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歷史故事:清乾隆三十二年,萊陽縣丞移駐姜山鎮

膠東故事會 發佈 2020-02-01T17:09:37+00:00

按照《萊西市志》的記載,萊西縣這個名字正式出現,是在1950年3月,而其前身「萊陽縣」則是1940年設立。

眾所周知,現在青島的萊西市與煙臺的萊陽市,在過去同屬一縣,直到上世紀中期,才分為兩家。

按照《萊西市志》的記載,萊西縣這個名字正式出現,是在1950年3月,而其前身「萊陽縣」(抗戰時期駐地設在老萊陽縣西部,後來東部設立萊東縣,持續時間不長)則是1940年設立。滿打滿算,老萊陽縣一分為二,大概有七八十年的歷史。

萊陽萊西分治,雖然只是上世紀中期的事情,但如果仔細追溯歷史,實際上早在清代中期,就已經有了先兆。

上世紀三十年代修撰的《萊陽縣誌》(當時萊西還沒劃出),在該縣的大事記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清乾隆三十二年,移縣丞駐姜山鎮。」對此,後來的《萊西市志》解釋道:「縣丞移駐於姜山村(後稱姜山鎮),管理縣西南部事務,俗稱二衙(第二縣衙)。」

萊陽縣丞移駐姜山,在名義上並非分縣,但在實際上,已經有了「分陝而治」的效果,一定程度在文化心理上,為後來的萊西建縣,埋下了伏筆。

那麼,當時萊陽縣的縣丞為何要從城裡遷到姜山呢?本文就根據史料記載,簡要介紹一下。

1、老萊陽縣太大

萊陽縣丞移駐姜山,主要原因就是老萊陽縣的規模太大。

其實,早在縣丞移駐姜山之前,老萊陽縣就經歷了一輪區劃調整,清雍正年間,朝廷裁撤大嵩衛,以衛城為縣誌,劃入原萊陽縣屬三鄉,加上與寧海州交換而來的乳山鄉,設立海陽縣。

關於從萊陽縣劃出土地設立海陽縣的原因,當時主持撤衛建縣的河東總督王士俊在奏摺中是這樣寫的:「臣查山東登州府屬之大嵩、成山、靖海、威海四衛,所管錢糧皆屬無多,於地方並無裨益。而毗連之萊陽一縣,幅員寰廣,賦役浩繁,辦理難周……萊陽縣廣袤八百里, 糧多地廣,頗難治理。」一言以蔽之,就是萊陽縣規模太大。

奏摺中所說的萊陽縣廣袤八百里,並不誇張。當時的登州府萊陽縣,東至現乳山市崖子鎮一帶,西至小沽河邊,北至棲霞交界處,南面臨海,南北直線距離約六十公里(一百二十里),東西直線距離約一百二十公里(二百四十里),周長算起來,的確接近八百里。

在古代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下,政令從萊陽縣城要傳達至邊遠鄉下,很是耗費時日,在這種情況下,劃片而治,就成為一種很現實的需求。

明代及清代前期,萊陽縣共轄14鄉(當時的鄉比現在的鄉鎮要大很多);清雍正年間,海陽建縣之後,雖然劃出青山鄉、林寺鄉、行村鄉和嵩山鄉,但仍管轄11鄉(原來的嵯峨鄉一分為二),管理起來,仍顯不便,因此就有了乾隆三十二年的縣丞移駐一事。

2、縣丞的職責

很多朋友或許會問,為什麼縣丞的駐地會被稱作「第二縣衙」?縣丞是個什麼官呢?

根據《清史稿》記載,清代縣設知縣、縣丞、主簿、典史等職,其中知縣一人,正七品;縣丞一人,正八品;主簿無定員,正九品;典史一人,未入流。以此來看,在一個縣當中,縣丞僅次於知縣,算是「副縣長」。

在職責分工上,「知縣掌一縣治理,決訟斷辟,勸農賑貧,討猾除奸,興養立教。凡貢士、讀法、養老、祀神,靡所不綜。縣丞、主簿,分掌糧馬、徵稅、戶籍、緝捕諸職。」也就是說,知縣負責全縣的的總體工作,縣丞應該是主管財政的「副縣長」,而錢糧是古代衡量一個縣強弱的主要指標,因此縣丞的職責還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並非所有的縣都有縣丞,按照明清制度,大縣才有縣丞,小縣只有知縣。萊陽為大縣,很早就設有縣丞。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出現知縣臨時空缺的情況,在新知縣到任之前,通常都是縣丞主持工作。例如,根據清康熙年間修撰的《萊陽縣誌》記載,當時的萊陽縣衙最早就是由明洪武三年的萊陽縣丞陳公奎主持修建。

洪武三年,天下初定,不少縣的知縣空缺,都是縣丞或主簿主持局面。在萊陽的鄰縣棲霞,當時主持工作的是湖北人牟敬祖,牟敬祖在洪武三年任棲霞縣主簿(去世後入祀棲霞名宦祠),卸任在南榆疃一帶定居,此即棲霞名宦公牟氏之始。

言歸正傳,在移駐姜山之前,萊陽縣丞一直在萊陽城裡的縣衙辦公,其辦公地點原來在縣衙後堂的東北角,後來搬到了後堂的正東。而知縣又稱為「正堂」,古人以北為正,縣丞的職位品級低於知縣,因此不能居北,只能偏居東北,或者乾脆移到東面,以示為副職。

3、為什麼選擇姜山?

上文提到,萊陽縣丞移駐其他地方,是因為萊陽縣太大,那麼,萊陽縣如此之大,為什麼縣丞駐地不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說現在萊西市駐地水集(水溝頭),而選擇了姜山呢?

根據萊西地名資料的記載,姜山,相傳為明永樂前由姜姓在嶺前建村,故名姜家山(姜山);永樂年間,蘇姓從江蘇遷來,遲姓從掖縣遷來,村名未改而村莊規模漸大,成為萊陽縣境內有名的大村。

除了規模大之外,選擇姜山還有其他原因,《清實錄乾隆朝實錄》中記載的吏部公文,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解釋。文中記載道:「吏部議覆,調任山東巡撫崔應階奏稱,萊陽縣距城九十里之姜山集,商旅孔道,亦須專員駐劄,查該縣向設軍糧縣丞,實無額徵漕米,久為閒曹,請將縣丞移駐姜山集。應如所請。從之。」

上文中提到了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姜山是「商旅孔道」(古代萊陽到即墨的官道,現在的204國道,都從姜山附近經過);第二是因為姜山距離萊陽城有九十里,屬於管理不便的區域,而水溝頭雖然也是商旅孔道,但距離萊陽城較近(現在走204國道開車很快就能到,古代走路也不遠),在縣城的輻射範圍內,因此縣丞設在姜山比設在水溝頭更合適,至於上世紀的萊西縣駐地選擇水集,則是後話。

從公文上還體現出一個信息,那就是萊陽縣丞之前主管的是軍糧漕米,在清代中期已經成為閒職,而移駐姜山,負責徵收錢糧,也算是人盡其用。

移駐姜山之後,萊陽縣丞管轄的範圍有多大?這一點縣誌中沒有明確記載,《萊西市志》籠統說管理萊陽縣西南部事務,根據當時的區劃,有可能是長清鄉、桃花鄉、嵯峨鄉三個鄉,大致就是現在萊西市夏格莊鎮以南的區域,再加上萊陽市團旺鎮、穴坊鎮與萊西市接壤的部分區域。

根據史料記載,姜山本來就是大村,縣丞移駐之後,進一步帶動發展,姜山集市的規模日漸增大,成為萊、即交界處有名的大集。

但時過境遷,到了上世紀中期,萊西建縣時,之所以沒有選擇清代萊陽縣的「第二縣衙」姜山作為駐地,主要是因為清代萊陽相當於「南北分治」,姜山相當於南部的一個中心;而後來萊西建縣,相當於老萊陽縣東西分治,此時姜山的位置就顯得有點偏了。此時,位於老萊陽縣西部正中位置的水集,優勢就體現出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