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方法論-園林專業文章

景致園林景觀 發佈 2020-01-29T13:11:45+00:00

1引言 雖然奧姆斯特德早在1858年就創立了景觀設計學,但與古老的建築學相比,景觀設計學仍舊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

1 引言(Introduction)

雖然奧姆斯特德早在1858年就創立了景觀設計學,但與古老的建築學相比,景觀設計學仍舊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景觀設計師們一直遭到建築師的排擠,因為建築學科不僅有較長的歷史而且擁有更龐大的從業人員隊伍。為了努力加入「設計的行列」,景觀設計師們借用了建築學,甚至是藝術的理論和方法作為自身學科設計原則的基礎。雖然這樣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景觀設計學的名稱,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關於景觀的「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卻讓景觀設計學掉入了建築語言和形式的陷阱中,而不去發展屬於景觀本身所特有的設計語言和方法。於是乎建築學中的規則、理論和原則,特別是那些對形式的追求,以及圖案組合和構圖,通通被用於景觀的設計中。目前,所謂景觀設計中常用的方法,無論是現代主義的構圖與對比,還是後現代主義的隱喻與符號,歸根到底其實都是建築的方法(圖1)。

2 建築的方法(Architecture Approaches)

在西方神話故事中,上帝創造了自然,又創造了岩石、樹木和雲彩;從創造新的物體逐漸過渡到創造內在產物。但是,隨著西方自然主義科學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在文藝復興之後,「一個自然」的觀點被分裂為直接感受的自然(例如感知,美麗/崇高,精神的/情感上的)和需要通過儀器和實驗來驗證的隱匿的自然(自然科學的,理性的)兩個自然。自信的現代人類抹去了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的觀點,理性與感性開始分道揚鑣,因而這也就使得藝術/美學和科學/邏輯成為了相互對立的關係,美的感受與客觀原理之間似乎是相互排斥的。兩者曾經是一個整體,而現在則成為了兩個極端。從此,人類一直再與自然競爭,不斷地挑戰她、征服她,認為人類所創造出的力量遠遠大於自然界的力量[1]。



圖1:追求形式,講究圖案組合和構圖的景觀設計

圖2:景觀被用來作為襯托建築的畫框

(柯布西耶的「現代城市」)

建築的方法在很大程度受到了上述西方自然觀變化的影響,在建築的概念中,人類/建築/城市與自然/景觀/鄉村經常是相互對立的。其中城市的地位高於土地,而建築則是高於景觀。景觀是一片可以隨意開墾和利用的荒地,而且是作為建築的拓展空間或是屬於建築組成的一部分而存在。更糟糕的是,由於在現代建築中,占主導地位的往往是立面視覺效果和形式主義的外形,以至於景觀的作用只是為了襯托建築,成為了建築和城市的背景(圖2)。

建築的方法是以人為中心,各種幾何形態的主觀疊加,而不是進行一種整體性和開放性的設計。這種設計方法讓視覺效果、外觀、形體、功能分區凌駕於體驗、系統、生態、過程以及社會文化關聯之上。此外建築的方法更多強調的是確定性,無論是設計師還是設計本身,都是在一種封閉環境中進行,而不是一種動態的,針對不斷進化的環境或是適應場地的設計。此外,建築的方法還是一種「跟隨形式」的形式主義的方法:一種形式和空間的設計。所謂的形式主義就是將設計作為形式的創造和展示,它將相關的文化用符號的形式來展現:將特權思想(概念)進行組合,凌駕於物質和感官體驗(人體)之上。不幸的是這種源於建築的方法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

3 景觀的方法(Landscape Approaches)

那麼什麼是屬於景觀自身的設計方法?儘管理論與方法層面上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但是過去近十多年來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探索充分說明景觀的方法是存在的,而且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景觀的方法是源於景觀而不是建築。

3.1 自下而上的設計(Bottom-up Design)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作為行為和思維策略廣泛地運用在科學、管理和工程技術等領域。這兩個術語在1989被遠見研究所(Foresight Institute )首次應用於納米技術領域,以區分分子製造(批量生產原子精確度的物體)和傳統製造業(批量生產非原子精確度的物體)。「自下而上」尋求由較小的(通常是分子)的組件,通過自組織或自組裝構建成更複雜的組件,而「自上而下」則是尋求通過使用更大,通常是外部控制的方法,來指導個體的組裝。從廣義上講,「自下而上」比「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便宜經濟[2]。

對景觀來說,「自上而下」的設計就是將特權思想/概念(通常是設計師和領導的喜好)進行組合,凌駕於場地生態系統和社會文化之上。而「自下而上」的設計則類似於俞孔堅的「反規劃」:城市設計將「圖—底」關係顛倒過來,先做一個底——即大地生命的健康的生態的底,然後,再在此底上做圖——一個與大地的過程與格局相適應的、可以持續增長的城市[3]。它是一種適應場地的、綜合的、動態的,且不斷進化的自然而然的設計方法。

1)結合場地及環境背景的設計(Design with context)

英語中「設計」一詞源自「標誌製作」(Designation),強調的是展示和與眾不同,這裡形象是設計的優先考慮,而與場地及環境背景的適應則被忽略,進而削弱了設計的融入和整體環境的和諧。這種趨勢一方面為信奉西方文化傳統,崇拜天才、權威、專家甚至神聖的創造力所推崇;另一方面為將藝術、時尚和設計作為社會地位及權力象徵的人士所標榜。相反,景觀的方法尋求的是與場地及其環境背景偶合的設計,設計不是為了鶴立雞群而是整體融合,將設計置於,甚至嵌入到背景之中(如葉脈與葉片的關係)。用景觀的方法進行設計,就是要讓設計紮根於場地,它不僅需要實地勘察,充分考慮場地的特徵與背景,而且需要認識到場地中的土壤、水、植物及其他物質材料都是有生命的、敏感的和有創造力的生態系統。

用景觀的方法進行設計,超越了現代主義所關注的對空間和領地的擴張與占有,將設計引導為對時間過程的設計:時間的栽培、生長過程所需要的時間,以及收穫所有意想不到的和意料之外的驚喜。在景觀方法中,設計也因此不僅僅是一種形式的創造,更是一種融入環境背景和進程的調整。

2)發現為基礎的設計(Finding as design founding)

景觀的方法是以基地的自然和文化過程為出發點,因為這些過程連接景觀的生成邏輯、屬性和所受影響的解碼。通過對景觀過程和它們的形成機制的認識,設計作為一種人工干預可以被用來操縱自然過程,影響了景觀空間和物質的表現,並使其向預期的方向發展。

在以發現為基礎,基地的特殊性為策略的景觀的方法中,基地過程被融入到設計中,你在基地上發現的相關信息將構成設計的基礎,因此發現和篩選基地中的何種信息作為設計的基礎是一項重要任務。為此,設計師需要一種類似於生物學家在組織基地調研時經常使用的調研綱要(詳細目錄),這一基地調研綱要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工具,它為設計師做出 「以發現基礎」設計概念的形成過程提供幫助[4]。

除了對基地自然進程的發現,為促進不同系統的協同,基地及周邊的社會、文化和經濟過程同樣也應該作為必要的內容包含在「以發現為基礎」的工作綱要之內。為了操作不同的驅動力,自然和文化系統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因為人類通過(文化因素)來分析景觀(自然因素),以此決定如何編排自然因素達到預期的效果。

3)設計師只是諸多影響場地的「因素」之一(Designer as One of Many Authors of the Site)

在景觀的方法中,設計師需要認識到景觀作品是由「多作者」(Open authorship)共同完成,設計師對場地的貢獻只是其發展過程中諸多影響因素之一。這是基於對動態條件、偶然性和開放性系統的認識,設計師要有不完整(留白)的思維,因為設計不是建立在最終的解決方法上,而是提出問題、播撒種子、構建策略,提出潛在發展的可能。因此項目發展的構想(設計框架)是影響設計的首要因素而不是最終形式的表現。為做到這一點,設計師需要強調實施和維持景觀發展所需要的步驟,同時儘量使這些步驟可視化。因為使這些過程和階段可視化不僅僅有助於項目的實施,而且可以幫助那些投入了時間和資金和日後使用的人理解你的方案(圖3)。



圖3:可視化的景觀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科納的多倫多當斯維爾公園方案)

3.2 基於過程的設計(Process based design)

過程是指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活動,通過彼此的相互作用達到某種結果[5]。過程包括自然條件以及人口變化帶來的社會使用的改變、新的休閒潮流、公眾參與方式、文化多樣性的演變以及隨後的多樣化的新趨勢[6]。在景觀的方法中,由於基地上的材料是有機的和動態的,對基地內外不同過程的理解是必需的,因此設計師工作的重點是如何確定、選擇、安排和調整它們,並將自己的設計與這些過程相協同,而不是追求特定的、外在主觀強加的形式。

1)設計「過程 」(The design of process)

景觀是時間+空間的過程,然而這種設計中的時空關係對景觀設計師來說並不陌生,例如不斷改變的氣候、土壤和植被特徵等這些變化的材料和因素對他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景觀設計師知道如何設計、分析和評價景觀發展的不同階段,而不是像建築師那樣僅僅是設計最終的結果(產品)。這裡,時間是設計的調控機制,而設計師是過程腳本的編寫者。例如喬治·哈格里夫斯事務所在上世紀80年代設計的多個項目,以及詹姆斯·科納場域操作事務所、阿德里安·戈伊茨西8事務所和俞孔堅土人團隊的作品,這些項目都摒棄了結果主導的建築的設計方法,而是通過設計「過程 」來指導一個場地的發展,這樣的設計使得場地能夠開放地面對當前和未來的可能性和變化(圖4、5)。因此,以過程為主導的設計不僅是一種應對變化,具有彈性和適應性的設計,同時還能夠清楚地表達出場地的特點和提升其持久的品質。



圖4:設計應對洪水的過程 (加州哥德魯普河濱公園) 圖5:設計凈化污水的過程 (貴州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

此外景觀設計還是不同類別的、潛在的「過程」設計,這種過程既有生物的,也有城市的和社會的。因此景觀的方法應該使過程儘可能的顯而易見,同時將使用者的參與包括在設計過程中,通過為使用者提供各種各樣的經歷和體驗,讓他們切身體會到景觀和生態進程對人類自身以及城市所帶來的宜處。

綜上,景觀設計應該是動態的過程和系統的設計而不是靜止的形式設計,因此,與其說是設計形式,到不如說是設計「過程」。從這層意義上講,景觀的方法超越了傳統建築方法中對形式化和風格化外表的關注,而將更多的將精力放在過程和形式的形成上。

2)過程產生形式(Process generate form)

景觀作為一個生命體,是隨時間而演變的物質,景觀變化創造新的形式和功能。與關注構圖及象徵意義的建築的方法不同,景觀對待形式是一種形態演變(Morpho-genetic)的方法,形式只是作為適應過程的結果:不是最先決定的,而是後來產生的;不是外在強加的,是自然而然出現的。設計不是為了最終形式和外表,而是制定規則和邏輯。同時形式是開放的、可變的,這樣的形式能夠對不斷改變的生態過程、環境和社會文化的需求做出相應的回應,從而表現得更靈活、更經久和更具彈性 [7]。

現代主義認為形式可以控制過程,而景觀都市主義則認為形式是由流經它的過程來創造和維持的,過程可以被視為隨著時間推移的空間形式,所謂「過程產生形式」(圖6)。然而景觀的方法強調過程並不意味著排除空間形式,因為過程如果沒有有形的物質、外形結構來允許或阻止特定的生態流動和人類活動的話,就無景觀可言。可見過程和形式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因果的一個整體。



圖6:水文的流動過程產生城市形式(Stoss事務所多倫多Don河港口新城設計)

3.3 綜合的整體設計(Integration of the holistic design)

綜合設計是通過採用相應的方法和工具,來鼓勵不同領域和學科的專家相互合作,同時匯集設計專業通常被認為是各自獨有的方法,共同產生一個綜合的設計,綜合設計是一種整體系統的設計方法[8]。

景觀的方法反對將建築與景觀、城市與自然/鄉村完全分離的二元論的觀點。同時,它也反對劃分所謂的「感性」和「理性」的自然。景觀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它還包括了生境、家園、文化、美學、實踐以及生產在內的一系列要素。景觀方法的核心是整體性,是一個關於自然、文化、過程、時間、空間、體驗和互動的整合設計。在這裡,內與外,建築與景觀、城市與鄉村,人工與自然是相互滲透、相互合作和相互促進的。

1)跨學科、跨行業的分工合作(Transdiscipline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雖然現代景觀看上去與傳統園林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現代景觀的設計更多地結合了傳統園林要素以外的東西,如經濟、社會、政治以及生態和技術。此外現代景觀的設計還包括了相關專業人士和科學家,以及政府決策人、土地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關人員共同參與。同時為了集思廣益,達到廣泛共識,公眾的理解和認同也是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此可見,為了讓將景觀建設得更具可持續性,景觀的方法需要儘可能地涵蓋各相關專業,一個跨學科、跨行業的設計團隊。

例如當下國內大力提倡的海綿城市建設,就不是純工程技術或城市美化問題,由單學科背景的工程師或者設計師來完成。其規劃內容是融合社會、經濟、環境和城市空間結構與形態為一體的綜合性協同規劃,不僅要滿足單純的技術要求,還必須和社會需求、經濟效率和生態環境的安全結合起來。在規划過程中要依賴強化的、多元整合的規劃組織形式,通過各專業和多領域的共同參與,由城市建設相關專家平等合作來完成,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城市系統的雨洪調蓄能力。

2) 框架和系統策略的設計(Strategic Design of Framework and System)

景觀的方法強調戰略框架和系統設計,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當今城市景觀所面臨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被認為是更加相關和有效。策略的設計意味著設計師需要放棄對系統的完全控制,而提倡設計一個自我調節的系統,它是通過給基地設立一個框架,並以此作為基地的一種設計語法。重心從設計一個靜態圖像到策略框架的轉移是必要的,這樣可以避免人為的限制基地和它應對變化,擁抱自然和文化過程的可能性[9]。



圖7:「條帶」系統 (庫哈斯的巴黎拉維萊特公園設計方案)

圖7:「線」+「島嶼」+「基質」系統(科納的紐約清泉公園方案)

著名建築師斯坦·艾倫通過強調不同物體和物體各部分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單個物體的形式的重要性來闡述框架的思想。認為這樣的策略框架更具彈性,能夠適應未來的變化[10]。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場地不應該有如行政分區、劇場舞台或圖片的畫框一樣受到人為的限制。系統的方法超越了一個特定的、階段性的環境和發生的事件,它涉及一個更大的範圍。如為OMA的拉維萊特公園,以及科納的當斯維爾公園和清泉公園競賽項目都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這些項目展示的不單單是一個理想的現階段的設計,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系統設計。根據基地的條件,通過設計一個開放的系統,來制定基地的指南,預測其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這些項目還說明了設計是如何從為創造一個理想的靜態圖像、一個一成不變和永久平衡的傳統景觀設計,發展為一個應對不斷變化的時空—過程的策略框架的設計(圖7、8)。

3)結合規劃和管理的設計(Design Integrated wi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傳統的設計方法都有其適用的尺度範圍,在一個小尺度上可行的設計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大的尺度。設計結合規劃在景觀的方法中強調的是規劃與設計二元論的消解和不同尺度的轉換:通過一個可以放大和縮小的彈性尺度來處理從宏觀尺度到微觀尺度的轉換(圖8)。在實踐中,尺度轉換意味著將項目置於基地周邊環境之中,在考慮不同尺度相互影響的同時,將基地與其本地、區域,甚至地區環境聯繫起來。



圖8:從宏觀到微觀相互轉換的彈性尺度示意 圖9:基於時間、生態演化的適應性管理策略 (科納的紐約清泉公園方案)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管理對景觀設計的重要性。管理直接引導景觀如何發展,生態功能如何發揮作用。因為管理既可以將景觀維持在某一狀態下或者讓其向一個更複雜的形式演變。因此設計的過程必須包括設計的管理策略。這種管理策略對大尺度的景觀項目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這些項目需要時間來逐步落實各項功能,同時需要時間來培育和改善場地的生態條件,使其成熟和發展。這都需要基於時間、生態演化的適應性管理方面的策略(圖9)。

3.4 創新與再生的設計(Generative, Regenerative Design)

創新和再生設計都是創新科學的一種應用形式,創新設計(Generative design)試圖通過制定有限的參數、原則和規則,並使其相互作用,來創造豐富的生活和行為,以及變化多端的形式、空間和場所。創新設計同時從幾個層次來探討設計過程作為一個新興(創新)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但不限於物質、藝術和社會文化等因素 [11]。景觀設計也是一種創新的設計,它需要用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方式去實現人工化的生態系統。科納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把實實在在的視覺感受、風景構成和幾何學與生態過程相關聯,同時掌握為達到特定效果如何來加速或減緩生態過程的話,一個更有趣味的景觀設計學將會興旺起來[12]。

再生設計(Regenerative Design)是一種基於過程、以系統理論為基礎的設計方法。在自然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流動是一個頭尾相接的閉合循環流,要維持生態平衡,就需要資源循環再生。「再生」一詞描述了存儲、更新或恢復自身能源和物質來源的過程,其來自系統生態學的基礎是一個封閉循環的輸入輸出模式,其中輸出大於或等於輸入。生態系統的有機(生物)和合成(非生物)材料不僅可以代謝而且可以變成新的有用的材料,從而創造出將社會的需求與自然的完整性相結合的可持續系統。再生設計是仿生學的生態系統,它為人類許多行業系統提供了一個封閉的可行的生態循環體系,因此再生設計是一種整體的系統設計,其目的尋求建立無廢物的系統[13]。

自然生態系統之所以生生不息,因為它是一個新舊不斷循環更替的動態過程,是其自身不斷地進行著生長和衰亡更替的結果。沒有自然的再生,就沒有可持續的景觀。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景觀設計的本質就是培育景觀的生產、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通過景觀手段,我們可以把自然的這種再生能力應用在空氣和水的凈化、水污染治理、土壤中的廢棄物降解和去毒等方面,以此修復被人為破壞的環境。由科納事務所設計的紐約清泉公園(Fresh Kills)就是這方面有代表性的一個案例。

1)行使功能的景觀(Performative landscape)

「行動性」(Performative)一詞源自於語言學,表達的是言語操演行為,即不僅有語言還伴隨著行動[14]。當被應用到設計領域,演化為「績效」或「行使功能」,這一定義提供了對於空間過程新的理解。相比於表現化的設計而言,行使功能的設計是以過程的生態學為基礎,主動地認識基地條件並且執行某種行為,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新環境和動態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做固定的和靜止的設計。因此行使功能的景觀不是老套的「功能分區」而是「讓景觀做功」,其關注的重點從物體本身轉變為它產生的影響。

科納認為人們對景觀的關注應該從它的名詞特徵(如表象和景色)回歸到它的動詞特徵(如過程和作功),同時將注意力重點放在景觀的能動性(它是如何工作和能幫助我們做些什麼?)而不僅僅是它的審美表象[15]科納用「生命景觀」(Lifescape)的理念來強調景觀的能動性及其產生的影響,並以此來闡述行使功能景觀的觀念,因為生命景觀需要最大化地通過設計、材料和體驗產生的影響來獲得可持續發展。因此景觀的方法強調景觀從追求畫意園林的審美表象回歸其行使功能的自然本能。我們不是要營造一個模擬自然表象的環境,而是要依託自然的「能動性」創造以行使功能為基礎的景觀生態體系來處理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景觀的這種能動性使它成為一個多產的中介和載體,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調節氣候、緩和極端氣溫、減少城市的熱島效應外,通過應用景觀的手段對雨水進行收集、循環與利用,不僅可以很好地起到雨洪的調節、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地,同時景觀行使功能的過程本身還是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

2)動態、演變與適應性的設計(Dynamic, Evolutionary,adaptive Design)

適應性指的是系統自我調節能力,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及氣候的挑戰,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保持系統整體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16]。景觀生態系統是一個多功能的複雜系統,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景觀未來的變化與演變,因此我們必須將不確定性和動態變化包含在設計之中,做適應性的設計。

所謂適應性設計,顧名思義就是應用生態學原理,結合社會、環境及氣候因素進行的可持續設計。適應性設計思維最基本的觀點就是必須接受變化是始終存在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可以說任何可持續的系統都必須是適應性的,但它們不一定總是一成不變的。為了減少變化帶來的影響甚至危害,景觀系統應該能夠吸納這些變化,避免其結構和功能(狀態)發生質的改變,在受到干擾後能夠重新自我組織,從而使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得以維持。因此基於適應性理論的景觀的方法與追求穩定性和高效率的傳統建築「藍圖」式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設計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設計本身必須具有適應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能力,為此設計需要保持對時空和過程的開放性,並能夠面對變化發展出新的適應性策略(圖10)。




圖10:與洪水為友的適應性城市、景觀設計(Stoss Lu加拿大多倫多Don河港口新城設計)

4 結語與討論(Conclusions and Discusses)

近半個世紀前,建築大師路易斯•康說過:「形式是為了回答『是什麼』,而設計則是為了回答『怎樣做』;形式是一個基本框架,而設計則是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同理,植根於自然和文化過程的景觀方法的核心應該是「景觀 『是什麼』和景觀『怎樣做』」 [17]。

景觀是什麼?景觀是一個整體性的場域,它不是一個固定的空間形式,而是一種「空間-時間」的「過程-形式」。這也是為什麼景觀要求一種不同與建築的設計方法以及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景觀怎麼做?則是景觀自己的設計方法和語言。景觀的方法是將景觀作為一種充滿著詩意的生命過程,不僅僅是科學和生態,還包含美學以及詩情畫意,它是一種綜合的、整體的、動態的,進化的自然而然的設計方法,而不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構圖和圖案組合。

本文可以被看作是對景觀設計途徑的原則和方法的初步探索。作為拋磚引玉,這樣的討論是有意義的,因為任何一門學科如果需要發展,都需要形成屬於自身學科所特有的思維方式(理論)和實施手段(方法),並以此發展一整套可供討論、測試的設計語彙來豐富我們的理論和實踐。通過將生態學作為創造力、想像力的源泉和重要的技術手段,景觀的方法為能夠為可持續設計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