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年代,糧食從哪裡來的?怎麼才能保證供養龐大的軍隊?

知兵堂光亭 發佈 2020-02-02T13:46:44+00:00

還有人設想理想的狀態,就是動用儲備糧,這話當然也對,但是打仗真不能指望儲備糧,原因很簡單,糧食儲存也是要成本的,而糧食儲備在大多數情況下成本都要比種地高,而且最麻煩的事情在於一個國家儲備糧食成本最低的就是在人口稠密,交通發達的地區儲備,而一旦發生戰爭,看看德國入侵蘇聯,日本入侵中


李三萬

摘要:自古說民以食為天,皇帝不差餓兵。那麼,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糧食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才能供養龐大的軍隊?



【頭條號首發】

自古說民以食為天,皇帝不差餓兵。那麼,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糧食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才能供養龐大的軍隊?

再兵荒馬亂,糧食也得從地里種出來!還有人設想理想的狀態,就是動用儲備糧,這話當然也對,但是打仗真不能指望儲備糧,原因很簡單,糧食儲存也是要成本的,而糧食儲備在大多數情況下成本都要比種地高,而且最麻煩的事情在於一個國家儲備糧食成本最低的就是在人口稠密,交通發達的地區儲備,而一旦發生戰爭,看看德國入侵蘇聯,日本入侵中國,這些地區必然是最首要的目標。

就算有儲備糧,都是幫誰儲備的?單以我國的情況來說,日軍入侵的首要方向正是我國糧食產量最大的華東地區,以及北方糧食的主要產地華北平原!當時國內糧食儲備根本不能跟今天比,即便如此,在淞滬會戰三個多月時間裡,理論上上海蘇南地區的儲備糧完全有時間向後方運送,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當時的情況是運力不夠,需要後送緊急程度比糧食高的物資人員多了去了,哪裡還輪得到糧食。換到今天,同樣有麻煩,我們假設長三角地區物資人員都要向武漢後送,運力倒是不缺,可道路缺啊!包括長江水道、鐵路公路、各大空港,能想像會堵成啥樣嗎?這種時候,上海存著幾百萬噸糧食,大家覺得是原地燒掉的可能性大,還是運到武漢的可能性大?



這裡說的還光是這時從上海、蘇南、浙北地區運糧成本的選擇,而這個儲備糧原本收購後,向該地區糧庫輸送和存儲的費用並未考慮。歷史上日本入侵後,我國從北到南,當時主要產糧大區全部丟失,湖廣地區也只剩湖北還掌握著一部分,就這還要節餘點糧食出來向大西南後方運送,唯一穩定的,就剩個成都平原,借先秦祖宗餘蔭開發出來的天府之國,作為抗戰的大後方,在整個抗戰期間為前方輸送了百分之二十的兵員,百分之五十的錢糧!

說到這裡,必須向四川致敬,抗日中犧牲的烈士里,每五個就有一個四川人,而川軍被俘人數則是各省地方軍隊最少的,不及中國軍隊總被俘人數百分之一,川軍自己陣亡比例高達三分之一,出川六名中將,犧牲四位,第一批出川的四百多團級軍官幾乎全部陣亡!

這說明兩件事,一個是有穩定的後方,理順生產關係,即使在沒有化肥的年代裡,土地產出也是相當驚人的,另一個是天塌下來也不能放鬆就地生產,外地徵集調集糧食,都是救急不救窮的事,有時候連急都救不了,人不倒鋤不停,戰亂中,堅持種田的未必都活了下來,但活下來的,肯定是堅持種田的!

儲備糧在正常社會經濟當中,並非特別為戰爭準備,主要是起到調節糧價峰谷,穩定種糧積極性,對戰爭及各類災害,所起的應急作用,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巨大,因為正常社會體系當中,市場本身流通渠道里就有針對相應市場的儲備,居民家中也會有日常短期儲備,一但戰爭空氣緊張,這種民間儲備也會相應增加,所以從古到今,再怎麼戰亂,糧食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都集中在糧食的流通上,這一點我們用當時中國舉例說服力不夠的話,那麼從日本的角度來說,日本在中國戰場長時間占據戰略優勢,幾大主要產糧區都在日軍占領之下,包括在當時開發的頗為成功的東北偽滿洲國,歷來是我國稻米大產區的長江中下游以及兩湖占了大半,我們靠個四川,還自己解決大部分糧食問題,他把更好的地方占了,卻搞出來個「就地征糧」一下子搞的連自己騙自己的合法性都丟了,難道是真的缺糧?東北不缺,華北不缺,華中也不缺,但是要送到部隊手裡,就要擠占別的資源,起碼在當時的日本大本營看來,不如讓部隊自己就地征糧合算……



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和之後的糧食緊張是怎麼造成的呢?重要原因就是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四省邊區總司令湯恩伯一味擴軍,導致「與民爭糧」,湯司令把自己的基本部隊從一個集團軍(第31集團軍)擴充到四個集團軍,總共約40萬人,再加上第一戰區其它派系的部隊,以及第八戰區(胡宗南的部隊)和第五戰區在河南境內的駐軍,總兵力更是達到100萬之眾,這還沒有計算侵占河南部分地區的日本侵略軍。

看看這一數據,就應該知道,河南的糧食怎麼可能夠?

糧食是戰爭時期的重要戰略物資,戰時一般由國家統一控制和調撥,吃不飽飯的軍隊肯定是沒有辦法作戰的,而軍隊又是完全脫產的龐大糧食消耗群體,因此在抗戰時期只有三種辦法可以解決軍糧問題,一是在駐紮區域就地徵收,二是通過糧食產區的交易和流通,三是從國外進口或得到援助。

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的主要糧食產區迅速淪陷,糧食供給出現嚴重失衡,糧食已經非常緊缺,部隊的口糧標準一再下調,從抗戰前的每天三頓飯改為二頓,還不能保證每頓都吃飽。抗戰相持階段的主戰場就是河南和湖南,湖南是魚米之鄉,所以薛岳第九戰區的幾十萬大軍尚可維持,甚至還可以結餘一部分轉運西南大後方,所以湖南的堅守對於抗戰的大局,意義非常重大。

1943年日軍發動常德攻略戰,主要就是摧毀這個糧秣重鎮,破壞重慶政府的戰時糧食供應。而河南的糧食生產比較低,主要靠天吃飯,一旦出現「水旱煌」災,糧食產量就會銳減。比如1942年河南大旱波及全省82%的耕地,超過1200萬人需要救濟,糧食產量比戰前平均水平下降了40%,儘管重慶政府決定當年河南軍糧配額從420萬石減為250萬石(一石約120斤),但仍然大大超出了河南民眾的承受能力。

結果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和副司令長官湯恩伯等人最終徵收了285萬石(約3.4億斤),如此橫徵暴斂終於讓危機在1943年春天爆發,河南糧價暴漲,耗盡冬季存糧的災民開始大批逃荒或死亡。



侵華日軍自然清楚糧食的重要性,所以對河南地區進行了嚴密的物資貿易封鎖,此時中條山防區已經全部淪陷,黃河以北都是日占區,黃河自然成為了一道天然的封鎖線;而豫南自信陽到武漢地區被華中日軍所占,豫東地區也被日軍華北方面軍所控制,河南等於三面被封鎖,糧食等重要物資根本無法運進來。日軍同時嚴禁災民流向日占區,百姓唯一有活路的只有經豫西逃往陝西,這就是大批災民西逃的原因。

河南大災爆發的時期,日軍占據了河南三分之一的面積,即河南全省111個縣中的43個;國民黨部隊則控制著其餘68個縣,軍隊駐紮範圍位於黃河以南,賈魯河以西和淮河以北;另外還有豫北和豫東地區的新四軍抗日敵後根據地,如此混亂的戰場局面不僅使得糧食大幅減產,糧食流通也至為困難。

抗戰期間從海外渠道獲得的糧食數量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國民政府有限的外匯儲備首先要用來購買更迫切需要的武器裝備,一方面是海外物資進入中國的通道基本斷絕,從1939年蘇聯和日本簽定《日蘇中立條約》開始,北方已無外援通道,而華東、華南沿海全部被日軍占領,甚至是大西南通過越南的出海口也被切斷,唯一的輸血管僅剩滇緬公路,其有限的運輸能力只能保證優先保證進口軍用物資,到1942年夏季中國遠征軍滇緬失敗以後,這條通道也不復存在。

而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在日軍的嚴密封鎖和「三光政策」下更為困難,1940年以後各部糧食供應普遍不足,不得不以黑豆、麥麩等充飢,129師甚至發布命令:部隊不得扒榆樹皮吃,以免「與群眾爭食」,可見情況之嚴重。但是八路軍在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等政策,同時各部隊能夠開展大生產自救,比如359旅的南泥灣,這是國民黨部隊所做不到的。



總體而言,抗日戰爭畢竟是民族戰爭,中國軍民還能夠同仇敵愾共渡難關,重慶政府實施「糧餉劃分、主食公給」的軍糧供給政策,並對軍糧供給機構、辦法、渠道、標準進行了一些列調整,同時盡最大努力挖掘大後方各省的農業生產能力,在抗戰中後期有了較顯著的增長,稻、麥、棉等主要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上升,總產量雖有起伏,大體上呈較明顯的成長趨勢。

以1939年國統區的主要農產品產量與抗戰前的1936年相比,水稻產量增長了54%,棉花產量增長了77%,麥產量增加幅度竟達11倍,基本還能夠滿足軍隊糧食需求,但是非戰鬥人員和百姓的日子要苦得多了。

解放戰爭則是另外一回事了。看過《北平無戰事》的都應該記得,北平200萬市民和幾十萬軍隊,竟然全部要依靠美援糧食度日,陳明仁堅守四平,卻因為用大豆包壘工事落下個「糟蹋美援物資」的罪名而被撤職。

淮海戰役解放區民眾支前糧食卻達2.2億斤,鮮明的對比證實:國民黨之敗,首先是經濟上的失敗,尤其是糧食這一戰略物資的供給崩潰。

大家看電視經常有士兵到各村催糧的場景,這就是軍隊直接向老百姓徵集糧餉,老百姓不敢不給啊!比較正規的是政府徵稅,發給軍隊軍餉,軍隊拿錢買糧。軍隊大兵要多吃一口糧食,老百姓就得少吃一口,這個規律永遠不變。因此,大兵拿著刀槍劍戟步槍手槍來催糧,老百姓想活命就必須交,否則小命立馬玩完。



一些軍隊也會自己開墾種植,比如歷史上諸葛亮兵出祁山,之前就要開荒種糧。紅軍時期,有打土豪籌款子的政策,並把它規定為紅軍的三大任務之一,在全軍推廣實行。對大土豪和地主的財產全部沒收,對中等地主實行派款、罰款,對小地主和富農籌款、捐款,總之是區別對待。抗戰時期的八路軍359旅,南泥灣開荒種糧,減輕邊區群眾負擔,被傳為佳話。

所以,戰爭年代,一切都很殘酷,還是珍惜和平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