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為何寧可依附它國夾縫求生,也不肯變革?獲得過好處多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2-06T10:59:47+00:00

燕國墨守成規固守王道,不肯尋求變法可是在戰國時代,每一個國家都在積極努力地尋求變革,無論是李悝變法也好,還是商鞅變法也好,即使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也好,我們都能夠從中看到一些變革的影子,但是燕國,即使在各大諸侯國的夾縫當中尋求生存,即使以一個諸侯大國的名頭卻連一個中型諸侯國中山

導語:燕國為何寧可依附它國「夾縫」求生,也不肯變革?從固守王道政治角度分析,依附它國獲得過好處多

燕國可以說是戰國時代一個非常另類的存在,之所以說它另類,因為這個國家作為戰國時代唯一的西周開國諸侯,作為戰國七雄當中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它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氣概和實力與它的底蘊卻是完全不相符的。

在燕國的發展進程當中,它都是依靠著其它國家進行生存的,從來都沒有過變革,哪怕是在燕昭王樂毅變法當中,它也沒有想過要去改善自己國內千瘡百孔的政治制度;在燕國的統治當中,王道的政治手段已經是它治國的命脈了,哪怕去斷送這個國家的宗廟社稷,也不能夠改變老祖宗所留下來的政治傳統。

燕國墨守成規固守王道,不肯尋求變法

可是在戰國時代,每一個國家都在積極努力地尋求變革,無論是李悝變法也好,還是商鞅變法也好,即使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也好,我們都能夠從中看到一些變革的影子,但是燕國,即使在各大諸侯國的夾縫當中尋求生存,即使以一個諸侯大國的名頭卻連一個中型諸侯國中山國都對抗不了,它也斷然不會去尋求變革。

那麼,燕國到底為什麼寧肯讓自己的宗廟社稷受到損失,都不肯在發展的進程中去尋求變法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燕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思,才一直墨守成規的,才一直堅守著它的王道政治傳統不肯改善?而它在依附與其它國家的過程當中又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事件?

燕國為了吞併中山國,打壓趙國,首先依附魏國

為了更好地能夠解答上述的幾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燕國的發展歷程,一直依附於強國而生存;它最開始選擇的國家是魏國,這其實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魏國在戰國初期確實是中原地區最為強大的國家,雖然它只是一個新興的諸侯國,但在吳起變法和李悝變法兩場變革的支持之下,魏國的實力突飛猛進,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其它的國家都不敢與它爭鋒,所以燕國便在那個時候選擇了依附於魏國進行生存。

但依附於魏國的日子並不好過,燕國依附於魏國的最初目的,是想讓魏國給它提供支持,讓它能夠吞併中山國,能夠在對戰趙國的時候有一點底氣,同時也能夠縮小與趙國之間的差距,但中山國是一塊肥肉,魏國作為中原地區的大國,又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著燕國的實力進行發展呢?

所以沒有魏國的允許,燕國也不敢私自對中山國出手。所以,燕國的行為一直都被魏國壓制,並不敢有什麼別樣的念頭,過得可謂是十分憋屈。

燕國依附崛起後的秦國,後被秦國把控

秦國崛起之後,燕國又選擇了依附於秦國,事實上,燕國與秦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不是非常衝突,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就曾經向燕國派遣過人質,這足以表現出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國與燕國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尤其是在戰國中後期的時候,燕國對於秦國的那種依附更加的顯著。

最初在秦國秦莊襄王和秦孝文王執政的那段時間裡,因秦昭襄王后期對秦國發展不力,秦國實力有所下降,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這個時候它所受到的外界干擾就增多了,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必須要尋找幫手,而這個時候燕國便送上了門來。

在那個時候,因國家實力的原因,秦國對燕國還是非常倚重的,但隨著呂不韋在秦國的一些改革,秦國對於燕國的那種倚重漸漸地變成了掌控,甚至後來太子丹在秦國的境遇也不是非常的好,不然它也就不會費盡心思的想要逃回燕國了。

燕國的發展策略就是依附別國而生存

燕國依附魏國,依附於秦國都是典型的依附關係,事實上,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燕國還曾經依靠過東部的齊國和南方的楚國,雖然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事件,但我們卻可以從燕國的一些表態當中看出燕國的邦交策略。

無論是燕國選擇依附於哪一個國家,最後的結局都逃不出我們上面所敘述的那兩種,要麼就是被依附的國家所壓制,整個國家活得非常的憋屈,要麼直接就是被依附的國家進行控制,甚至國君的決斷都不能夠單純地由自己國家所決定,燕國可以說真正的將夾縫生存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燕國從來都沒有過依靠自己的時候,哪怕是樂毅伐齊的時候,都是聯合了其它五個國家一同進行的,這足以表示出燕國當時依附於別國而生存的策略,而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下,為什麼燕國一定要選擇這樣的方式?

燕國歷史底蘊深厚,堅持根深蒂固的王道政治傳統

首先第一點,我們在上面已經提到過,燕國是戰國時代最具有歷史底蘊的國家,這也就表明,燕國在發展過程當中深受古老政治傳統的影響,也就是說受西周的影響非常深遠,突出的表現就是燕國堅持王道的政治傳統。

對於一種根深蒂固的政策,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是不好根除的,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燕國;比如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春秋時期就自立為王,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實行分治的政治制度,一是到它滅亡的時候都沒能夠將這種制度改變,所以說一種根深蒂固的政策是很難連根拔起的。

這一點我們都不能過多地去責怪燕國,畢竟作為西周的開國諸侯,它的發展必定會受到西周的深遠影響,這一點非人力可以控制。因此像是魏國那種新興國家所實施的變法改革在燕國很難行得通;所以說,有時候歷史底蘊也不完全是一種有利的東西,如果不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果這種傳統不能適應時代要求,那麼就是一種對國家發展的制約。

燕國在依附它國時,獲得過很多好處

第二點,我們在上面的敘述中說過,燕國依附於其它國家生存,是有一定原因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有時候,燕國同樣在這種政策中獲得了很多的好處。比如說燕國首先依附的魏國,雖然魏國並沒有為它吞併中山國提供實際的幫助,但魏國也確實給燕國撐腰了,正是有魏國的支撐,燕國才有底氣能夠以硬氣的態度對待趙國。

燕國雖然沒有吞併中山國,但同樣對中山國虎視眈眈的趙國,因為忌憚燕國背後的魏國,也對中山國收斂了很多;趙國不僅不敢對中山國有什麼別樣的心思,在對待燕國的時候也客氣了很多,並不敢有什麼僭越的行為,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趙國是深知這種道理的。

於是看在魏國的面子上,那個時候的燕國說話還是比較有分量的,在對待它的宿敵趙國的時候也能夠挺直一些腰杆,不至於像之前那一樣對待趙國的種種挑釁毫無辦法。

而到了戰國後期,它依附於秦國更是帶給它了很多好處,事實上,燕國與它臨近的國家趙國和齊國有著非常多的矛盾,而燕國又是這三個國家當中最為弱小的,與這些國家進行爭端時屢次吃虧;在依附於秦國之後,燕國又找到了救命稻草,有秦國在背後為它撐腰,趙國與齊國也不敢對燕國有什麼非分的圖謀,這樣的燕國又有了戰國初期時候的那種硬氣,雖然它並沒有獲得什麼實際的利益,但卻減少了它不少在爭端當中的損失,這已經足夠讓燕國的百姓們滿足了。

燕國一直以來的對外戰爭當中都是勝少負多的,甚至說勝利幾乎沒有,而那個時候的戰爭如果失敗,必定就會付出代價,除了軍隊人數的傷亡損失外,你還要拿出錢財和土地來為失敗的戰爭買單,所以燕國是深受其害的。

可是自從依附與秦國之後,燕國所要面對的戰爭就少了很多,同樣在戰爭當中所蒙受的損失也就少了很多,這也算作是燕國的一些好處吧!因此,在燕國人民看來,這種依附政策還是給予了它很多的益處的。

燕國有依附於強國而生存的傳統

更重要的是,燕國的這種政策由來已久,最開始是由燕國上卿蘇代提出來的,蘇代曾說:燕雖小而善附大國,向東依附於齊國則齊國強,向西依附於秦國則秦國強,向南依附於楚魏則楚魏強。

蘇代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燕國在戰國七雄當中的實力雖然比較弱小,但是它怎麼說也是一個諸侯大國,在群雄逐鹿的年代當中,在沒有任何國家有著壓倒性實力的時候,對於盟友的爭奪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那個時候的燕國,這種依附的價值也就得到了體現,所以有這種能夠不費時費力就能安穩穩生存的方式,燕國有何樂而不為呢?

  • 燕國認為,依附於強國而生存的方式,要比變法付出的代價少

畢竟這種依附政策,是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和努力的,它只是一種態度的改善,到底是依附於秦國?還是依附於楚國?說到底只是依靠國君的一句話而已,只是改善一下對於其它國家的態度,這比費時費力去進行變法要好得多,畢竟每一次變法,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樣的戰爭當中所要付出的代價,並不比真刀實戰的戰場要少,所以在一直未曾變革的燕國人看來,尋求其它國家的庇護則是一種最直截了當的方式。

但是也正是這樣的態度害了燕國,讓燕國覺得能夠從這樣的政策當中尋找實際的利益,所以它也就切實地放棄了變法的機會,以至於最終秦國發動滅國之戰的時候,燕國毫無還手之力,以至於到了最後,太子丹只能將國家的宗廟社稷都壓在一個刺客荊軻身上,這又豈不是燕國作為一個諸侯大國的悲哀呢?

討論

  • 依附行為是最沒有保障的

筆者認為,燕國依靠的這種依附的行為其實是最沒有保障的,這只是一種態度的改變,至於那些在戰爭當中出錢出力的行為,真正到了戰爭的時候,這個國家到底要怎麼做那還是另外的一回事;國與國之間的聯盟,很多時候只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而已,只是讓人們明白這個國家有盟友不能夠輕易招惹而已,而真正到了有利益矛盾已經無法解決的時候,真正到了戰爭爆發的時候,最不能指望的其實就是盟友。

事實上,所謂的盟友真正有威懾力並不是同盟關係,而是同盟關係背後的一種不確定關係,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國家蒙受損失的時候,它背後的支持者到底會不會出手?所以在不能夠正確的判斷兩個國家真正的同盟關係,到達什麼樣的地步的時候,其它的國家都願意賣燕國一個面子,也是賣它背後的秦國或者是魏國一個面子。

  • 真正決定兩國的關係是實質性的利

當然,這只能夠在它們沒有受到切實利益損害的時候,一旦這個國家受到了致命的威脅,那麼不管它背後的人是誰,戰爭都是在所難免的,而真正到了需要真刀實戰的上戰場的時候,盟友到底靠不靠得住才能夠見分曉。

可是大多數時候,在這樣的同盟關係見分曉的時候,都已經沒有轉換的餘地了;只可惜燕國並不明白這個道理,它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身為大國的驕傲當中,一直認為自己對於其它的國家都是有著大好處的,所以它一直沉浸在依附大國的政策當中無法自拔,從而放棄了自己變法改革的機會,最終也因為這樣的政策而導致了滅亡,真的是一個可憐但是又可恨的國家。

綜述

筆者認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同盟關係,其實並不能夠帶來什麼切實的利益,無論在任何的時代,無論在任何的時候,無論在任何的環境當中,國家與國家都沒有永遠的朋友可言,想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想要自己在這個天下能有一席之地,每一個國家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只有自身的實力強盛了才能夠威懾其它的國家,才能夠有自己的話語權。

而如果只是一味的依靠別人的實力,那麼最終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只不過是狐假虎威而已,一旦失去了這個支撐和依靠,一旦自己的支撐和依靠尋找到了其它更好的同盟,那麼自己就會變成一顆棄子,到了那個時候再去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所以與其費盡心思的尋找其它人的庇護,倒不如去完善自身的實力,等到自己的國家可以大出天下的那一天,就不必再在夾縫當中尋找生存的機會了。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史》、《呂氏春秋》、《左傳》、《春秋左傳注》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