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連」治病傳言背後:中藥材價格飆漲 板藍根同比翻3倍

華夏時報 發佈 2020-02-05T05:27:50+00:00

距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開始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截至2月5日7點30分,全國新型肺炎確診病例已達23718例,疑似病例達23214例,死亡491例,治癒662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

距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開始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截至2月5日7點30分,全國新型肺炎確診病例已達23718例,疑似病例達23214例,死亡491例,治癒662例。

疫情期間,人們所關心的醫療用品也變得緊俏。2月5日的北京,大多數藥店內口罩、酒精均已全部售罄。與此同時,由於「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使得雙黃連也成了緊俏產品之一,部分藥店不得不實行限購,每人僅能購買兩盒。而在線上,雙黃連口服液也一盒難求。

不但如此,這股對雙黃連的追捧情緒還是傳遞到了原材料端。

近日,多種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板藍根、金銀花、連翹、桔梗、黃芩等率先吹響漲價的號角,近幾日麥冬、苦杏仁、黃連等也異軍突起。但此時,亳州市場延遲開市,物流園部分物流停運,中藥材有價無市,使得行情進一步被推高。

搶購帶動漲價

時間撥回5天前,1月31日晚22:46分,一則由新華視點和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接連發出的消息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該藥正在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開展臨床研究」。

消息一出,引發軒然大波。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則在消息出現的1小時內,幾乎所有品牌、店鋪的雙黃連口服液均顯示售罄下架;藥店門前也大排長龍,從「搶口罩」變成搶雙黃連口服液。據了解,在河北承德,當地藥房、社區醫院中,蓮花清瘟膠囊、雙黃蓮等藥物早已銷售一空,其他相關藥物也所剩無幾。

此時,在中藥材市場上,板藍根、金銀花、連翹、桔梗、黃芩也開始隨之漲價,隨後,麥冬、苦杏仁、黃連等也異軍突起。

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2月5日,板藍根價格從上周的20元/公斤上漲至23元/公斤,周環比上漲15%;較上月同期的15元/公斤上漲53.33%。而去年此時,板藍根中藥材僅僅為8元/公斤,今年同比上漲187.5%。

連翹也漲聲一片。2月5日,連翹青翹水煮貨均價51.13元/公斤,周環比上漲13.47%,月環比上漲21.41%;青翹生曬貨、黃翹凈貨、黃翹毛貨也均有上漲,其中周環比上漲13%左右,月環比上漲20%左右。

「目前,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亳州集鎮市場延遲開市,但有很多藥材商尋購,已經把價格預期炒上去了。尤其是2003年『非典』期間,幾乎和疫情有關的藥材價格都翻了幾倍,這也抬高了藥材商的預期。不過,因為還沒有產生交易,價格暫時只是參考,而且疫情當前,政府肯定會加強監管,也有藥材商堅持不漲價,價格胡亂上漲的情況應該不會太嚴重。」一位中藥種植業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不少大藥材企業宣布絕不漲價。2月2日,漢廣集團宣布,所有庫存按照市場最低價原則進行銷售以保障工業企業用料不漲價。目前,漢廣自有的金銀花、連翹等疫情急需的中藥材原料庫存均已售罄,但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疫情相關中藥材品種產地目前價格波動較大,無法直接報價,組織到貨源之後也願意將貨主的聯繫方式直接交給採購企業,由採購企業和銷售貨主自行聯繫,不做黑箱、不做中間商賺差價。

1月30日,珍寶島集團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也為商丘中醫院捐贈了黃芪、艾葉、連翹、蒲公英等價值兩萬元的中藥材,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中藥材去向何方

在雙黃連口服液在登上「神壇」10小時後,2月1日一早,人民日報官微發出了新的聲明,強調雙黃連可抑制新冠病毒的發現仍是初步研究,並提醒民眾「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同時表示,按照WHO的說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

當晚,上海藥研所所長蔣華良院士也做了澄清,稱「只做了病毒試驗,需進一步做臨床試驗。」

不過,有資質生產銷售雙黃連口服液的12家企業,其中包含4家上市公司 —— 太龍藥業、哈藥股份、福森藥業、珍寶島,在2月3日A股開盤首日,其中,太龍藥業、哈藥股份、珍寶島都已漲停,港股福森藥業一度漲超200%。

但對中藥材商來說,中藥材漲價帶來的卻是巨大的壓力。

據了解,從疫情開始,各省市為防止人員聚集而引發疫情擴散,全國17個中藥材市場均出台相應的公告,推遲開市時間。藥商們摸著石頭過河,問價、比價都是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平台,有價無市使得上漲預期不斷升高。

同時,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道路封閉,部分高速路口關閉,部分火車的班次也暫時停止,產地調貨,市場物流發貨,某種程度上均受阻,物流運輸承擔一定的風險,成本的上升導致著藥材價格的上漲;而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一些臨時建議,影響了國際之間的經貿往來,也或將會影響部分進口藥材供貨量。

「現在的情況是,因為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實施及新版《藥典》頒布,高額處罰和質量提升,使得很多藥商不敢大量囤積貨源,現在突然有人要大貨,市場都沒開門營業,手裡有貨的都開始惜售。」上述中藥材種植業人士表示。

而在2003年「非典」,不少藥材商囤貨惜售,炒高預期想狠賺一筆,然而國家一嚴控市場,不少藥材商賠得血本無歸,這也使得藥材商有所警惕。

據了解,中藥材漲價早在2019年11月就已經開始了。去年11月,中藥材品種集中漲價,漲幅在10%-50%不等,部分品種的市場價格甚至翻了一倍。資料顯示,2016年僅在9萬-10萬元/公斤的天然牛黃,去年11月價格已上漲至的50萬左右/公斤。

「國家嚴格整頓中藥材批發市場,在源頭種植上把關,很多個體戶被淘汰,中藥材在質量提升的同時,產量在縮水。此外,在政策鼓勵下,中醫藥行業發展迅速,中藥運用範圍越來越廣,供需缺口逐漸變大。」上述中藥材種植業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岩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