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位辨識

壹號醫學 發佈 2020-02-07T14:25:27+00:00

辨識病位,是中醫辨證過程重要的基本內容,但由於受傳統文化理念與認知條件的影響,中醫學對人體的認識並非建立在實體解剖之上,而是「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因而對病位的認識就不僅指形態結構上的位置,而更多的指功能上的位置。

病位,即疾病發生之所在。辨識病位,是中醫辨證過程重要的基本內容,但由於受傳統文化理念與認知條件的影響,中醫學對人體的認識並非建立在實體解剖之上,而是「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靈樞·本藏》),因而對病位的認識就不僅指形態結構上的位置,而更多的指功能上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中醫學主要把病位分為兩大類,即空間性、實體性、具體性病位與時間性、功能性、模糊性病位。前者即病變所在,較為直觀而具體,如臟腑、經絡及外合的皮肉筋骨、五官九竅等;後者則是對主要症狀與體徵進行綜合分析後,確認的病機所在,較為抽象,如六經、衛氣營血、三焦病位等。

01

具體性病位

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以經絡為聯繫紐帶的有機整體,因此疾病的發生往往是整體病變在局部的反映。一般而言,除了陳無擇所言「不內外因」外,其他內、外因基本上都是通過影響臟腑、經絡而致病的。因此具體病位即指病變所處的人體結構中具體的空間位置。

臟腑定位������

即明確病變所在的臟腑,一般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通應的官竅及相聯五體等,分析找出病理表現與相應臟腑的關係。其中包括如下情況:(1)依據主症表現,如咳、喘不離肺,嘔、呃不離胃,悸在於心,泄在於脾;(2)依據症狀、體徵所在,如在胸部多涉及心、肺,脅肋部多涉及肝膽,脘腹部多涉及脾胃,腰部多涉及腎,按病位命名的病證如胸痹、肺癰、胃痛、脅痛、腰痛等即屬此類;(3)依據外部所合,若見舌上生瘡、舌尖紅赤等,多涉及心;目赤腫痛或視物昏花,多涉及肝;發脫、齒搖,多涉及腎。(4)依據年齡、性別、體質、病程等,如年老體衰常責於腎虛;小兒常有「三不足(肺、脾、腎)兩有餘(心、肝)」(《小兒藥證直訣》);女性更年期疾病常與肝腎、心脾有關;體弱易於感冒常與肺脾氣虛有關;病程日久常及於腎,即「五臟之傷,窮必及腎」(《景岳全書》),等等。還有兩點需注意:一是一個症狀可涉及多個臟腑,如《素問·咳論》言「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同時還有「肝咳」「心咳」「腎咳」「胃咳」「膽咳」「大腸咳」「小腸咳」「三焦咳」「膀胱咳」等。二是一些病證可涉及多個病變臟腑,如鼓脹病位涉及肝、脾、腎,消渴涉及肺、胃、腎,水腫涉及肺、脾、腎,但不同階段可有主次之分。

經絡定位������

即根據經絡循行路線而確定病位。如足厥陰經脈繞陰器,經少腹,上行胸脅,因而這些部位出現的脹滿疼痛等,可定位於足厥陰肝經。再如頭痛在頭後部,下連於項,病多在太陽經;頭痛在前額部及眉棱骨等處,病多在陽明經;頭痛在頭之兩側,並連及於耳,病多在少陽經;頭痛在巔頂部位,或連目系,病多在厥陰經。因沖、任、督三脈下起胞宮,上與帶脈交會,而四者又上連十二經脈,因而婦科常見的經、帶、胎、產諸疾多與四脈相關,如崩漏或胎漏或因於沖任不固,痛經、閉經或因於沖任阻滯,月經先期、經行吐衄或因於沖任血熱,月經後期、月經過少或因於沖任血虛,帶下異常、滑胎或責於帶脈受損,約束無力等。

02

模糊性定位

模糊定位可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

依據空間定位������

依據空間定位是對人體病變的空間部位做出大致區別,如上下、表里等。

上下定位在《內經》中運用相當普遍,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靈樞·口問》),「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素問·脈要精微論》),「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素問·調經論》),「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素問·厥論》),「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靈樞·衛氣篇》),「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素問·五常政大論》。

表里定位在《內經》中也有體現,如「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但主要是基於「四時之氣,更傷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的認識來反映由淺入深的過程,如「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生氣通天論》),「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內至五臟六腑」(《素問·風論篇》)。至於八綱辨證中的表里,只是判別病位內外淺深的一個相對概念,在表主要指病在皮毛、肌腠,病情輕淺,而表證則是指外感病邪在肌表的初期階段的專有概念,真正的皮膚、毛髮病變卻並非表證。

依據時間定位������

依據時間定位是對外感疾病中外邪侵犯的位置及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的人為劃定,如六經、衛氣營血、三焦等。這類病位的空間感較弱,時間感則更為明顯,往往兼有具體病位和抽象的病理層次雙重含義,有時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病性。

六經定位 即把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群進行綜合分析,明確寒熱趨向,邪正盛衰,進而歸納區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個病變部位。六經病證是經絡、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其中三陽、三陰病證分別以六腑、五臟的病變為基礎,也可以說基本上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病變,因而對內傷雜病的論治也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衛氣營血定位 即根據外感溫熱病發展過程中的臨床表現,區分為邪氣在衛分、氣分、營分、血分等不同階段的不同證型,揭示了外感溫熱病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由輕而重的一般規律。但其中的衛分、氣分、營分、血分等概念,很難說是人體的哪一個具體位置。

三焦定位 即根據溫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及症狀變化的特點,以上焦、中焦、下焦為綱,對溫病尤其是濕熱病證過程中的各種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和概括,以區分病程階段、識別病情傳變、明確病變部位、歸納證候類型、分析病機特點、確立治療原則並推測預後轉歸。儘管根據「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篇》)的認識,總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溫病條辨》),但作為病位判斷仍具有不確定性。

03

特殊性病位

還有一些特殊病位,看似具體,實則模糊。

膜原 《素問識》認為:「膜本取義於帷幕之幕,膜間薄皮,遮隔濁氣者,尤幕之在上,故謂之幕,因從肉作膜」。後世對此多有發揮,一是廣義泛指伏邪在體內潛伏的部位,即「伏邪皆在膜原」(《讀醫隨筆》)。二是狹義指內外交界之地,乃一身之半表半里,居於衛表肌腠之內,五臟六腑之外的膜及膜所圍成的空樣結構。如清代《通俗傷寒論》中何秀山的按語言:「《內經》言邪氣內薄五臟,橫連膜原。膜者橫膈之膜,原者空隙之處,外通肌腠,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關鍵,為內外交界之地,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內,內邪每由膜原達外。」由此可知,膜原的臨床定位,可參照半表半里證的判斷要點。

心包 又名心包絡,是心外包膜,有保護心臟,代心受邪的作用,即「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靈樞·邪客》)。因而心包病位的確定,主要依據心神的嚴重受擾。如外感熱病中,因溫熱之邪內陷,出現高熱神昏、譫語妄言等心神受擾的病態,稱之為「熱入心包」;由痰濁引起的神誌異常,表現為神昏模糊、意識障礙等心神昏亂的病態,稱之為「痰濁蒙蔽心包」。三曰胸膈,字面看當指胸與橫隔部,但從熱郁胸膈證、飲停胸膈證的臨床表現來看,並未顯現出與膈部相關的特有症狀。

以上病位儘管不像現代醫學的「病灶」那樣具體、明確,但作為辨證的要點與治療的靶點,中醫病位的確定仍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中醫對病位的確定主要是依據在病因作用下,人體生理功能受損失調後的臨床表現,因而中醫的病位並非完全等同於症狀或體徵之所在,而是根據整體關聯,綜合分析後對正邪鬥爭的位置做出的判斷。而從提高臨床用藥的針對性和準確性考慮,一些模糊定位顯然還需進一步細化確定相關聯的臟腑、經絡等。(朱光 河南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THE END —



▶ 版權聲明:

1、文源:中國中醫藥 作者/朱光 編校/小竹茹

2、本平台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