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南海在行動」 24小時接力抗疫,我們同行!隔離區護理人員是這樣過的......

直播威海 發佈 2020-02-06T01:12:46+00:00

「阿姨,早飯來了,您戴上口罩,開一下門。」2月6日一大早,在南海新區集中隔離點的門外,陳靜拎著飯一間一間的敲門,送早飯、測體溫、詢問症狀、消毒……一套工作流程下來,自己的早飯已經涼透了。

「阿姨,早飯來了,您戴上口罩,開一下門。」2月6日一大早,在南海新區集中隔離點的門外,陳靜拎著飯一間一間的敲門,送早飯、測體溫、詢問症狀、消毒……一套工作流程下來,自己的早飯已經涼透了。

陳靜是南海醫院的一名主管護師,是第一批赴集中隔離看護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她搭檔的是她的同事王潤龍,今天是他們在集中隔離點工作的第7天。7個晝夜裡,與疫情「賽跑」的接力棒在兩個人手中交替傳遞。

因為隔離區防護嚴格,需要24小時輪班,所以兩個人一直是交替工作。「防護服資源緊張,我倆都是6小時換一次班。」王潤龍說,這就意味著,在這6個小時裡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廁所。

因為要在厚厚的防護服的包裹下工作6個小時,所以每天的出汗量很大,一直處於很渴的狀態。陳靜說,為了少上廁所,別說喝水了,就算早餐里的稀飯他們都不敢喝。王潤龍也開玩笑道,大靜每次脫下防護服第一件事就是沖向廁所。每天被口罩、手套、護目鏡勒得緊緊的,當陳靜脫下防護服後胳膊和臉上都被壓出的深深的紅印子。

王潤龍稱呼陳靜為「大靜」,陳靜叫王潤龍「大龍」,作為同甘共苦的「戰友」,兩個人在工作中沒有抱怨,沒有退縮,只有相互鼓勵和接力戰鬥。

記得2月3日下午,臨時接到有多個隔離者將被送來的消息,兩個人不約而同穿上防護服下了樓。「我倆雖說是排了班,但是活多的時候不用商量就會一起過來干。」王潤龍說。

「一有體力活,大龍就搶著干,因為每天配置高濃度的消毒水,再加上長期噴洒消毒水,呼吸道粘膜受損,有幾天大龍吃飯完全嘗不出味道。」一切都看在眼裡的陳靜也顧不得自己的老腰病,40斤的消毒水每天背著爬上爬下,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腰已經不敢著床了。

「不僅是身體上的壓力,當時心理其實也還是有壓力的。因為檢測結果還沒有出來,不知道病人是否真的感染上病毒,自己被傳染不怕,關鍵是家裡還有孩子等著照顧。」王潤龍說。

談起孩子,兩個人的神情都有些波動。王潤龍有一個6歲的女兒和8個月大的兒子。「我是大年初二的晚上,臨時被召回醫院,連續7天沒有回家,說不想孩子是假的。」王潤龍說,但是我做護士10年了,選擇了這個職業就不能在關鍵時候做「逃兵」,疫情在前,這就是我們的「主戰場」。

陳靜的女兒剛上二年級,談起女兒,原本說話中氣十足的陳靜有些哽咽。「怕她鬧,我沒敢告訴她我出來幹什麼,走的時候我騙她說我只是來值一天班。」

但紙包不住火,陳靜幾天都沒有回家,在女兒的追問下,陳靜的丈夫把真相告訴了女兒。

女兒在微信上給陳靜留言:「我一直以為你去值班了媽媽,你為什麼不告訴我,我都哭了一上午。」在一線都沒怕過的陳靜看到信息眼圈泛了紅,給女兒發過去了一張自己「全副武裝」的自拍。女兒自豪的發微信給姥姥:「姥姥,你知不知道,我媽媽正在一線看護『病人』。」

家人知道他們要走上防控疫情的一線,都主動接過照護孩子的事,讓他們安心工作。

今天是陳靜和王潤龍在集中隔離點奮鬥的第7天了,等傍晚交接完工作就可以回家隔離休息了。

雖然可以回家居家隔離,但兩個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待在酒店進行自我隔離。「孩子沒什麼抵抗力,雖然很想他們,但是這個節骨眼還是得對他們的安全負責。」

陳靜和王潤龍「出倉」了,但戰爭並沒有結束,第二梯隊的同事將會拿過「接力棒」繼續戰鬥。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他倆說,只要醫院需要,我們隨時出征,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