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不起讓"人海戰術"?別扯了!不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根本玩不好

築壘地域 發佈 2020-02-04T12:28:20+00:00

在數不盡的美國娛樂文化洗腦下,很多人都以為美國大兵各個是天神下凡,都能刀槍不入以一敵百,然而細查歷史卻發現,美軍才是把所謂"人海戰術"玩得最溜的軍隊。

在看好萊塢大片時,總會發現一個套路,美國大兵們抱著機關槍突突突殺殺殺,敵人發動"人海戰術"蜂擁而來,然後留下一地屍體而去……在數不盡的美國娛樂文化洗腦下,很多人都以為美國大兵各個是天神下凡,都能刀槍不入以一敵百,然而細查歷史卻發現,美軍才是把所謂"人海戰術"玩得最溜的軍隊。

"人海戰術"作為一種軍事術語,其實算是一個小小的翻譯問題,這個戰術的真正翻譯應該叫做"人浪戰術"(Human Wave),這種戰術利用的是源源不斷的散兵線對敵人施加不停的兵力和火力打擊,使敵人快速崩潰的一種戰法。而且那種在電影里密密麻麻的進攻隊形,在現實中也是很少出現的。很多所謂的"人海戰術"根本算不上什麼現代軍隊的戰術,更多是一種靠著人多往上"莽一波"的落後體系。最典型的莫過於英國鎮壓馬赫迪起義的恩圖曼戰役,數萬馬赫迪軍密密麻麻的用中世紀戰法涌過去,卻被英軍機槍集體射殺。其實,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浪戰術",是非常考驗一支部隊的組織能力和紀律性的。

美國人玩人海衝鋒,恐怕是很多人不甚了解的美國內戰中的次數很多,衝鋒戰比較著名的有北軍發動的瑪麗高地衝鋒,南軍在葛底斯堡發動的皮克特死亡大衝鋒,北軍發動的猛烈冷港衝鋒,南軍發動的更加孤注一擲納什維爾戰役中的各種衝鋒。在美國內戰中,南北雙方的相互衝鋒經常付出整支部隊傷筋動骨的代價,動輒就是成千上萬人的死傷。但是在高漲的求戰意識下,密集隊形衝鋒形成的"人海戰術"依然是可以在士氣上壓垮敵人的必要手段。美國人的好戰精神在南北戰爭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北方利用自己的人口優勢,經常對南軍發動數倍於南軍的"人浪進攻",而且不惜傷亡代價。

到了二戰,美軍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經常集結數倍於對方的兵力火力發動進攻。以硫磺島戰役為例,日軍兵力不到兩萬,而美軍則有七萬之多。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美軍密密麻麻的全面對日軍發起進攻,最後在傷亡28000多人後才拿下硫磺島。同樣在沖繩島,美軍出動了55萬大軍,去圍攻只有十萬之眾的日軍,照樣打的損兵折將才殲滅這些日軍。

不僅僅在亞洲戰場,在歐洲戰場,諾曼第登陸後,為了打敗法萊斯地區的德軍,美軍帶著盟軍用了近百萬兵力發起進攻,光是飛機就出動了1500架。儘管如此,還是讓近一半德軍突出重圍,這些德軍在後來的阿登反擊中令美軍吃盡了苦頭。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在後來的阿登反擊中,美國101空降師被德軍圍在巴斯托涅地區,儘管美軍一直吹噓頂住了德軍五個師,然是事實上大部分德軍"只是路過",真正圍著101師近20000人的,只有老弱殘兵居多的德軍8000多人,這實在不是一個值得誇耀的戰績。

至於到了抗美援朝,無數人為了醜化志願軍而大談志願軍是在用"人海戰術"打仗。但這幫人立刻就忘了,在松骨峰戰鬥的最後時刻,美軍對只有志願軍半個連防守的松骨峰陣地發動了一次團級衝鋒,而且後方還有一個炮兵團進行火力支援,天上還有飛機轟炸。這麼猛烈的"人海戰術""火海戰術",卻在志願軍陣地前被打的狼狽不堪,最後不得不丟棄全部重武器奪路而逃。所以筆者的建議是,如果再有人高喊美國人是"人海戰術剋星"的屁話,那麼問問他們敢不敢當著美國大兵的面這麼說,如果說了,他們不被美國大兵一巴掌把臉扇爛才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