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酒沒有發展到白酒的地位?大家都不喜歡喝黃酒嗎?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發佈 2020-02-07T05:41:16+00:00

自古人開始會用糧食釀酒至唐宋時期,中國史書、詩書記載的其實都是黃酒,因為現在業內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在唐末才出現蒸餾器,元朝才出現蒸餾酒,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白酒。

文/編:KIKI哦咿呀

技術支持:北京東方黃埔白酒技術研究院

說到喝酒大多數酒友都會選擇白酒或者啤酒甚至是紅酒,很少有人會提及黃酒,其實黃酒屬於釀造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自古人開始會用糧食釀酒至唐宋時期,中國史書、詩書記載的其實都是黃酒,因為現在業內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在唐末才出現蒸餾器,元朝才出現蒸餾酒,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白酒。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在白酒發展一片大好的情境下,黃酒會日益落末。


白酒的發展

正如上面所說,白酒其實是在元朝的時候才出現的白酒,隨著元代蒸熘術的普及,中國開始出現高度酒。

但因為其不符合古代主流酒的審美標準和蒸餾工藝的落後,一直被稱為臭酒,在很長一段時間未能真正意義上普及。《本草綱目》中甚至認為臭酒主要功效是藥效,有大毒,喝的太多容易黑腸腐胃。(時珍曰︰燒酒,純陽毒物也。


因為這種說法的盛行,所以白酒在元朝並不受大家待見,可能只是極少數民間小作坊的百姓會偶爾品嘗,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清代才得以改善。


為什麼黃酒不能像白酒一樣發展呢?

因為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酒桌上面除了酒很重要之外菜與酒的匹配性同樣很重要。


正如我們夏天擼串兒會想要冰凍啤酒、西方人喝葡萄酒有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的說法,不同的酒也有適合和不適合配的餐點。

啤酒配燒烤,還得是冰的,這是借啤酒去除燒烤的油膩感,當然國內流行的清啤,本來度數就不高,10度以下的酒,在很多地方都和軟飲料感覺上是差不多的東西,再者啤酒利尿,喝了上個廁所就沒了,中國人又好面子,乾杯乾杯,幾輪過後,幾瓶就走了。而且在有啤酒廠的城市,啤酒可能比可口可樂,甚至餐館裡的礦泉水還便宜,當然暢銷。


白酒匹配酒桌度更高

白酒分多種香型,但是你會發現,上了酒桌,最受歡迎的是濃香型和醬香型。白酒相對來說也是便宜的,在家喝喝高粱燒,打一斤也要不了20塊錢,卻能喝很久。

上了檔次的也不像紅酒那樣貴的沒邊。佐餐而飲,可以很好的清理口中前一道菜的殘味和油膩感,又像很多知友提到的,能很快就有微酣的感覺。白酒還有個說法,好酒不上頭。這個就和黃酒很不一樣了。

黃酒上頭,這就是個大問題,黃酒甘甜易入口,又因為多習慣喝熱黃酒,酒氣入血管很快人就醉了,中國人的酒桌,很多時候是有事要談的,事沒談人醉了,那就浪費了一桌酒菜了。

黃酒味重,重到甚至可以做調料使用;品黃酒的老酒也更講究不讓菜搶了酒的本來味道,十幾年成釀配個油爆大蝦,那是糟蹋東西。所以黃酒多是就一些例如豆乾,毛豆,茴香豆,毛蟹這樣本身不會有油膩感的菜色實用。


前面有知友講運輸問題導致北方人不喝黃酒,其實我覺得反而是佐酒的菜里沒油沒鹽,偏北方的食客才不太愛吃了的。


黃酒也不是完全被遺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江浙一帶,黃酒其實並沒有斷過。既有自釀的,也有酒廠的。夏天喝啤酒多,冬天好多人家就喝壇裝的黃酒,燙一下喝。現在很多人都在談"黃酒復興",會稽山、古越龍山等品牌也開始在全國推廣,但總體比例還是低。


日本人也愛黃酒,這和黃酒能佐日本菜不無關係。


您對黃酒有什麼看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