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送藥、VR治病,科技在如何改變醫療行業?

鈦媒體app 發佈 2020-02-04T19:43:39+00:00

最近這段時間,UberHealth的負責人 Dan Trigub在幾個不同場合都提到,未來Uber Health要切入處方藥遞送領域,其他未來可能遞送的物品還包括醫療器械、醫療餐等等。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陳潔,凱爾特創投亞洲合伙人、Centregold Capital管理合伙人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然而現代醫學的進步,讓我們有機會享受更多健康時間,甚至和死神競賽。

而發展迅速的現代科技,與醫療這個剛需市場結合,催生出了更多的創新機遇。近幾年來,醫療成為了AI等技術落地的重要窗口,有著極為豐富的數據資和巨大潛在市場,從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擘,到數以千計的創業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切入,分一杯羹。

目前,AI在醫療領域最廣泛的應用是圖像處理,而作為活躍在中美兩地的投資人,我想拋磚引玉,談幾個稍微小眾一些、然而很值得關注的科技與醫療結合的賽道。

為醫療而生的精準物流

一直以來,醫療領域的供應鏈是非常複雜的,從藥廠、藥店、零售店等等,一份藥品要到患者手上,可能經手的機構有超過10家。

然而在老齡化與精準醫療的雙重趨勢下,我們對於更好的醫療物流的需求又在不斷增加,這就帶來了針對醫療的「精準物流」。Industry Arc的報告顯示,這個市場將從2015年的734.8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近千億美元。

最近這段時間,Uber Health的負責人 Dan Trigub在幾個不同場合都提到,未來Uber Health要切入處方藥遞送領域,其他未來可能遞送的物品還包括醫療器械、醫療餐等等。這類遞送與其他類型的遞送的差別就在於,需要控溫,時間上也得非常準確,對於技術的要求更高。

如果說Uber負責的是「最後一公里」,那其實醫療相關的精準物流已經蠢蠢欲動許久了——UPS最近宣布,將在明年年初開放針對醫療用品的遞送項目,讓用戶可以根據傳感器和數據分析,獲取醫療包裹「接近實時」的位置更新;之前FeDex也提供了一個名為「SenseAware」的項目,讓用戶可以接近實時地掌握包裹位置,並且做到溫度、光線、氣壓的相應調控。

另一方面,藥廠本身的供應鏈也需要更好的技術。之前德國一家很大的藥廠Merke宣布,要開始使用一個大數據軟體平台,用來預測和管理它的藥物供應鏈。在這之前,美國大概一年會有150-350種藥物有短缺的情況,而藥廠一般都是通過分析過去的供需和銷售歷史來預測、做供應鏈管理,這在未來都會通過AI、大數據技術變得更加精準、可靠。

更多的虛擬現實在如何幫助人們?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最初的熱潮中,許多人都認為他們的「killer app」會出現在泛娛樂領域。誠然,身臨其境的臨場感與強烈的沉浸感聽起來很讓人興奮,但從刷新率到數據傳輸速度,現在的AR、VR技術及內容還很難提供真正流暢、高質量的娛樂體驗。然而這些技術在醫療領域,卻有著直觀的需求與市場。

比如VR(Virtual Realty虛擬現實)技術來進行心理疾病的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發病率約11%,有3.4億抑鬱症患者,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自殺。然而69%的抑鬱症患者看病時只陳述軀體症狀,11%的人堅決否認患有心理症狀。定期造訪心理諮詢師,對許多病人來說也是一項負擔較重的開支。

有了虛擬現實技術,心理疾病的治療會變得更加便利、也更加可負擔。舉個例子,它可以用於幫助患者從心理創傷中恢復,在一個更「安全」的環境中直面自己具有心理障礙的場景,比如在醫生的辦公室或自己的家中。

WNPR的報告顯示,耶魯健康及學習型遊戲中心的研究者認為,虛擬現實還有可能幫助青少年擺脫電子菸。

VR醫療領域在2017年約為8億美元、2018年約為15.6億美元。根據Marketsand Markets的報告預測,這個市場會在2025年增長到65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30.7%。除了MarketsandMarkets以外,Zion Market Research、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等研究機構也都發布了相關報告,結果或多或少都是認為這個市場會在未來幾年中快速增長,包括硬體的頭顯及追蹤系統、軟體平台等各個不同領域,應用方向包括上文中提到的心理疾病治療、手術協助、醫療相關的訓練、遠程問診等等。

精準醫療的進一步發展

最後我想談的是在AI幫助下,基因組學及3D列印技術在醫療中的進一步應用。

從本質上來講,基因組學技術可以說是精準醫療的一個分支。基因組學技術可以讓人類更了解疾病是怎麼出現的,但是計算量巨大。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基因組學技術有了很大的進展——

人類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分析基因及基因突變,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到具體的治療中去,如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囊腫性纖維化這類遺傳疾病及癌症。

以癌症為例,癌症其實就是基因變化後,無法控制的增長帶來的一系列病症。這些變化可能包括基因突變、基因排序變化、基因刪除等等。根據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這些基因的改變是90%-95%人類患上癌症的原因。

而通過研究癌症細胞的基因序列,將其與普通基因序列進行對比及分析,科學家們就可以對癌症的原理有更多了解,並根據這些了解來設計更好的治療方案。

BBC Publishing的報告預測,全球的基因編輯市場將會從2018年的14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4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5.7%。在這一風潮下,許多專注於相關技術的公司,在沒有開發出具體產品的情況下,就已經備受關注了。

以今年剛提交招股書的基因編輯公司Beam為例,他們的技術能夠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在特定位置切割基因組,以去除或添加DNA片段。而其實,他們還沒公布自己的技術將最先應用到什麼疾病上。

「如果現有的基因編輯方法是基因組的'剪刀',那麼我們的基礎編輯器就是'鉛筆',擦除並重寫基因中的一個字母。」在招股書中,Beam這樣解釋自己的技術。通過針對基因中單一的基礎錯誤(稱為點突變)進行開發,Beam的技術很可能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疾病種類。「而我們已知的事實是,點突變和58%以上的疾病相關」。Beam在招股書上寫道。

而3D列印技術同樣是精準醫療里一個重要的技術推動力。顧名思義,3D列印技術可以極為精準地列印出某一個部件,而在醫療領域,這可能是手術用品、皮膚、人工關節、義肢甚至未來的人工器官。我此前投資了一個做3D列印關節的公司ZS Fab,可以通過技術定製股骨柄、髖臼杯、人工椎體等植入假體。這種定製而非標準化的植入假體,讓醫生的工作變得更容易、也讓患者能夠更好地適應和康復,最近他們已經完成了動物實驗。

2018年,全球醫療領域的3D列印市場達到9.73億美元。Reportlinker預測,2026年,這個數字會變成36.92億美元。

其實,醫療作為與人類的生命息息相關的重要領域,可以說是正全方面地接受技術的衝擊與變革。比如醫療物流領域,除了上文提到的溫控、實時位置更新等,我們未來可能會看到,體型袖珍的的無人機穿梭在天空中,忙碌地遞送醫療用品。

作為投資人,我們能做的、需要做的,就是對新技術保持敏感,關注其真實應用場景及落地的潛力。

比如我此前投資的Cerebral,就是一家提供在線心理服務的公司,他們關注到北美心理疾病市場的巨大需求,希望能通過在線問診、開藥、提供月度訂閱服務的方式讓心理疾病治療變得更加便捷、可負擔,剛發布就吸引了很多注意力。

還有通過app幫助人們戒菸的Vincere Health,都是利用現有技術,找到了一個優秀的切入點。我很期待未來, 通過技術的發展和創業者的努力,醫療短缺和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能夠真正得到解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