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館緋聞》韓國古代男子冠帽大賞之一:黑笠

小銀子壁紙 發佈 2020-02-04T07:27:59+00:00

感雖說這部劇是韓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但沒有我們中國的梁祝那般悽慘,反而新添了一些輕鬆詼諧,裡面服飾比較考究,情節細膩,今天小銀子要跟大家講得就是這部劇中的一種帽子:黑笠,也是韓國古裝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韓國古代帽子樣式。

2020鼠年春節,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讓人措手不及。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不聚會、不出遊、不逛商場,在家自我隔離,不給國家添亂,不給醫務人員添亂,就是對國家、對社會、對家人最大的支持和貢獻!

假期延長,當出門成為奢侈,宅在家裡的小銀子我就愛重溫以前愛看的那些劇打發時間,比如今天要說的《成均館緋聞》。

該劇的故事背景是朝鮮正祖文成王李算執政的時期。主要講述了窮苦女主金允熙女扮男裝,替人科考,誤打誤撞被成均館錄取,生活在只有男子才能入學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金允熙必須女扮男裝,處處小心,最後在成均館收穫友情與愛情的故事。

感雖說這部劇是韓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但沒有我們中國的梁祝那般悽慘,反而新添了一些輕鬆詼諧,裡面服飾比較考究,情節細膩,今天小銀子要跟大家講得就是這部劇中的一種帽子:黑笠,也是韓國古裝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韓國古代帽子樣式。


1、源自中國

甫一出場,那個頭戴黑笠,在寬大帽檐的遮擋下逐漸現出面容且笑眼翩躚的陽光少年,不知瞬間就俘獲了多少人的心。


在朝鮮時代時,男性一起床就要戴上帽子,似乎是那時侯人的一種習慣,而且古代時候朝鮮男人們要根據不同的場合戴不同的帽子。

黑笠的前身還是來源於我們中國古代大明,不信看看魯荒王(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389年薨)墓出土的笠帽,圓頂,圓口,寬圓平檐。實打實的明初文物。

更加具體的實物圖:

「笠帽」在商周時期已出現,它的發明自然與遮陽擋雨有關,大的帽檐既可以擋雨,又可在陽光炙熱的時候遮陽,形制多為大檐尖頂,也有圓頂。中國古代傳統的笠帽材料很多,有用竹篾、蒲草、苧麻等編制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仿其形制的多種質地的笠帽逐漸湧現。

上圖這種叫大帽,關於它的起源,最早由普通的有檐帽演變而來,其實早在宋代就已定型,最有名的宋代軍帽"范陽笠"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范陽笠是一種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的一種軍用便帽,後逐漸成為了宋元明時代各階層常用的一種帽子。


後來蒙古人也仿效穿戴,蒙元時期人物畫像常有佩戴笠帽的形象。元代的是一種有圓形帽檐的帽子,跟英國紳士的禮帽有點像,但帽頂不是方的而是圓的。

這種帽子被明代繼承,而且變高。

明代史學家沈德符曾說: "元時除朝會後,王公貴人俱戴大帽, 視其頂之花樣為等威。 嘗見有九龍而 一 龍正面者,乃元主自御也。"這說明直檐大 在元代多為社會上層所戴。

大帽是明代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可以使用。

大帽也時常作為賞賜贈送給周邊部落,在與明廷建立宗屬關係的朝貢國中,朝鮮是來華朝貢班次最頻繁的國家,由明朝廷官方主持編修的《明實錄》中記載有兩國服飾貢賜相關條目多達五百餘項。

朝鮮國名尚為高麗時,就積極響應明太祖發出與鄰國以「主從」之制共享太平即相互修好的號召,洪武二年 (1369) 國王王顓在接受明廷所賜璽書後,遣使者貢方物來賀並請封爵,洪武帝則再次遣齎詔及金印誥文往高麗,封王顓為高麗國王,並以冠服、祭服、文綺紗羅、錦繡絨綺等物賜之,正式建立了兩國宗屬關係。

李氏朝鮮1392年才建國,明太祖朱元璋為其選取新國號為「朝鮮」,理由是:「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李成桂遂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十五日欽奉明朝聖旨,定國號為朝鮮

此後兩百餘年,朝鮮與明廷勤修封貢。兩方往來中,朝鮮使臣出使明朝的行次遠遠高於明朝出使朝鮮,賜服是兩國外交活動中的重要項目,大凡兩國的政治互動,都伴隨著賜服。

因為朝鮮是受封的「藩屬」國,與明廷是「主從」關係,其國王必須得到明廷的正式冊封。而冊封時的要物,除璽印外,屬服飾最重,其等級規格是藩國在宗主國心中的政治地位的直接體現。

朝鮮國王李裪奏 :『洪武中……陪臣冠服比朝廷遞降二等,蓋陪臣一等比朝臣第三等得五梁冠服。永樂初,先臣芳遠遣世子褆入朝,蒙賜五梁冠服,臣切惟世子冠服乃同陪臣一等,乞為定製。』上從之,故有是命。——《明宣宗實錄》

李氏朝鮮時期的王室及宮廷的文官,其帽式全部採用中國明朝宮廷帽式,形制沒有區別。只是李氏朝鮮王室戴的冕冠、翼善冠、通天冠、皮弁等,文官們戴的主要有梁冠、烏紗帽、幞頭等都比明朝的形制低,工藝粗略些。


黑笠經過朝鮮本土的演變發展成朝鮮笠的一種,而朝鮮笠是韓服的一構成部分,是朝鮮王朝已婚男性兩班、中人常戴的帽。由馬尾、烏紗、竹編成,用於保護髮髺。

朝鮮笠可以分為草笠、黑笠、朱笠、白笠、玉鷺笠等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黑笠。朝鮮舉行科舉考試時,參加考試者都應該戴著黑笠。

黑笠傳入李氏朝鮮經過本土演變,因為每天都會帶紗帽,所以紗帽的用途和形態發生了多種變化。最終成為了韓國古代服飾文化的一部分。不過它也不是隨便能戴的,只有男子成年之後,才可以戴。

而《成均館緋聞》這部劇劇中的背景就是朝鮮正祖文成王李算執政的時期。

黑笠是韓國古代男子專用的冠帽,呈圓筒狀,戴於網巾之上,罩於頭頂,帽檐很寬,用來遮陽擋雨。製作的材料為蘆葦、竹蔑、松籮、綢緞、棉布、紙和馬鬃等,笠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帽檐的寬窄有所不同。

《成均館緋聞》的黑笠樣式,看不出是什麼材質:


2、韓國古裝劇男子的標配-黑笠

自古以來,韓國人帶帽子就不僅僅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帽子的用途。古代時候可以通過帽子來判斷一個人的職位高低,生活水平高低,是窮人還是富人等。

黑笠,很大程度上已經成了韓國古裝劇男子的標配。黑笠只是笠這個大類中的一種,不同時期的黑笠款式比例會有差別,當然電視劇中會將這種區別抹去,儘量成為符號化的存在。

劇中的黑笠,就算背景是朝鮮正祖李算的執政時期,這也是500年的朝鮮王朝歷史上經歷最為坎坷的國王,也是思想最開放,用最民主的方法包容了一切的聖君。裡面的黑笠佩戴等級樣式依然嚴格,像身世一般的女主女扮男裝頭戴的黑笠就沒有纓:


這種黑笠帽子好像格外襯顏值,比如在韓劇《擁抱太陽的月亮》中金秀賢扮演暄王微服出巡頭戴也是黑笠,襯得臉小的金秀賢格外文靜俊美。

一般說到韓國紗帽,人們最常想起的就是」黑笠「。主要是士大夫在外時使用。

黑笠的佩戴有嚴格的等級劃分:通常以頂部的布料來區別身份的貴賤,也能憑藉笠束帶的紐扣即「纓」材質來區分;到了英祖、正祖時代,纓由琥珀、玳瑁等製成,長長地垂到胸前。就是圖下的這種造型。


劇中男主李先俊是左議政大人家的兒子,一個彬彬有禮的男子,朴有天飾演的李先俊,整部劇看下來,覺得就是一個詞:高貴。世家公子的那種自律、溫潤、志潔、堅毅。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而且顏值高就是任性,長得帥隨便穿穿,只要戴個黑笠就很好看。


男二具容河的父親本來是市場商團布店的首領,因受不了要不斷上貢給老論,而產生"什麼兩班,我也來當"。下定決心之後使出手段而成為了兩班,之後並為兒子請來當時最佳寫字老師,並將他送進成均館,故他的黑笠也有纓。


也是劇里的搞笑擔當、變裝小王子和花樣美男。宋仲基飾演的具容河衣服和帽子就不帶重樣的。

最開始其只能由兩班貴族佩戴,19世紀以後中人以上的已婚者也可以戴,但賤民與庶民不准佩戴。

現代韓國還有許多老人平時就束網巾戴笠帽,以窄檐的居多,當然並不存在地位之分,只是方便攜帶而已。


以前看這部劇看的是俊男美女,而現在宅在家的我再看這部劇,看的是裡面的裡面的文化內核,不管是服飾還是關於國家的思考,包括一些當時朝鮮歷史上一些律法政策的改革、創舉都在劇中有所體現。最讓我動容的是劇中人對儒學的新理解——年輕人對治國理政的嶄新理解。用劇中的一句話說:儒生者,應該肩負起天下百姓的苦難。

劇中對中國漢字、詩書也多有展露。

成均館大學是韓國歷史上最悠久的大學,可以追溯至於1398年成立的朝鮮王朝最高學府成均館。這部劇很多東西都蠻考究的,演員的顏值和演技也不錯,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也顯得更加有跡可循,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

因為這部韓劇我了解到了很多韓國文化,為此還去查詢資料了解了韓國古代的服飾冠帽知識,不由得感慨:韓國文化中的服飾正是在汲取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後,融入了韓國自己的意蘊,經典不斷的發展演變,從而綻放出無限的現代魅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

小銀子壁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