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名稱即將官宣,為啥給病毒起名是件大事?

北晚新視覺網 發佈 2020-02-06T08:02:02+00:00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國際上還沒有官方正式名稱。在主流媒體上,它被稱為coronavirus,但這是其所屬的多種冠狀病毒的總稱。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國際上還沒有官方正式名稱。在主流媒體上,它被稱為coronavirus(冠狀病毒),但這是其所屬的多種冠狀病毒的總稱。世界衛生組織(WHO)多日前已經建議將新型冠狀病毒暫時稱為2019-nCoV,但這個名字又長又拗口,並未流傳通用。

資料圖 方非 攝

據BBC報導,負責病毒分類與命名的權威機構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花了兩周時間討論,最終確定了新名稱。目前,ICTV已經提交了病毒的正式命名,有望幾天內宣布。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何花了這麼長時間?病毒的命名有那麼重要嗎,一旦命名不當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一種新病毒的命名通常都會有延遲。截至目前,大家的關注焦點都在公共健康舉措上,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助理教授克麗絲托·沃森指出:「但是出於多重原因,病毒的正式命名是很重大很緊急的事情。」

為了區別這次的新病毒,科學家們在這一類病毒的通用名稱前加上了「新型」,稱其為新型冠狀病毒。而冠狀病毒這個名稱則是因為顯微鏡下這類病毒有像王冠一樣的凸起。

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此前建議暫時將其稱為2019-nCoV,名稱中包括了其爆發年份,n代表新型,而CoV則是冠狀病毒的縮寫。

「這個名字不容易流傳通用,媒體和公眾依然使用其他名稱來指代。」沃森指出:「而沒有一個官方正式名稱是很危險的,人們開始隨意使用其他名稱。」在社交媒體上,非正式名稱的流傳非常迅速,且很難控制,也無法收回,消除影響。

病毒的命名不及時會造成一些本不必要的混亂。此前的一些案例已經給ICTV提供了值得警醒的例子。2009年,H1N1病毒曾被稱為「豬流感」,這導致埃及宰殺了大量的豬。然而,H1N1病毒是人傳播的,並非豬。

有時候,官方命名不當也會造成問題。WHO此前就曾批評了2015年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的命名。WHO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一些疾病的名稱針對了特定的族群,造成了對該族群的不利影響,製造了人們在旅行、貿易等方面遭遇不合理的阻礙,還導致了一些本不必要被宰殺的肉食動物遭宰殺。」

為此,WHO發布了一份指南。據此,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不得包含以下內容:地理區位、人名、動物或食物名稱、涉及特定文化或行業。此外,病毒的命名應該簡短而具有描述性,如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

一個名稱的廣泛流傳還必須要有傳播點。病毒學教授班傑明·紐曼是ICTV負責命名的研究組成員之一。紐曼教授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名稱應該比現在外面那些名稱讓人能更快講出來。」除了幫助公眾了解這個病毒,ICTV研究組還希望他們的工作能為大家節約時間,避免混亂,從而讓研究人員可以集中精力抵抗疫情。

紐曼教授表示:「對我來說,幫助命名一種重要的病毒,是一份很重大的責任。」

延伸閱讀:

湖北病死率為何如此高?李蘭娟院士解讀

白岩松:為什麼離開湖北整個的確診病人當中病死率只有0.18%,但是整個湖北卻達到了3.13%,這麼高的病死率,是什麼因素?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李蘭娟:在全國其他各地很多醫生服務幾個病人,在湖北、在武漢,一個醫生要照護好多病人,醫務人員非常辛苦。再加上這段時間正好是感染的人全部發病的高峰期,病人增多,所以顯示出來醫療資源短缺等等這些問題。幾方面的原因湊在一起就產生了這樣的結果。我看到了這裡(湖北)在搶救救治病人這方面的力量比較薄弱,所以也帶隊把浙江的一些精兵強將帶到這裡來,希望把救治病人這項工作做得更好一點。同時也把浙江救治病人的一些體會和經驗帶到這裡,跟湖北的醫務人員共同來抗擊這場疫情,來救治病人,特別是危重症的病人。

奇蹟!82歲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如何痊癒?這些細節披露

2月2日出現在春晚大螢幕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陳義和老人出院了!他是目前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出院患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82歲的陳義和被醫生譽為創造了「奇蹟」。

高齡患者如何打敗病魔?

治療組成員、武漢市東湖醫院支援金銀潭醫院的李曉峰醫師向長江日報記者獨家披露——

積極配合,心態樂觀

更有助於恢復健康!

李曉峰所在的病區是金銀潭醫院南樓四病區,收治的全是重症病人。陳義和老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1月1日出現呼吸道症狀,1月5日開始發熱,抗炎等治療後效果不佳,1月19日轉入金銀潭醫院。

「剛入院時,老人有明顯的缺氧症狀,呼吸困難。」李曉峰說,治療組給他進行了抗炎、營養和提高免疫力等綜合對症治療。慢慢地,老人的呼吸道症狀逐步好轉,肺部CT顯示病灶有所吸收,在間隔48小時的兩次病毒核酸檢測均示陰性後出院。

「我們認為,老人良好的心態是他能夠痊癒的很重要因素。」李曉峰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陳義和對待疾病非常積極樂觀,每次見到他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樣子,每天看到來查房的醫生,他都會說「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也很配合治療。

每次給家人打電話和視頻,他說得最多的就是「醫務人員盡心盡力救治我,我不擔心」。

入院第四天,老人突然出現血氧飽和度和血壓的波動,血氧只有80%,血壓100/80,隨時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和肺性腦病。「我負責去告知病情,跟他談話。沒想到老人語氣平靜地反過來安慰我說,不要緊的,你們盡力就好。」李曉峰說,老人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但他一直都很樂觀向上,身上充滿著正能量,「我們覺得這或許跟老爺子有過17年的當兵經歷有關。」

「每天查完房後,都會對重點病人進行病情討論,然後調整治療方案。大家發現,病情差不多的人,治療效果卻大不一樣。」李曉峰告訴記者,病區有一個跟陳老同一天送進來的病人,年齡比他年輕近10歲,一直悲觀消極,每次跟他做治療都遭到拒絕,總是說「算了吧,反正又沒有特效藥」。入院後一個星期,病情急劇加重,轉入重症監護室後第二天就因搶救無效去世了。

像這樣的病人,目前在病房並非個例,甚至有些病人因為害怕、恐懼在病房裡大吵大鬧。

「新型冠狀病毒毀損的是肺組織,情緒激動只會進一步加重缺氧症狀。」李曉峰透露,陳義和老人所在的411病房裡的3個人,全都痊癒出院了。「病房裡情緒是會相互傳染的,相信其他人也會被陳老的樂觀感染。」他解釋,良好的情緒,積極的心態能夠改善睡眠和保證飲食營養的攝入,間接提高免疫力,調整機體內環境,對於疾病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曉峰說,陳老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病情兇險,最終能夠好轉並出院,說明這個疾病並沒有那麼可怕。

他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毒,產生恐慌很正常,而且疾病的特點決定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反覆,大家除了相信醫生會竭盡全力,還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紅星新聞 央視新聞 長江日報

流程編輯:TF02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