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宮崎駿動漫中的自然之美、治癒之美

堯小瑤讀書 發佈 2020-02-03T00:56:40+00:00

1988年4月16日,電影《龍貓》在日本上映。上映30多年來,口碑一直不錯,豆瓣評分高達9.2分。《龍貓》情節簡單,但卻特別溫暖治癒。

1988年4月16日,電影《龍貓》在日本上映。上映30多年來,口碑一直不錯,豆瓣評分高達9.2分。《龍貓》情節簡單,但卻特別溫暖治癒。

影片主要講述了由於母親生病,小月和小梅跟隨父親搬到了鄉下一處房子裡,在那裡小月和小梅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妖怪龍貓……


1、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展現自然之美

小月的母親得了肺結核一直在住院,父親為了給母親創造一個好的居住環境,決定搬到鄉村居住。他們的新家坐落在山坡上,是日式傳統的木質房屋。院子內有水井,有花有草,還有一棵高達數丈的茂盛的樟樹。尤其是五顏六色的花,點綴了美麗的鄉村。影片中出現了黃色鳶尾、紫色鳶尾、長葉車前、一年蓬、蒲公英、魚腥草、向日葵、還有農村房前經常種的蜀葵等等。花草細節逼真,種類繁多,再現了記憶中鄉村景色。遠處便是整齊的水稻田,猶如綠色的波浪。空氣中散發著花香青草的味道。

這裡不但景色優美,人也淳樸善良。住在隔壁家的婆婆看起來像個女巫,但她很慈祥很有愛心。在小月一家人未住進房子前,她經常來打掃房子。小月一家人來到之後,經常幫忙照看小梅。還帶著小月和小梅一起去菜園摘菜--黃瓜西紅柿玉米等。黃瓜讓冰涼的井水浸泡過之後又脆又涼又甜,那是無污染純綠色自然的味道。


宮崎駿之所以打造了影片中的自然之美,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關。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因此,宮崎駿的影片中總會出現搬家的場景。《龍貓》的開頭便是搬家,《千與千尋》也是如此。二戰後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大片的森林和自然景色被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工廠和高樓大廈。宮崎駿懷念原始的自然之美,因此影片中再現了自然之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自然也回報於你。

2、無條件鼓勵和信任孩子,展現父母對子女的信任和尊重

小月和小梅搬到新家後,特別開心快樂。她們圍著腐爛的柱子跑老跑去,在院子裡開懷大笑。四歲妹妹小梅更是將可愛發揮到極致,兩個小辮子隨著她跑動跳上跳下,跟在姐姐屁股後面重複姐姐做過的事情。見到了一大群黑色的煤球蟲沒有害怕,而是睜著好奇的大眼睛盯著它們。


聽說這房子是個鬼屋,一般人聽說是鬼屋時都會害怕恐懼,姐妹倆表現則不同,她們不但沒有害怕,還特別好奇興奮,急不可耐地去參觀房子。

孩子們言行思想能夠表現出父母的教育。小月小梅不怕鬼屋,是因為爸爸經常對他們說,「那可太棒了,住鬼屋是我從小到大的願望。」

母親對鬼屋也沒有表現出害怕,而是鼓勵孩子們自己去探索。

「哎?鬼屋? 我最喜歡鬼屋了 好想早點出院見見妖怪們。」

父母尊重孩子們的想法,不論這些想法在成人眼裡是幼稚還是成熟,父母都選擇相信,這樣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和想像力。


一天晚上颳大風,小月小梅和爸爸正在洗澡。風呼呼吹過,小月說房子會不會吹倒?爸爸心裡也沒有底,他大聲哈哈笑起來,說大聲笑可怕的東西就跑了。小月也跟著大笑起來,小梅則說人家才不害怕呢!正是父親這種樂觀無畏的精神,影響著孩子們,孩子們也堅強樂觀。

小梅發現了龍貓,在龍貓毛茸茸的肚子上睡了一覺。小梅說她看見龍貓了,爸爸沒有否定,而是積極地肯定,說龍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或許有些成人認為孩子的想法很荒唐,但不要否定孩子,可能是成人失去了童心,小月爸爸的做法才值得學習。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們是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愛也是如此。給予孩子們足夠的信任和肯定,傳達給孩子樂觀的精神,孩子會一生受益無窮。

3、孤獨恐懼總會消解,影片展現了治癒之美

母親生病住院,小月和小梅缺少母親的關愛。小月聰明懂事,在母親住院期間承擔了母親的角色。影片中有一幕是父母起床晚了,小月早早起床做好了早飯以及中午的便當。不過十歲左右的小月,就已經懂得了幫助爸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難怪媽媽說,小月太像她了。

小月畢竟也是個小孩子,她心中也渴望媽媽的陪伴和關愛。住在陌生的房子裡,她的內心深處也有孤獨和恐懼。小梅的恐懼也是媽媽不能陪伴自己。


媽媽感冒發電報來,小月擔心媽媽病情嚴重。小梅一直抱著新摘的玉米跟在姐姐後面,她想親手送給媽媽。在得知媽媽不能按時回家來,生氣地和姐姐吵了一架。小梅就決定用雙腳,用一種天真的倔強,跑去醫院。

小月發現小梅不見了,便到處找小梅。婆婆和村裡的人們一起幫著找。婆婆在河裡發現了一隻童鞋,誤以為是小梅的。小月來到後發現,鞋的顏色相同,款式則不同。小月和婆婆的放下心來。

小月突然想起求助龍貓。龍貓給予她幫助叫來貓公交車,帶著小月去尋找小梅。天色暗了下來,小梅孤獨地坐在路旁,聽到了姐姐的叫聲歡悅起來。在姐姐擁抱她的一刻,她感覺到了安全溫暖。貓公交車帶著她們去醫院看望了媽媽,姐妹倆得知媽媽平安無事後很開心,並把玉米留在了窗台上。

是愛溫暖了孤獨無助的靈魂。姐姐對妹妹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鄰居和龍貓對姐們的愛,匯聚成一條河流,流過小月和小梅的心裡,讓她們感受到愛,這就是治癒的力量。


童年是一個人成長為什麼樣子的重要階段,它無疑影響著一個人長大後的思維方式、處事態度。每一個人童年裡,有過傷痛、有過快樂、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龍貓》能讓你回憶起童年,和自己的童年對話,隔著漫長的時光仿佛看到了那個快樂的小孩,亦或是悲傷的小孩。我們已經長大,可以為曾經的自己療傷,走出困境,勇敢面對自己。

4、簡單的情節完整的敘述,是純粹的宮崎駿動畫電影

宮崎駿在製作《龍貓》這部作品時抱著即使不賺錢也無所謂的想法,並沒有討好觀眾的意思。可以這麼說《龍貓》是純粹的宮崎駿動畫電影,情節簡單但敘事完整,治癒力量滿滿。

影片中的開頭小月小梅剛到房子裡就發現了橡子。她們猜測是老鼠亦或是松鼠作怪,其實都不是,這是為龍貓的出現做鋪墊。

小月幫助爸爸做飯時,外出拿木柴,一陣大風颳來。大風的出現也是為龍貓出現做鋪墊。龍貓個頭很大,一吹氣就颳大風。一般人看不到龍貓,龍貓從人們身邊經過,就是一陣風。只有純真的孩子才能看到龍貓。小月和小梅是純真善良的孩子,正好又和龍貓是鄰居,自然就見到了龍貓。

下雨天小月和小梅去公交站接爸爸,遇到了同樣去公交站的龍貓。小月主動把傘借給了龍貓,龍貓則給了小月和小梅一小包橡子作為回禮。這是他們建立友誼的開始。


影片的高潮是在小梅拿著玉米去醫院找媽媽,小梅迷路,小月和全村人一起尋找小梅。最後在龍貓的幫助下,小月找到小梅,並且一起看望了媽媽。

結局是在結尾音樂響起,媽媽回到了家,一家人開心快樂的生活。

《龍貓》情節沒有大起大落,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小月和小梅與龍貓的建立友誼互幫互助,這也是人與自然的美好的共處。同時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有快樂有悲傷,孤獨無助總會被消解,我們也被美麗的畫片清新的音樂溫暖的愛治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