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格局和國力角度,分析中山國復國後,沒被魏國滅而是趙國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2-05T23:32:48+00:00

中山國長期在七雄混戰中夾縫中生存,其國土鑲嵌在燕國和趙國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中山這三個發展階段,不僅是在地理位置上面十分優越,在國家的發展資源上面都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且曾經長期與中原的諸侯大國晉國作戰,一度被視為是中原地區國家的心腹大患,直到三家分晉之後,魏文侯派大將樂羊和吳

導語:中山國復國後,魏國為何沒有再滅它,反而便宜了趙國?從戰國格局和國家實力角度分析,各方力量牽制制衡的結果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其國力僅次於戰國七雄,與宋國、衛國等諸侯國並稱為「千乘之國」,中山國屬於中型諸侯國,自公元前414年由中山武公建立到公元前296年被趙國覆滅,國家存在的時間只有一百多年,雖然中山國只是一個中等的諸侯國,建國的時間也不長,可它在戰國時期卻是一塊人人都覬覦的肥肉。

中山國長期在七雄混戰中夾縫中生存,其國土鑲嵌在燕國和趙國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中山這三個發展階段,不僅是在地理位置上面十分優越,在國家的發展資源上面都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且曾經長期與中原的諸侯大國晉國作戰,一度被視為是中原地區國家的心腹大患,直到三家分晉之後,魏文侯派大將樂羊和吳起帶領軍隊消滅了中山國,這個國家才消失在了中原各大諸侯國的視野當中。

中山國被魏國滅亡後,僅用27年成功復國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元前380年,在中山桓公的勵精圖治下,中山國成功復國,並在之後將近百年的時間當中都安穩地發展,直到公元前296年才被趙國消滅。這就是比較富有戲劇性的一幕了,畢竟魏國第一次吞併中山國是在公元前407年,27年之後中山國再度復國,按理來說,二十幾年的時間並不足以讓中山國這樣的一個中型諸侯國追趕魏國的實力。

魏國為何沒有再度消滅中山國?

那麼,魏國為何沒有再度消滅中山國,反而是任由其發展,並眼睜睜地看著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的諸侯國土被趙國收入懷中呢?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重點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魏國對中山國不同的態度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魏國在不同時期,國家實力不同

事實上,第一個重大原因是因為國家實力在不同時段的具體體現導致的,魏國在第一次消滅中山國的時候,是中原地區最為強盛的諸侯國,那個時候,魏國無論是行政能力還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是中原地區的巔峰狀態,統兵的大將樂羊和吳起更是公認的軍事天才,那個時候的魏國是中原地區唯一的超級大國,無論是與哪一個國家相爭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那個時候的魏國實際上擁有著吞併中山國的實力,雖然中山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並且它的發展資源也比較豐富,但畢竟只是一個中型的諸侯國,而且建國時間並不長,各大諸侯國雖然眼饞這塊國土,可是卻不願意為了爭這一個國家而與魏國敵對,所以那個時候到達巔峰的魏國才有機會輕而易舉的吞併中山國。

2.魏國實力衰退,並缺少名將,吞併中山國有難度

但是在27年之後的公元前380年,魏國已經到了魏武侯的執政末期,那時的魏國實力已經衰敗了下去,雖然國力衰退並不是十分的明顯,還沒有被魏國的國君和臣民們所感知到,表面上看,魏國依舊也是占據著中原地區超級大國的位置,但哪怕如此,它的實力也已經不如魏文侯的時候鼎盛了,並且在軍事實力這方面缺少了如同吳起那樣的著名將領,所以吞併中山國對魏國而言較之之前是困難了許多的。

畢竟吞併一個諸侯國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像是衛國、宋國那樣的小國都並非易如反掌,更何況一個勵精圖治了二十年的中型諸侯國了,所以魏國並沒有在那個時候第一時間的選擇去吞併中山國。

3.魏國需要中山國來制衡燕國

第二個原因則是,魏國需要中山國來制衡燕國,事實上,魏國在那個時候雖然沒有選擇去吞併中山國,但這不代表它就沒有吞併中山國的實力,只不過真打起仗來,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如果戰爭真的發動,魏國還是有著絕對的獲勝優勢的,它之所以沒有盲目的用兵,一個是考慮到自己的國家實力問題,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需要中山國作為一個籌碼來制衡北方的燕國。

燕國怕趙國捷足先登,想借力魏國來吞併中山國,

那時,魏國是中原地區最為發達的國家,經濟富庶,財富眾多,這樣的一個國家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的虎視眈眈,因此,魏國需要盟友,需要能夠統一戰線的國家;而燕國對中山國覬覦已久,可是燕國實力弱小,在對戰中山國這樣一個中型諸侯國力不從心,所以他只能夠依靠著魏國的幫助來在未來吞併中山國。

與此同時,中山國是夾在燕國和趙國之間的國家,不僅燕國想要擁有這塊肥肉,趙國也對中山國虎視眈眈,為了避免趙國在自己之前吞併中山國,燕國必須去尋找一個強大的依靠,藉助這個依靠的勢力來迫使趙國不能夠率先對中山國出手,所以為了能夠制衡燕國,為了能夠使燕國與自己的國家統一戰線,從而去制約與自己同出一源的趙國,魏國便放棄了吞併中山國的機會。

復國之後的中山國,國力大不如從前,價值大打折扣

再者,在那個時候,中山國已經不是原先的中山國了,中山國第一次被魏國吞併之後,它的殘餘勢力便退入了太行山一脈,不僅在國土上面大打折扣,在地理位置上面的優越性也不如之前那麼重要了,所以復國之後的中山國,它的價值遠遠不如最開始時候的它,對魏國而言,這樣的一個國家納入自己的疆域,倒不如做成是一個砝碼,畢竟能通過一個價值大打折扣的中型諸侯國去牽制一個諸侯大國還是比較划算的事情。

魏國之所以沒有選擇再一次的吞併中山國,一個是出於對自己本身實力的考量,另一個也是出於對自己當時所處位置的考量,畢竟要保全諸侯大國的地位,要保全中原地區霸主的地位,要保全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就必須需要其他國家的支持,以此來抗衡那些反對它的國家,而中山國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是魏國的一個砝碼,即使能夠讓其保全自己的自身實力,同時還能夠讓它有效地牽制中原地區其他的諸侯強國,對它來說,這比起吞併中山國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因龐涓和孫臏個人恩怨,導致魏國與齊國戰爭,魏國失去霸主地位

後來,魏國在魏惠王的統領之下,國力迅速的下降,上將軍龐涓在軍事才能上面根本無法與之前的樂羊和吳起相提並論,而龐涓又是一個比較心胸狹隘的人,為了不讓自己的師弟孫臏在前頭上面超越自己,便設計陷害孫臏,導致了孫臏的殘疾,最終因為這兩個人的恩怨引起了齊國和魏國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

龐涓帶領著魏國的軍隊攻打齊國,卻在桂陵和馬陵這兩個地方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魏國也因為這兩場重大戰爭的失敗而從超級大國的位置上掉落了下來,成為了與中原地區其他的諸侯國實力相當的國家,再也不復從前那種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狀況。

所以,那個時候,魏國實際上就不再具備單獨吞併中山國的實力了,畢竟中山國是被很多的國家覬覦的一塊肥肉;而魏國的實力跌落後,又不能再得罪其他的國家,再樹強敵,所以便沒有再對中山國保有著其他的心思,中山國也就這樣安穩地存在了下來。

趙國胡服騎射變法後,軍事實力迅速強大,趁機吞滅中山國

在之後,趙國進行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整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迅速的提升,成為了戰國七雄當中唯一有實力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國家,也成為了山東六國當中的抗秦主力,在這個時候,趙國終於擁有了絕對的實力去吞併中山國,再不需要顧及燕國和魏國之間的聯盟而放棄機會;所以趙國以雷霆之勢而下,火速消滅中山國將其據為己有,那個時候的燕國和魏國也只能在旁邊看著,別無他法。

討論

中山國國運與格局緊密相關

筆者認為,中山國的國家經歷與戰國格局,中原地區的局勢變化是緊密相關的,中山國的第一次覆滅象徵的其實是魏國實力的強盛,這個國家第二次的覆滅則是山東六國實力天平向趙國傾斜的象徵。因此,在中山國的歷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戰國七雄之間的一些爭鬥,都是以實力來說話的,能否吞併其他的諸侯國?在什麼時候吞併其他的諸侯國?這都是依據實力而言的。

秦國未攻打中山國因為沒有直接利益

那麼,也就有人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當時天下最為發達的秦國,並沒有對中山國產生異樣的心思呢?為什麼秦國從來就沒有參與到競爭中山國的行列中來呢?那是因為秦國與中山國之間並不存在著直接的利益關係,也就是說,中山國其實並不能夠帶給秦國切實的利益,中山國與秦國是沒有直接相鄰的土地的,這也就意味著中山國如果被秦國吞併也不能夠讓秦國實際的把控。

如此一來,秦國去吞併中山國還有什麼意義呢?不僅要費時費力地跨越其它諸侯國去征戰,在征戰之後還不能夠掌控整個中山國的局勢;所以,假設秦國出兵越過它國占領中山國,那麼就很有可能是一種為他人做嫁衣的行為;因此,在整個中山國的競爭當中,秦國並沒有參與。

趙國、魏國、燕國對中山國的不同考量

而趙國之所以會參與到其中,一是因為中山國優越的地理條件,另一個則是想要與素來的敵人燕國拉開差距;魏國也是如此考量,在最開始的時候,其需要吞併中山國來拓展自己的領土,需要接納中山國的人口來增加常住人口,也用充足的人口數量來支持國內的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但到了後期的時候,中山國只能夠是魏國牽制其他諸侯國的一個砝碼,隨著國家實力的衰弱,中山國在魏國所起到的作用就越來越低,對於戰國中後期的魏國國君來講,對中山國的態度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各諸侯國力量牽制制衡

如果魏國表現出過度的渴求,那麼一定會招來其他國家的反感,甚至會引發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同時那個時候的中山國又不能夠給魏國帶去什麼實際的利益,所以魏國道不如選擇不聞不問。

試問,如果魏國還是像戰國初期那樣的中原霸主的話,它可能放棄中山國這塊肥肉嗎?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在爭中山國的過程當中,國家實力是重中之重,復國也好滅國也好,如果沒有強盛的國家實力作為支撐,就必定不能夠有本國來掌控。

而對於趙國也是這個道理,最開始的時候趙國忌憚燕國背後的魏國,而不敢對中山國有著別樣的心思,害怕招來魏國的攻打使自己的宗廟社稷受到損失,但到了戰國中後期的時候,因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趙國的國家實力迅速強了起來,不再懼怕衰弱下去的魏國,所以便以雷霆之時占領了中山國;這也讓我們看到戰國時期格局的變化,對於國家的發展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

綜述

筆者認為,在整個戰國時代,格局變換是非常地紛亂複雜的,諸侯國之間的利益紛爭都是圍繞著格局的變化展開的,哪一個國家與另外的國家是盟友,哪一個國家與其他的國家是仇敵,實際上並不是固定的。就如同燕國和魏國,燕國和趙國一樣,燕國能夠為了吞併中山國而依附於魏國,同樣也能夠在魏國不能給它帶來切實利益時候而放棄它,而趙國則是因為忌憚燕國背後的魏國而甘願放棄能夠給它的國家發展帶去極大利益的中山國,同時也為增強自己國家的實力而藐視一切。

所以說,利益是各諸侯國的主要考量,而利益的紛爭又是國與國之間的核心關係,對於中原地區的各大諸侯國來講,他們之間所追逐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導致他們之間的國家關係也就永遠都不可能固定下去。

而中山國作為一個中等的諸侯國,在那有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在那樣一個以綜合實力為王的戰國時代,它的國家命運自然就是無比坎坷的,當它對別的國家有著牽製作用的時候,可以安穩地發展,一旦它失去了這樣的作用,或者這樣作用沒有辦法被發揮出來時,它也只能夠成為刀俎上的魚肉。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夠去責怪歷史的殘酷,很多時候歷史也需要去選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這樣才能夠選擇出最強者,才能夠讓最強的人為歷史的繁衍生息做出最偉大的貢獻,對於這一點,我們毫無辦法。

參考文獻:《戰國史》、《戰國策》、《北狄族與中山國》、《春秋左傳注》、《呂氏春秋》、《史記》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