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99分驚現主持人大賽!鄒韻馮碩都穩怎麼選?董卿文藝范驚艷全場

逸二八卦俠 發佈 2020-01-12T06:40:36+00:00

鄒韻:天下「糧」心作為最具國際視野的選手,鄒韻的選題每次都帶著國際范,這次她帶給我們的是雜交水稻與非洲的故事。開場時,鄒韻還故意停頓了幾秒鐘,通過製造懸念的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雖然今天飢餓與我們的距離已經很遙遠了,但在非洲,仍然有很多人在與飢餓做鬥爭。作為解決國內

主持人大賽,這一「只講技術不講套路」的節目,相較於其它綜藝節目,不愧是近期熱度相當高的競技類節目,相應地也獲得了「神仙打架」的美名。

相比之前結束的文藝類9進6比賽,新聞類9強選手之間水平差別並不大,沒有像文藝類選手有些存在爭議較大的地方,因此新聞類比賽的激烈程度更加白熱化。

2020年1月11日,終於迎來主持人大賽新聞類選手的9進6比賽,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先睹為快吧。


劉仲蔭:留住記憶

劉仲蔭在上期比賽中,通過從一名婦女徒手接墜樓兒童的故事,與飛行員讓飛機安全落地的故事提煉出關鍵點「安全著陸」,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比賽,他走訪的一名退役老兵。大家印象中的退役老兵,一般都是胸前掛滿勳章但依然精神矍鑠的老人,但影片中展現的這位老人,雖然胸前也是掛滿勳章,但他卻連剛才吃過什麼東西都不記得。

可能大家都已經猜到,這位老兵得了阿茲海默症,他的記憶在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被無情地抹去,甚至是當醫生問他現在是什麼年份時(採訪時是2019年),老兵回答的是1918年。

不過奇怪的是,老兵對他當兵時的情況記憶尤新,他仍然記得自己是1952年參軍,參加戰鬥時,面對著槍林彈雨他並不害怕,因為他抱著必勝的信念:我相信共產黨。

雖然現在醫學上對阿茲海默症沒有根除的辦法,但從老兵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最珍貴的記憶仍然是保留在老人的腦海中,這要歸功於軍人對信念的堅持,遺忘的只是近期發生的事情。

對於劉仲蔭的表現,康輝建議在片頭增加對阿茲海默症的介紹,讓觀眾對此有初步的了解。

董卿建議適度再加強信念力量在老人晚年期間起的作用,而不是只講一句口號,「事實勝於雄辯」。

最終,劉仲蔭得到95.706分的成績,遺憾止步9強。

馮碩:家國邊關情

提到馮碩,小編想到他是新聞類選手中,第一個在比賽里使用了道具,一如以往,他也帶了一個道具。

這次比賽,馮碩採訪的是一群邊防戰士,他們每次執行巡邏任務的地點,是西藏自治區的邊境線。

一趟巡邏,共約160多公里,一般要走五天四夜。到達終點時,戰士們都會展開國旗,宣示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這是一條被稱為最苦最險的巡邏路,藏語裡把它叫阿相比拉,意思是連魔鬼都不敢去的地方。沿途沒有補給點,戰士們都要背著超過70斤重的物資裝備,爬雪山,涉激流,穿森林,30年間,已經有十四位戰友犧牲在這條路上,但作為軍人使命感告訴他們,必須要堅守。

對於邊防戰士而言,堅守在此,就意味著很難跟家裡團聚。部隊里有一位戰士,哥哥以前是一名排雷戰士,卻在一次任務中失明 ,並且失去了雙手。馮碩在採訪完邊防戰士後,特意去了這位戰士的家裡,看望了他的媽媽和哥哥,當他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時,由於實在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流下了「不爭氣的眼淚」

當我們感動之時,我們必須明白「我們不是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而這是源於軍人、軍屬、我們不知道的人,我們國家的默默付出,應當感謝這些新時期「最可愛的人」。

康輝對馮碩提了一點小建議,既然帶上了戰士們的背包作為道具,那就建議在主持時多講些這個道具的作用,比如背上它,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它的重量。

董卿則直接給出了讚美之詞,直言此為上乘之作。

最終,馮碩得到96.722分的成績,排名第二,晉級下一輪比賽。

果欣禹:黑暗中的倔強

果欣禹這位陽光女孩,帶給我們的是中國男子盲人足球隊的故事。

中國人對於中國男子足球,一直是恨鐵不成鋼,甚至於「中國男子足球」都是一個貶義詞,但男子盲人足球隊卻獲得了6次亞洲冠軍。

到底是什麼原因能夠讓特殊人群比正常人踢得好,還是讓我們看看果欣禹是怎麼說的吧。

為了體驗盲人踢球的真實感受,她戴上了專用眼罩,在什麼都看不見的情況下,步子都邁不開,跑都沒法跑,更別提踢球與接球了,有的隊員花了兩到三年時間,才終於敢在綠茵場上奔跑。

更困難的挑戰還在後面,大家都知道足球運動既要考驗運動員個人能力,又要考驗團隊的配合,盲人運動員無法像正常運動員獨立摸索方法,這就要求教練長時間的指導。

場上你是我的眼,場下你是我的家

由於與常人不同,這個特殊群體里的人常常會覺得孤獨甚至是自卑,但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互相加油打趣,在教練的指導下他們發現自己也能和正常人一樣踢球,盲人運動員的生活終於有了笑聲,他們也變得越來越有自信。

不過正如董卿所說,果欣禹的影片,更多的是在介紹盲人運動員群體的特殊性,而缺少了對他們作為足球運動員的介紹,內容廣度不夠,有所欠缺。

最終果欣禹拿到了95.575分,止步於本場比賽。

田靖華:永遠的純真

田靖華給小編留下最深的印象,這次比賽和他的愛人一起參加比賽,遺憾的是他的愛人止步於文藝類的上一場比賽。

田靖華本次採訪的是位於深圳市的「喜憨兒」洗車中心,別看公司名字起得挺特別,因為這裡有著一群特殊的人群,他們是唐氏綜合症,或者是自閉症,或者是智力發育遲緩的患者,智力水平普遍低於正常人。

為了近距離感受這個特殊群體,田靖華脫下西裝,換上T恤,體驗了兩天洗車工人的生活。

在他看來,洗車並不是一項特別複雜的事,因此洗車工作應該是非常輕鬆的,但一體驗,他才明白,要想做好一件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洗車行里的工作人員把自己的劣勢轉變為優勢,他們對洗車流程有著近乎苛刻的執著,從哪裡開始洗,沿著什麼路線洗,清潔劑怎麼噴,內飾怎麼清洗,最後怎麼擦乾全車,他們都要求要嚴格按流程來做,容不得一絲馬虎和偷懶。

當田靖華洗累了跑到一邊「偷懶」時,立馬就被「同事」開玩笑地拉起,繼續投入工作。

吃飯休息的時候,田靖華問他們累嗎,他們說不累,有工作就高興。

他們高興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顧客的認可。

他們高興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平等」二字就是對他們的認可。

他們高興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政府和社會更廣泛的支持,他們的經營模式已經推廣到全國,政府也為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工作場地。

如此正能量的報導,獲得康輝與董卿的一致認可,它指明了記者的工作就是要努力推動社會的發展。

不過董卿提出了一點建議,由於記者工作特殊性,建議在報導中還是要描述不同群體的差異性,增加辨識度。

田靖華最終拿到了96.196的分數,成功晉級。

白影:迎豐村的109個夢想

白影帶給我們的,是發生在杭州迎豐村裡的故事。

迎豐村的特別之處,不是在它有個好聽的名字,而在於它有一面特殊的牆,上面寫滿了村民的109個夢想,這些夢想,大約是在2015年寫上去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上面的紙和字跡已經開始斑駁,但這些夢想也走進了村民的生活。

在這些目標里,有希望村裡通到外面有好的路,有希望村裡有老年人食堂,有希望村裡有文化禮堂等等,時任村主任王豐華把這些夢想作為了自己的工作目標,而此時的迎豐村,還頂著100多萬的外債。

「要致富,先修路」,對於一個村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一條寬闊的馬路,而要修一條路,哪有那麼容易。為了籌集資金,王豐華不知道走了多少政府部門拉資金;為了拆違章建築,王豐華不知道跟村民磨了多少嘴皮子,他付出的努力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卻能切身感受到馬路已經修好,最重要的夢想之一已經實現。

所有的這些夢想,一個一個接著都實現了,遺憾的是王豐華卻於2019年6月,因患胃癌而去世,此時離他6年的村主任任期,還差幾個月而已。

雖然王豐華已經離村民而去,而走在寬闊的馬路上,吃老年人食堂的飯,坐在文化禮堂里,仿佛他就一直在大家的身邊不曾離去。

對於白影的採訪的完整性,康輝表示了肯定,只是對於細節部分希望能夠把原因再說清楚些,而不是讓觀眾猜測,比如為什麼王豐華當時要在村口有車經過時要記下來。

瑕不掩瑜,白影獲得了96.152的分數,晉級下一輪。

劉妙然:我的冬奧日記

光看題目,我們就知道劉妙然帶我們去的是冬奧會的建設場地。

她採訪的第一個對象,是一對參與冬奧會場館建設的年青夫婦,男的叫王普,女的叫崔力欣,兩人雖然都是為了冬奧會的場館建設服務,但由於工作性質的差別,王普還是要經常出差跑工地,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幸而小日子還是經常會被一些驚喜所打動,兩人為冬奧會共同出力的同時,日子過得 也是相當的幸福。

說完了冬奧館,接著我們要看看奧運會的道路建設情況,劉妙然來到了「棋盤梁隧道」,這個延崇高速的重要隧道,她採訪的是一對來自福建的工程師:林學金和林學明兩兄弟。

如此重要的項目,能夠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完成,太棒了。

之後,她還採訪了走遍崇禮的「活地圖」趙立冬,奧運選手王文卓,這些走在冬奧運動會前沿的開拓者們,通過他們各自的介紹,讓觀眾了解到準備冬奧會的這一群體,對冬奧會的準備情況。

不過,正如康輝所說,5分鐘裡呈現太多的故事,有廣度但深度卻不夠,無法讓觀眾沉浸到採訪中。套用董卿之前的一句話,採訪應當:

疏可跑馬,但密不透風

最終她只拿到95.374分,遺憾止步。

姚軼濱:載著希望的「小慢車」

姚軼濱給我們的,一直是穩健的作風。

在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了高鐵的速度,但他卻一反常態,帶給我們的是「小慢車」。

如果說高鐵是國家交通運輸的大動脈,那麼圖中的綠皮火車,就是毛細血管,它連接著那些小村落。正是這個「小慢車」,成為了村民們與外界交換日常用品的紐帶,成為了孩子們上學放學的「校車」,成為了人們走親訪友的工具,甚至成為了見證新生命誕生的搖籃。

「小慢車」既是村民的「生命線」,更是他們的「希望線」。

專家點評時,康輝給出的建議是希望在結尾,能夠展望小慢車的未來。董聊則是直接對康輝的提議給出文藝范滿分的答案:

里克爾有一首詩:你必須活在每一件事情里,你現在所經歷的難題,未來會找到答案。

王嘉寧:「中國速度」見證者

這個主題,與上一位選手的方向正好相反,她會怎麼描述「中國速度」呢,還是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王嘉寧採訪的對象,是一名有8本火車駕照的全履歷火車司機:韓師傅。

大家在感嘆韓師傅如此之多的駕照之時,卻不曾體會到作為一名火車司機的付出。

岳父因病去世,那時正好他在參加動車駕照培訓,因故無法參加。

每年的除夕,他都要值班,很少有機會和家人吃年夜飯,「咱家沒有節,人齊就是年」,韓師傅的愛人如此說道。

幸而有家人有理解,韓師傅才能在崗位上堅守自己的夢想,通過自己的付出保障千家萬戶的團圓。

作為「中國速度」的見證者,韓師傅通過自己的努力切身體會到中國火車的發展歷程,時至今日,「中國速度」仍然在蓬勃發展中,他正考慮要學自己的第9本駕照,希望開上京張鐵路智能型動車組列車,趕上「中國速度」的步伐。

「中國速度」正是在這一批批見證者的陪伴下,助力中國成為全球唯一的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成為了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康輝的點評,與上面幾位類似,也是希望在細節上描述清楚,比如韓師傅的愛人,對韓師傅的工作從不理解到理解是怎樣變化的,有所說明會更好。

董聊則建議內容需要與標題相吻合,既然是講「中國速度」,那麼最好就要對中國火車發展歷程中,各種火車的速度、沿途的變化展開說明,而不是光講中國鐵路的愛情故事。

最終王嘉寧拿到了95.933分,晉級下一輪比賽。

鄒韻:天下「糧」心

作為最具國際視野的選手,鄒韻的選題每次都帶著國際范,這次她帶給我們的是雜交水稻與非洲的故事。

開場時,鄒韻還故意停頓了幾秒鐘,通過製造懸念的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雖然今天飢餓與我們的距離已經很遙遠了,但在非洲,仍然有很多人在與飢餓做鬥爭。作為解決國內13億人口溫飽問題的雜交水稻技術,成為了中國援助非洲朋友的方法。

中國的援助團隊,初來乍到時,遇到了很多問題:

當地群眾不接受中國的水稻,認為這是「魔稻」;

當地的自然環境、物種特性,與國內有著巨大的差別。

碰到問題,沒關係,中國團隊就是來解決問題的。而真正讓當地人民轉變觀念的,是2017年當地的一次水災,所有的稻田都被淹沒了,只有我們中國的雜交水稻仍然屹立在稻田中。

另外一方面,雜交水稻每年穩定的產量,也讓非洲朋友進一步認可中國技術的優越性,這從他們把雜交水稻印在了面額最大的紙鈔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中國雜交水稻技術走出去,不僅要感謝中國援助團隊,更要感謝團隊背後的靈魂人物,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需要注意的是,鄒韻這段採訪是用英文,袁老也是用英文回復,這樣的採訪不僅國內的觀眾聽懂了,國際上的朋友也能夠聽懂,不愧是有國際視野的主持人。

對於鄒韻的採訪,康輝和董卿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不論是從開場設懸念的講故事方法,再到對內容的編排,對袁老的英文採訪,無一不是體現專業主持人的一流水平。

專業評審團里,有兩人給出99分的高分,最終鄒韻以97.023分,最後一個出場,卻是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昂首挺進下一輪比賽。

都說主持人大賽實乃神仙打架,你最喜歡哪位選手呢?歡迎投票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