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前從未踏入教室,28歲成為劍橋博士:起點與終點之間教育長路

小爽姑娘吖 發佈 2020-02-06T00:26:05+00:00

「你不是愚人金,只在特定的光線下才發光。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而是在於你自己。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黃金

文|小爽姑娘吖

當生活本身已經如此荒唐,誰知道什麼才能算作瘋狂?


01


17歲之前從未踏進教室一步,28歲搖身一變成為劍橋博士。光是這個逆襲的結果,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嗨~,又是一個激奮人心的勵志雞湯故事。


記得上一次聽到類似的故事,是在上學的時候:一個從未踏入過教室的女孩,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走進了985院校,她的背後是父母日復一日的親自指導教育。


雖然她從來沒有和我們這些孩子一樣在集體中生活,接受義務教育,但她學習的內容和我們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於我們還在和泥抓鳥玩的時候,她已經背會了唐詩三百首。


我以為塔拉的故事與此大同小異,實際情況卻與我的想像大相逕庭。


一個從小生活在廢料場的大山女孩,每天跟著母親做助產士,跟著父親整理廢料場的東西。


當她的家人生病時,包括大面積燒傷、手指斷掉、刀器劃傷等,他們從不去醫院看病,僅僅是靠母親用伏黃芩來治。而醫院距離她家不過是開車十幾分鐘的路程。


她的父親認為教堂開的學校是違背上帝意圖的,她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不被允許去學校上學。日復一日,她們這些孩子成為了當代社會的另類。甚至於,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之中某些孩子的存在。


她漸漸長大,身體的變化隨之而來,當烈日高照,她擼起衣服的袖子幹活時,卻被自己的父親、哥哥稱為「妓女」。


那個曾經在父親面前維護自己的親哥哥肖恩,卻在某一天變為了把自己的腦袋按進馬桶、手拿刀片威脅自己的「惡魔」。


當廢料場的日子一天天堆積,當生命一次一次被輕賤,當女孩在本該溫馨的家裡感受到卻只有濃濃的惡意,當活著只有奴役、抬眼望去滿眼皆是苦痛,究竟什麼才是生活的希望?在冰冷無邊的黑暗之中,哪裡才能尋得一絲絲光亮?


塔拉的另一位哥哥泰勒,第一個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出這個地方的人,啟蒙了她。「外面有一個世界,塔拉」他說,「一旦爸爸不再你耳邊灌輸他的觀點,世界就會看起來大不一樣。」


內心激烈的掙扎、身心撕裂的苦痛到抽絲剝繭的蛻變,最終塔拉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搖身一變成為了劍橋博士。


讀完之後,感覺這個故事的編劇很有才華,很懂讓讀者揪心戳骨的點。但當我再去看作者、看簡介時,卻發現:這些事情竟然實實在在發生過!不是在貧瘠的古老年代,不是在閉塞的蠻夷之地,而是當代人的故事!


02


這個故事來源於小爽最近讀的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比爾·蓋茨年度特別推薦書籍。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美國歷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人。

這本書是她的個人自傳,作者用看似平淡的文筆書寫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足以扭曲三觀的事兒,從自己的成長曆程之中尋求到「教育」的意義。


她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9年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她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思考,我的起點是否就是我的終點——一個人初具的雛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實的樣貌。


一個人初具的雛形源於何處?我想到一個詞語:「原生家庭」。


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火熱的不得了。提到這個詞,我就不自覺想起:《都挺好》的蘇明玉、《歡樂頌》的樊勝美·····,她們的過去和後來都緊密相連,但她們的後來再不是原來模樣。


那個被封存在鏡子裡的十六歲的塔拉適應著當時的生活,如何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劍橋博士?「原生家庭」帶給她的自卑感、不配感,讓她親身坐於劍橋課堂之時,都覺得一切如此夢幻,而自己與之格格不入。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影響」明明是一個中性詞,它含有好的影響、不好的影響、有利的影響、不利的影響······可這句話讀來,卻隱隱有種不好的念頭。


事實本質並無好壞影響,真正發生影響的是人們對事實的價值判斷和反應行為。


和塔拉生活在同一原生家庭的,還有6個兄弟姐妹。他們身體流著來自同一對父母的血液、生活在同一父親的謊言之下,卻從中間一分兩半:三個離開大山,獲得博士學位;四個留了下來,沒有高中文憑。


對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和反應,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在成長的歷程中,改變不斷發生著。塔拉不再生活在父親的謊言之下,為所謂「忠誠」而流血受傷,她也並不接受「正規教育」帶給她的世界,而是學會了在夾縫之中建立自己的世界,尋求一種自我價值的平衡感。


這個變化的過程,塔拉稱之為教育。


03

教育是什麼?



過去,我一直狹窄的以為:教育僅與學校、老師、學生、作業、考試、課本······這些詞彙相關。以致於走出大學校門的時候,我就以為此生教育到此為止了,不用去聽課、不用被作業追趕、不用被考試煩惱。


我從未真正活在這世界上,卻天真地以為自己結束了這個世界規則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實際上,真正的教育在於喚醒、在於啟蒙、在於學會對世界作出不同的、合理的價值判斷。


真正的教育不是曾經課本上學到的現在已經完全忘記的黃白藍線電路知識,也不是那些郎朗上口、滾瓜爛熟的唐詩宋詞,而是在所有這些匯集於心之後,在我們從課本、物理變化、化學實驗、文學海洋又或者從親身經歷、他人世界中看到世界原來可以是另一番模樣,而不只是我們以為的沙漠、大山和小鎮。


就像塔拉的哥哥泰勒所說:外面有一個世界,首先停掉在你耳邊的那個堅定的聲音。


阻止我們前進的,並不是我們不懂的事。那些我們曾經深信不疑的,反而是我們最大阻礙。


有些陷阱,來自於我們的信任。


學會質疑,學會評判,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萬事萬物,需要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在於教育。


有些人說話,就像撒種子,撒進你心裡,遲早會發芽。


「你不是愚人金,只在特定的光線下才發光。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而是在於你自己。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黃金,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金子一直是金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