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一隻蝙蝠」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

環球網 發佈 2020-02-03T17:53:20+00:00

題:記者手記:「一隻蝙蝠」,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一種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似乎正在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生活形態。

中新社北京2月3日電 題:記者手記:「一隻蝙蝠」,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一種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似乎正在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生活形態。而科學家們對這種病毒研究的結論將矛頭越來越指向蝙蝠。

資料圖:檢測組工作人員進行病毒檢測。中新社記者 李佩珊 攝

在一個因疫情被迫延長的春節假期中,多數中國網民重新定義了「家的味道」。

75度酒精、84消毒液、抗菌度99%洗手液,以及各種型號的口罩,統統往家裡搬。買不到,心急,惆悵。倘若有誰一次性全部買到這些抗疫「神器」,難免會令丈母娘眉開眼笑:「姑爺真有本事!」

如有外出回家,洗次手,香皂、洗手液、消毒紙巾成了「標配」。如果少了中間一環,全家老少都會盯著你:「你不要命了?我們可想活著!」

這兩天,微博熱搜上,一篇「春節這幾天才知道的真相」,引發「90後」、「00後」群體吐露心聲:「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跟菜市場的大爺大媽們搶菜,更沒想到會花巨資買口罩。」「原來一直玩手機居然會煩到想寫作業」……

「宅」,亦有宅的「難言之隱」,易胖。

「最近宅在家這幾天,我的體重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並沒有機會出去喝奶茶,這幾天我知道了一件大事:奶茶不胖人!」

「去小區門口取個快遞,居然成為春節期間最大的運動量。」

有人盯著微信運動小程序。朋友圈裡誰走了多少步,看得一清二楚。「這個時期超過一萬步者,不是醫護人員,就是媒體記者。若不是二者,馬上『舉報』!」

自嘲與無奈之餘,2020年,其實每個人都想好好活著。

在疫情防控緊要關頭,無數中國人都牽掛著武漢。從「恐鄂」,到願捨命為「武漢治病」,無論哪個行業,哪個群體,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去書寫一部名為「武漢命運共同體」的故事腳本。

當然,一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出現,有人與自然如何相處的再思考,亦需總結「能吃什麼與不能吃什麼」的「楚河漢界」與「涇渭之分」。而更需警醒的是,對中國而言,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近,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個段子稱:現在每天刷微博和朋友圈的心情真是跌宕起伏,不是憤怒得手腳冰涼,就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有人憎恨蝙蝠、憎恨吃蝙蝠的人。一個人吃,讓14億人跟著遭罪,恨得「咬牙切齒」。儘管鍾南山院士早就指出了蝙蝠極有可能是此次病毒的「宿主」,湖北省科技廳廳長王煒也透露,最新動物溯源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的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可網友跟帖:「這跟蝙蝠有何關係?蝙蝠界不背這個鍋!」

讓人糟心的傳言也不少,從住不上院的患者,到進不了醫院的救援物資,從「一問三不知」的官員,到陷入輿論旋渦的武漢紅會……這其中有謠言,有誤會,但也有不少是事實。

廣西一名衛生健康官員因在居家醫學觀察期間違規外出參加聚餐,隨即受到免職處理、立案審查。這一案例,不僅向所有官員群體發出明確信號,亦對普通民眾給予警示,重大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應自律。

讓人感動的事也很多,醫護人員捨生忘死、公安民警堅守崗位、社區工作者在防疫一線、志願者不休不眠……

「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鍾南山說動才動!」

有人形容,17年後,再次「愛上鍾南山」。

因為「一隻蝙蝠」,讓中國在時隔17年後再次面對一場馬拉松式的舉國戰「疫」,以史無前例的措施遏制疫情。改變中國人生活形態的同時,藉此磨難,或為復興路上提供新的解題良藥。

猶如一位網友許下的新年願望: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武漢「治癒」,舉國安好。(完)

【編輯:周馳】

責編:沙 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