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國與戎狄關係入手,淺析秦國民族政策,剛柔並濟富有特色體制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2-01T04:31:32+00:00

導語:看大秦帝國,了解春秋戰國時秦國與戎狄關係,相愛相殺相融合,並從其關係入手,淺析秦國民族政策,剛柔並濟富有特色體制整部《大秦帝國》影視劇,從裂變,縱橫,崛起到爭天下,秦國除了要面對中原諸國外,與戎狄部落之間的關係,始終貫穿秦國歷史之中。

導語:看大秦帝國,了解春秋戰國時秦國與戎狄關係,相愛相殺相融合,並從其關係入手,淺析秦國民族政策,剛柔並濟富有特色體制

整部《大秦帝國》影視劇,從裂變,縱橫,崛起到爭天下,秦國除了要面對中原諸國外,與戎狄部落之間的關係,始終貫穿秦國歷史之中。《大秦帝國》中 ,贏虔冒險伏擊戎狄,五萬精兵損失過半,孟西白與老戎狄之間的私械內鬥,讓商鞅痛心執法開殺戒。嬴渠梁用計平定隴西戎狄部落,分化六國聯合抗秦威脅。秦宣太后與義渠王纏綿近三十年後,誘殺義渠王,贏稷起兵殲滅義渠部族,由此可以看出,秦國歷史也是與戎狄相愛相殺,相融合的歷史,類似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藉助《大秦帝國》來淺談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秦國與戎狄的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周室衰微,諸侯爭霸,戰爭四起,社會動盪,這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也是思想文化大爆發的年代,同時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主要階段;在諸侯圖霸過程中,各國除了極力拓展本國勢力外,對外也與少數部族接觸頻繁,對中原地區的影響也日益加深;本文從秦國入手,揭示春秋戰國時期,秦國與戎狄之間的關係。

秦先祖與戎狄淵源

殷商時期,戎狄部族活躍在中原西陲地區,勢力強盛;贏姓秦先祖事從殷商,被遷徙至中原最西方戎狄林立之地,與戎狄雜居,以阻擋其向東侵襲,為殷商開發邊陲,保「西陲」之責;殷商時期,秦先祖與戎狄友好相處,互不侵擾,大致相安無事;武王伐紂,周取代商,秦先祖也受打擊,繼續在西部邊陲艱難生存。

周孝王時,秦先祖為周朝養馬有功,被周室邑之秦,號曰秦贏,秦贏部族得以逐步發展起來;周穆王以戎狄不來朝王為由,屢次對戎狄征伐耀兵,成為西北戎禍不斷的發端,西戎滅掉秦族犬丘一支,遂與秦人結下不解之仇;到周朝末年,周王室衰敗對民眾殘暴統治,秦贏與戎狄之間矛盾愈演愈烈,秦人更是藉助周室的力量征伐戎狄,擴展和鞏固秦族勢力範圍,秦國的發展也逐步走上日程。

​春秋時期秦國與戎狄關係

秦文公、秦寧公、秦武公時期

春秋時期,隨著諸侯之間兼并戰爭的日益激烈,戎狄蠻夷與中原諸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交流日益頻繁,其利益衝突也在所難免;而秦國偏居西陲與戎狄為鄰,雜處,雜居,其交往比中原諸國要頻繁得多,其矛盾也多,秦人與戎狄衝突主要以軍事為主,秦人要鞏固領地,拓展領土,發展國力必然會與戎狄矛盾越來越深。

秦人在建國之初,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很落後,不僅遠落後於中原諸國,甚至也落後於戎狄部落,特別是軍事實力根本不能與戎狄相提並論,終春秋一世,戎狄與秦國的關係始終貫徹於秦國的發展歷史中。

早在春秋之前,秦襄公採取親附周王室,以武力對抗戎狄的策略,使秦與戎狄對抗中不斷取得勝利,使得秦人能夠成功地立足西陲;秦文公繼續採取秦襄公策略,繼續擴大領地,發展本國國力,在西部秦人與戎狄戰爭取得了勝利,奪回周平王賞賜的岐地。

秦寧公消滅戎狄盪社,再度擴展秦國領地,至秦武公時,又消滅了一個戎狄據點「小虢」,秦國為了生存和發展,其實力與中原諸國相差太遠,只能不停歇地對戎狄部落進行征伐,開疆拓土,鞏固本國的統治地位。

秦穆公時期

秦穆公時期,秦國在西陲所占領地已經非常穩固,秦德公時期,秦國將都城遷至雍地,也就是今陝西省鳳翔縣;當時的雍城是周室最富庶地區,無論是東進中原還是西御戎狄,地理位置都十分有利。

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時期,秦國忙於發展經濟,鞏固國內統治,雖與戎狄之間矛盾、衝突不斷,但是並未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直到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出現,為制服戎狄發動了一系列戰爭。

伐茅津戎、遷陸渾戎

春秋時期,茅津戎位於秦國東面,散布於今陝西和陝西交界處,對秦國向東發展造成阻礙,為了擴大秦國領地,秦穆公即位之初就親自率領軍隊攻打茅津戎,取得大勝,掃平秦國東進之路的障礙。

與此同時,晉國也在拓展領土,晉國處東,日益向西方迫近,秦國處東,領地日益向東擴展;這兩個國家在晉獻公時期已經處於以兵相接的局勢。公元645年,秦國與晉國交戰於韓,晉惠公被秦俘虜後,又被秦釋放,回國後仍作一國之君。這場戰爭,為七年後秦、晉共遷陸渾之戎奠定了基礎。

陸渾之戎,指的是散布於秦、晉之間的戎狄部落,秦穆公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晉國施壓,除「使太子質於秦,割地給秦」外,又迫使晉惠公與秦一起東遷陸渾之戎於伊川;秦國驅逐陸渾戎,進一步掃除東進路上的障礙,也為秦穆公獨霸西戎有了良好的開端。

離間計,獨霸西戎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圖謀爭霸,在戰爭中拼的是以政治、經濟、軍事為主的綜合實力,這些諸侯國就必須壯大本國實力,就必須擴張領土,秦國也不例外。秦國在秦穆公時代,政治統治穩固,經濟、軍事實力雖然有很大提高,驅逐陸渾戎之後,想進一步東進又遇到阻力。

當秦穆公借晉國無暇東顧時,趁機吞併虢、虞兩個小國後就直接面對強大的晉國;此時,秦國是萬萬戰勝不了晉國的,於是將目光投向樂西部戎狄部落;而戎王身邊有位重臣由余,卻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秦穆公害怕由余會對未來的秦國不利,於是就採用離間計,離間戎王與由余的關係,設下圈套使由余投奔秦國,為秦所用,然後又使用美人計腐蝕戎王。

秦穆公使用美人計,利用「女樂」,使戎狄首領「淫於樂,誘於利」,從而削弱西戎的軍事戰鬥力,秦穆公所使用的美人計,離間計,對強悍的西戎致命一擊,這也是秦國「霸西戎」的重要策略,這樣一來,秦國與戎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秦國也逐漸強大起來。

​戰國時期,秦國與戎狄關係

進入戰國時期,秦國國力衰弱,直到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後,才開始強大起來,分布在秦國周圍的戎狄部落,又開始興盛起來,對秦國的發展構成強大的威脅。在這些戎狄部落中,與秦國關係很大的是繇諸,義渠,翟、豲,大荔戎等。

《大秦帝國》中,與秦宣太后纏綿三十年之久的義渠王,其所率領的義渠對秦國影響最大,此戎狄最後被秦昭王所滅,大荔戎是戰國時期秦國東面一支勁敵,後被秦所滅。我們來看一下詳細情況:

秦國與戎狄戰爭

秦國自秦厲公之後軍事實力下滑很快,秦厲公時期,秦國與戎、狄部落之間的戰爭還能取得一些勝利,秦厲公作為一國君主曾親自率軍攻打緜諸戎,這也說明秦軍軍事力量的下降,與戎狄戰爭還的需要君主親自督軍作戰,以鼓舞士氣。

義渠戎軍事實力強大,對秦國的態度是時判時降,秦國強大時,它歸順秦,秦國貧弱時,義渠戎則侵犯秦;公元前444年,秦厲公曾攻打義渠戎,俘虜義渠王;而到了秦躁公時,義渠戎卻主動進攻秦國,一路打到秦國境內的渭水。直到秦孝公時,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增強,秦孝公才西攻並消滅一支戎族;秦惠文王時,義渠戎軍事力量增強,曾「築城郭以自守」,但秦惠文王平定義渠內亂,使義渠歸順秦國。

​秦宣太后籠絡義渠王,最後剷除義渠戎

但義渠在臣服秦國後,又聯合五國共同伐秦,秦惠文王伐取義渠二十五城,儘管這樣,秦國仍然沒有徹底剷除義渠戎這個隱患,若想剷除強大的義渠戎,秦國一直在等待時機。這時候秦宣太后出現了,秦宣太后與義渠戎王私通,想以這種方式來籠絡義渠王,使其不再對秦國進行侵擾;當時機成熟後,秦宣太后趁義渠王不備,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並派兵剿滅義渠殘部,從此秦國徹底解除義渠戎之憂。

秦國與戎狄之和

秦國與戎狄之間的戰爭頻繁,但在很多時間裡,秦國與戎狄也能和平共存,特別是昂秦國國力強大時,對戎狄具有威懾力,此時,戎狄主動向秦國示好。秦孝公時期,國力強大,戎、狄部落多對秦國順從歸服,秦孝公曾派太子贏駟率戎狄九十二國朝見周顯王。

​戎狄對秦國統一的影響

秦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忙於與各諸侯國、戎狄部落之間進行長期的較量,對內在發展本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秦國與戎狄戰爭和友好交往中,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增強本國對外周旋本領,不斷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秦國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戎狄曾與中原諸侯國一起極力地維護自己的領地範圍,他們甚至聯合起來共同攻打秦國。

秦國面對山東諸國和戎狄部落的挑戰,沒有被打垮,反而變得更加壯大,特別是戎狄中實力最強大的義渠戎,秦國經過數十年的從長計議才在秦昭公時期徹底剷除義此威脅;義渠戎滅亡後,秦國的側翼和大後方安全性進一步得到鞏固;想當初,義渠戎出沒在秦國西方、北方,甚至在東方也出現後,秦國在面對山東諸國的同時,不得不分兵對付義渠戎。

其他的戎狄也和義渠戎一樣,被秦國滅掉後,減輕了秦國軍事壓力;歸順秦國的戎、狄部落,或者被秦國所俘獲的戎狄,也加入了秦國統一大業中,成為秦國軍事力量的一部分;秦國在統一天下的同時,也加速了戎、狄部族融入華夏民族的進程,為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打下了基礎。

​綜述

筆者認為,討論秦國與戎狄的關係,應該上升到秦國的民族政策這個層面;戰國時期,秦國已經去「戎狄」入華夏,是一個完全的華夏文化的國家;秦國在不斷征服戎狄部族等非華夏民族地區,開疆拓土的同時,要進行長期有效的統治,就要解決好和異族打交道的問題。

好在,秦國具有與戎狄悠久的往來歷史,並且秦國受戎狄之風影響,也吸取了戎狄部分文化,是戰國七雄中,最了解戎狄風俗的國家之一。在對民族統治政策上,秦國沒有採取西周的分封制,而是「因俗而制」在非華夏民族地區設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建制體系,針對不同民族制定不同的有效政策,並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穩固了新占領的統治區,推動秦國迅速發展,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基礎。

秦國剛柔並濟,富有特色的政策體系,秦國統治階級十分重視民族問題,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具體的、完整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政策體系,採取與華夏族不同的行政建制,承認戎狄上層的傳統地位,保留戎狄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特徵,使戎狄地區成為秦朝疆域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輔之以民族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認定歸順秦國的戎狄地位,同時又以盟誓要約等形式作為補充,構成秦國民族政策的基本框架。

也就是說,秦國在被征服的戎狄民族地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採取具體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既有剛性的行政統治和民族立法,又有柔性的政策補充,這種剛柔並濟的手段,使得戎狄逐漸華夏化。

秦國與周邊非華夏民族關係,大多採取緩和民族矛盾政策,使得戎狄等非華夏民族接受秦國統治,秦國也依靠這些被征服地區的力量發展強大起來,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筆者認為,秦國的民族政策對後世王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用各種扶植手段拉攏民族部落上層人物,對少數民族首領進行統治;對非華夏民族地區實行有別於中原地區的法律制定、行政制度,在稅賦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等等,為歷朝歷代建立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樹立了範本。

參考文獻:《史記》、《周秦少數民族研究》、《秦史稿》、《左傳》、《戰國策》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