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陽光基金會劉艷霞:汲取著母親的源頭活水 期待著全民公益時代

中國網 發佈 2020-02-01T10:50:51+00:00

眾所周知,個體的力量是微小的,而公益的魅力就在於,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地將這些微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當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迅速,在幫扶困難群眾、緩和社會矛盾和解決社會問題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中國網2月1日訊 眾所周知,個體的力量是微小的,而公益的魅力就在於,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地將這些微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當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迅速,在幫扶困難群眾、緩和社會矛盾和解決社會問題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北京燦爛陽光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寧夏企業商會名譽會長劉艷霞多年來獻身公益,不僅救助貧困殘疾兒童、貧困地區學齡兒童、貧困孤寡老人,還積極組織知名醫生到貧困地區義診。先後發起了「新時代·陽光行動助力鄉村教育」、「京城名醫愛心義診系列活動」、「致敬邊關·陽光行動」等多個公益慈善活動項目,向社會中需要幫助的群體伸出援手,匯聚善心,釋放正能量。

人在做,天在看 母親是源頭活水

中國網(議庫):從企業家到慈善家,是什麼原因讓您決定從事公益慈善事業?

劉艷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決定做慈善、做公益,是從小受我母親的影響。小時候總看到我母親在幫助別人,我母親現在98歲了,身體特別好。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行善積德,善有善報,這是我母親給我留下的財富。

因此,只要我們有能力,有條件,有機會能幫助別人的,都應該去幫助。2016年,我作為「園林之星」在第二屆全國優秀園林苗圃評選活動上發言時,表達了我的初衷:之所以從事公益慈善事業,是希望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去做善事,行善事,舉善揚善。

中國網(議庫):您還記得關於您母親幫助他人的故事嗎?

劉艷霞:我小時候在銀川一中讀中學,我們銀川的房子(臥室)對面是廚房,那時候沒有樓房都是平房,像四合院一樣。早晨洗漱要到廚房去拿熱水,有一天早晨我推開廚房門,發現我們家廚房很多人擠在一起睡在地上,後來我問母親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到城裡來賣自己剩餘的農副產品的農民。那時剛改革開放,農民們為了在早市上占個好攤位,半夜就趕來了城裡,半夜很冷,我母親擔心他們受凍,就把他們都叫到我們家廚房裡睡。這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之後我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的動力。

後來我漸漸長大,發現了很多母親幫助別人的故事。母親的行動,一直教育著我。

幫醫療、扶教育、愛軍隊 三個公益慈善項目成品牌

中國網(議庫):我們了解,北京燦爛陽光慈善基金會2016年就成立了,這些年來具體都做了哪些工作?

劉艷霞:我們的主要慈善公益項目有三個,第一個是京城名醫愛心行義診系列活動,主要到全國的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做義診,比如寧夏六盤山地區、雲南的師宗縣、青海的循化縣等,我們希望通過組織北京高端醫衛資源(專家)開展義診活動,提高當地醫療水平,改變他們的醫衛觀念,給予大家更多的人文關懷。

現在國家對醫療救助力度大增,但是軟實力不行,很多地區的醫療設備已經到位,但缺乏醫療人才。我們義診團隊多是北京各大醫院經驗豐富的名醫。義診團隊每到一地,上午給當地百姓免費看病,下午組織各科醫生對口科室進行交流培訓,希望一方面直接幫助老百姓,一方面著眼長遠提高當地醫療水平。

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溝通和接觸,需要人心相互溫暖。智能社會,設備和技術變得越來越方便,人心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我們在義診活動中發現,偏遠地區的患者不僅需要治病,還非常需要精神的安慰和心理關愛,來自「大城市的、首都北京的」關愛對他們是莫大的溫暖。

目前,京城名醫愛心行義診活動已走訪了青海省循化縣、寧夏省六盤山地區、雲南省師宗縣、黑龍江省鶴崗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六個地區,參與人員包括京城名醫、當地政府領導、愛心企業家約530人。其中,青海行活動參與義診醫生17名,啟動儀式當天即接診患者200餘名;寧夏行活動參與義診醫生12名,舉辦21場學術交流,接診患者1200餘名;雲南行活動參與義診醫生12名,接診患者300餘名;龍江行活動參與義診醫生14名,接診患者3000餘名。

第二個活動是「新時代·陽光行動助力鄉村教育」。我國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很多貧困地區都已建好學校,硬體也越來越好,關鍵問題就是缺圖書、缺老師。現有鄉村老師的整體業務能力也比較低。我是老黨員,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全民閱讀的號召,我決定儘自己努力將好的圖書送到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手上。

教育是關乎一個國家未來命運的大事,有件事令人心情沉重。當時我們抵達寧洱,我問一個孩子未來有什麼理想,他說自己的理想是做個「建檔立卡戶」。——「建檔立卡戶」是什麼?就是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對象。一個小學生的人生目標竟然是當「建檔立卡戶」?這可能意味著我們的孩子喪失了遠大的理想,缺失了奮鬥和責任。追根究底,是教育出了問題。

為了拓展偏遠地區孩子們的視野,我決定利用現有的資源,帶領北京市十一中學國際部的孩子們到雲南寧洱縣給偏遠山區的孩子們培訓英語口語。我的想法:一是讓北京孩子幫助當地學生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二是讓北京孩子走進中國偏遠少數地區,更全面地了解祖國;三是給兩地孩子搭建交流的平台,讓他們在觀念上相互影響、相互鼓勵,拓展貧困地區孩子的視野,激勵他們的鬥志。我們的扶貧,要扶志氣扶智慧,要給社會培養精英,要讓孩子們立大志,願學習,成才後能夠反哺家鄉,反哺社會,而不是甘願做被動接受幫扶的人群。

中國網(議庫):第三個活動應該是「致敬邊關·陽光行動」吧?2018年中國網曾報導過這次活動。

劉艷霞:是的。在祖國邊防一線,年輕的官兵們枕戈待旦,守衛著安寧與和平。戍守官兵是祖國人民的牽掛,是親人的守望,他們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鋼鐵脊樑。但是在我國很多邊關哨所,圖書陳舊,信息相對閉塞,邊關戰士日日夜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非常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邊防戰士長期以來與兩國邊境百姓魚水情深,我們也希望通過閱讀的形式,促進邊境兩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書,可以跨越時空、傳遞感情,讓邊境軍民的心靈棲居在書的詩意中。

所以我們發起了本次公益行動,我們決定將圖書送到他們身邊去。我們的願景是:行萬裡邊關路,捐千萬好圖書,建百座國門書社,築強國強軍夢想,為邊防軍人送上精神食糧,讓全民閱讀風尚紮根邊疆。此活動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民閱讀的要求,認真落實《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積極踐行軍民融合強國戰略的具體行動。

目前,「致敬邊關·陽光行動」已經走訪了阿拉馬力邊防連、霍爾果斯邊防連、黑瞎子島東極哨所三地,捐贈圖書累積25萬元,得到了當地武裝部領導和連隊領導的積極響應,所到之處的邊防戰士皆參與其中。

有一個夢想 到雲南大山里建一所學校

中國網(議庫):從偏遠地區的病人到山區的孩子再到邊關的戰士,這些年做慈善的過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經歷是什麼?

劉艷霞:這期間經歷的故事真不少。2017年,我們去雲南師宗縣做義診,醫生做完義診後回賓館的途中,偶遇4個人落水,3個孩子被困在漩渦里,1個成年人朝漩渦游去,情況非常緊急。見此情景,我們立即停車,車上的好幾位醫生立刻下水救人。河水流速很急的,我們岸上的幾位趕緊找來竹竿幫忙,終於4人都被救上岸。救上岸,各位醫生馬上開始人工搶救,野外的救助行動很快變得井然有序。我當時深受感動,被我們隊伍中的醫生那種救死扶傷的精神而震撼!當地縣長、縣委書記也深深感慨:北京的醫生不僅給當地人民治病,更是當地人民的救命恩人。

這就是我們做慈善的初心,在別人最需要幫助和救助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中國網(議庫):隨著公益慈善類活動越做越多越做越廣,經費從哪裡來?而這些公益慈善活動是否會影響到您的工作和生活?

劉艷霞:目前,所有活動的經費全部來自於北京燦爛陽光慈善基金會。有不少企業家和各行業業的人看到我們在真正地做善事,做得有成效,紛紛捐錢捐物,有的是不取分文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智慧。我認為,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需要幫扶,一家公益基金會的精力和經費遠遠不夠的,僅僅靠公益基金會的人也是不夠的,需要動員更多人、全社會來參與。我認為,基金會就是火種,我們要讓行善的火種點燃更多人心。

我的企業現在基本不需要我來管理,主要工作就是做慈善,我的家人們也非常支持我做慈善,並且一有機會就與我一起參與到我們的慈善活動當中。

中國網(議庫):在您的規劃中,公益的工作打算做到什麼時候呢?

劉艷霞:我希望能夠一直做下去。我有個夢想,等家裡孩子完全不需要我照顧時,我就到雲南的某個地方,好好地辦一所學校,把好的教育觀念傳遞到大山里,越純樸的孩子越應該好好的教育。

期待全民公益時代的到來

中國網(議庫):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國現代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40年,但仍然有很多人缺乏做慈善的意識,您有沒有想過該如何帶動身邊的人去做慈善,向公眾普及公益慈善理念?

劉艷霞:你說得特別對,在國外,公益慈善事業非常普遍,英國的慈善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而我國2018年才出台《慈善法》。公益慈善是否普及其實是文明程度的一種表現,在國外,公益和慈善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其實,中華民族一直是從善的民族,行善積德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社會救助主要是由民政系統承擔,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人民群眾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這個意識(義務),一度,普通老百姓沒有能力去做公益慈善。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從黨和政府,到社會大眾,人們對公益慈善活動的響應和支持越來越積極。在重大災難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好傳統正在被發揚光大。

我希望弘揚「大有大愛,小有小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公益精神。所有參與我們公益活動的領導、專家、名人,沒有任何報酬要求,都是無私奉獻。我發自內心地感謝他們!

我們要充分挖掘人們的善心,把大家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凝聚力,集小善成大善,將人善的那一面發揚光大,變成一種善的行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做了,我現在已經影響帶動一批人去做,這些人再帶動更多的人做,勿以善小而不為,我相信慈善的、公益的光芒會普照大地中華大地。同時,也希望媒體能夠多多宣傳和弘揚好人好事,挖掘中華民族與人為善的事跡,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儘管我們的公益事業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但我們不斷吸收著先進的理念,學習先進的模式,我們政府、社會團體、企業、民間慈善機構都登上了中國公益事業的舞台。我期待著全民公益時代的到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