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民生」疫情期間,濮陽人宅在家裡的n種方式...

濮陽早報 發佈 2020-02-01T08:32:36+00:00

對於大部分不需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來說,正響應號召「宅家」。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戰還在繼續,和奮戰在一線的勇士們相比,我們宅在家裡的人,當然要輕鬆許多。

目前,全國上下正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對於大部分不需要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來說,正響應號召「宅家」。重大疫情面前,「宅家」本身就是在為抗擊疫情做貢獻。那麼,「宅家」的濮陽人,他們都在幹啥呢?記者對部分市民進行了採訪。

寫詩、寫歌、轉發朋友圈,為疫情防控盡份力

「火紅的福字剛貼在家門/團圓的餃子正在鍋里翻騰/豐年的酒杯準備欣喜端起/歡慶的神州洋溢著燈火的溫馨/己亥亥時/庚子子夜/卻是我們戎裝出征的身影/疫情告急/到武漢去/到前線去……」這是市文聯的劉國亮,寫給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一首詩。作為詩人、篆刻家,這兩天,劉國梁通過寫詩、篆刻的方式為中國祈福,為中國謳歌。

有人寫詩,也有人寫歌。中原油田職工魏利民,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自己的一首原創歌曲《中國一定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打氣,現面向全國徵集作曲者。

八旬老人劉恕人,也在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熱愛文學的他,專門寫了一首古體詩,號召人們少出門、少聚會、講衛生,相信黨和政府的力量,相信全國人民的力量,相信疫情一定能過去。

此外,還有好多人,都在朋友圈內不斷轉發有關疫情防控的消息。「哪怕有一個人看到,也會起到一點作用。」市民劉長征說。

看書學習充電,提升自己能力

在深圳上班的濮陽縣小伙郝傑,因為疫情被困在了家裡不能返回深圳上班。但「窩家」的日子,郝傑的生活同樣充實。他介紹,春節這幾天,正在看《曾國藩傳》,一本書基本看完。

在上海上班的清豐縣女孩周麗麗,也因為新冠肺炎推遲了返滬日期。她介紹,春節這幾天,正在看一本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平時上班忙,沒時間看書,這會兒正好有時間閒下來看書,感覺也不錯。」周麗麗說。

市工業園區吳拐小學校長張雷濮介紹,他這幾天主要也是在看書學習,順便還寫了幾篇讀書筆記。「趁著宅時光,品品書香,真的是一種久違了的美好感覺。」張雷濮說。

做家務,分擔老婆大人的辛苦

家住水景灣小區的吳孝忠,主要是做家務。他說,平時工作忙,做飯、掃地這樣的事情都由老婆來完成,至今自己都不會做飯。這段時間沒事,自己就把掃地、拖地的活包下來了。家裡三室一廳一衛,本來以為拖地很簡單,但每次拖地時,都要摁著腰休息好幾次。「趁著在家沒事幹,幫老婆做做家務,老婆高興了,自己也對老婆多了理解,增進了夫妻感情。」吳孝忠說。

「這幾天,我們家做飯都是三個人一起上,兒子洗菜我切菜,老婆炒菜,樂得老婆合不攏嘴。」市民王浩說。平時自己忙著做工作,兒子忙著學習,春節這段時間,因為疫情,自己和兒子都閒了下來,分擔老婆的家務工作,一家人感覺其樂融融。

陪家人,珍惜難得的相守時光

「今年春節我感覺是最幸福的,老公、兒子都陪著我。」1月28日,市民陳玲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並在朋友圈曬出了與老公戴口罩逛超市的恩愛情景。陳玲說,兒子在外上大學,以前一放假,都是找同學玩,連飯都很少在家吃;老公是跑長途運輸的,有時候過年都不在家過。今年好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人終於能夠天天待在家說說話,一起做做家務,天倫之樂真的很好。

今年過年,市民吳忠斌將在農村的父母接到了市里,本打算過完除夕就一起回老家,想不到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讓父母能夠在城市多待一段時間。更寶貴的是,自己有時間陪父母了,有時間聽父母嘮叨了,「以前我媽一來到城裡就待不住,這段時間一點都不著急了,老給我們講小時候的事情,這段相守時光,很讓人珍惜。」

在家也能鍛鍊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

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最好的防疫手段。這段時間,因為很少外出,再加上所有健身場館停止營業,單位健身室也關門了,鍛鍊身體的人少了,大街上跳廣場舞、暴走等現象不見了。不過,依然不少市民選擇在家鍛鍊。

市民王玉國是一個健身愛好者,即使在家也不會閒著。他家有一個啞鈴,每天都要托舉四五次,每次都要五十次以上。市民劉曉莉鍛鍊的辦法是跳繩,因為上小學的兒子也需要跳繩達標,母子倆每天都要進行跳繩練習、比賽,幾百個跳繩下來,也一樣滿身大汗。

沒有健身工具也沒事。市民馬大東,沒事時在床上練平板支撐。他介紹,除了平板支撐外,將雙腿放在沙發上,雙手支撐在地上做伏地挺身,也是不錯的鍛鍊方式。

做美食,犒勞一下辛苦的自己

在市城區開家裝公司的市民劉榮,是個美食達人。但因為平時公司繁忙,一年到頭幾乎沒有自己做飯的時間。這段時間,因為公司不能復工,劉榮恢復了自己的美食愛好,將做飯的活承包了下來,天天想方設法給家人做好吃的,老婆和孩子都高興壞了。

不會做飯也沒關係,反正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對著網上的做法學一學吧,或者跟著大人學習也行。在市油田第五小學上小學四年級的袁珞溪小朋友,就利用這幾天學會了做青椒肉絲、西紅柿炒雞蛋、菠菜湯、雞蛋湯等多種飯菜。

陪孩子做作業,增進親子關係

陪孩子寫作業是個辛苦差事,尤其平時上班時,下班時間本來就很晚,晚上時間又緊張,孩子作業要是錯題較多,就特別容易發脾氣。疫情防控這段時間,有了更多時間,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陪孩子寫作業了。「我發現越是不發脾氣,孩子作業越是寫得快、寫得好了呢?」市民李靜驚喜地說。

睡睡覺發發獃,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實在是啥都不想干,那就睡睡覺、發發獃也不錯。市民閆健介紹,這段時間睡的覺比平時一個月睡的覺還多,每天都是睡到上午十一點多。「平時工作壓力大,晚上睡不著,早晨要定鬧鐘,很久沒有這麼愜意地睡到自然醒了。

覺睡多了,那就漫無目的地發發獃吧。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瞎想,沒時間回憶,現在給自己點時間,回憶回憶以前的事情,想想這幾年自己的付出和獲得,給以後的自己加加油,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人,不可能永遠像上緊的發條一樣活著。

整理整理舊物品,給自己一些溫馨回憶

「想不到還能找到這幾張照片!」1月27日,市民王舒敏在朋友圈曬了幾張孩子和外甥小時候的照片。她說,這幾天閒著沒事,就收拾收拾家,整理整理過去的東西,發現了好多舊物品,現在再看到這些舊物品,感覺很親切。

「如果不整理,真不會發現家裡有這麼多不穿的衣服。」市民李素麗說,自己平時比較喜歡逛街買衣服,也喜歡網購,買回來的衣服,穿幾次也就放在柜子里。這幾天一收拾,發現竟然有那麼多沒用的衣服,有些甚至從來沒有穿過。「以後花錢得節省點啊!」李素麗說。

網際網路時代,在家也能工作

市民馬宏傑是一名廣告公司負責人,公司創建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疫情防控這段時間,公司沒有復工,但不耽誤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除了發一些廣告設計方面的文章外,就是轉發一些我市權威媒體發布的疫情防控信息。「微信公眾號需要經常更新,否則就會流失粉絲,更新微信公眾號在家都能幹。」馬宏傑介紹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單位和公司,這段時間都是利用微信布置工作,員工在家也能幹活。移動媒體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更便捷的工作方式,看來,上班並不一定非得在單位啊。

當然,

「宅家」可以做的,

肯定不止這十件。

現在,

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戰還在繼續,

和奮戰在一線的勇士們相比,

我們宅在家裡的人,

當然要輕鬆許多。

對我們來說,

穩穩地「宅家」,

就是最大的貢獻。

記者 袁冰潔

編輯:韓夢珊

統籌:徐洪波

終審:王啟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