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人請客吃飯鬧出的人命案

梨渦小篆 發佈 2020-02-04T07:28:03+00:00

上次講到西周滅亡,源於周幽王得罪了老丈人,申侯協助外孫幹掉周幽王,繼位當上了國君,是謂周平王。  下面開始舉栗子:   鄭靈公元年,楚國向鄭靈公進獻了一隻大黿。

上次講到西周滅亡,源於周幽王得罪了老丈人,申侯協助外孫幹掉周幽王,繼位當上了國君,是謂周平王。周平王遷都洛邑,歷史進入了東周時代《周幽王亡國真相:得罪諸侯事小,得罪老丈人事大》。

  眾所周知,東周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春秋,一個是戰國。孟子說過:春秋無義戰。當然,戰國更嚴重。這個期間的戰爭屬於諸侯爭霸,互相侵略,整天你打我,我打你的爭奪城池與資源,動輒血雨腥風,時時血流成河。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那時候的人們是沒啥修養的,常常因為小事受刺激,一言不合就父子反目,兄弟相殘,君臣相鬥,不見半點仁義禮智信,沒有半分溫良恭儉。包括請客吃飯,可能一個招待不周,都會引發刀光劍影的戰事。

  下面開始舉栗子:


  鄭靈公元年,楚國向鄭靈公進獻了一隻大黿(甲魚)。鄭靈公很高興,命御廚將甲魚燉成湯,與大臣們一同分享。恰恰這個時候,鄭國大夫公子宋和子家來到了殿前。公子宋是枚吃貨,身負特異功能——哪裡預備美食,他都能夠未卜先知。因為他長了一隻神奇的食指,食指一抖,口福就到。鄭靈公的御廚在宰黿的時候,公子宋一邊抖著食指一邊對子家得瑟:「咱們今天又能吃好吃的了。你看你跟著我多享福!」


  他這話傳到鄭靈公耳朵里,鄭靈公有些不忿。甲魚湯這種美味不是誰想吃就能吃的,關鍵是看老子高興不高興。老子高興了賞給你吃,老子不高興了你連聞一聞的滋味都沒有。等湯做好後,鄭靈公為了戲弄公子宋就沒有賜給他。

  這一來不得了,公子宋眼睜睜的看著文武百官都在美滋滋的嘗腥鮮,而他跟子家的桌案上空空如也,在眾人面前甚是難堪。鄭靈公還得意的嘲諷公子宋:「到底是你的手指頭好使還是我的權力好使呢?」


  公子宋惱羞成怒,突然站起來,徑直走向鄭靈公的桌案前,用他的食指蘸了一下鼎里的甲魚湯,然後放到嘴巴里吸吮,用行動證明了「我的手指頭就是比你的權力好使」,隨即拂袖而去,留下大臣們面面相覷。

  公子宋此舉讓鄭靈公怒髮衝冠,心生殺意。誰知公子宋更不好惹,先下手為強,謀殺了鄭靈公。並且昭告天下,靈公死於暴斃。鄭靈公在位不到一年,就因為一頓小小的甲魚湯,丟了腦袋,失了王位。而公子宋的小肚雞腸,也給後世留下了「染指於鼎」與「食指大動」兩個成語。

  除了君臣為了碗甲魚湯鬧翻臉,效於軍前的馬前卒一個不高興也會餐桌底下抄傢伙。

  公元前607年,由於宋國和晉國挨太近,犯了楚莊王的眼,他指示鄭國去教訓宋國。當時的宋晉關係友好,宋國不以為然,仗著盟友撐腰,命大將華元率軍迎擊。


  說到這個華元,也是個缺心眼。在出征之前,為了鼓舞士氣,特地宰殺了肥羊煮成羊肉湯犒勞大軍。按照當時的規定,人人都有一份。唯獨疏漏了華元的「車右」,也就是專職司機。這位「車右」名喚羊斟,看著大家都在捧著羊肉湯,而自己被晾一邊,心裡的恨意瞬間蔓延到了四肢百骸。

  作為軍隊最高統帥的專職司機,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羊斟不聲不響,將戰車故意駛入鄭國的軍隊中。車上的華元大驚,勒令羊斟掉頭:「你腦子進水了嗎?把我送到敵營里!」羊斟頭也不回道:「昔之羊羹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意思是昨天分羊肉歸你說了算,今天戰車去哪兒歸我說了算。於是,鄭國不費吹灰之力抓住了華元,宋軍敗北,400多輛兵車與三萬多名士兵被俘,宋國元氣大傷,還落下「羊羹不遍,駟馬長驅」的笑話。

  因為羊肉湯引發的報復血案在戰國時期的中山國也鬧過一場。


  中山國的國君有一天大擺筵席犒賞京城裡的貴族,偏偏沒有準備夠羊肉湯,分到大夫司馬子期處沒有了。好,你對我不仁,休怪我不義。司馬子期一生氣跳槽到了楚國。中山國國力弱小,楚國國力強大。司馬子期大力勸說楚王發兵討伐中山國。楚王同意,大舉攻打中山國。中山君不敵,逃亡途中,悲慟哀哉:「吾以一杯羊羹亡國」。

  諸如此類的史實不勝枚舉,有人為了一碗甲魚湯,有人為了一碗羊肉羹,還有人為了一塊豬肉或者一頓飯,說翻臉就翻臉,說記仇就記仇。就連孔夫子,都因為少得了一塊肉,一怒之下辭職出走。

  根據《史記》記載,魯定公有一次郊祭結束,按照周禮要把祭祀用的胙肉分給貴族與大夫。孔子身為魯國的代理宰相,本該分到胙肉,卻被魯定公忽略了。孔子在家一直等到天黑,不見國君派來的侍從送肉,一怒之下,做了這輩子最瘋狂的事:不給領導賣命了,帶著眾弟子們開啟了長達十四年的周遊列國旅行路線。


  還有孟嘗君夜宴門客,無意間遮住了燈光。有客人以為孟嘗君準備的飯食不一而同(估計是主人吃得好,客人吃得次,所以遮遮掩掩避人耳目),當場就掀了桌子扔了筷子,怒氣沖衝要辭行。孟嘗君急忙把自己桌上的飯菜端給客人看,客人才知道原來孟嘗君與大家的伙食一般無二,羞愧之下就揮刀抹脖子死去了。

  說到這裡就得論論了,為何東周時期的人心如此「玻璃」,動不動就出現睚眥必報的報復之舉?

  用《資治通鑑》的話來形容就是「禮崩樂壞」。這個「禮」指的是周禮。周禮素來是儒家口中構建國家社會體系的最佳模式,但是隨著東周天子執政能力的衰弱,諸侯國家勢力的增強,霸道代替了王道,蠻行勝過了德行。周禮提倡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完全敗給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包括《周禮·地官·大司徒》曾經提倡的「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也在一場場戰火中化作空談。


  國家若不穩定,民心自無安穩。民眾缺少教化,僭越即為常態。在春秋爭霸與戰國兼并的時代,諸侯紛紛竊大權,大臣自然跟著效顰,大臣為謀私利爾虞我詐,小吏自然看著上樑不正下樑歪。根據《禮記·王制》記載,東周時代的飲食配置是分等級的。「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所以,東周時期的平頭百姓是沒資格吃肉的,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貴族們吃肉。那他們吃什麼呢?《戰國策》說:「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一歲不收,民不厭糟糠。」說白了就是五穀雜糧。那些因為請客吃飯沒點數就引發的政治鬥爭,往往只拿底層人民當炮灰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