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獲獎影片是如何評選出來的

影視工業網 發佈 2020-02-03T14:46:13+00:00

投票是個大學問,應用數學、心理學、經濟學和政治科學都有專門的分支在做相應的研究,也發展出了各種投票方法和理論。

投票是個大學問,應用數學、心理學、經濟學和政治科學都有專門的分支在做相應的研究,也發展出了各種投票方法和理論。

在西方國家尤為常見的各種選舉制度,往往從程序上就決定了它的選舉意圖和目的。

如果你想真正地了解每年奧斯卡的獲獎結果意味著什麼,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整個投票評選機制。而不是想當然地從結果出發,在對程序和機制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就給奧斯卡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

以下,就讓我們像了解一個選舉制度的方方面面那樣來詳解奧斯卡。

01 影片的入圍資格

除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紀錄長/短片三個獎項之外其餘獎項,上一年度在洛杉磯縣(最佳動畫及真人短片則是洛杉磯縣或紐約市)連續公映七天及以上的影片(同時符合若干技術標準,比如長片要至少40分鐘)自動獲得入圍資格。由影片製片人在截止日期前主動向奧斯卡申報參評。

理論上,每年很多在美國院線放映過的中國電影都可以參評奧斯卡。

《臥虎藏龍》

最佳國際影片獎項不需要影片在美國公映過,而是由各國官方電影機構選送,每個國家只能選送一部,必須是主要對白為非英語語言的影片,必須包含英文字幕。

最佳紀錄長片獎項的入圍資格:上一年度在洛杉磯縣或紐約市公映過七天及以上的紀錄片,或者在指定紀錄片電影節獲得了競賽類獎項,或者各國選送的外語片本身就是紀錄片。最佳紀錄短片獎項的入圍資格跟紀錄長片比較類似,但具體有差異,不詳述。

02 奧斯卡會員的構成

多年以來,奧斯卡會員的人口學信息一直不透明。

直到2012年《洛杉磯時報》展開的一項調查發現,奧斯卡會員里94%是白人,77%是男性,54%超過60歲,簡而言之,一群又老又白的男人把持著奧斯卡,輿論譁然。

後來奧斯卡官方承諾到2020年前將女性和非白人會員的比例翻倍,並發展了更多的國際會員

劉玉玲在2013年成為奧斯卡會員

2016年,來自《洛杉磯時報》的新調查結果顯示,會員91%是白人,76%是男性,黑人僅占3%;2019年,來自《紐約時報》的報導顯示,最新的會員人數約九千人,其中84%是白人,68%是男性,國際會員的人數持續增加。

須知,白人占全美人口的比例只是63%,在美國現實中接觸到的美國人構成,跟銀幕上完全是兩個世界。這就是我多次講過的「代表性」問題

中國觀眾作為外人,大抵是不會在意美國電影存在的代表性問題,不少人反而可能陶醉於白人審美主導的某種優雅高貴感受之中。我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不會意識到很多人從小在電視和電影里看不到自己族群的面孔是一種怎樣無可名狀的感受,不會明白像《黑豹》《摘金奇緣》這樣由全少數族裔出演的影片做出來是多麼艱難,能得到廣泛歡迎又是多麼值得欣喜。

《黑豹》

占總人口92%的漢族的我們,也難以注意到中國電影里的「代表性」問題。

在我們的電影里很少能看到人口數量超過1億的少數民族,極少能出現人口數量幾千萬的基督徒,我們大概只會在每年春晚北方人主演的小品相聲霸屏時想起身為南方人的代表性問題,我們大概只會在自己的方言受到普通話打壓時想起身為某省人的代表性問題,我們會發聲來為之抗爭。

而當我們看到別人家的代表性問題時,我們選擇熟視無睹,我們輕巧地給人家貼上「政治正確」的標籤,甚至霸道地說一句:「這說明黑人就是不如白人啊!」

《摘金奇緣》導演朱浩偉也是新晉奧斯卡會員

事實上,無論是從奧斯卡會員「老白男」的主體構成,還是奧斯卡的評選機制,包括奧斯卡的獲獎數據,都無法支持「政治正確」的指控。關於這一點,將在最後做進一步討論。

03 奧斯卡的評選方式

根據投票者範圍和投票方式,我把目前的(意味著會隨時間產生更改)奧斯卡評選方式做成了一張表,以下會詳解其中的幾種投票方式。

3.1 最佳影片的提名方式:單一可轉移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準確地說,它採用的是STV的一種變式,基本原理如下:

首先,投票者將候選者按偏好排序,並根據需要提名的候選者數量和投票者人數設定一個過線門檻。

然後,獲得第一順位票數超過過線門檻的候選者拿到提名資格,並將它超過門檻的票數按比例分配給第二順位候選者。

最後,如果票數轉移後,有候選者達到過線門檻則獲得提名資格,仍然沒有候選者達到過線門檻則將獲得第一順位票數最低的候選者淘汰,並將它的票數轉移給選票上第二順位候選者。以此類推,直到選出所需數量的提名候選者。

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額外增設了兩個條件:第一是「附加規則」,率先獲得提名資格的影片,需要第一順位票數超過過線門檻10%,才能轉移票數;第二是最低門檻,最終至少獲得5%票數的影片才能拿到提名。

《好萊塢往事》拿下本屆奧斯卡十項提名

以下是詳解:

Step 1,全體奧斯卡會員每人列出自己認為最佳的五部影片名單並排序,以下依次稱為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第五順位。

Step 2,根據每張選票上第一順位的影片將選票分類。假設參加投票的會員總人數是1100人,需要選出的提名數量最多為10部,則每一部獲得第一順位選票的數量達到[1100/(10+1)]+1=101票的影片,自動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理論上,這樣的影片最多只可能有10部。當10部影片都獲得了至少101票之後,排名第11的那部影片至多也只能獲得1100-10×101=90票,遜於前10部。現在,就得到了全部提名名單。

Step 3,顯然,多數時候不會出現上述理想狀態。一旦某(幾)部影片特別受歡迎,它(們)就會拿到高比例的票數,導致很多影片票數無法過線。現在,比如說只有三部影片獲得了至少101票。那麼接下來採用「附加規則」,把這三部里得票數超過101×(1+1/10)=111票的作品拎出來,比如說排第一的影片獲得了280票,那麼就把它超出過線的179張選票釋放出來,然後按那280票的第二順位投給某部影片的比例,分配相應票數給這些影片(如果第二順位的影片票數在Step 2已經過線,則分給第三順位,以此類推)。

再把那些獲得第一順位選票數量不到1%(也就是11票)的影片全部剔除,把這部分選票釋放出來,然後分配給這些選票上第二順位的影片(如果第二順位的影片是已經被剔除的,則分給第三順位,以此類推)。由此獲得的累加新票數超過選票總數5%(也就是55票)的影片也有機會進入提名名單:當這些影片的數量不超過10-3=7時,全部得到提名;當數量超過7時,票數靠前的7部得到提名。由於後一種可能性比較小,於是自2009年來的多數年份,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不足10部。

提名不少卻一路陪跑的《愛爾蘭人》

這種提名機制的邏輯是什麼?

首先,保證那些最受歡迎的影片能拿到提名,且拿到提名的影片是至少受到一定數量人群歡迎的(5%)。

其次,保證那些整體而言次受歡迎的影片(也就是高頻出現在最受歡迎影片選票第二順位的影片)也能拿到提名。

最後,保證那些品味很糟、判斷失誤或愛投關係票的會員的選票上的好影片能出頭(那些第一順位票數不到1%的影片,顯然與大多數會員的判斷偏離太多,如果它是關係票,那麼排在第二順位的很有可能才是該會員認為最好的影片;如果它是出自壞品味,則該會員可能前三個順位都給了爛片,都被剔除,最終保證排在第四順位的好片計入票數)。

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

為什麼不採用每人只提名一部影片的方式?

首先,採用「一人一票」,常常需要組織會員多次投票,效率低。比如,當某一兩部影片特別受歡迎,獲得了大比例票數之後,其他影片由於票數分散且都得票太少,這樣就連最低數量的五部提名影片也選不出來。再比如,很容易出現第10/11名影片票數相同的情況,而沒有額外的權重信息來選擇其中更好的那一部。

然後,採用「一人一票」,容易造成提名上出現遺珠。比如,某部影片特別受歡迎,很多會員覺得它一定穩拿提名,自己多投它一票也沒意義,反而把自己的一票投給了次受歡迎的影片,結果最受歡迎的那一部爆冷落選。而前述的排序權重方式,使得那些原本沒意義的「多投的一票」的「第二順位」仍然是有價值的。

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有力競爭者《1917》

3.2 最佳影片的評獎方式:排序複選制(Instant-Runoff Voting)

IRV跟STV具有較大相似性。不同點在於:第一,它只需要選出一個獲勝者,因此不設過線門檻轉移票數,而只轉移排名末者的票數;第二,奧斯卡設置了最終50%以上票數的獲獎門檻。以下配合圖解。

Step 1,全體奧斯卡會員每人給提名最佳影片的所有影片按偏好排序,以下依次稱為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第九順位。比如,對於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我的排序是:

Step 2,根據每部提名影片獲得第一順位的票數將九部影片排序。如果票數最多的那部影片得票超過50%,則最佳影片就是它了。

Step 3,顯然,多數時候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就首先把票數排在最後一名的那部提名影片剔除,把這部分選票釋放出來,然後分配給這些選票上第二順位的影片,哪部影片的票數累計超過50%則勝出。

Step 4,如果仍然沒有超過50%,就再把排在倒數第二名的那部提名影片剔除並進行第二順位的分配,以此類推,直到有影片票數累計超過50%,成為最佳影片。

這種投票機制的邏輯是什麼?

除了在STV中已經回答過的,此處重點是,保證最佳影片具有廣泛代表性(50%以上)。

為什麼不採用每人只選一部影片的方式?

保證最佳影片是整體上最受全體會員認可的那一部。舉個例子,如果採取「一人一票」,可能《愛樂之城》獲得40%的選票,超過獲得35%選票的《月光男孩》成為最佳影片。但事實上,有50%的會員次喜歡《月光男孩》,而只有25%的會員次喜歡《愛樂之城》,兩相加權起來,顯然整體上《月光男孩》是比《愛樂之城》更受認可的影片,它就成為了最佳影片。下圖,是有人根據真實網友投票數據模擬的201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計票過程,在「一人一票」機制下並不領先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最終反超《美國狙擊手》勝出。

3.3 專業獎項的提名方式:單一可轉移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基本原理與最佳影片的提名方式相似。但是它沒有設置用於淘汰候選者的最低門檻,而是採用了不斷降低過線門檻的方式。下文將結合一個虛擬例子——演員分支提名最佳女主角——予以說明。

Step 1,奧斯卡演員分支的會員每人列出至多五位自己認為該專業獎項最佳女主角的名單並排序,以下依次稱為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第五順位。

Step 2,根據每張選票上第一順位的演員名字將選票分類。假設參加投票的分支會員總人數是600人,需要選出的提名演員為5人,則每一位獲得第一順位選票的數量達到[600/(5+1)]+1=101票的演員,自動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理論上,這樣的演員最多只可能有5位,進而都得到了提名。

Step 3,顯然,多數時候不會出現上述理想狀態。比如說演員甲300票、演員乙100票、演員丙60票、演員丁50票、演員戊30票,演員己25票……目前只有演員甲過線,占據了一個提名名額。由於演員甲得票數超過了101×(1+1/5)=121票,那麼就把它超出過線門檻的199張選票釋放出來,分配相應票數給這些選票上第二順位的演員,累計下來,演員乙150票、演員丙80票、演員丁60票、演員戊35票、演員己40票,這時演員乙過線,占據第二個提名名額。

Step 4,還剩三個提名名額,那麼就把所有選票除去已經過線的演員甲和乙占據的初始票數,也就是600-300-100=200票,則剩下的演員只要得票數達到[200/(3+1)]+1=51票,即可獲得提名名額,這時演員丙和丁勝出。

Step 5,還剩一個提名名額,那麼就再減掉前四位演員的初始票數,剩下90票,則剩下的演員只要得票數達到[90/(1+1)]+1=46票,即可獲得提名名額,顯然演員戊和己都達不到。這時,就要把獲得初始第一順位票數最少的演員的選票剔除並釋放出來,分配給第二順位的演員,以此類推……最終演員己率先達到46票,超越演員戊拿到最後一個提名名額。

3.4 最佳視覺效果獎的提名方式:疊代加權計分投票制(Re-weighted Range Voting)

RRV的基本原理是:每張票的初始權重為1,投票者先給每一位候選者打分,得分累計第一名勝出。然後根據第一名的得分賦予每張選票新的權重,再次計算其餘候選者的得分,其中得分累計最高者勝出,以此類推。

舉一個例子。現在有四部影片A、B、C、D,需要從中選出兩部作為提名影片。有100位會員進行投票,給每部影片在0-10範圍進行打分。假設投票結果是(方便計算,將打分情況簡化成僅三種):

有30張選票相同:A10分,B7分,C6分,D3分

有20張選票相同:B9分,A8分,C5分,D4分

有50張選票相同:C10分,D7分,B6分,A4分

總計:A=30×10+20×8+50×4=660分;B=690分;C=780分;D=520分

於是影片C占據第一個提名。這時,那30張選票的權重變為1/(1+6/10)=0.625,那20張選票的權重變為1/(1+5/10)=0.667,那50張選票的權重變為1/(1+10/10)=0.5(分子是選票上C的分數,分母是打分範圍的最大值)。

則重新計分:A=30×10×0.625+20×8×0.667+50×4×0.5=394分;B=401分;D=285分

於是影片B占據第二個提名。

第91屆奧斯卡最佳視效獲獎影片《登月第一人》

這種投票機制的邏輯是什麼?

保證提名的代表性和多樣性。一旦你最喜歡的那個候選者已經獲得了提名,那麼你的選票的權重就會降低,而別人的選票的權重降低程度要低於你的,特別是如果別人給那個候選者打了0分,則他的選票權重會保持不變。

其實不存在完美的投票方式,每一種投票方式在存在優點的同時,都或多或少有其弱點。前述的STV和IRV就存在多個弱點,其中對於奧斯卡而言,尤其重要的一個弱點是:它不滿足單調性準則(monotonicity criterion),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或者一群投票者提升某個候選者的偏好排序,反而可能降低這個候選者獲得提名或者獲獎的幾率。RRV能夠有效避免這一點。

這一點很重要,事關「政治正確」,所以舉個例子來討論:

假設有17位投票者對三部影片A、B、C進行偏好排序,並從中選出一部影片,投票結果如下:

6票:C>A>B

2票:B>A>C

3票:B>C>A

4票:A>B>C

2票:A>C>B

B拿到5票最少,被淘汰,C獲得9票,A獲得8票,C勝出。

如果有兩個「政治正確」的投票者,更喜歡C,於是把最後兩票的A與C對換,則變為:

8票:C>A>B

A拿到4票最少,被淘汰,A的第二順位全部是B,B獲得9票勝出。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悖論:如果兩個「政治正確」的投票者按照自己的真實評價投票,能夠得到他們希望的結果;而如果他們按「政治正確」的思路投票,看似增加了他們的希望,結果反而不是他們希望的。

事實上,STV和IRV能夠最好運作的一個前提,就是所有投票者都是「真誠的」,這樣選出來的一定是所有投票者加總起來最滿意的結果。相反,越是有人玩手段、耍策略,結果就越有可能事與願違。如果是在政黨選舉中,各黨派可能會基於民調、選民心理等數據,集體調整投票策略,來利用上述「缺點」為自己謀取利益。但問題在於,如果每個黨派都基於此去調整投票策略,那恐怕就誰也算計不了誰(所以才有「博弈論」嘛)。更何況,奧斯卡全體會員是一個鬆散的群體,既不存在明顯的派性,也無從通過公開渠道了解到其他會員的投票意願,那麼,各自為政進行投票的結果,即便其中有一部分人「心照不宣」地具有某些共識,也無法預知具體會對投票結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本屆奧斯卡奪獎熱門《小丑》

除非能拿到全部的投票數據,否則,僅僅根據結果去質疑奧斯卡的「政治正確」,真的一點兒也不科學,簡直可以說是迷信了。

恰恰相反,奧斯卡會員作為業界精英人士,他們具有獨立人格和專業評判能力,總體上他們更有可能基於自己的「真誠」進行投票。如果非要說他們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這個群體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當來自不同立場的意見反映到選票上來時,如果不是被互相抵消了,就是不知道導向了什麼未知方向。

3.5 最佳國際影片的提名方式

公允地說,這個獎項並沒有太大含金量。每個國家只能選送一部的做法意味著大量佳作早就被排除在了奧斯卡門外。只是因為「奧斯卡」的國際影響力,使得最佳國際影片也與有榮焉。

關於它的提名方式,只是程序上顯得複雜,而非投票機制本身複雜。

簡單地說:首先由各國選送,一國一部。接著由從全體會員中選取的數百名會員組成的國際影片委員會進行初選,每位會員必須至少觀看其中12部影片並評分投票。然後委員會選出7部影片,加上更專業的執委會另外選擇的3部影片,一共10部影片組成短名單。最後再從中投票選出5部提名影片。

唯一的強調是,它要求在接下來的評獎階段投票的「全體會員」必須看過全部提名影片。

創造無數紀錄的《寄生蟲》

3.6 除最佳影片之外的其他獎項的評獎方式:贏家通吃制(First-past-the-post Voting)

這個最簡單。所有會員都可以對每一個獎項進行投票,投給你認為最佳的那一部影片或影人,票多者勝出。

為什麼最終又採用了「一人一票」?

首先,每一個會員在他的專業(比如導演、演員、服裝設計師)之外,面對其他那些專業獎項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非專業的(雖然他們比普通觀眾要專業),這尤其表現在各種技術類獎項上。比如最佳混音、最佳視效,非專業人士只是通過看電影根本就無從了解這些技術的創作過程、方法與難點,缺乏專業知識來評價和比較它們之間的優劣,我們只是看到和聽到了最終的一個綜合性成品。

再者,有些獎項難以進行比較。各大電影技術行業公會的獎項,會進行細分,年代片的最佳藝術指導提名、奇幻片的最佳藝術指導提名、動畫片的最佳藝術指導提名等等,把它們放在一個可比較的範圍內由同行評議選出各自的最佳。而奧斯卡是沒有細分的,一個外行如何去評價一部奇幻片的藝指跟一部年代片的藝指誰做得更好呢,標準是什麼?

終獲小金人的攝影師羅傑·狄金斯

於是,在提名階段,由專業人士把本專業最好的五部影片篩選出來,保證了它們的份量是足金的,那麼接下來的評獎階段,包含多數不太專業人士的全體會員憑著個人的喜好,無論選出其中哪一位,都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位,它也已經足夠好了,值得受到嘉獎。

對於那些技術獎項,拿到提名就是莫大的肯定。根據多家媒體對會員的匿名採訪,有些會員對於技術類獎項其實是投給了他最喜歡的那部電影,畢竟好電影往往包含了好的幕後製作。這也是某些高口碑作品能夠包攬多個技術獎項的原因,大家都跟著感覺走,選它肯定錯不了,即便它在具體技術方面未必是最好的。

距離最佳影片僅一步之遙的《愛樂之城》

04 奧斯卡不一定正確,但一定扯不上政治正確

接著上面的談,贏家通吃制其實是最容易被「政治正確」利用的,它完全滿足「單調性準則」,想讓某部影片或影人獲獎,直接把票投給他就好了。

然而,諷刺之處在於,對於這些容易被「政治正確」利用的專業獎項,反而很少看到有人對它們提出質疑,唯有最不容易被左右的最佳影片獎及其提名,卻遭到最多人的質疑。

這恰恰說明了,奧斯卡本來就沒有什麼莫須有的政治正確。否則何以99%的最佳女主角都是白人,99%的最佳導演都是男人?想搞政治正確的話,在這些獎項上「做手腳」太容易了,誰是黑人就投給誰嘛。

有些中國觀眾往往存在「證實性偏見」,而意識不到自己邏輯的不自洽。只看到一部自己囿於文化差異而欣賞不來的《黑豹》獲得了提名,就嚷嚷著政治正確。

如果第91屆奧斯卡是政治正確的,何以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提名里沒有一部是女導演的作品?比如Marielle Heller趙婷?何以最佳男女主角提名里沒有一個黑人?比如John David WashingtonRegina Hall,他們都有著不錯的口碑。

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同樣遭到美國媒體普遍批評,比如《小婦女》的導演Greta Gerwig未能獲得最佳導演提名,媒體報導該片在前期試映時,觀眾絕大部分是女性,男性觀眾根本不關心這部女性題材佳作。

《小婦人》

如果奧斯卡出於某種目的、奧斯卡會員出於某種集體心態,把他們中的一兩個「保送」到提名名單,不僅不會獲得專業性方面的質疑,還能引來媒體的讚美,一舉多得呢!

可是抱歉,政治正確真的不是奧斯卡的想法和玩法,它通過投票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就是什麼。

黑人作品不僅沒有在奧斯卡受到什麼「優待」,恰恰相反,黑人作品常常是受到忽視的。

2015年,《好萊塢報導者》的一項調查,無情地揭露了這一點:在當年全部八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中,黑人題材的《塞爾瑪》是奧斯卡會員在投票時沒觀看過的人數最高的一部,10%的會員沒看過!而當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正好是沒看過比例最低的《鳥人》。無獨有偶,提名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逃出絕命鎮》也有媒體爆料很多老會員沒看過。

倒不是說這些「老白男」一定抱有種族歧視,而是他們本來就精力有限,對這些跟自己族群關係更遠的作品不感興趣,也就不想去看。這種傾向的存在無疑加劇了少數族裔題材作品獲獎的難度,也顯然是有失公平的。

再聯繫到2019年,被媒體普遍看好的《月光男孩》導演新作《假若比爾街能說話》沒拿到最佳影片提名,不排除是有些會員懷著「最佳影片提名里黑人題材作品不能『過多』」這樣的心態,在已有幾部黑人題材佳作的情況下相對忽略了這一部更小眾的作品。

《月光男孩》

換而言之,一部少數族裔題材作品想獲獎、一個少數族裔演員想獲獎,即便在實力完全相當的情況下,它和他還有她遇到的無形阻力已經大於其他作品和其他演員。

這樣的作品和演員能獲獎,意味著它和他還有她獲得了比起一般對手的勝出所需更多的選票,這種「起評分」就有差異的比賽竟然能被強行解讀成「政治正確」,這除了是對獲獎者所付出艱辛努力的侮辱,還是對大多數認真投下神聖一票的會員所擁有的獨立人格的侮辱,也是對喜歡那些影片的廣大觀眾的侮辱。

憑藉《假若比爾街能說話》收穫最佳女配小金人的雷吉娜·金

在集體主義意識形態下成長起來、不以人云亦云和牆頭草為恥的人,大概難以明白那些在基於個體主義、主張個性和自我意識、勇於發表不同觀點的氛圍中生活的人的腦迴路。

我決不否認美國在某些領域或情況下存在過度政治正確,以至於造成反向種族歧視等爭議性後果,但是對於目前還是「老白男」的奧斯卡來說,「政治正確」基本上就是莫須有(不排除個別人有這種傾向)。

充滿老套「白人救世主」內核的《綠皮書》拿到最佳影片的結果再一次證明,由占全體會員大多數的一群又老又白的男性會員主導的奧斯卡,仍然鍾情於主旋律和正能量,而迴避創新、激進與開放性,那些真正反映少數族裔的生活與困境、現實與彷徨的佳作,想要獲得奧斯卡的認可仍然是阻力重重。

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總之,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奧斯卡在某些影片的提名或者獲獎上存在「政治正確」的騷操作,相反,我完全贊同奧斯卡調整會員構成,讓其更具代表性、多樣性和國際性的路子。

去年奧斯卡有多部外語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多項提名,可能就是更多國際會員參與投票的產物,這再次提示了「文化差異」的存在。即便如此,今年受到廣泛好評、在各種電影獎項中一路領先的《寄生蟲》也幾無可能拿到最佳影片。但我樂見未來在奧斯卡舞台上看到更多更好由非白人族裔主演的佳作,讓我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和族群里,永恆的人世間悲歡離合。

本文為作者 不散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 https://107cine.com/stream/12139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