存的基本保障。

而要獲得這一切,前提是你要參加高考。

高考:束縛自由的「牢籠」

經歷過高考洗禮的苗宛秋老師,深諳這個道理,明白高考對學生的重要性。

因此,從到這所學校擔任班主任開始,他的核心理念只有一個:帶領學生全力以赴高考。

他帶領的三班,或者說他「統治」下的三班只有一個目標:高考。

為此,他制定了諸多限制學生個性的規定:不許女生染指甲、塗口紅,不許男生抽菸、遲到、打架、頂撞、不允許出現一切有違應試教育目標行為的出現,最後還衍生出那句霸道的「口頭禪」:

從今天開始,這個班只有一個規矩,它姓苗!」

為了確保自己的絕對「統治 」,他整頓班風班紀,抓「刺頭」,抓典型,用洛小乙殺雞儆猴,通過選班長這件事,打擊拍馬屁的女學生,聲明民主,實際上最後卻由自己指定班長人選,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人多勢眾沒用,這個班我說了算

就這樣,苗老師的權威樹立起來了 。

學生們背地裡給了他一個外號:苗霸天

有沒有作用呢?有,但效果不顯。恰如電影里那句戳眾人笑點的台詞: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處於叛逆期的青春少男少女們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著苗霸天的」統治:拆掉苗老師的單車后座擋泥板,讓苗宛秋在騎車回家時濺了 一身泥,出盡洋相。將苗宛秋視若珍寶的茶杯上的「獎」字刮成了「大」字,讓苗宛秋被同行老師嘲笑……他們鬥智鬥勇,和苗霸天周旋著。

高考,成了青春時期束縛少男少女們的」牢籠「,自由和個性被處處限制。遺憾的是,最後,他們都被苗宛秋「感化 」了。

苗宛秋除去對高考的執念之外,實際上是一個溫暖的人。人非鐵石心腸,他也有自己溫情的 一面:比如幫身患重病的學生募捐,騎車送學生去醫院探病,對後進學生不離不棄,以及無償為窮困學生補習……

可是 ,他的溫情並不泛濫,他有自己的底線:高考。任何阻礙高考的事情都必須阻止。

當學生們帶著好奇的目光詢問他為何執拗於高考時,謎底終於揭曉:原來在1965年,年輕的苗宛秋曾經考上過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到手後不久,一場至今讓人依然後怕的革命爆發了,由於特殊原因,他也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取消了入學資格。

沒能去北大成了苗宛秋的心病,也成了苗宛秋揮之不去的傷疤。直接導致後來苗宛秋看到別人明明有這樣的機會,卻不懂得珍惜時,會感到無比痛惜,舊傷疤又被揭開,痛不欲生。

苗宛秋是個在體制面前無力反抗的可憐人 ,他又將這種惡性循環延續到下一代身上,而這種惡性循環,直接體現在了高考兩個字上。

這是苗宛秋們的無奈,何嘗不是那個時代,或者更多時代下的青春少年們的無奈?洛小乙的夢想是當兵,但當兵的前提是要加入共青團,要有高文憑和學歷才能有更好的前途。當然,這又是另外一種體制對人的影響了。

但結局很明顯:幾乎所有的學生最後都回歸到電影的母題上來,努力學習,努力備戰高考。為了前途,為了命運,也為了讓苗宛秋老師不再失望。

當無力抵抗體制,無力抵抗命運的時候,他們無一例外選擇了沉默。


自行車:貫穿電影的 「隱喻」

電影首映時,郭德綱調侃于謙:我們都欠于謙老師一個影帝,還有一輛自行車

自行車正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一個 「隱喻」,它出現在苗宛秋來到這個學校的第一天,苗宛秋騎著它走進學校,而從那一刻起,他所帶的班級似乎一直都跟這輛自行車過不去 。

自行車和手上那個代表榮譽的茶杯是苗宛秋由於教學成績突出,學校領導頒發的「榮譽 」,也是苗宛秋足以自傲的成績 。換句話說,是體制對苗宛秋們的肯定

荒誕的是,自行車作為體制榮譽的代表,當它被學生們破壞,拆毀 ,到高高掛起,最後在它丟失之後,整個班級的學生們都在自發尋找它,還為尋找它而產生了不少 「風波」。

苗宛秋 並沒有因為最後自行車失而復得而高興,而是說起了人生道理。效果很明顯,之前所有叛逆過的學生都潛移默化被苗宛秋打動了 ,從教育的對立面聚攏到苗老師的身邊,主動回歸到高考大業中。

沒能進入北大,成了苗宛秋的遺憾。而人補償心理讓苗宛秋做出了一個 驚人的舉動:他暗示已經獲得保送資格 的學生安靜放棄保送機會,選擇參加高考,考北大。

安靜騎著那輛自行車去才參加講座,卻在去為老師苗宛秋「請命」的時候出了車禍。

之後的結果,成了苗宛秋人生中的另一塊傷疤 。最得意的學生出車禍,沒能參加高考,之後又考了兩次,均告失敗。從此命運被改變。

從高考照畢業照的不告而別,到電影的最後苗宛秋華發叢生回到安靜的身邊 ,將那枚曾經被扔掉的蝴蝶結拴到安靜的門前,與其說是導演的煽情,不如說是苗宛秋的另一種懺悔。

苗宛秋和學生安靜都是悲劇性人物,而他們的悲劇在於:不合理的體制使得善良的人們承擔本不必承擔的負罪感。

安靜如此,苗宛秋也是如此。

蝴蝶結象徵的美好時代早已一去不返 ,這哪裡還是「我們」美好的時光?

如何讓教育體制變得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