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國——潞國,出身戎狄,小霸一方,滅於一場內亂

堰風來襲 發佈 2020-02-06T17:27:50+00:00

今天的山西長治市潞城區東北四十里一帶有個潞子國遺址,該遺址是西周到春秋時期的潞國所在地。潞國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有說法認為潞國為姜姓,早在炎帝時期潞氏部落就已形成,後發展成潞國。

今天的山西長治市潞城區東北四十里一帶有個潞子國遺址,該遺址是西周到春秋時期的潞國所在地。潞國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有說法認為潞國為姜姓,早在炎帝時期潞氏部落就已形成,後發展成潞國。但西周時戎狄猖獗,潞國被強大的赤狄所取替,故西周時期的潞國為赤狄所建,所以《左傳·宣公十五年》杜預註:「潞,赤狄之別種。」西周潞國雖出自戎狄,但從西周以來,不斷吸收中原文化,再加上戎狄部族驍勇善戰的傳統,疆域不斷擴張,西周時期的潞國國力一度遠超晉國,屢次侵犯周邊國家,包括魯國和晉國,它甚至還憑藉強大的武力吞併了鄰近的黎國(今山西黎城縣),疆域一度向太行山地區延伸。周王朝為了安撫這支強悍的部族,特冊封其為子爵,故稱潞子國,替王室鎮守晉南地區。《國語·鄭語》載:「當成周者……北有衛、燕、鮮虞、潞……」說明潞國也是以蕃屏周的一員。



「路」不見甲骨卜辭,但根據「各」的甲骨文本義「行止有異」、即「來自不同尋常的行跡」來表示遭遇敵人侵犯,那麼加「足」強調足跡,表示來歷。古代打仗都要摸清對方的來路,不打來路不明的仗,一旦察覺到來路不明的軍隊,則會引起首領高度重視,若不刺探到敵軍來路,則會引發全城惶恐。一旦兩軍對陣,首先也必是自報家門。那麼《說文解字》把「路」解釋為「道、途」不過是引申之意,很有可能「路」跟「格」一樣都來源於軍事。「路」字雖然出現的較晚,但路氏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路」的軍事部署的原始意義上古時期就已形成。



進入東周,隨著晉國的不斷強大,潞國開始衰落,但晉國仍然不敢輕易動它,而是採取聯姻的方式,與潞國建立姻盟。《左傳·宣公十五年》載:「潞子嬰兒之夫人,晉景公之姊也。」潞子嬰是潞國末代君主,他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妹妹伯姬。當初,晉成公為了安撫潞國這支赤狄中最彪悍的部族,將女兒伯姬嫁給了潞子嬰。晉人與戎狄的通婚可以追溯到晉獻公,曲沃代翼後,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的晉獻公娶了驪戎國的驪姬,之後重耳、夷吾等都保持與戎狄的通婚,說明當時晉狄姻聯非常普遍,晉國與潞國的姻盟自然也不止史書中記載的一樁。



晉國通過婚姻等外交手段穩住了潞國,實際上已經控制了整個潞國,其目的自然是為了以後便於吞併潞國。但潞國內部也有不乏遠見者,比如潞國丞相酆舒,據說酆舒是西周酆(豐)國的後代,酆國是姬姓封國,西周初為了吸取商紂王亡國的教訓,全國一度禁酒,酆叔不顧國法依然我行我束毫無節制的飲酒而被周成王取消了封地,其後代也就流落到各地。這個酆舒投靠潞國後,曾助潞國吞併黎國,擴大了潞國的疆域,因此被拜為相,權力一度凌駕於國君之上。他早已看出晉國的狼子野心,無奈潞國國君嬰是個泡在溫柔鄉中就不知危險何在的人,於是潞國國內形成了親晉和反晉兩大勢團。《左傳·宣公十五年》載:「酆舒為政而殺之(伯姬),又傷潞子之目。」公元前594年,酆舒不滿潞君親近晉國,發動內亂,殺了晉景公的妹妹伯姬,又弄瞎了潞子嬰的一隻眼睛。潞子嬰急派人去向晉國求救。晉國君臣商議後羅列了酆舒的五大罪狀,趁此良機以討伐叛臣賊子的名義進入潞國,在潞國的曲梁(今山西潞城石樑村)大戰一場,一舉剷除了潞國最大勢力集團的酆舒,然後順便滅亡了潞國。



晉國滅亡潞國後,由於滅得不是那麼名正言順,為了加強對潞地的統治,晉景公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在潞地進行軍事演習,以向世人證明潞地已經歸屬晉國,欲借強大的武裝力量堵住悠悠之口;另一件是將潞國原來吞併黎國的土地劃出來,重新扶立黎國的後人,以顯示晉國的仁義,實際上不過是晉國的一個傀儡。儘管晉國做足了準備,還是遭到了背後秦國的反對。秦國認為晉國來「潞」不正,表示不服,實際上是想來爭奪一杯羹。潞國是老謀深算的晉國處心積慮數十年的成果,如何輕易讓秦國竊取?於是秦晉兩國在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以東)發生了一場大戰,結果以秦國失敗告終,秦將杜回被俘。

潞國雖然不存在了,但潞氏還有一些殘餘勢力北遷到一個叫嗇咎如(今山西太原境內)的地方。《左傳·成公三年》載:「晉郤克、衛孫良夫伐嗇咎如,討赤狄之餘焉。」公元前588年,晉國的郤克、衛國的孫良夫進攻嗇咎如,討伐赤狄餘孽。杜預註:「宣十五年,晉滅赤狄潞氏,其餘民散入嗇咎如,故討之。」潞國亡後國人以國為氏,形成路姓,是現在路姓的其中一支。

文/堰風

西周古國——相國,只有古銅器銘文記載,湖南「湘」跟它有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