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惡性黑色素瘤術後五年生存率65%,外科診治專家共識今發布

新民晚報 發佈 2020-01-04T17:04:43+00:00

半年前,張先生髮現足底的一顆「黑痣」突然開始變大、潰爛,擔心之餘,他前往某診所皮膚科手術「點痣」。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結果不到4個月,手術位置周圍又長出了黑色組織。

半年前,張先生髮現足底的一顆「黑痣」突然開始變大、潰爛,擔心之餘,他前往某診所皮膚科手術「點痣」。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結果不到4個月,手術位置周圍又長出了黑色組織。焦慮中的張先生積極尋求治療,結果被告知之前被切掉的「黑痣」是惡性黑色素瘤,但由於當時手術未能徹底清掃淋巴結,最終導致疾病復發。

張先生的案例並非孤例,因病人輕視病情或手術操作不規範導致病情貽誤的惡性黑色素瘤病人不在少數。今天,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牽頭主編的《皮膚及肢端惡性黑色素瘤外科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在上海發布。這意味著在我國長期缺乏統一操作規範的惡性黑色素瘤外科診療領域將「有章可循」。

全球增速最快,國人發病60%以上集中肢端

惡性黑色素瘤常常以「惡變的黑痣」示人,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相比於其他腫瘤,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較低,但每年新發惡性黑色素瘤病人仍然達到8000-10000例。此外,惡性黑色素瘤發病人數每年以3%-5%的增速增長,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

「由於地域差異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發病人群有獨有特徵。」新發布《共識》的主編之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惡性黑色素瘤診治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骨軟組織外科副主任陳勇教授表示,與歐美國家人群病灶集中於皮膚表面不同,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病人多以肢端型病灶為主,即60%以上的病人發病位置集中於掌指、足底或甲下,且多數病人在發現時已經處於中晚期。

儘管目前世界上關於惡性黑色素瘤的藥物研究眾多,但歐美新藥在中國人群中的療效欠佳。規範的外科手術治療仍然是我國治癒早期患者、改善中晚期患者生存的主要手段。

缺乏統一外科共識,國人「惡黑」術後五年生存率僅65%

目前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病人的術後五年生存率僅為65%,遠低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的80%。陳勇教授表示,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病人在就診時,收治的科室較為分散,不同學科的專家採用的治療策略也常常存在差異,難以形成詳細統一的操作規範。

以我國最常見的肢端型惡性黑色素瘤為例,目前常規的前哨淋巴結活檢或標準的區域淋巴結清掃術式仍然未能在全國範圍內普遍開展,許多病人因未「徹底清掃淋巴結」而留下復發隱患。

陳勇教授表示,本次《共識》的發布正是為了填補惡性黑色素瘤外科治療的規範「空白」。據介紹,本次共識基於我國黑色素瘤特點,特別是肢端型黑色素瘤的臨床特點,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黑色素瘤診療指南為藍本,並參考美國NCCN黑色素瘤診療指南、澳新黑色素瘤診療指南以及相關的國內外黑色素瘤最新的臨床研究結果,從對於皮膚和肢端可疑皮膚色素類病變的活檢、外科手術前的臨床檢查、原發病灶的擴大切除和修復、區域淋巴結的前哨活檢及完整清掃、局部復發和移行轉移灶的處理,到晚期黑色素瘤外科治療的原則等臨床診療的各個環節,對不同臨床分期的患者的外科治療做全面的闡述。

「惡黑」症狀易忽視,形態異常需警惕

作為主要亮點,本版《共識》聚焦外科醫生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非常關心的問題,首次系統性介紹了肢端型黑色素瘤相關的甲床黑線病的活檢方法,區域前哨淋巴結示蹤和切除,完整腹股溝、腋窩、髂窩和膕窩淋巴結清掃的範圍、操作要點及併發症處理,以及肢體移行轉移灶肢體隔離灌注的操作方法和要點,且大部分內容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以實際臨床手術圖片,分步驟按順序詳細描述。

「惡性黑色素瘤常見的形態就是體表的『黑痣』,因而也容易讓人忽視,」陳勇教授表示,「人身上大多數的色斑和痣都是良性的,但當這些痣不對稱、邊界不清晰、顏色深淺不一、直徑超過5毫米或者短期內出現症狀,就應當提高警惕,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通訊員 王廣兆 徐宇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關鍵字: