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皇帝對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進行改革,為何失敗了

來聽小k道野史 發佈 2020-01-31T10:43:48+00:00

明末的主旋律,是戰爭,而軍隊則是戰爭的直接執行人,所以從軍隊的表現,完全可以看出戰爭的走勢,從而達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明末的京營就是這樣的「斑」。京營到了崇禎時代真是迎來了至暗時刻:兵源上無兵可用——「皆詭寄靡餉,無一人可用,蓋甲鬻於乙,乙鬻於丙,更易不知凡幾」相互頂替

明末的主旋律,是戰爭,而軍隊則是戰爭的直接執行人,所以從軍隊的表現,完全可以看出戰爭的走勢,從而達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明末的京營就是這樣的「斑」。京營到了崇禎時代真是迎來了至暗時刻:兵源上無兵可用——「皆詭寄靡餉,無一人可用,蓋甲鬻於乙,乙鬻於丙,更易不知凡幾」相互頂替託名,根本無人實際參戰。


有的士兵竟然可以追溯到嘉靖隆慶時代,簡直明代版冥府神兵!而從軍的實際人員呢?「非市井游手,即勢宦蒼頭,從無紀律」。軍隊成分非常差,根本無法維持正常軍事訓練活動。但崇禎帝不是沒有改變過,但他對京營的改革就像他對明朝的改革一樣——殫精竭慮,病入膏肓。



朱由檢(1611年—1644年)其實京營並非在創立伊始就是如此模樣。它誕生於永樂時代,又常被人稱作三大營——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起初的任務安排是:五軍營主營陣,是軍隊的主要戰鬥力;神機營主火器,是部隊的主要火力輸出點;三千營主巡哨,負責出征時期的外圍偵察和突襲。值得一提的是,京師三大營不是三個營,而是三個兵種,實際人數按照「衛」來編制,一共有七十二個衛,約四十萬之眾。而駐紮在京師的還不止這些部隊,每年都有從外地前往北京的軍隊稱作「班軍」,作為京營的輔助力量和補充。京營的定位是野戰軍,而非城防,因此在創建之初,經常對外作戰,比如永樂帝六次北伐蒙古、進兵甘肅青海,都有京營的身影,有時作為輔助力量、而更多的時候是戰爭主力。


土木堡之變 過程京營的轉折點,在土木堡。土木堡之戰後,京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從此軍事世家執掌京營的格局被改變,兵部文官和宦官開始作為軍事主官掌管京營。此時的京營被改革為了「團營制度」,也就是精銳集中起來由將領率領。雖然後來幾經更迭最終恢復三大營制度,但是卻為後來京營的變革埋下了伏筆。明朝中期,內外局勢日漸平緩,內外戰爭逐漸減少,而募兵制的興起,使得京營越來越少地被地方「租借」過去,因此京營也迎來了他的和平時期。


不過這一和平,就讓京營萬劫不復。上圖_ 明朝軍隊首先,就是納入文官體系之下的京營貪腐嚴重。在經歷過改革之後,京營的指揮權被轉移到了多方勢力的手中——勛貴武臣、提督宦官、協理文官各分一杯羹。武官作為軍隊的直接統帥,經常剋扣各種名目的軍費軍餉,以至於「支糧則有,調遣則無」。也就是說,軍餉會按照規定發放,但是實際卻沒有這個人,軍餉落入將領私囊。更有甚者,名將郭英之後郭勛竟然將騎兵戰馬草場租借出去以獲利潤,使得部隊戰馬無從補給。


而實際在營的部隊,也時常領不到軍餉,因為「口食不給」、「以相保寢食而已」,士兵素質極為低下,往往面有菜色、不能穿戴甲冑,騎兵也「上馬亦不能揮鞭而駑馬」。

明朝的官員更厲害的,是軍隊的「占役」(指:逾制占用公務人員當差)。京營身處京師,旁邊就是富可敵國、權近聖人的京師權貴,所以經常被這些權貴「邀請」前往幫助營造府邸。軍隊有時協助工程是明軍一開始就有的傳統,但是為國家而非私人。

明代中期,這種私人占役現象十分普遍,有的甚至終年沒曾參與操練,而是搖身一變,成了能工巧匠、「巧奪天工」去了。不知永樂帝若顯靈,看著自己昔日橫掃越南塞北的部下個個轉了專業到工程系,會作何感想。京營到了崇禎帝手中,已經是積重難返,別說像在永樂時期擔任野戰主力軍,就是城防守備都會有問題。但崇禎帝依然決議改革,他派遣東林黨人李邦華主持京營整頓的任務。上圖_ 明朝火器 「佛郎機炮」

明朝火器 「火銃」李邦華到任視察京營狀況,差點沒哭出來:十萬大軍,實際僅存一萬七千(「堪戰不及十分之一」),而且「全無號令,不諳步伐」。明軍倚重的火器「點放不齊,仰天虛發」,軍中緊缺的戰馬也「不可問」。裝備被士兵私自販賣、部隊的軍費積蓄也損失殆盡。而來京共同操練的班軍也從以前的十餘萬變成了「五千三百四十二」,就連司令部(戎政府)的儲備銀也被人盜竊一空。崇禎時代的京營集各朝各代之大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不但問題多,還更加嚴重。


於是李邦華提出「一補軍伍,一精練拔,一清占役,一節馬差,一省馬軍,一;練神器,一習飛石」的改革方針,勢要一改本朝之積弊、還天子一可戰之軍。在李邦華躬親力行的情況下,京營結果大為改觀——一方面經常檢查士兵人數,使得士兵不再缺額,並且親自檢查士兵素質與操練,及時裁汰不過關的士兵;另一方面,禁止士兵參與工程、不准戰馬借出。

使得京營的戰鬥力在短期內迅速攀升,至少可以參與城防守備。李自成起義圖但京營的改革觸動了利益集團,以至於「諸失利者銜次骨,而怨謗紛然」。在崇禎二年清軍入寇畿輔的戰爭後,利益集團大多上書彈劾,將李邦華被趕下職位(值得一提,李邦華在卸任後繼續整飭其他地方軍伍,最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時自殺殉國)。李邦華之後,繼任者引以為戒再難以開啟強有力的改革措施,依舊有局部的改善,但再難以讓京營涅槃重生、強大如初了。

不過京營之眾依舊湧現出了一批忠勇雙全的將領,有效減緩了明朝滅亡的腳步,比如京營名將黃得功,多次率軍擊敗張獻忠部隊、抵禦左良玉東下,隨後在江北拱衛南京,與清軍作戰時陣亡。上圖_ 明末農民起義人禍之外,還有天災。幾乎同步於橫行陝甘的饑荒、崇禎年間的華北大鼠疫也同時發作,並且在崇禎十四年登陸北京城。瘟疫抵達北京後,北京人口大幅下降,即使太醫院參與救急也無濟於事。而京營也飽受肆虐,整個軍營因為瘟疫使得非戰鬥減員人數急劇上升,「大疫,軍死者甚眾」,僅存的士兵也羸弱不堪,將官前去集合,士兵們都坐臥不起,「鞭一人起,一人復臥如故」。整場瘟疫造成了北京人口四分之一死亡,而士卒也損失過半。


不過驚奇的是,在李自成到達北京以後,瘟疫卻得到了控制,1643年到1644年的寒冷天氣到來也讓瘟疫最終停止了傳播。不過京營卻在崇禎十七年的三月份,與崇禎帝一起,成了歷史中的一串文字。上圖_ 闖王進京明末的京營改革極富代表性,很多關鍵的改革也都如同京營改革一樣,要么半途而廢,要麼無法根治,更多的,是利益集團盤根錯節、使得改革不能進行深入,而一場大戰或者大變革,便能使得改革成果流產,再加上崇禎時代的西北大幹旱讓農民軍有近乎無限的兵源、瘟疫和關內外持續的戰陣卻不斷消耗著明軍實力,此消彼長之下,只能走向覆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