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導致失業:確鑿無疑還是虛張聲勢?

每日安全資訊 發佈 2020-01-29T12:36:59+00:00

從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完成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兩年內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任務」並「力爭提前」的目標。

從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完成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兩年內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任務」並「力爭提前」的目標。

前端時間,#高速女收費員被罵哭下一秒微笑服務#的話題火了,收費亭內的監控顯示,收費員姑娘被不了解新政策的司機罵了幾次後委屈地哭了,然而,她下一秒便調整好情緒,對過往的車輛微笑著進行服務。

我們看到的是她的微笑,但微笑的背後,更多的是無奈。在百度「高速收費員」貼吧,我看到了高速收費員最真實的一面。

除了一些詢問收費員工作怎麼樣的帖子之外,更多的人在討論,「高速收費員」的未來在哪裡,以及某些地方開始「裁員」的消息。

是誰打破了「高速收費員」的鐵飯碗?

2019年12月31日晚,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程併網切換如期進行。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指揮切換並宣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程併網切換圓滿成功,從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完成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兩年內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任務」並「力爭提前」的目標。

也就是說,春節期間,你將獲得比以往更好的駕駛體驗:在高速收費站再也看不到排隊的長龍,你也不用「剎一腳」,一腳油門直接到家。

不過,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很大差距。有不少網友反映,ETC系統扣費無明細,沒有顯示具體的標準,甚至出現了「天價」收費的情況。

官方回應稱這是系統上線不穩定的情況,正在不斷調試磨合之中。ETC裝了不敢用,人工收費通道卻排起了長龍。

不過退一步說,如果ETC系統正常運行,將大大提高通行效率,改善駕駛感受。

和之前相比,現在的高速收費站均做了改造升級,原來的人工窗口逐步被ETC所替代。這是一次技術升級。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科技進步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也的的確確搶了一部分人的飯碗。

諸如高速收費員、銀行櫃員等低技能崗位,在未來極有可能將被機器、設備取代。

據四川日報報導,英國智庫牛津經濟諮詢社前不久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預測機器人2030年將取代全球2000多萬個製造業就業崗位,促進整體經濟產出,同時加劇社會不平等。

這一預測強調,自動化和機器人會產生經濟效益,大量取代低技能崗位,導致社會和經濟壓力增大。

報告說,隨著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技術發展和機器學習能力提高,機器人已在製造業領域取代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正進一步走向服務業。

人工智慧行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著,但是與之相伴的卻是各式各樣的社會心態:熱切期待新技術對生活的改善;積極嘗試新鮮事物;欣然接受技術帶來的變化……但是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聲音:「人工智慧會帶來大面積失業,對我們造成威脅。」

從全球技術變革的歷史和發展進程來看,這樣的焦慮是多餘的。

AI等科技技術的發展不僅不會造成失業,反倒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讓人力在更重要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技術性失業:變革前的焦慮

「技術性失業」這個概念由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當時有兩個重要因素誘發了關於技術性失業的討論:一個是大蕭條的出現,另一個是美國1919-1925年生產數據的第一次公開出版。

數據顯示,這一時期美國生產率提高了59% ,但與此同時就業率卻大幅下降了。

兩個數據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因而在大蕭條初期「技術性失業」的存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有人甚至提出暫停技術進步來降低失業率的建議,參議院和眾議院在1939年還分別提出了對機器徵稅的議案。

不過大蕭條結束後,否定技術性失業的觀點逐漸增多,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技術進步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不過技術性失業之爭還遠沒有結束,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自動化技術的普及和失業率的上升幾乎同時出現,很多經濟學家再次開始關注技術進步與就業的關係。

總得來說有兩種觀點:第一,技術進步中機器替代人力導致的失業,會通過另外的補償方式進行彌補;另外一種觀點則強調創新擴散的過程性,新技術會一點一點被應用,短期造成的失業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消化。

其實換句話說技術性失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一開始會造成一小部分人的失業,但長期來看,這些人終將會陸續找到新的就業崗位。

但是改變總還是讓人感到不適,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悄無聲息地蔓延至各行各業,雖然目前來看對原有的產業和人才結構還沒造成顛覆性的影響,但改變在時刻進行,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在短時內爆發質的改變。

人工智慧的潛力是無法估量的,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加劇了變革前的焦慮,人們對未來充滿期待,但同時也充滿恐懼。

歷史證明:技術革新終將帶動就業

「縱觀歷史,自動化創造的更多更高薪的就業遠比其造成的失業要多。」

《華爾街日報》評論道:「因為技術進步對於企業來說,不只是用來無限降低現有產品成本這麼簡單,想方設法改進現有產品,創造全新的產品才是技術變革的應有之義。」

例如20世紀70年代以來,自動取款機的出現一度讓銀行職員倍感壓力,因為ATM機的設置可以大量減少人力工作,從而減少對銀行職員的僱傭。

就在大家對於丟掉工作感到惶恐不安的這段時間,銀行開設的分行的數量大幅增長了43%,相應地僱傭銀行職員的數量也大幅增加,這樣看來新技術的到來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崗位。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也對各行各業造成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但時間證明,伴隨技術革新出現的並非大面積失業,而是人力資源的轉移和更新。

從20世紀80年代,排版工人和排字工人的數量大幅減少了約十萬人,但是從1979年到2007年,數字設計師的數量增長了超過四倍,達到了80萬人。新增就業遠遠超過了失業的人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技術革新淘汰的往往是機器直接能取代的,重複性較強的簡單工作。

而帶動的就業崗位則是需要更多人類腦力參與的工作。因此與其說機器將取代人力,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轉移和改變了人力資源的結構。

AI時代的巨變:效率更高,機會更多

不過話說回來,人工智慧行業所描繪的未來看似乎與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的技術變革都不同,無論在產業結構或是人類倫理道德層面,都將發生前所未有甚至難以預見的巨變,人工智慧時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比以往任何時候來得更迅速和猛烈。

「這種變革更多的是對於現有產業和業務流程的改進,而非直接替代人力。」甲骨文軟體公司產品管理高級總監ShrutiBhat這樣認為。

舉幾個例子:

物聯網+人工智慧

物聯網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極大地提高商品流動的效率。例如運輸車隊的管理者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傳感器的數據,優化運輸調度策略。通過實時數據獲取、智能數據分析,最終將決策通過智能終端傳達管理者,以便隨時作出最優的調整。

人力資源+人工智慧

未來依託人工智慧技術,將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這個體系將幫助企業更加快速地找到最合適的人才。當然對於普通的求職者來說,更全面的個人能力評價也可以幫助人們尋找和自己匹配度最高的職位。人才市場更加透明,信息流動更通暢,便於雙方更好地匹配。

營銷+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基於用戶的數字足跡進行分析,從而幫助營銷人員提供個性化的營銷方式。未來的營銷活動的目的將從宏觀的業務拓展轉變為從微觀入手,不斷提高個體用戶的滿意度。因此人工智慧並不會導致營銷人員失業,而是會改變營銷行業的工作內容。

計算機取代打字機只是不久之前的事情,而新的變革浪潮又將來臨。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世界變化太快,即便難以緊跟時代,但其生活也會發生不小的改變。

未來AI賦予人類的能力將遠超我們的想像,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必然會使一些崗位消失,但同時也會創造另外一些新的崗位。

參考資料:未來圖靈、新浪微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