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隕石會不會降落到一個特定的區域?

天文在線 發佈 2020-02-05T23:08:53+00:00

第二個是季節效應,這是因為流星體來自空間物質「流」。其中,最強的「流」會產生清晰而獨特的流星雨,而較弱中的一些疊加在一起,意味著會有一個由零散流星組成的不均勻「背景」。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流星出現率確實會隨著多種效應的產生而變化,其中一些與緯度密切相關。

圖解:一個獅子座流星雨中的流星軌跡。

第一個是晝夜效應。比起晚間,早晨有更多的流星,因為地球處於黎明的半球正是其沿軌道公轉方向前導的部分(所以,是它正「撞上」流星體),而處於晚間的半球則是後隨的部分。這就是為什麼流星雨總是在午夜後達到最佳效果。

圖解:地球公轉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地球處於後半夜和上午的半球是在軌道公轉方向前面的半球;處在前半夜和下午的半球則是後面的半球。同樣,當地球在北半球春分點或秋分點附近時,南極附近和北極附近分別始終處在地球公轉方向前面或後面。

第二個是季節效應,這是因為流星體來自空間物質「流」。其中,最強的「流」會產生清晰而獨特的流星雨,而較弱中的一些疊加在一起,意味著會有一個由零散流星組成的不均勻「背景」。這也會隨著緯度而變化,因為不同的緯度會截取流星體雲中的不同部分。然而,這個影響不大——6000千米(即地球半徑)並不算長。

圖解: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留下的星際塵埃雲的示意圖——一個空間物質「流」。該塵埃雲產生了英仙座流星雨。圖源:meteorshowers

第三個是緯度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地球的某些部分始終是前導半球或後隨半球的一部分,因此它們總是能受到我提到過的第一種效應的影響。可以把它想成一種與「午夜太陽」效應有關的效應。在春季,地球的高緯度地區被遮擋,就像處在晚上一樣。這主要是對阿拉斯加(靠近北極點)等地來說,影響巨大,而對赤道附近的地方(比如越南),則影響極微,甚至不會引起注意。

圖解: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列上空的流星。

同樣,住在城市(或其他有光污染的地方)意味著你能看到的流星更少;這跟看到的星星更少是一個道理。你看到的星星越多,看到流星也就越容易。

與此相關的是,南極洲是收集隕石的好地方,但這並不是因為緯度高,而是因為這片大陸的天然岩石絕大部分都被埋在冰層下面,所以發現的任何岩石都更可能來自天上而不是地下。

相關資料

行星科學家經常用墜落隕石的統計數據來估算地球上真實的隕石流量。墜落隕石是指在被目擊墜落後不久即被收集的隕石,而發現隕石則是在事後才被發現的隕石。雖然發現隕石的數量是墜落隕石的三十倍,但其原始類型分布並不能準確反映落到地球上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包含以下幾條:

某些隕石類型比其他的類型更容易被找到;

某些隕石類型的風化分解比其他類型更快;

某些隕石,特別是鐵隕石,可能已在過去因為罕見或有利用價值而被識別出的人採集走,從而不在科學記錄之內;

許多隕石以石頭雨的形式墜落,但當事件過去很久以後再收集它們時,可能已經很難分辨出哪些隕石塊是來自同一次隕石墜落;

許多隕石是由出售隕石的人發現的,那些有價值的、稀有的類型很快就會被科學界知曉,而那些價值低的可能永遠不會被提及。

針對上述影響中的某些影響,已有許多對發現隕石的統計分析作出校正的嘗試,特別是估計稀有隕石墜落的頻率。例如,已知的源自月球的發現隕石已有超過100例,但是從未觀測到任何此類隕石墜落。不過,對於數量豐富的類型,墜落隕石統計通常是首選。

圖解:車里雅賓斯克隕石殘片。其本體在穿過大氣層時的亮度使它足夠被稱為「超級火流星」。圖中的比例方塊尺寸為1厘米。圖源:wikipedia

隕石是由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如彗星、小行星或流星體,在穿過大氣層抵達行星或衛星表面之後殘留下的固體碎片。當來自外太空的天體進入大氣層後,諸多因素,如摩擦、壓力和與大氣中氣體之間的化學反應,會導致它升溫並輻射能量,接著便形成火球成為流星,也被稱為「射星」或「隕星」。天文學家稱其中最亮的為「火流星」。隕石的大小差異很大。對地質學家而言,火流星是指大到足以產生撞擊坑的隕石。

圖解:穆恩佩維(Murnpeowie)隕石。這是一塊鐵隕石,現收藏於南澳大利亞博物館。圖源:James St. John

在被觀測到穿過大氣層並撞擊地球後找到的隕石被稱為墜落隕石,其他的都被稱為發現隕石。截至2018年8月,共約有1,412例有目擊的墜落隕石在世界各地的收集中有樣本。截至2018年,有超過59,200例記錄詳盡的發現隕石。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UniGasis- curiou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