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國家級非遺文化——武術

維鈞之城 發佈 2020-02-01T11:02:56+00:00

《滄州武術志》記載:「源起或流傳於滄州的拳械門派多達53種,占全國131個武術門派拳種的40.4%,是中華武術拳械門派富集地,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滄州』的中華武術大格局中舉足輕重。

《滄州武術志》記載:「源起或流傳於滄州的拳械門派多達53種,占全國131個武術門派拳種的40.4%,是中華武術拳械門派富集地,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滄州』的中華武術大格局中舉足輕重。滄州武術的代表性拳種有八大門派:劈掛、燕青、六合、八極、八卦、功力、查滑、太祖;而瘋魔棍、苗刀、戳腳、陰手槍等拳械更為滄州所獨有。」

滄州武術久盛不衰,源於深厚的群眾基礎。西漢時,渤海郡太守龔遂教諭民眾「賣劍買牛」、「賣刀買犢」,可見滄州民間武者之多,武風之烈。隋唐時期,「武科取士」使民間習武者有可能晉身軍旅,報效國家,「習武無用」、「練武滋事」的觀點被否定,進一步促進了武術在民間的發展。明清兩代的武科,更為滄州民間武人「出人頭地」提供了機會。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代,滄州共產生武狀元8人,武舉人、武進士1400餘人。「把式房」遍布城鄉村落,「日出而作,日落習武「成為滄州民間習武者的真實寫照。

滄州武術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風」和「鏢不喊滄」之說。滄州武術拳種豐富,門派眾多,豪俠雲集,名家輩出,這些都是因為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丁發祥、霍殿閣、張之江、王子平、佟忠義等蜚聲中外的名宿巨擘,也都是來自民間。滄州武術一招一式中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陰陽、內外、剛柔、方圓、天地等哲學元素和理念,滲透著儒、釋、道多種思想意蘊,浸染著濃郁的文化色彩。滄州武術是根植於民間的中華武術的典型縮影,是古老中華武術文化的重要遺存。

拳種門派匯聚滄州,民間武術長盛不衰,有著歷史和地理原因。從春秋時期直至明清,滄州始終處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交匯融合的地區,而滄州的地理位置西靠太行、東鄰大海、北接燕京、南近齊魯,地勢開闊平坦,適於大部隊作戰,史載發生在滄州地區的大型戰役有100餘次,其中近代史上就有30餘次。當地人民保命立身,習武成為必須的手段。

此外,從唐時開始的武舉對滄州武術也有很大的促進。到了明清時期,滄州成為畿輔重地,北京通往外地的五條「御道」,有兩條經過滄州,再加上大運河的漕運便利,使滄州成為武林豪傑薈萃之地。同時,滄州人自古又有著俠義豪放、率真剛毅的地域人文品格。這些原因使得武術深深植根於這片土地,茁壯成長。

一方面,眾多武術門派傳入滄州或在滄州創立;另一方面,滄州武林中人又或因投身軍旅四處征戰,或因開設鏢局當鏢師、拳師,或因闖蕩江湖賣藝,將滄州武術傳至全國各地。「兼收並蓄」、「世代相因」成為滄州武術發展的特點。「開放性」是滄州武術的最大特點,滄州武術發展至當代,在秉持傳統技法的同時,吸納了規範武術套路等現代成分。現在的滄州武術,既有大開大合的勇猛長勢,又有推撥擒拿的絕技巧招,具有剛猛剽悍、力度豐滿、長短兼備、朴中寓鮮的風格特點,速度快、力度大,章法嚴謹,實戰性極強。

如果說在古代,滄州武術還只是傳承和傳播的話,到了清末民初,滄州武術進入鼎盛時期,無論是在武術實踐和武術理論創新及門派發展上,滄州武林人士都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在中華武術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滄州武術的門派興起於明清時期,如六合、太祖、八極、彈腿、唐拳、劈掛以及闖王刀、楊家槍、陰手槍等,共31個門派。從清末到民國初期,通臂拳、崑崙拳、連環拳、八盤掌等新門派創立,滄州武術門派增加至47個。新中國成立後,武術門派又增加至53個。門派之多,為國內所僅見。傳統武術各門各派,均有自己的許多理論,對這些粗略理論進行整理,進而形成系統的武術理論,滄州武術界人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在民國時期,有滄州國術理論「八大家」之說,即「一帥」(張之江)、四老(米連科、佟忠義、黃柏年、王子平)、三家(姜容樵、郭錫山、李元智),他們辦刊出書、建言立論,為豐富武術理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中,姜容樵被稱為民國「第一國術理論家」,武術專著達30餘部。

自清代以來,滄州武師在與外國人的擂爭中為國人爭光,也為滄州贏得了聲譽。康熙年間,滄州回族英雄丁發祥勇挫俄國兩名大力士;民國時期,霍元甲、王子平、佟忠義等滄州武術名家接連在與外國武師的擂爭中獲勝,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大大長了國人志氣,也打出了滄州武術的名氣。

民國時期,張之江創辦中央國術館是中國現代武術發端的重要標誌。劉增祥說,張之江堪稱是「國術推進第一人」,國術館首倡的「圖強禦侮、強種救國」理念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武術在國家危難時期的發展方向,張之江也由此成為中華武林唯馬首是瞻的武林領袖。在此前後,精武體育會、中華武士會、上海市國術館、華北四省國術館等由滄州武術家參與創立的武術組織接連成立。1933年,張之江主持創辦了南京「武術體育專科學校」,眾多滄州武林人士紛紛南下,進入國術館,開啟了我國武術發展向體育運動方向轉變,當代中華武術從此而來。

據《名滄州·滄州武術》記載,抗戰時期,滄州武人投身軍旅,在現代戰爭史上創造了「冷兵器」的最後輝煌,二十九軍的「大刀隊」中,許多戰士都是滄州民間的習武者,1933年的喜峰口戰役《世界日報》曾予以報導,「日軍二百餘名……被宋部大刀隊迎頭痛擊,被斬首者三分之一。」

如今,滄州武術界人士到佛山、莆田、漳州、登封等武術盛地交流考察者眾多。談及滄州武術,這些地方的武術界人士都非常敬重。佛山是中國「武術之城」,而滄州大俠霍元甲創立的精武館從上海遷出後,就落址佛山,佛山人還為這位滄州武術大師建立了塑像。

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是觀摩學習交流的好機會,喜愛武術的人可以前來以武會友。武術節在1989年10月中旬創辦首屆,2016年將舉辦第九屆。滄州武術節是全國舉辦武術節最早,而且經驗最豐富,比賽表演項目最多的一個群眾性武術節日,在海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

滄州練武、尚武精神已蔚然成風,習武人數已達30萬,規模性武術學校如滄州林沖武術學校等有3所,大小拳社近百家,武術被列為中小學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占全年體育課課時的1/4,參加武術活動的學生超過19萬,占在校學生的90%,有300多所中小學建立武術隊。街頭巷尾、公共場所從早到晚,無論是年近花甲的老翁,或是幾歲的幼童,都會玩刀槍劍棍,他們平時練武,既強身又是一種特殊愛好。

滄州武術流傳至今,與當地黨政領導重視和祖祖輩輩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滄州市的石同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