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帝王胸懷與爭霸策略,在他的詩中早已透漏了出來

玉成 發佈 2020-02-04T15:07:23+00:00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黃巢在科舉考試落榜後,發感慨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而朱元璋詠菊,則是「百花發時我不發」,與朱升給他提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稱霸策略暗暗相合,即在他人爭鬥之時,隱忍不發,積蓄力量,等時機成熟,一飛而沖天。

《尚書》中寫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文人騷客用詩詞寄託胸懷。

歷代帝王,不乏喜好詩詞者,從他們所寫的詩詞中,能看到作為帝王的心胸與格局。昔漢高祖劉邦回老家大宴鄉親父老,酒酣之時擊缶而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達自己功成名就卻思良將安定四方的帝王心志。

劉邦可算是一個平民皇帝,可以說從小沒好好學習,然經歷的事情,讓人的眼界與心胸不斷變化,當成為九五之尊,所思所言自然也就有了高屋建瓴的感覺。

與劉邦類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身於微寒,可謂是一窮二白地從底層摸爬滾打,統江南、建明朝、破殘元,毛主席評價朱元璋:「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帝王的心胸懷天下,朱元璋曾作一首《野臥》:

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以天為被,以地為床,日月星辰都作伴,晚上睡覺甚至都不敢舒坦地伸個腳,怕一腳把這九州大地都給蹬穿了,此種胸懷,可謂包納天地,大氣磅礴。

起自微寒的朱元璋,當過和尚,哪看過什麼書,學過什麼文化,朱元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詩詞水平的呢?他曾經這樣說過自己:「我本野人,未曾從師指授,然讀書成文,釋然自順,豈非天乎?」

說自己本就是個鄉村野人,從來沒有老師教過,不過後來讀書也好,寫文章也罷,都順順利利,手到擒來,自誇說這難道不是天生的麼?

抗元前期,朱元璋曾讓他的謀士朱升教過讀書寫字,至於說自己在讀書上面是天才,恐只是話語上的自我天命說。

也是這個謀士朱升,給羽翼尚未豐滿的朱元璋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而這個策略,也間接地在他的詩詞中有所反應。

朱元璋在《詠菊花》一詩中寫道: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花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這首詩與唐朝起義的黃巢《不第後賦菊》很像,也可以說是進行了改動,黃巢詩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黃巢在科舉考試落榜後,發感慨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而朱元璋詠菊,則是「百花發時我不發」,與朱升給他提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稱霸策略暗暗相合,即在他人爭鬥之時,隱忍不發,積蓄力量,等時機成熟,一飛而沖天。

趙翼評價朱元璋為「帝王、豪傑、盜賊兼而且也。」朱元璋有帝王的心胸,有豪傑的格局,又能做出盜賊的手段,三種人格合為一身,成就了平民皇帝朱元璋。

什麼樣的心胸,則有什麼樣的言語與行動,格局的大小,決定著成就的最高程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