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是假拳」

武術之家網 發佈 2020-02-05T22:01:46+00:00

至於好看的拳為什麼就不能打,能打的拳又為什麼不好看,小伙子們往往困惑不已,搞不清到底是自己功夫沒練到,還是老師教錯了。

一、在技擊中,為什麼只能使用簡單的動作

  「好看的拳不能打,能打的拳不好看。」很多武術愛好者有這樣的共識。

  至於好看的拳為什麼就不能打,能打的拳又為什麼不好看,小伙子們往往困惑不已,搞不清到底是自己功夫沒練到,還是老師教錯了。

  我明確地告訴你,你沒有錯,問題出在你所學的拳術動作上,是那些拳術動作過於規整優美而不切實際了,因為運動心理學發現:激烈的應激刺激會影響人對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降低思維的變通性,從而使人以刻板和僵直的方式解決問題(見運動心理學)。

  拳腳相搏屬於強烈的應激刺激,而空練還有說手、餵手給人的應激刺激則微弱得多。這些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經講過。

  什麼是「內部信息」?放到拳術技擊里來說,它主要指你平日訓練的拳法動作、技擊戰術、老師的教導叮囑等等。

  拳術技擊中的「外部信息」呢?簡單地說,指對手的一系列動作,及動作的變化等等。

  「影響對內外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這句話,在拳術技擊中的意思就是:影響你對自身拳法、戰術的使用(影響對內部信息的提取與分析),擾亂你對對方拳腳動作及動作變化的注意(影響對外部信息的提取與分析)。

  「降低思維的變通性」這句話差不多不用解釋,大家都明白,人動起手來是沒有時間去想的,來不及想,思維的變通性當然會降低。

  「以刻板和僵直的方式解決問題」,對於拳術技擊來說,就是以簡單的拳術動作去搏鬥。在解釋了這段「運動心理學的解釋」之後,我已無須再嘮叨,大家即可明了:為什麼那些姿勢優美的拳法(包括規整的拳架和發力),一到拳腳相搏就使不出來,而能夠使出來的,都是非常簡單的動作。一切都是應激刺激惹的禍。

  需要強調的是,拳術動作的簡單,不僅指姿勢上的簡單,因為有很多拳術動作,譬如撐錘、崩拳、摜耳、炮拳、鑽拳、通天炮等等,看動作姿勢,都堪稱樸實無華,但是它們在動作幅度、動作時間、動作節奏……等因素上,卻不夠簡單,不適應技擊那麼強烈的應激刺激。就是說,一個能應對技擊的拳術動作,它是不是足夠簡單,是否符合實戰要求,要綜合「動作姿勢、動作幅度、動作時間、動作力量、動作速度、動作速率、動作節奏」七個要素(見運動訓練學),而不僅僅是看姿勢,一個合理有效的簡單拳法,來自於這七個要素的相互配合。

  二、不能適應技擊的強烈應激刺激,不是真正的傳統拳法

  我們拿上述的應激理論來談一下辨別真假傳統拳法的問題。

  幾年以前我曾在《搏擊》上說:拳術動作是否合理有效,投入拳腳對抗即可得到檢驗。

  從應激理論來說,合理有效的拳法動作,是指能適應技擊這種強烈應激刺激的動作,不能適應技擊刺激的動作,難以說是合理有效的。把應激理論用到辨別真假傳統拳法上,就是:凡真正的傳統拳法,必是合理有效的,是能夠適應技擊這種強烈的應激刺激的;凡是不能適應技擊的強烈應激刺激的拳法,必然是有失合理不夠有效,難以稱為真正的傳統拳法——我們不是一直堅信傳統拳法是非常厲害的嗎?假如不能適應技擊的強烈應激刺激,怎麼能叫厲害呢?

  當然,即便是真正的傳統拳法,在有效性上,也有「非常有效」與「效果一般」之分。

  但不管是非常有效還是效果一般,它們都在有效的範疇內,與無效、挨打絕然不同,所以,如果大家還承認傳統拳法是能打的,那麼這個能打,必然是指能有效地適應技擊的強烈的應激刺激(哪怕其效果一般),否則即是被篡改的傳統拳。

  三、應激刺激強烈的「武林大會」

  「武林大會」舉辦以來,不斷有人指責拳手技術單調,打得不好看,不是原汁原味的傳統武術。說這話的如果只是愛好者也就罷了,愛好者普遍沒看過傳統武術是怎麼打的,對傳統武術技擊的認識只停留在「拳論掌故演練說手」上,有問題的是,一些武術家也對拳手橫挑鼻子豎挑眼,批評拳手只會使用簡單動作,沒打出本門的特色。

  這我就要問了,難道這些武術家就能打出「不簡單的好看動作」?就能打出「拳論掌故演練說手」里的本門特色?

  如果誰說他能把演練說手那樣的本門特色打出來就請他打一回,我們也不逼他打「武林大會」,硬逼五六十歲的人上擂台顯得我們不近人情,他只需放棄說手拆招,改成真實的拳腳對抗就行,也不用多打,打十幾秒鐘即可,看他還把他忽悠的本門特色用到拳腳對抗里。

  我明告訴大家,他們打不出來,他們要真有那本事他們早打了,絕不會玩說手拆招。他們心裡很清楚,只有拳腳對抗才有說服力,才能避免大家對他們撇嘴說:「你上去也一樣,照樣打不出你說的那特色。」

  武術家也是人,一旦投入應激刺激強烈的拳腳對抗,他們照樣會像「武林大會」上的拳手一樣,打不出本門特色,因為對抗的強烈應激刺激照樣會影響他們「對內外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他們」思維的變通性」照樣會降低,他們的技術動作照樣會像實戰中的拳手那樣單調,喪失他們所謂的傳統味道(那個所謂的味道只存在於虛幻的『拳論掌故演練說手』中)。

  不信就讓他們打一回。看他們是否有本事推翻運動心理學。

  四、用對抗這種強烈的應激刺激糾正被篡改的傳統拳

  激烈的拳腳對抗不但是鑑別真假傳統的試金石,還能夠矯正那些被篡改的傳統拳法,比如八極」頂肘」這個動作,大多數的八極拳愛好者都從自己的老師嘴裡聽說:這個頂肘是傳統的,用時要把肘往對方的胸口頂。

  」頂肘」真的是往對方的胸口頂嗎?往對方胸口頂的頂肘真的是傳統的頂肘嗎?

  在此我們不進行理論分析,那樣會把大家的頭腦搞亂,我們請應激刺激來幫我們判斷,有事實擺在眼前,大家心明眼亮、一目了然,豈不勝過理論無數?

  教師爺說手是不算的,說手,他永遠能把肘頂到你胸口上。我們現在談的是技擊,是真傳統問題。技擊和真傳統是要放在強烈的應激刺激中談的。

  好了,你就來看一看吧,首先看你老師,看他是否能像他忽悠的那樣,能在激烈的技擊中把肘頂到對方胸口上。

  其次看你的師兄弟們,看有哪位能在拳腳相搏中把肘頂中對方的胸口。

  再次看你認識的八極拳愛好者,大家湊一堆,拳腳對抗它幾十場,看有誰能玩出頂到對方胸口的「傳統頂肘」。

  最後,你再問問普天下所有的八極門人,看有誰能用拳腳對抗來證明他自己,證明他能把肘頂到對方胸口。這普天下的八極門人,既包括普通的愛好者,也包括那些八極拳家、八極大師。

  如果普天下的八極門人沒有一個人能在技擊中把肘頂到對方胸口,那麼,我們就可以據此說:把肘頂到對方胸口的頂肘是被神話了的傳統,是虛妄無效的傳統,即假傳統。

  縱使十萬人中有三兩個人能在對抗中把肘頂中對方的胸口,也就是說,成功率為十萬分之二、三,我們同樣不能說這個頂肘是真傳統。把成功率只有十萬分之二三的拳法奉為真傳統,定為拳法樣本讓大家練,是對大眾的蔑視和不負責任。八極拳從二三百年前到如今一直面向大眾,將來它也仍將以普通大眾為服務對象,難道我們讓大眾去練一種幾乎註定會失敗的」傳統」嗎?

  什麼是真正的傳統頂肘,應該由大眾的對抗實踐來回答。

  有愛好者說:「我的頂肘只能起到被動的防禦,封頂來拳,其它什麼也做不出。」

  請不要氣餒,你這就是頂肘,是傳統的真頂肘,能成功封頂來拳,總比那連來拳都封不住,而只會讓來拳在他臉上開花的頂肘吧?

  也有愛好者說:「跟人打對抗,我能經常迎著對方的拳頭使頂肘,但頂不著對方身體,只能接近他,算不算把頂肘使出來了呢?」

  算,太算了,你能在拳與腿的紛亂打擊中,對來拳做出反應一一而且是準確迅速的反應(若非準確迅速的反應,是無法經常使出頂肘且在頂肘後接近對方的),你做得非常好,頂肘往往就是起盾牌的作用,如果你能在頂肘接近對方之後,再接續一側踹或一穿樁腿或一拳,就更好了。

  還有愛好者說:」我的頂肘有時已經穿過對方胳膊的防守,向對方的胸口逼近了,但無論如何頂不著對方的胸口,更不要說把對方一頂而垮。」

  在拳腳對抗中,主動用頂肘而接近對方的胸口,有時不是很難(要視對手的一些習慣而定),如果是對方進攻,而你能用頂肘穿過對方兩臂的防禦逼近他的胸口,這表明你的綜合實力,如技術水平、心理能力、對時機、距離等等的判斷,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足以令很多八極拳家慚愧。我恭喜你。更多的例子不舉了。上述在應激刺激強烈的對抗中使用的頂肘,均為傳統的真頂肘。如果大家想把自己的頂肘回歸傳統,去掉虛幻,就放到拳腳對抗里去糾正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